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第89篇:郭哥评课∣文言文教学,除了串讲,还能做什么?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3-09-13 发布于广东

文言文教学,除了串讲,还能做什么?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在云衢中学进行教学视导时听的第二节课是许诗敏老师执教的《三峡》。许老师原来是教高中的,后调到我市担任初中语文教师。接到公开课的任务后,许老师“迎难而上”,大胆执教了八年级上册的《三峡》,这种精神值得肯定。高中老师最大的任务就是应对高考,高三教师的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在“做题-讲题”。为了应对高考,教师会去研究试题,研究教材文本中的考点,并引导学生学习。我听了许老师这节课后的第一感觉就是,这还真是高中老师教出来的课,因为教师对《三峡》的字词讲解得十分透彻,尤其是围绕“互文”手法,引导学生读懂文中较为晦涩的句子,辨析词句之间的微妙联系,这也体现了一名高中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

当然,这不是我评课的重点。重点是对于一篇文言文,除了逐字逐句的串讲,我们还有哪些教学思路。我刚才那番话,其实隐含着一层意思,就是我觉得初中语文教学比高中应该少一些“功利性”。虽然初中也有中考的压力,但不是每节课都要直面中考,教师还需要思考探索一下教学的艺术(希望这句话不要引起高中教师的误解,好像高中语文教学就不需要教学艺术似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思考如何设计一节课。

除了串讲,我们可以模仿现代文教学的思路,进行常规教学。例如执教《三峡》,可以先集中疏通字词,学生对照着课下注释,理解并识记重点字词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翻译,教师再进行抽查。如果是特别难的句子,教师可以进行适度讲解。完成这个工作后,可以重点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课后“思考探究”的两道题目都是围绕景物描写展开的,一道指向了景物描写的顺序,一道指向了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征。最后可以梳理一下这篇课文的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等。同时也可以从知识层面介绍一下作者和《水经注》的相关信息。

除了串讲,我们还可以进行更有逻辑性的教学设计。例如在疏通字词和文意后,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本文的题目是《三峡》,文章具体写了三峡的什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三峡?作者是如何写三峡的?为了写好三峡,作者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段?这样的设计逻辑性比较强,即每个问题都指向了题目。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通过圈点勾画就可以回答,即写了三峡的山、水、树、猿。第二个问题指向的是这些物象的特征,即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树、什么样的猿。第三个问题指向的是写作的顺序,或者说文章的意脉,即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例如按照夏、冬春、秋的季节变化来展现三峡的特征。第四个问题指向的作者使用的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描写手法以及如何进行文学虚构等。

除了串讲,我们还可以设计更有挑战性的文言文教学课。《三峡》出自《水经注》,顾名思义就是郦道元对《水经》进行的注释。一般的注释是说明性的,例如课下注释就是解释字词的意思是什么,人物是谁,事物是什么,但是这篇课文很明显不是说明性的,而是描写性的。那么,教学设计就可以从文体特征切入。例如可以找一段有关三峡的说明性文字,文言文最好,然后请学生对比分析两篇文章的差异。可以从注释对象的特征、注释的方法与特点、注释的顺序、注释的意图等方面进行比较,例如一般的说明文字会介绍三峡的组成、长度、山水的突出特征等,而郦道元的《三峡》重在展现不同季节的景物特征,这就是说明文和山水散文的区别。再比如一般的说明文字重在客观介绍,基本上不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而《三峡》带有一定的情感,尤其是最后一段话。虽然说这种情感不一定是作者的主观感情,但至少这种表达不是纯客观的。还有,一般的说明文字重在写实,而这篇文章有很多文学夸张的成分,例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等,这是由不同的写作意图决定的。

除了串讲,我们还可以将相似文本放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我们知道,郦道元写《三峡》,他并未真正到过三峡,而是依据前人的文献资料进行的“创编”,其中最重要的两篇文献就是袁山松的《宜都记》和盛弘之的《荆州记》。例如《宜都记》中的“山行周围,隐映如绝,复通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也”,《荆州记》中的“峡长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绝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常有高猿长啸,属引清远”,与《三峡》的文本呈现出明显的承续性。那么,教师就可以将这三篇文本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互文参照式阅读,进而把握《三峡》的独特之处。

当然,这只是一些粗略的教学思路。这些教学思路的获取,是以文献资源为基础的。在听课前,我阅读了孙绍振教授的论文《情感有序 语言成熟——<三峡>解读》,孙绍振教授不仅分析了《三峡》和《宜都记》《荆州记》的区别,同时提炼出了三峡的豪情之美、雅趣之美、悲凉之美,这无疑是对文本深层脉络的揭示。此外,我还温习了我在2020年写的第32篇随笔《<三峡>文体及教学问题》,这是我阅读了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蒋丹馨的论文《<三峡>文体辨析及教学启示》后撰写的读文随笔,其中作者对《三峡》的文体特征进行了透彻的分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深圳市宝安中学第二外国语学校的郭德勒老师写过一篇《<三峡>教学知识(PCK)的择定与建构》,这是一篇既有综述性,也有建构性的论文,不仅梳理了《三峡》的文本解读成果以及有代表性的教学课例,同时还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在阅读这些文献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备课,即我一直提倡的“资源式备课”,就一定可以设计出更为新颖、更有创造性的文言文教学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