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梧桐摇落故园秋——中国近现代书画臻选于9月23日开拍

 仙山飞鹤A 2023-09-19

图片


梧桐摇落故园秋

中国近现代书画臻选

拍卖时间

2023年9月23日


【作品索引】

作品1:张瑞图《书法对联》

作品2:张大千《书法对联》

作品3:张善孖《群虎图》

作品4:黄宾虹《山水》

作品5:吴昌硕《书法》

作品6:董寿平《墨松》

作品7:董寿平《书法对联》

作品8:董寿平 王雪涛《花鸟》

作品9:董寿平《书法对联》

作品10:弘一法师《书法》

作品11:傅抱石《山水》

作品12:刘海粟《红梅》

作品13:刘海粟《书法对联》

作品14:王个簃《花垂珠寒滴香露》

作品15:黄   胄《赶猪图》

作品16:李苦禅《母子图》

作品17:钱松嵒《花鸟》

作品18:吴湖帆《华顶松风》

作品19:谢稚柳《山水》

作品20:谢稚柳《书法对联》

作品21:宗其香《夜色》

作品22:林散之《山水》

作品23:何香凝《花卉》

作品24:陈半丁《松鞠延年》

作品25:沙孟海《书法对联》

作品26:黄永玉《采荷南塘秋》

作品27:陈之佛《花鸟》

作品28:赖少其《书法对联》

作品29:赖少其《梅花》

作品30:宋雨桂《花卉》

作品31:宋雨桂《山水》

作品32:何家英《人物》

作品33:陈佩秋《花卉》

作品34:范   曾《人物》

作品35:王明明《饮酒泛舟图》

作品36:姚有多《人物》

图片

百和传香独游花里,

狂蜂扑酒时入茆堂。

图片

Lot 001

张瑞图 | 书法对联

立轴  水墨绢本

138×19.5 cm*2

题识:瑞图

钤印:张瑞图印

RMB 103,000

张瑞图(1570年—1644年),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平等居士等;汉族,明代画家,晋江二十七都下行乡(福建省晋江市青阳下行乡)人。

笔势生动 奇崛颓唐

张瑞图善画山水,工书法,用笔于古法一变,把历代推崇的方圆结合用笔规律一举打破,将方笔的使用推向一个极端,笔笔硬折,似有千钧之力,时称“金刚杵”,与董其昌并称于世,人称“南张北董”。张瑞图作品,有折无转,以方笔为主,非常单一,在这种先决条件下想营造出符合文人审美的书法作品非常困难。

图片

以单一的笔法求变远比以两种笔法调和更难处理,所以他作品中的营造点,并不在单纯的方笔变化上,而是巧妙的利用笔法和结字的规律,重新组合,使作品中每个字的外轮廓都呈现圭角。

图片

“圭角”是张瑞图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张瑞图的一切处理都在围绕制造圭角而产生,而且他作字的准则一向是取折多的字,无论横折还是竖着,以不伤行气为准,也就是一些疏密布白等变化。当笔法单一时,必然要通过其他变化弥补不足。

图片

在草书作品来说,章法是需要营造的,张瑞图笔法上的相对单一,使其草书作品轻重对比上并不容易控制。作品中段,无论轻重都可以随意营造,哪里轻哪里重都可以,但是开头不容易,因为开头字是固定的,有些草写或者折笔过多不容易营造疏密感觉的字,则需要行书替代,行书笔画多则给人的感觉就是“密实”,这也使单一的笔法能多出一些变化,因为笔法原理中,转折结合更适合疏密开阖的变化,而全折的话,每个折点都必须两笔留空,比一笔留空的布白自然要大一些,难以呈现一种密实的感觉。

