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河》是沈从文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他文学艺术水平代表作之一。这部未完成的小说首先发表于1943年4月21日的《大公报》,后又收入1945年文聚版《长河》单行本,当属沈从文创作中期的作品。[1]《长河》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所写的就是全面抗战前夕湘西地区“一些平凡人物生活上的'常’与'变’,以及在两相乘除中所有的哀乐”。该小说更多关注湘西社会的地方乱局和国家民族危机的现实,以宏阔的视角,映现湘西地方的历史命运,关注湘西人在乱世危局中的现实人生,忧思地方、国家与人的未来,呈现出沈从文对日益变异衰落的湘西社会的沉忧隐痛和对家国政治的强烈关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湖南沅水流域上游有一条支流叫辰河,辰河的中部小口岸是吕家坪,吕家坪上住着当地商会的会长,还驻扎着保安队。河下游约四里一个小土坡叫“枫树坳”,坳上有个滕姓祠堂。祠堂前后有十几株老枫木树,祠堂前老枫树下,摆摊子坐坳的,是个弄船老水手。枫木坳对河萝卜溪有一大片桔子园,园主滕长顺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小女儿夭夭最漂亮,外号“黑中俏”。那一年,桔子又丰收了,桔子树上结满了硕大的果子。老水手从摊子前来往的过客那里听说“新生活”就要来临,这种“新生活”在他看来似乎不是什么好事情,于是他有了一点“杞忧”。他过河告诉长顺,然而长顺非常坦然并不以为意。吕家坪上的会长也从辰溪县归来的伙计那里听说“新生活”就要来了。其实,“新生活”并不会这么快就来临,但是,保安队长来了。他在会长那里收下了每年的保安费,同时还带走了会长预先开好的收据。为了答谢各方人情,会长在长顺处买下了一船桔子,长顺家包括夭夭在内开始摘桔子,老水手满满也过来帮忙。保安队长同样看中了长顺的桔子,但是他采取了讹诈的手段,饱经世事的长顺没有中计,队长生气了,幸好会长从中调停,才算平息。这一卷的最后写的是社戏,桔子丰收了,为敬谢神灵长顺请来浦市戏班子来唱了几天戏,人神同乐好不热闹,一切似乎还是和原来一样。沈从文的文笔非常优美,他的《湘西散记》《长河》又像小说又像散文,读他的东西,心里的感觉是美好的。他跑遍了大江南北,他不仅看着人生,还记录了长河两岸的人生状况。——蒋勋他懂得下层人民的疾苦,懂得历史上人民生活的疾苦,所以他会写《边城》《长河》那样伟大的小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 马悦然这是一本最像湘西人的书。他排除精挑细选的人物和情节,这是他与故乡父老子弟秉烛夜谈的第一本知心的书。——黄永玉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现代著名作家,中国20世纪文学巨人,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曾在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联大执教,后在中国社科院和历史博物馆工作,尽管一生饱受争议,但从来不失灵性,不丧勇气。一生自诩为“乡下人”,无论是童年时居住的湘西石城,还是当兵时游荡过的河街码头,皆成为他日后一切创作灵感和才华的源泉。他的文字和心灵,永远停留在湘西那片神奇的土地上。主要作品包括《边城》《湘行散记》《长河》《爱是半开的花朵》等。萝卜溪邀约的浦市戏班子,赶到了吕家坪,【应邀如期而至,是江湖艺人的自我修养。一个“赶”暗示行程紧迫,又显戏班对主顾的殷勤。】是九月二十二【明确时令,与下文运橘子细节照应】。一行十四个人,八个笨大衣箱,坐了只辰溪县装石灰的空船,到地时,便把船靠泊在码头边。掌班依照老规矩,带了个八寸大的朱红拜帖,来拜会本村首事滕长顺,商量看是在什么地方搭台,哪一天起始开锣。【交代故事背景:戏班子唱戏有规矩,乡土风情有传承;是社戏流程,正面写社戏仪式感】【戏班坐船都要搭顺风船,拜帖首事却毫不含糊,掌班恪守身份,谦恭有礼,客随主便,是惯熟江湖世故,礼多人不怪。】