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膝关节不同部位压痛点的寻找方法(四)

 柔性整脊史大夫 2023-09-14

()  膝内侧的压痛点

主诉膝内侧疼痛的患者,有必要知道是否有内侧胫股关节的软骨磨损或内侧半月板损伤及其程度。比外,患者O形腿或X形腿的力线特征不同,导致疼痛的原因各异。同是内侧痛,前内侧的压痛和内中央的压痛,其疼痛的原因也不相同。因此,要仔细寻找压痛点。

在内侧痛的病例中,也有在内侧关节囊的胫骨附着部位或股内侧肌部位存在的压痛。

膝内侧的压痛点

a.★表示压痛点的好发部位。 b.解剖学的压痛部位。

膝内侧关节腔的压痛点位于纤维性关节囊的胫骨附着部。关节腔的疼痛是

半月板损伤的特征。前内侧的疼痛是伸展结构的负荷过重和内侧负荷过重两者

共同产生的,解剖上是在内侧支持带的胫骨附着部位。

事前确认有无软骨的磨损,半月板的损伤,是0形腿还是X形腿,疼痛位于前内侧还是内侧中央等。

股内侧肌的压痛点

股内侧肌的压痛点位于股骨内上髁的附着部位,但多有从内侧肌间隔向近端大范围的压痛。

股内侧肌在股骨的附着部位是股骨内髁和内侧肌间隔向近端的连续部位。在该部位按压可诱发疼痛。

半膜肌的压痛点

内侧关节间隙后方稍远端的半膜肌附着部位也有出现压痛。这些病例可有内侧半月版后部变性断裂或切除后的典型表现。膝伸展肌力低下、屈曲挛缩的病例可出现同一部位的压痛。膝关节屈曲90°、关节外旋位时可得到证实。肌肉挤压痛的病例常合并有肌性疲劳。

半膜肌腱附着部的压痛点

骨内侧后方,关节间隙的近有压痛点。这是半膜肌直接附着的肌腱部位。

鹅足至内倒屈膝肌群近端的压痛点

伴有膝屈曲挛缩的病例,从内侧屈膝肌群(腘绳肌腱)胫骨附着部位的鹅足开始,沿着内侧屈膝肌到近端存在压痛或肌肉挤压痛。在膝屈曲位时可得到证实。

鹅足至内侧绳肌近端的压痛点

内侧屈膝肌(缝匠肌、半膜肌、股薄肌)在胫骨近端呈鹅足样附着(鹅足)。鹅足部位有压痛时(a).常沿肌肉的走行向近端有压痛(b)。

膝内侧疼痛的特征

膝内侧的疼痛多见于有膝内翻倾向的患者和轻度力线不良但有内侧关节间变窄的患者,伴随过度活动反复出现内侧膝痛者也不少。

膝内侧软骨功能低下的病例,即使抑制活动也不容易完全缓解内侧膝痛,有些病在使用NSAID。的同时还不得不停止活动。

另外,鹅足部位至内侧屈膝肌有压痛多提示膝外翻。这样的病例在内侧膝肌反复、剧烈地心收缩(eccentric contraction)时,会出现肌肉、筋膜痛。

侧关节间隙的压痛点

粹的关节间压痛吗?从痛觉纤维的分布看,内侧关节间隙疼痛多是纤维性关节囊的胫骨附着部位压痛。内侧半月板断裂时,边缘部位断裂有压痛。但边缘部位自愈能力高,不少的病例用保守进行治疗,疼痛可以完全消失。若断裂部位呈瓣状,导致力学不稳定,机械损伤和疼痛均较难治这样的病例在以半月板断裂的基底部位有压痛。

  内侧半月板断裂的压痛点

半月板断裂部位的基底或断裂造成的不稳定半月板片刺激关节囊产生疼痛。关节间隙的压痛是半内侧半月板 后方 后交叉韧带 月板边缘部位或牵拉边缘部位时产生的。

内侧关节间隙的压痛多是纤维性关节囊的胫骨附着部压痛。特征性的胫骨前内侧缘的压痛可能在侧支持带的胫骨附着部位,远端骨膜上也会有压痛,这是由于骨支持带向骨膜移行。步行时也可以感觉到膝前内侧疼痛。

胫骨前内侧近端边缘部位的压痛点

胫骨前内侧近端边缘部位的压痛点在解剖学上位于内侧支持带。伸腰结构异常和内翻合并存在时,沿胫骨骨膜有强压痛,并伴有内侧痛。

内侧关节面损伤严重的病例,内侧关节间隙的压痛不明显,主要症状为步行时或负重时出现不能善的疼痛。

膝内侧疼痛的诊断方法

总结膝内侧的压痛点,关节腔的压痛点位于关节囊附着部位,多由关节炎所致。胫骨前内侧缘的压痛点位于内侧支持带的附着部位,多为骨膜痛,存在伸展负荷和内侧负荷的双重障碍。半膜肌腱附着部位或后方关节腔的压痛多由内侧半月板后方的损伤引起。

了解所有压痛点的好发部位,逐一进行检查是发现压痛点的捷径。

逐步恶化的膝内侧疼痛患者,大多由于内侧间隔的软骨功能损害不断加剧,同时伴有膝内翻倾向逐步加重,而陷入内侧负荷不断增加的典型膝痛恶性循环。压痛明显者,关节变性较轻,多是关节炎性疼痛。进一步出现软骨功能丧失、伴随有骨缺损的膝关节高度变性,则多数压痛不明显。

内侧型OA的TKA患者虽然多数有内侧压痛,但程度较轻。难以消除的骨痛是疼痛的主体。压痛明显时是轻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