图片

自晋人以后,草书作品并不严格,常常行草混杂,无论尺幅大小均以习惯为之,而并非拘泥于“行书”或“草书”这些概念。草书并不一定都是草字,就像古人在楷书作品中也会夹带行草,这都是很正常的。当然,很多字的草法会特意强调折笔,一个转折之变往往会称为两个字,所以有些字的草法是不能楷化的。张瑞图的处理方法是将一些字写成行书,行楷书是可以用全方笔展示而不出错误的。

图片

张瑞图奇崛书风的出现,既是对时风的反叛,是性格、志趣使然,也是其对现实处境的逃离。张瑞图借助书法实现某种解脱、解压,找到精神释放的空间,最终力辟新天,写出了时代个性,也充分彰显了个人才情,在书法上成为奇崛风格的典范。



墨池笔冢任纷纷,参透书禅未易论。
细取孙公书谱读,方知渠是过来人。

图片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图片

Lot 002

张大千 | 书法对联

立轴 水墨纸本

128×22 cm*2

题识:庚寅三月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之印 大千

RMB 30,000

张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四川省内江市人,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堂,中国近现代国画家。

书法气息安静而内敛典雅

张大千的书法造诣非常高,自古书法与绘画不分家,在张大千的身上可以得到体现。通过传统的章法,可以看到张大千的草书是学习了黄庭坚的狂草魅力,另外他又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元素,所以看着就有了自己的基本。

还有他原来学习过的碑派文化,所以最终他的书法就有一种外柔内刚,遒劲而秀逸的感觉。风格独特是自然的事情,张大千的大千体书法,就是这么的有魅力。专业的研究者称张大千这是在用骨写字,已经完全进入了一种他自己的风格之中。

张大千书法结字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峻拔一角,潜虚半股”。说通俗点就是,他的字非常“走偏劲”,侧锋的方笔来自于北碑的“刀笔”法,而字势的侧斜高耸右肩,显然也是对于北碑所谓“横画紧结”一类作品的夸张,并糅入了乃师曾农髯的书意。张大千的书法,早年作品已较少见,我们大量见到的是他的壮年以至晚年的作品。成熟以后的大千书法也就是我们常见的“一行行字似风幡”的式样。

显而易见的是,张大千的书作完全没有皈依二位老师的风格,而是独辟蹊径,开创了自家面貌,就气格论比李瑞清开张奇宕,就笔致论比曾熙方峻爽利,这正是所谓的“入而能出”。张大千的绘画成就是在晚年有所大成、有所建树的,而他的书法自师从李、曾二师后却一直较为稳定地发展下来,前后面貌并无巨变。可见,作为画家他的书法成熟期明显早于绘画。

因此他经常谈论“书画同源”和书法对于绘画的基础作用。这显然是所有传统型的艺术家的必然。张大千本质上当然是一名画家,他在书法上或许并未想有什么建树,但对于一个顶尖的画家来说,“书画同源”的道理让他不敢不在书法上下足功夫。所以,我们可以明确他的画家身份,但不可以忽视他的书法成就。


图片

Lot 003

张善 | 群虎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02×64 cm

题识:戊辰秋虎痴张善孖写于大风堂中

钤印:大风堂 张泽

RMB 42,000

张善子,也称张善孖(1882年—1940年),名泽,字善,一作善子,又作善之,号虎痴,四川内江人,现代名画家,张大千的二哥,画虎大师。少年从母学画,曾拜李瑞清门下,又喜爱武术,曾跟其弟张大千师从心意拳大师宝鼎习心意拳及内功十三段。

虎虎生气


张善孖善山水、花卉、走兽、尤精画虎。豢虎以供写生,写虎各种形态。作品精妙沉雄,尤著神韵。为了能随时观察虎的形态、习性,便于对虎写生、描画, 他寓居苏州网师园时,曾在家里精心养了一只小老虎。其自号“虎痴”,人皆尊其为“虎公”。

图片

林语堂曾称赞道:“他画的老虎,凡一肌、一脊、一肩、一爪,无不精力磅礴,精纯逼真。”张善孖一生爱虎,绘虎成癖,张善孖笔下猛虎,既不失虎的威猛,又富有人性,含有一种温情,同时结构准确。

