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学随笔(1)-“儒释道”的异同

 哲宗设计 2023-09-13

导读:

佛家、儒家、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其思想内涵有着怎样的异同?如今又有怎样的价值?本文从哲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来试着进行一下比较,也是对“佛儒道”思想的一个简要解读。


“儒、道”思想源于中国,起始于“春秋时期”;佛学源于古印度,起始年代与“儒道”相近。三家思想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底色。

儒学、佛学、道学都属于中国传统哲学的一部分,在哲学思想(非宗教)方面相近而有所差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世界本源(本体论):

1、佛学的本体论:

“缘起论”构筑了佛学的世界本源,即:“一切事物都基于一定条件而存在”。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存在,必须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佛学的世界是没有造物主的!

比如:

“一碗饭”的存在,离不开“碗”、和“煮熟的饭”;而“煮熟的饭”又是大米、水、火、炊具以及人的劳动等多种条件共同决定的;“大米”同样不能独自就存在,离不开种子、水、土壤、阳光雨露、人的辛勤劳动等等。

另一方面,“饭”的存在离不开人,人的存在其实也离不开“饭”,人总是离不开“衣食住行”的。一切事物就这么关联着、交织着,构成了整个世界。

“缘起论”让一切事物多多少少的都有所关联,虽然关联性有强弱、远近之分,但理论上来说,万物一体,佛学中的“一花一世界”和道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并无本质差别。

2、道学的本体论:

老子创立了一个“道”,“道”是世界的本源,同时又是世界运行的“大原则”。既是物质,又是原理和规律。

对于“道”,《道德经》中是这样描述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即世界的本体,而且是万物的母体,万物皆来自于“道”。

3、儒学的本体论:

儒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社会实践的哲学,早期的儒学并没有完整的哲学理论系统,“本体论”也是在宋、明时期才得以形成。但却分为了“理学”和“心学”两派,其“本体论”有个本质的不同。

“理学”主张“性即理”,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理”指的是某种客观的原则(原理)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原则的外化或表现。

“心学”主张“心即理”,把人的主观精神或认知作为意识世界中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把外部世界看作是自我主观精神的显现和产物,认为外部世界都由自我的主观精神决定。

4、本体论的异同:

佛学的缘起论最具特色,也最好理解,属于客观、唯物的思想。世界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就在那里,没有绝对的主宰,一切互为条件的缘生缘灭。

但不足之处就在于没有道明世界最开始是怎么产生的,也就是没有说明“本源”问题,只说清楚了存在的问题。

“缘起论”本身就无法说明“第一”是怎么来的。如果承认有“第一”,因为按“缘起论”的逻辑,“第一”也应该有前提条件,有前提,那它就不是“第一”。

如果不承认“第一”有前提,那这个“第一”就是“无因之果”,也与“缘起论”相悖。总之,佛学没有回答世界本源的问题。

道学提出的“道”回答了世界本源和万物来源的问题,只不过这个“道”是老子设定的,假想是包含物质与规律于一体的“混成物”,无法证得其存在或不存在,与佛学相比不直观,不好理解。

宋明理学和心学,分别把“天理”和“心性”看作本源,都属于唯心的思想。前者属于“客观唯心”,后者属“主观唯心”。都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从本体论来说,与佛、道有着本质的差别。

二、世界变化(发展观):

1、佛学的发展观:

由“缘起论”的延伸可知:一切事物的发展基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动力就来自于当前的所有条件或状态。

这就是“无常”,“变是恒定常在的”,没有不变化的事物。

因为“无常”,所以才有活力,世界一切才生生不息,“无常”让一切都有了意义,人生也是如此。

2、道学的发展观:

事物内部总是存在统一对立的矛盾体,彼此相反相成。互为矛盾的两面相互斗争,造成事物周而复始的循环变化,无穷无尽。

且这个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总是朝着当前状态的对立面变化,变化的动力来自于对立统一的矛盾元素的此消彼长。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3、儒学的发展观:

《易经》作为儒学的“六经”之首,表明了儒学的发展观:

“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

事物变化无穷无尽,生生不息,变化是永恒的真理,变化的动力来自于阴阳的对立与转化。

4、发展观的异同:

三家的发展观都有共同的观点:变化是常态,没有恒常不变的事物。

道学和儒学的发展观都有共同的来源:《易经》的《复》卦。

《复卦·彖辞》:“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天地之心”就是阴阳消长赢虚,循环无端,涵盖万物的发展与变换。

三家都肯定了发展变化的常态,只不过儒道给出了变化的方向:总是与当前状态相反。

三家在发展变化思想上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变化的动力来自于“当前状态”。

唯一不同的是“心学”分支,忽略客观存在,以自我认知决定变化的动力。

比如:

“虚心使人进步”

这其实就是“心学”的变化动力,来自于“心识”,把“心”的作用放在第一位。

而佛学和道学则以现实为基础,变化的动力不是“想怎么样就怎样”,更符合实际情况。

在佛、道看来“虚心使人进步”只是一种可以推崇的态度,并不是决定变化的关键因素。因为进步也是有极限的,这是客观存在带来的必然限制。

比如:

常人能举起150斤的重物,按“心学”的理论,只要有“人定胜天”的想法,意志力坚定、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就可以举起2000斤。这就违背了人体生理结构的客观条件。

佛、道承认,坚定信念、勤加练习是可以适当提高举起的重量的,但不能超出人体客观生理条件的限制。变化基于现实客观,这是与“心学”的根本区别。“心学”过于看重人心的作用,容易坠入“精神胜利法”。

三、人的认知(认识论):

1、佛学的认识论:

