分享

大汶口文化原始陶器

 荣纳堂 2023-09-11

转自 西高第里


山东地区的原始陶器-大汶口文化原始陶器

陈逸民 陈莺 宁蔓

山东地区,是传说中的东夷文化的发祥地,所谓华夷之分,说的就是中原地区和山东沿海地区文化的差异,事实上,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山东沿海的多种文化遗存,其文明进程丝毫不亚于中原地区的文化遗存,其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就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它们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以陶器为鲜明特征的文化,独立发展并在西向的进程中和仰韶文化相互交叉、渗透,最终融合进华夏文明之中。

1大汶口文化原始陶器

大汶口文化因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大汶口文化经C14测定,年代距今约6500—4500年,其持续的年代和仰韶文化大致相当,它自身的延续时间大约也有2000年左右。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一般为夹砂或泥质的红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出现了轮制陶器,也有硬质白陶。大汶口文化陶器的纹饰以镂孔、划纹、附加堆纹、篮纹较多,亦有彩陶和朱绘的陶器,彩陶虽然不多,但却富有特色。特别要指出的是,大汶口文化的一些陶器上出现刻画符号,有的已经被学者解读为文字。这些符号或者文字和良渚文化的刻画符号一样,证实了文字的产生在太湖流域和山东沿海地区,都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大汶口文化的文字符号,也是我国文明多元化的佐证。

82 大汶口文化白陶鬶(中观博古史前文化博物馆)

83

84 大汶口文化黑陶豆(江苏博物院)

85

86

本书中,图版82图版92为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其中有黑陶、红陶、白陶和彩陶,它们充分展示了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器的材质、制作工艺和纹饰工艺,如图版83展示的刻画纹饰工艺,图版84展示的镂空工艺,图版85图版86所展示的彩绘工艺,都堪称史前艺术的杰作。

87 大汶口文化鸟形彩陶罐(寒江雪博物馆)

88 大汶口文化犬形陶器(寒江雪博物馆)

89

大汶口文化的先民们善于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大千世界以陶塑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往往把陶器塑成动物形状。图版87是一件匠心独用的彩陶罐,罐的出水口被设计成鸟首,而鸟的翅膀却以彩绘的图案画在罐的腹部,创造出一种鸟展翅欲飞的动感。而图版88的红陶狗形鬶,则是史前雕塑的非凡之作,既是我国原始雕塑的开创之作,又是动物形鬶的最初造型,更是我国类似青铜器的滥觞。图版89的几何纹红陶杯十分有意思,在杯的宽把上,用十分简易的三角形和两个小圆孔,把人面清晰地刻画出来,给人一种萌萌和拙稚的感觉。

90 大汶口文化八角星彩陶盆

91 大汶口文化八角星彩陶豆

但学者们的目光还是对大汶口文化的刻画符号关注浓郁的兴趣。图版90和图版91是在两个不同地点发现的带有相同符号的陶器,前者发现于江苏省邳县,后者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市,一是盆,一是豆,不同地点的出土物,虽然器型不同,但都绘有相同的纹饰—八角星纹,白地红彩,十分注目。这种八角星纹,在出土的良渚文化玉器和凌家滩玉器上都有发现,多数学者都把它读成“巫”字。是不是“巫”字,暂且不论,但这个八角星符号出现在不同器型的陶器甚至玉器上,出现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器型上,它就一定是一种可以用以交流的符号,它已经在相当长时期内被不同氏族和部落所认可的带有特殊意义的刻画符号,则是毫无疑义的!

92 大汶口刻画符号陶尊(山东莒县陵阳河出土,国家博物馆藏)

图版92 是一件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大汶口刻画符号陶尊,它从山东莒县陵阳河出土后,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它上面的刻画图案,是由太阳、月亮和山峰层叠组成。这应该是一个合体会意字,有的读作“炅”字,太阳在云气之上,云气之下有五峰耸立。赞同此说,则中间的符号不是月亮而是火焰。对这个符号的解读,还可以有多种,但这个符号已经是一个文字基本上没有多大的疑义。带有文字符号陶器的出现,说明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一样,都对我国文字的产生和文明的出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