图片

他善诗,每幅均题以诗款,因此诗情和画意妙然相契。他笔下的虎,完全置于一种诗的氛围之中,虎与景融为一体,瀑布、流泉、荒榛、茅草、竹篁,或山石磊磊,河水汤汤,无不衬出一种感人意境,补景既是虎的栖息之处,也是画家的自家心胸,情与境不可复分。

图片

张善孖虎画配景的设色与用笔,也极为讲究。他画虎,毛色妍润,丛草竹篁每烘以花青,渲染环境,更凸显虎之主角地位,其用笔,介于工写之间,流畅率易,如画山石,泉瀑等,甚具文人画功力,披麻皴或墨点运用自如,于宋元山水及石涛等诸家笔意均深有体会。衰草丛篁亦具笔力,画面既素雅又绚丽。

图片

张善孖画虎的又一特点是其写生传神的深厚功力。画虎最难得其神威,他正是追求把握这种“虎虎生气”而臻于无以复加的境地。他先后饲养过两只老虎,在苏州网师园中,长年与虎相依,朝夕写生,揣摩其习性,久之,他的画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这种极重写生的创作方法,既是中国画的传统,也是近现代画坛的一种风气。唯其如此,张善孖画虎方能达到古人所说“无一毛之失”的娴熟之境。


图片
笋舆冈陇径盘旋,迎面峰来识洞天。
岚影排窗三迭嶂,两声喧枕百重泉。
僊灵诡秘探龙窟,遗逸高踪访鹿田。
回首狮山读书处,寻源难忘是髫年。

图片

Lot 004

黄宾虹 |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94×34 cm

题识:宾虹

钤印:黄宾虹

RMB 37,000 

黄宾虹(1865年1月27日—1955年3月25日),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原籍安徽省徽州歙县,生于浙江省金华市。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山水画一代宗师。也是书法家,与白蕉、高二适、李志敏合称“20世纪文人书法四大家”。曾任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被称为“中国人民优秀的画家” 。

山水乃画自然之性

中国山水画经历了千年的发展和变化历程。而黄宾虹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最后一位古典的现代山水画家,他是传统的总结和延续,又开启一代新风格、新面貌,将中国文人画推向了一个新高峰,成为一代宗师。由画法之变,到风格的形成,他提出了“内美静中参”的绘画思想。在千年的传统绘画的影响下,对西画的取舍,对传统的延承与变革的问题上他都有自己的主张。由于色彩、光影、构成、图式、肌理效果等大量现代造型因素的介入。笔墨语言被忽视了,山水画中的“笔精墨妙”的价值,势必会影响山水画中笔墨语言“内美”的发展。笔墨是中国画语言的承载者的地位则会动摇。黄宾虹站在艺术的高度,用“金石学”、“五笔七墨”的书学原理,展示了笔墨是山水画的精华。用“浑厚华滋的民族性”,谱写了历史的辉章,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独有的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

图片

黄宾虹一生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他九上黄山、五游九华、四登泰岳、登峨眉、游青城、走四川、历长江三峡、登巫山十二峰。饱览群山、胸有成竹注重实地写生,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绘画思想被黄宾虹再次验证。经过一生坎坷的艺术经历,他提出了“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不求修养之高,无以言境界。”也正是由于他胸怀祖国名山大川,渊博的知识,在绘画中总结出了“平、圆、留、重、变”五种笔法和“浓、淡、破、波、积、焦、宿”七墨的书学原理,开创了前无古人的“浑厚华滋”现代审美新境界。