半月来省里向上调兵开拔的事,已传遍了吕家坪。【暗示安详现实的表面下暗流涌动,“例外”已有端倪】不过商会会长却拿定了主意【会长自然老谋深算,面对可能变故,并不慌乱,而是笃定试探,静观其变】:照原来计划装了五船货物向下游放去。长顺因为儿子三黑子的船已到地卸货,听会长亲家出主意,【人情社会姻亲勾连,讲究门当户对,首事与会长是亲家】也预备装一船橘子下常德府。空船停泊在河边,随时有人把黄澄澄的橘子挑上船,倒进舱里去。戏班子乘坐那只大空船,就停靠在橘子园边不多远。【交代动荡时局:调兵事关世太平,首事会长有姻亲,乡土人情细勾连,人情利益有渊源】两个做丑角的浦市人,扳着船篷和三黑子说笑话,以为古来仙人坐在斗大橘子中下棋,如今仙人坐在碗口大橘子堆上吸烟,世界既变了,什么都得变。【故事里特意“说笑话”,往往不是完全真“笑话”,直接言“变”,有不得不随波逐流的无奈。】可是三黑子却想起保安队队长向家中讹诈事情,因此只向那个做丑角的戏子苦笑。【三黑子家是首事家庭,保安队长尚且敢来讹诈,可想其他平常人家,也难保太平无忧。世变难免,现实已有验证,暴力欺诈的行为,开始挑衅守礼的乡间传统和古朴人情,而后者终究有些无可奈何的软弱。】【暗示封闭宁静不久:戏子笑话有真情,世界变化不由人,现实讹诈非仅有,苦笑世道难求全】长顺约集本村人在伏波宫开会,商量看这戏演不演出。时局既不大好,集众唱戏是不是影响治安?末了依照多数主张,班子既然接来了,酬神戏还是在伏波宫前空坪中举行。【开会商量,且“依照多数主张”是古老的民主文明,地方人情,有古风之美。】凡事依照往年成例,出公份子演戏六天,定二十五开锣。并由本村出名,具全红帖子请了吕家坪的商会会长,和其他庄口上的有名人物,并保安队队长、排长、师爷、税局主任、督察等,到时前来看戏。还每天特别备办两桌四盘四碗酒席,款待这些人物。【具帖请客款待,重乡贤行古礼,便宜世情奉承权贵:请客看戏有讲究,名望乡绅是地方尊贵,而后面一众人物,个个手中有予夺职权,明里是客套礼敬,暗里有不能不奉承巴结的苦衷,也是人情。】【商量社戏安排:时局不好,照例酬神,公份演戏,遍请名流权贵,酒席款待,乡土人情,勾连有因;继续社戏流程,正面写仪式感】到开锣那天,本村和附近村子里的人,都换了浆洗过的新衣服,荷包中装满零用钱,赶到萝卜溪伏波宫看大戏。因为一有戏,照习惯吕家坪镇上卖大面的、卖豆糕米粉的、油炸饼和其他干湿甜酸熟食冷食的,无不挑了锅罐来搭棚子,竞争招揽买卖。【社戏看客换上新衣,可见隆重;装满“零用钱”,可见是例行放松娱乐的活动,不必拮据紧缩;加上各类商贩蜂拥而至,形成集市,看客们一面看戏,一面吃喝,好不快乐:以上可见社戏是乡间盛事,由来已久,深入民心。】妇女们且多戴上满头新洗过的首饰,或镀金首饰,发蓝点翠首饰,扛一条高脚长板凳,成群结伴跑来看戏,必到把入晚最后一幕杂戏看完,把荷包中零用钱花完,方又扛起那条凳子回家。有的来时还带了饭箩和针线,有的又带了香烛纸张顺便敬神还愿。【专门一笔写“妇女”,是以点带面的经济写法。妇女日常操持家务,蓬头垢面的多,到社戏日,都盛装打扮,可见是她们喜乐快活的日子,也是忙里偷闲的好时光;其中又有点面,带“饭箩针线”的是勤快贤惠,“敬神还愿”的是有未了的心事,趁社戏日正好一举两得:这些场景人物质朴白描,尽显乡间生活气息,和朴素情趣,也烘托了社戏开场前受人欢迎的氛围,与段末结句自然衔接。】平时单纯沉静的萝卜溪,于是忽然显得空前活泼热闹起来。【对比氛围,日常与社戏日的一静一动,既有反差,又有情趣,为选文结尾处“快乐和疲倦”的情绪伏笔。】【社戏周边场景人物:乡土盛事,开锣看戏,人群熙攘,买卖兴隆,人气暴涨,风土人情;侧面写社戏仪式感】长顺一家正忙着把橘子下树上船,还要为款待远来看戏亲友,准备茶饭,因此更见得热闹而忙乱。家中每天必为镇上和其他村子里来的客人,办一顿过午面饭。又另外烧了几缸热茶,供给普通乡下人。【款待亲友尊客乡人,区别待承,不失礼数:远来看戏亲友,是自家人,看过戏才回去,要尽地主之谊,须盛情款待,所以用“茶饭”;“镇上和其他村子的客人”,短程来去,所以招待一顿“过午面饭”即可;“普通乡下人”,或许路过,或许短暂停留,或许家在附近,“几缸热茶”解个渴就行。有条不紊,隆重体面。】长顺自己且换了件大船主穿的大袖短摆蓝宁绸长衫,罩一件玄青羽绫马褂,舞着那个挂有镶银老虎爪的紫竹马鞭长烟杆,到处走动拜客。