人对世界的认识总是存在相对性,是超现实的经验总和,并不是真相,仅仅是个人认知。

对于每个人而言,存在两个世界,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主观世界是客观世界在人的认知下的“二次成像”,是认识的投影。

因为有个人认知的存在,人总是触摸不到客观世界的真相,所以客观世界对于人而言并不真实的。主观世界才是人们认为“真实”的那个世界。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看待一切事物之所以有差异的根源,也是人一切烦恼的根源。

比如本文,是我的有限认知,虽不是真相,但来自于真相,总有其意义。所以,有人肯定就会有人否定。肯定与否定,都不能决定这篇文章的本质。

“自我认知”蒙蔽了双眼,所以真相永远无法认知,除非放弃自我,“破我执”达“无我”境界。“自我认知”虽不是真相,但不能否定“自我认知”的意义,其中包含了真相。

2、道学的认识论:

道学在“治学”、“修养”方面不提倡。道学主张“贵生”、“修身”,把生命看得最重,而最不看重的就是“学识”、“智慧”,一切烦恼就是因为懂得太多了。

庄子进一步发扬老子的思想,甚至提出“万物齐一”,把万物的共性无限放大,最后甚至忽视了个体的差异。这也算是道学的认识论,但完全否定了客观存在,是感性的、理想化的。

3、儒学的认识论:

理学派认为世界是绝对可以认知的,可以“穷理尽性”的,由外在不断追求最终带来内在认识的提高;而心学派则认为人的认知就是本源,由心出发去认知世界,不需要外求。

4、认识论的异同:

在认识论上,佛学与心学相近,但有本质区别:

佛学承认世界的客观存在与人的认知的冲突,认为世界不可被完全认识的根源就在于“心”,丢掉“心”,“无住”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心学”认为人的认知就是本源,寻求“致良知”来认识世界。

两者都是认为世界可以被认知的,佛学不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心学”完全放弃外在世界。“心学”和禅宗的思想接近,但禅宗并不能完全代表佛学思想。

儒家理学则更看重于人的主动性、开拓性,在现实中理学的认识论更具有积极意义,这是儒家思想作为社会实践哲学最可贵的地方。

但同时也要承认认知的相对性,认识到“格物致知”是需要与时俱进、是一种无止境的实践行为。

总的来说:理学的认知论是最有实践价值的,人类文明的发展关键在于外在探寻而非内心安稳。

四、人的行为(方法论):

1、佛学的方法论:

对于认知,要放空自我方能看见真实的本质;对于行为,则要勇于实践,要在实践中修行,改造世界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心智。

从哲学层面来说,有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和实践价值,是最像哲学的哲学。

早期的佛学大师不仅仅有智慧,还有技术(医学、文学、技术、哲学等等)。如今的佛教并不走社会行为实践路线,不能代表佛学的全部哲学思想,一定要区别对待。

不要把佛学看成仅仅是内心修养、消极出世的宗教,佛学与佛教并不是一回事。

2、道学的方法论:

遵循规律,不妄做,保持谦逊。以自然之道推至人之道,效法自然就是最好的作为,几乎不涉及人的修养和成长问题,主要是对人类行为的探讨。

但要注意:

自然之道并非人之道,以自然之道作为人的行为准则实际上就是“有为”。因此,人之道的探寻是做到“无为”的前提。人之道并不是从心中可以领悟的,也不仅仅靠观察自然就可以学到,必须靠对世界探索的实践行为。

对自然世界的观察可以作为人类行为的一种参考,但不是绝对。人类社会、改造世界的行为准则和方法技术,还得靠无休止的实践逐步积累形成。

3、儒学的方法论:

以人类社会规则为根,个人修养为体,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齐治平为用;最终达到内圣而外王。

儒学的方法论包含两个方面:人的塑造,建功立业,是为人、做事的社会实践哲学。

4、方法论的异同:

佛儒道哲学思想可以简单的概况为:道学是“人与自然”的哲学,儒学是“人与社会”的哲学,佛学则是“人与自身”的哲学。

佛学和儒学同样重视实践,但目的性有所区别。佛学的实践修行最终是为了修心,提升智慧以此觉悟人生。

儒学的实践最终是为了“外王”,为人、做事、为政,更多的是为了事业而奋斗。

道学的“顺势而为”,目的性和儒家相似,最终使指导人的行为。但在行为准则上忽视了实践行为的重要性,过于看重“自然之道”,需要“人之道”作为“无为”的前提。

总的来说,佛学是为了提升智慧而达成幸福人生,道、儒是为了成功立业而实现人生价值、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两个方向并不矛盾,正好是“阴阳”两方面的互补。

“塑人”与“建功”实际是一体两面,“磨刀不误砍柴工”!

前者是“无”,内在的修养;后者是“有”,外在的创造,共同组成了圆满的人生,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

也就是说,三家思想都有长处,但又各有缺陷:

佛学可以“内圣”,但缺乏“外王”,没有“致用”就不会有人类文明的发展,“学”终究是为了“用”。

道学强调“外王”(内圣外王的说法本来就来自道学),但行为方法过于依靠“自然之道”,缺乏对“人之道”的深入探寻。

儒学强调“内圣外王”,但“内圣”以社会规则、伦理道德为主,忽视了人的本性;“外王”完全基于“内圣”,“外王”的社会实践缺乏科学与专业技术的指导。

假如以儒学为基础,可以吸收佛学和道学的长处,佛学的“本心”、“无我”让“内圣”更具有人性;道学的“无为”让“外王”的实践行为效率更高、方法更可靠。

集三家之长的新儒学:重人品、重人格、重能力、重技术,不仅仅可以塑造德才兼备的精英人才,还能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进人类文明进程提供可靠的行为方法和技术支持。

也许这就是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现实意义,也是这些传统文化具有无穷生命力的原因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