图片

浑厚华滋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典型审美特征。他的山水画墨深淋漓,重叠不乱,阴阳晦明,层次分明,黑中含白,白中含黑。变幻奇谲,浑厚苍润其笔酣墨饱、丰富多彩的笔墨别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所谓“不似之似,是为真似”“不仅貌似,而尽变化”正可概括他的山水画语言形态。黄宾虹的绘画是建立在书法基础之上的楼阁,其山水黑、密、厚、重的画风、浑厚华滋的笔墨中,蕴涵着厚德载物的美学取向。此图有着画家老年时期“黑、密、厚、重”的画风,所画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明清以来,画黄山的大家比比皆是,而黄氏所作黄山图迥异于前辈诸家,黄宾虹追求黑密厚重、浑厚华滋,统筹兼顾浓墨、淡墨、破墨、积墨、泼墨、焦墨、宿墨等不同墨法。层层深厚,韵味无穷,丝毫没有凌乱和压抑之感。

图片

黄宾虹常言:“前清道咸金石学盛,绘画成为复兴。”古文字发展至今,黄宾虹以他丰富渊博的金石学与史学修养引入到绘画中,并以此对画道进行正本清源、求新求变。金是指钟、铎、鼎、鬲等铜器;石是指碑碣、墓志、造像等刻石瓦当。通过对金石学的研究,梳理出书法、绘画的流变过程。我国传统绘画强调书画同源、“求画法与书法,借书法与画法”,宾虹尤其如此。他曾提到:“清道咸中金石学盛,绘事由明启祯诸贤上溯北宋,一扫娄东虞山柔靡之习。”此言更加强调了金石学对绘画的重大意义。黄宾虹认为:“上古奇字,书与画合,必先有画,而后有书。上古之画,不可谓非上古之书也。”[从而说明了绘画与书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多年金石学的考究,对书法、绘画的深切认识,笔法变得更加泼磔锋芒、苍厚老辣、刚健婀娜、变化多端。黄宾虹在山水画中弱化和淡化了用色、用墨、用皴,而是凸现了理趣。他对线条追求的是“气韵酣畅”、“浑成一气”。

图片

黄宾虹尤其注意的是笔线点画的势态、方向感、运动感,其用笔所体现的一气呵成,笔笔相生、笔笔相应的内在气机。也是他山水画获得峥嵘、刚健、雄伟的金石气象的关键所在。黄宾虹“五笔七墨”的运用,打破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固定模式。如同用兵一样,能够左右逢源、起死回生。黄宾虹又是善用宿墨的高手,脱胶以后的宿墨用水层层积染,更显的润泽、浑厚。他精于“知白守黑”层层积染,满幅皆黑,他把墨色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从黑暗中发掘光明,从乱中理出秩序,更显浑厚、苍辣。


图片

萧风撩乱屧廊斜,金谷杯酬鲜语花。
虎阜三秋云郁勃,虫沙一劫梦谽谺。
乐输濠上商浮海,诗剩邱中赋有森。
可惜传家新乐府,兵车行处和吹笳。
图片

Lot 005

吴昌硕 | 书法

立轴 水墨纸本

156×44 cm

题识:丙寅夏吴昌硕年八十三

钤印:俊卿之印 仓硕

RMB 60,000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石鼓文与大写意

吴昌硕是近代中国最杰出的艺坛巨匠之一,他以诗、书、画、印四绝享誉海内外,对于近百年来中国传统书画篆刻艺术的走向影响深远。吴昌硕以临写石鼓文称誉于世,石鼓文的风格原本属于比较工稳端正一路,而吴昌硕的石鼓文却写出了一种流动感,更以遒劲老辣、笔墨厚重为其主要特征。

吴昌硕的楷书从临摹颜鲁公入手,后又学习曹魏时期钟繇的小楷,自称学“钟太傅”有20余年。清代后期的书风崇尚碑学,受此影响,吴昌硕遍临汉魏碑帖,将碑体风格糅入钟繇体之后,他的楷书更显古朴刚劲,为其书法巅峰期的到来打下坚实基础。

