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学者谭坤明,讲道德经,第二章,谭坤明zvv981

 谭坤明 2023-09-17

​道家学者谭坤明讲道德经,第二章,阴阳互依互存互生互灭的规律。

道家学者谭坤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大家之所以都知道美所表达的是美,是因为有恶代表的恶作为对比,之所以都知道善所表达的是善,是因为有不善的事物作为对比,所以宇宙中的事物,都是相对而存在相对而显现的,因为有阴才有阳,因为有阳才有阴,阴和阳是同时出现同时存在的一对,互依互存,互生互灭,一阴一阳谓之道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

       有和无互依互生,因为无的状态的存在有的状态才会显现,因为有的状态的存在无的状态才会显现,有和无构成一对互生互灭的阴阳,故道德经云有无之相生也,同理,难和易是一对同时存在的阴阳,因为难才会显现易,因为易才会显现难,长和短也是一对同时存在的阴阳,因为有了长的存在短才会显现,因为有了短的存在长才会显现,高和下也构成一对同时存在互相转化的阴阳,高处太多就会向下转移,下处积累太多就会自然演变成高,音和声也是一样,同时存在同时出现,互生互灭,互为阴阳,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先后也是一样,有先就有后,有后就有先,先后相随,同时存在同时出现,是一对互生互灭的阴阳,这样的阴阳规律在宇宙中普遍存在,时刻存在,永恒存在,这就是道的体现!故道德经云: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恒也!

道家学者谭坤明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因为圣人掌握了道的规律,所以圣人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通过不言来达到教的目的, 让万物兴盛而不让万物知道是他引发的,做了贡献而不自恃自大,做出了功绩而不占据功劳,只有不占据,才会不失去!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里讲的一个道理就是宇宙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的阴阳两个部分互依互存,所以要想得到阳的部分就要去把握阴的部分,故曰: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同时阴和阳互生互灭,所以没有得到这个阳就不会有失去这个阴,要想不失去就不要去得到,只有不得到,才会不失去!故曰: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道家学者谭坤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