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人的困惑:为啥我的血糖不是很高,并发症早早就发生了?

 天天听健康 2023-09-16

【专业医生天天和您说健康】

“我和单位的同事都是三年前查出的糖尿病,都吃了降糖药,比起血糖来,我的比他降的低,可现在我查出有了并发症,而他却没有,不是说血糖降下来并发症就发生的慢吗?这是咋回事?”

这个问题非常好,对糖尿病人更好地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非常有意义,一起看看如何对待这位患者的困惑。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好血糖是最根本的治疗,判断血糖控制的好不好,通常用三种方法:

  • 自我血糖监测法 患者在家用血糖仪检测血糖,常用的七个监测点分别是早晨起来的空腹血糖、早餐后2小时血糖、午餐和晚餐前血糖、午餐及晚餐后2小时血糖以及晚上22:00的睡前血糖。

  • 动态血糖监测法 在医院通过佩戴24小时动态血糖监测仪,每5分钟自动检测一次血糖,全天共监测288次血糖。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法 每3个月在医院做一次,判断近3个月来血糖的平均水平。

需要提醒的是: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目的是要发现血糖变化对引发并发症的风险有多大,但要知道血糖的高低并非并发症发生最危险的因素,血糖波动幅度大小才是发生风险高低最关键的因素。

原因其实很简单,血糖高高低低的不断变化,不断改变着血液的内环境,就象大热天不断进进出出空调房一样,对身体的损害是最大的。研究证实,血糖的波动会促进血管内皮的损伤、激活血管炎性反应及凝血机制,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加速全身多组织器官病变的发生。

因此糖尿病人在关注血糖能否降到目标范围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全天血糖波动的幅度大小,才能更好地防治各种并发症。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全天血糖波动大小呢?这里教给大家一个简单实用的小方法。

大家都知道,饮食对血糖的影响非常大,餐前餐后血糖的差值往往也是最大的,糖尿病人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判断血糖波动的幅度:

  • 分别测量早餐、午餐、晚餐前及餐后2小时共6次血糖

  • 计算每一餐餐后2小时血糖与对应的餐前血糖的差值

  • 取三个餐前餐后血糖差值的平均数

  • 正常平均数小于2.2mmol/L,高于此值越多表明血糖波动越大,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越大

举个例子,某糖尿患者三餐前血糖分别为7mmol/L,8mmol/L,8mmol/L;相对应的三个餐后2小时血糖分别为:10mmol/L,11mmol/L,12mmol/L。

则其血糖波动平均数为:【(10-7)+(11-8)+(12-8)】/3=3.33mmol/L,表明血糖波动幅度较大,血糖控制不佳。事实上,这一方法更多表明的是餐后血糖波动幅度,只是由于餐后血糖波动对全天血糖波动的影响最大,因此常可用于判断全天血糖波动的幅度大小。

糖尿病患者不妨用这样的方法,选一天测6次血糖来计算一下这个平均值,判断一下自己的血糖是否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如果将两次计算出的平均数做一下对比,还会得到另一个判断不同日血糖波动幅度的差值,不同日血糖差值小于0.9mmol/L较为理想。

那么,你的这个平均值是多少呢?通过发表评论晒出来,大家相互交流一下吧!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