吴昌硕也很重视隶书学习,青壮年时在外游学,临习了大量的汉碑拓片,如《嵩山石刻》《张公方碑》《张迁碑》《石门颂》等,自述“曾读百汉碑”,说明吴昌硕对汉隶有着浓厚兴趣和深入研究。在传世书法作品中,吴昌硕的隶书早期以“齐云馆印谱”为代表;中年以后的隶书笔力雄浑饱满、刚柔并济;到了晚年,吴昌硕所写隶书结体已变长,取纵势,信笔拈来,高古之至。

吴昌硕的行草书最初临习与董其昌齐名的明末书法家—王铎,王铎的雄健书风对他影响颇大,后来又学习唐宋名家欧阳询、黄庭坚、米芾等人。在章法行气上,吴昌硕注重字与字之间的连属关系,字体结构上多左低右高、中宫收紧、四肢辐辏。晚年后在草书创作上,吴昌硕以篆隶笔法入草书,即他所说“强抱篆隶作狂草”,其草书越发苍劲雄浑。

吴昌硕尤其擅长篆书,又以石鼓文造诣最为精深。他写石鼓文近60年,可谓形神兼备,形成格调高古、独具特色的个人书风,堪称“石鼓篆书第一人”。

晚年的吴昌硕常集石鼓文字为联,在诸多的传世作品中可以看出,其书法已脱去临本原貌,人书俱老,风格成熟,金石味极浓。此时,他的石鼓文不再拘泥于古人的谨严秩序,而是自己在写,写出一种对艺术自由和生命活力的强调与回归。这个时候,他的篆隶楷行草均能互相渗融,形成独特的趣味,不断地丰富个人书风。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图片

层盖盘根倚太空,虬枝铁杆势如龙。

八旬董叟摩天笔,写得黄山第一松。

鳞皮磊落禁风雨,坐阅桑田几度新。

今日高堂扪素笔,长寿分明出天真。

韦偃丹青迹最奇,精工曾入杜陵诗。

钓鱼台畔青松障,容我淋漓倒墨池。

雄都华构竟入云,名园一角静尘氛。

金元代代无穷事,且听乔松说与君。

图片

Lot 006

董寿平 | 墨松

立轴  水墨纸本

109×58 cm

题识:董寿平写

钤印:董寿平

RMB 30,000

董寿平(1904年—1997年)当代著名写意画家、书法家。原名揆,字谐伯,后慕南田恽格恽寿平遂改名寿平,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杜戍村人。早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以画松、竹、梅、兰著称,晚年有黄山巨擘之称,以黄山为题材画山水,亦善书法。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顾问,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山西省文物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

黄山巨擎

董寿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书法家、理论家和鉴赏家。沈尹默先生曾以“昔者北苑立标格”“思翁翰墨本多韵”“富春名字犹昭垂”将之与董源、董其昌和董邦达并提,足见他在近现代美术史中的地位。

董老是中国画坛上一位善于驾驭艺术骏马的非凡骑手。他从1928年定居于北平,正式开始书法绘画的学习和研究,1931年登上画坛,确立了画家的地位,在画坛上驰骋近70个春秋,留下了辛勤的足迹和很多艺术珍品。

有位画家写道:“信董公而后,松竹烟云暂得闲,应知人世少奇才”。此乃方家之真知灼见。董老以画松、竹、梅、兰和山水著称于中国画坛,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画的松,坚挺舒展,郁郁葱葱,华盖亭亭,别有风韵,被称为“寿平松”。

“寿平松”,老干如虬龙、松针若车轮。树皮的皴法是自下而上飞快地移动,有横向的皴擦,有纵向的皴擦,有粗笔,有细笔,有不断旋转的皴擦,表现了老树的厚重感和沧桑感。他善于点苔,圆点,方点,三角点;大点、小点;蘑菇点,胡椒点;醒目点,模糊点等等。起到了点缀、突出、提醒的作用,犹如美女簪花,给画面增色不少。“寿平松” 有浓郁的北派风格,刚健、苍劲、优美、大气,几近超凡脱俗,品位可谓高矣。