【社戏也为庆祝长顺自家橘园丰收,而且自己是一方“首事”,于情于理都有主人身份,所以盛装拜客,可见长顺重视。】【乡俗仪式流程:地方尊长体面,茶饭分别款待,盛装走动拜客,酬神演戏是大事;侧面写社戏仪式感】第一天开锣时,由长顺和其他三个上年纪的首事人,在伏波爷爷神像前磕头焚香,杀了一只白羊,一只雄鸡,烧了个申神黄表。戏还未开场,空坪中即已填满了观众,吕家坪的官商要人,都已就座。开锣后即照例“打加官”,由一个套白面具的判官,舞着个肮脏的红缎巾幅,台上打小锣的检场人叫一声:“某大老爷禄位高升!”那判官即将巾幅展开,露出字面。被尊敬颂祝的,即照例赏个红包封。有的把包封派人送去,有的表示豪爽,便把那个赏金用力直向台上掼去,惹得一片喝彩。当天第一个叫保安队队长。第一出戏象征吉祥性质,对神示敬,对人颂祷。第二出戏与劝忠教孝有关。【敬畏神明,重视教化,古风犹然,由来已久。】到中午休息,匀出时间大吃大喝。休息时间,一些戏子头上都罩着发网子,脸上颜料油腻也未去净,争到台边熟食棚子去喝酒,引得观众包围了棚子看热闹。妇女们把扣双凤桃梅大花鞋的两脚,搁在高台子踏板上,口中嘘嘘的吃辣子羊肉面,或一面剥葵花子,一面并谈论做梦绩麻琐碎事情。【淳朴乡间的古老“追星”,戏子们融身乡野,不拘小节,观众们好奇戏内外人生,看热闹细节自然,妇女们举止粗放,悠哉自在,可见乡间自由空气。】下午开锣重唱,戏文转趋热闹活泼。【戏文庄谐兼具,敬畏教化功能与娱乐功能并举:人间烟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气氛浓郁。】【开锣唱戏:仪式不苟,开场敬祷,接续教化,乡土盛事,乡亲热闹,乡情融洽;正面与侧面结合写社戏仪式感】掌班走到几位要人身边来请求赏脸,在排定戏目外额外点戏。【“请求赏脸”,举动言辞谦卑,又是江湖人世故;额外点戏,既是规矩照例,又增加情节波澜,有可读性。】大家都客气谦让,不肯开口。【中国式客气,主打一个有眼色,看场合,尊重有加,自重有加。】经过一阵撑掇,队长和税局主任是远客,少不了各点一出,会长也被迫点一出。队长点“武松打虎”,因为武人点英雄,短而热闹,且合身份;会长却点“王大娘补缸”,戏是趣剧,用意在于与民同乐。【让谁点戏有讲究,首推“队长和税局主任”,不止因为是“远客”,更因为都是实权派,一个管治安,一个管经济,都关系一方民生,是不能得罪,只能奉承的尊客;接着会长“被迫”细节,可见其更深谙世故,应该是明知要点戏以示体面,还得寒暄推让,以示谦逊低调。所点戏码,各遵角色身份,可见彼此拿捏轻重,端量体面。都是老狐狸。】戏文经点定后,照例也在台柱边水牌上写明白,给看戏人知道。开锣后正角上场,又是包封赏号,这个包封却照例早由萝卜溪办会的预备好,不用贵客另外破钞。【额外点戏:是人情世故,也是尊崇体面,各安其分,点剧得体,和谐圆融,授受有礼,捧场知趣,知情达意;社戏流程继续正面写仪式感。】最末一出杂戏多是短打,三个穿红裤子的小花脸,在台上不住翻跟斗,说浑话。收锣时已天近黄昏,天上一片霞,照得人特别好看。一切人影子都被斜阳拉得长长的,脸庞被夕阳照炙得红红的。到处是笑语嘈杂,过吕家坪去的渡头,尤其热闹。【斜阳下,社戏方散,众人尽兴而归,兴味犹存,彼此谈论看戏见闻心得,嘈杂的人间欢乐。】方头平底大渡船,装满了从戏场回家的人,慢慢在平静河水中移动,两岸小山都成一片紫色,天上云影也逐渐在由黄而变红,由红而变紫。太空无云处但见一片深青,秋天来特有的澄清。在淡青色天末,一颗长庚星白金似的放着煜煜光亮,慢慢地向上升起。远山野烧,因逼近薄暮,背景既转成深蓝色,已由一片白烟变成点点红火。……一切光景无不神奇而动人。【湘西风景原本就如田园牧歌,宁静,绚丽,变幻,仿佛尘世间共同的美梦,与看戏带来的欢乐与满足相映衬,景物与人物,仿佛画卷,一再渲染的静谧安详,反而有些意兴阑珊的悲凉。文笔细腻动人。】可是人人都融和在这种光景中,带点快乐和疲倦的心情,等待还家。无一个人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快乐和疲倦,声音与颜色,来领会赞赏这耳目官觉所感受的新奇。(有删改)【收锣嘈杂热闹,光景安静,人人快乐疲倦,乱世中的田园,偏安这一方水土。】【戏终人散,世事沧桑,人物嘈杂热闹,景物生动变幻,静谧中有悲凉,仿佛末世的欢乐,暗示世外桃源难以恒久保全的现实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