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徽州161】井潭有个程家山,村名姓程,村民却是姓王的

 徽州司马狂 2023-09-13 发布于浙江

【行走徽州161】井潭有个程家山,村名姓程,村民却是姓王的

司马狂/

治安村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程家山。彼时,日薄西山,天色慢慢黯淡了下来。吸引我们而来的,是金乌尽力挥洒着的最后的余晖,全然落在程家山人的屋脊上。那一轮红彤彤的日头,仿佛就在屋子上头,金灿灿的光芒让程家山这个普通的村落,蓦然多了一些光彩。我不知道这算夕照,还是夕晒。我认为阳光能够在一处地方,停留时间长一些,定然是幸福的事情。毕竟小时候,我家的位置一天里能享受到的日照时间有限,总是很早就没了日头的滋润,早上晒到太阳的时候,也比邻舍家迟上一些。

歙县五月的山村,是忙碌的,留守在村子里的长者们,都在山地里采着茶叶。这个时节走在村子里,扑鼻而来的都是香味。既有采摘回来的生叶萌发出的香味,更有轰隆隆的制茶机器带出来的炒茶香,还有开得正是绚烂无比的不知名的野花的香味。程家山村民的房屋,和他们的山地没有特别的界限,房子大多集中在山间一隅,而山地也就在房前屋后。结籽了的油菜低垂着,我似乎能听到不久后菜籽脱落的声响,隐隐约约的也就能闻到油榨里榨油时候的香味。

进得程家山村,便瞧见一汪水池。水池露着天,没遮没挡,所以不能叫水㘨或者水窟,它就是个小小的池子。水从山间流淌而来,村民往地下深挖,两边以石头垒砌起来,于是便能蓄储溪水。几步石阶,供人上下,最后的几节漫入池中,可见上半年歙县山区雨水还是充沛的。待到干旱时日一长,那浸泡在池子中的石阶,也就会完全暴露在阳光之中。询问程家山的村民王宏,得知这个水池竟然不是村民饮水之用,而全为浣洗,吃水是另一处水源。乖乖,高山村落,竟然能有如此充沛的水源,足以羡煞旁人。

整个程家山村,走一圈下来也不需要多久,毕竟按照《歙县地名录》的记载,这里总共32户,124人,村子体量并不大。但是你走进这个村子,就会感觉到村子虽小五脏俱全。你看,集体经济时代的茶厂有了吧,吃水的水源有了吧,为村子挡风的大树也有了吧,土墙、青砖房、红砖房、改开之后营建的房屋、近些年新建的房屋统统都有了吧。甚至于小小村落里也有自己的村小,只不过这小学仅有一栋小小的二层楼而已,一个老师带着一到三年级的学生。最神奇的是,小学校舍的门,很明显是青砖砌起来的,圆圆的门拱,看着有清末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可除却这门,建筑物剩下的部分,又全然是夯土而建的。不知道,是不是旧时曾有过青砖的建筑,后来倒塌了,村民给修补起来的?如今,这小小的校舍,再也没有娃娃们读书的声音,透过窗户,能看到里面堆满了柴火。

在当地人的口中,程家山其实叫做外垅,垅就是垄,高丘之意,这倒是很符合程家山的地形。不过,徽州的地名,一般是有命名规律的,有外垅则必然有里垅。可在治安村,并不存在里垅这个地方,唯一带垅字的也就只有佳棠降还要进去的乌麦垅,所以这外垅何来?这一圈,如此不按规律取名的可不仅仅是程家山,我之前文章写过的它附近的里高山也是如此,只有里高山,而没有外高山。纵观整个治安村,程家山地势陡峭。据乌麦垅的周晓华介绍,他去井潭读书,从乌麦垅走到程家山,都算平缓。可从程家山往井潭去,那可就真的是“泄”下去了!

我查阅《歙县志》的时候发现,全县叫程家山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我们今天写文章的井潭治安村程家山,还有一处是璜田乡沙坦的程家山。璜田程家山有无程姓我不知晓,但我确切知道的是井潭程家山,全村并没有程姓,他们姓王。据说是和万二村的王姓先祖亲兄弟,至于他们是不是从万二迁徙出来的,我也没去深究。只有王宏告知我他们村的祧字排行为“大万成孝友家”,而始迁程家山的先祖究竟姓甚名谁,他也不知道。如今在程家山村内,有一老宅的门阙上,还写有“仁里”,那似乎是和程姓有关的遗存。村民口口相传说的是,先祖狩猎至此,最后为程家先翁操办身后之事,最终承继了程家山。而这周遭,佳棠降原本有程姓,但很早就没了人影。下山去,上湖下湖两村倒是有程姓,除此外实在不知程姓何来,这属实是难以明确的程家山源流。

不知道,是因为日照时间足够长,还是土地本身肥力比附近的村庄都要更强一些,程家山人不论种植什么,收成都好得让其他村的人羡慕不已。正是因为土地的肥沃,才使得程家山人能够衣食无忧,才能营建出一栋栋漂亮的建筑物来。也正是因为这里的独特优势,治安村的村委会驻地最早时候便是选在程家山。虽然在地方志上,我查阅不到任何关于程家山的只言片语,我却被这个村子的村民那种团结一致的精神所折服。据说到了如今,一旦程家山谁家有长辈老去,全村男女老少,不论身在何处,事业做得多好,都会赶回这个寂静的小山村。这或许是程家山,最大的魅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