董寿平作品中的大美气象,首先在于题材之大美。“岁寒三友”之松竹梅、“四君子”之梅兰竹菊,无疑都是雅俗共赏,最受大众欢迎的。他一生勤于画松,画竹,画兰,画粉梅、红梅、墨梅......画松的高大挺拔,画梅的繁花疏影,画兰的高雅脱俗 ......题材的选择,体现着画家的品格和智慧。



图片

Lot 007

董寿平 | 书法对联

软片  水墨纸本

136×34 cm*2

题识:壬申元旦董寿平

钤印:董寿平

RMB 20,000

董寿平(1904年—1997年)当代著名写意画家、书法家。原名揆,字谐伯,后慕南田恽格恽寿平遂改名寿平,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杜戍村人。早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以画松、竹、梅、兰著称,晚年有黄山巨擘之称,以黄山为题材画山水,亦善书法。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顾问,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山西省文物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




落花鸟衔来,永日香氤氲。
终期将尔曹,归去麋鹿群。

图片

色与声俱妙,鸟啼花乱开。

此时无事恼,有酒待谁来。

漂泊迷归路,昏花恣覆杯。

已闻雷迸笋,不怕雹惊梅。

图片

Lot 008

董寿平 王雪涛 | 花鸟

立轴 设色纸本

81×55 cm

题识:冬月雪涛補双雀于秋斋之晴窗 董寿平写

钤印:王雪涛印  董寿平

RMB 32,000

董寿平(1904年—1997年)当代著名写意画家、书法家。原名揆,字谐伯,后慕南田恽格恽寿平遂改名寿平,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杜戍村人。早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以画松、竹、梅、兰著称,晚年有黄山巨擘之称,以黄山为题材画山水,亦善书法。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顾问,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山西省文物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

王雪涛(1903年—1982年),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钧,字晓封,号迟园,中国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家。历任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北京分会副主席。

经典之至 怡人心魂

董寿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书法家、理论家和鉴赏家。沈尹默先生曾以“昔者北苑立标格”“思翁翰墨本多韵”“富春名字犹昭垂”将之与董源、董其昌和董邦达并提,足见他在近现代美术史中的地位。

董老是中国画坛上一位善于驾驭艺术骏马的非凡骑手。他从1928年定居于北平,正式开始书法绘画的学习和研究,1931年登上画坛,确立了画家的地位,在画坛上驰骋近70个春秋,留下了辛勤的足迹和很多艺术珍品。

有位画家写道:“信董公而后,松竹烟云暂得闲,应知人世少奇才”。此乃方家之真知灼见。董老以画松、竹、梅、兰和山水著称于中国画坛,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画的松,坚挺舒展,郁郁葱葱,华盖亭亭,别有风韵,被称为“寿平松”。

“寿平松”,老干如虬龙、松针若车轮。树皮的皴法是自下而上飞快地移动,有横向的皴擦,有纵向的皴擦,有粗笔,有细笔,有不断旋转的皴擦,表现了老树的厚重感和沧桑感。他善于点苔,圆点,方点,三角点;大点、小点;蘑菇点,胡椒点;醒目点,模糊点等等。起到了点缀、突出、提醒的作用,犹如美女簪花,给画面增色不少。“寿平松” 有浓郁的北派风格,刚健、苍劲、优美、大气,几近超凡脱俗,品位可谓高矣。

董寿平作品中的大美气象,首先在于题材之大美。“岁寒三友”之松竹梅、“四君子”之梅兰竹菊,无疑都是雅俗共赏,最受大众欢迎的。他一生勤于画松,画竹,画兰,画粉梅、红梅、墨梅......画松的高大挺拔,画梅的繁花疏影,画兰的高雅脱俗 ......题材的选择,体现着画家的品格和智慧。



图片

Lot 009

董寿平 | 书法对联

软片 水墨纸本

136×34 cm*2

题识:董寿平

钤印:董寿平

RMB 20,000

董寿平(1904年—1997年)当代著名写意画家、书法家。原名揆,字谐伯,后慕南田恽格恽寿平遂改名寿平,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杜戍村人。早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以画松、竹、梅、兰著称,晚年有黄山巨擘之称,以黄山为题材画山水,亦善书法。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顾问,全国政协书画室主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山西省文物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



图片
文章报国,
孝弟承家。
图片

Lot 010

弘一法师 | 书法

立轴 水墨纸本

88×39 cm

题识:回道书

钤印:弘一

RMB 30,000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朴拙中见风骨

“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得李师手书,幸甚!”鲁迅曾在得到一幅弘一法师书法后,无比兴奋地感慨。

李叔同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书法早期脱胎魏碑,笔势开张,逸宕灵动。后期则自成一体,冲淡朴野,温婉清拔。特别是出家后的作品,更充满了超凡的宁静和云鹤般的淡远,犹如浑金璞玉,清凉超尘,精严净妙,闲雅冲逸、富有乐感,朴拙中见风骨,以无态备万态,将儒家的谦恭、道家的自然、释家的静穆蕴涵书艺之中,闻字犹闻佛法,堪称中国历代书法中的逸品。

李叔同放弃了书法中诸如笔法上的中锋、侧锋并用,结字上的险绝与奇趣共求,章法上的取势求奇之类的笔法与结字乃至章法上的一切技巧性的东西。李叔同出家后用最简单、最原生态的方式来做书写字。

在李叔同出家后,书法风格有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由早期的极具魏晋神韵的书风慢慢的向着纯静至简方向发展,直至摒弃了各种修饰技法进而返朴归真。

李叔同书风的形成,是基于他扎实的书法功底,广博的学识修养,丰富的人生经历。而佛教思想对他的巨大影响更是主要因素。他的书法经历了数载的锤炼与打磨,是其人生经历与感悟的一种浓缩,学习和欣赏时要注意领会其内涵,感受其背后高深的佛家教义。切不可仅看其表象,或对其简单模仿,因为不具备李叔同的佛法境界与审美意象,难免流于简单评价,或愧显东施效颦之态。




树绿根深水有源,白云恋水水依山。
乘风欲往仙峰访,栏栅何因山水间?

图片

暮天漠霭云初合,晓树青迷山一痕。

风散乱霞随棹远,雨余疏竹到门昏。

寒侵身骨衣偏薄,光照流波月已吞。

独在孤蓬无限意,满汀沙砾认烟村。

图片

Lot 011

傅抱石 |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36×27 cm

题识:一九六二年三月上浣傅抱石南京并记

钤印:新喻傅氏

RMB 63,000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原名长生、瑞麟,号抱石斋主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现代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

忠于写生 取材自然

傅抱石,是新中国画坛的一位巨匠,为中国山水画开辟了新的道路,是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国画创作方面主张继承传统、借古开今。傅抱石以山水画家、山水画理论家和中国古代绘画史研究者的身份参与了20世纪山水画转型的前两个时期,并且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其画作“忠实写生、取材大自然”,他结合生活经历和个人情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为新中国画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图片

傅抱石的早期作品以师法古人为主,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早期傅抱石生活在江西地区,所见不乏具“四王”习气的山水画作,创作往往缺乏生气。傅抱石在笔墨创新的探索中不断实践,大胆革新技法。在对山水画的不断探索中,傅抱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皴法体系——“抱石皴”。他认为,这种皴法正是多年在蜀地山川写生的过程中形成的。

图片

傅抱石的用笔变化多姿,皴擦点染,极具书写韵味。他常用散缝乱笔体现绘画节奏,在墨色将干未干时肆意挥洒,充分体现出“抱石皴”的独特之处。晚年时期的傅抱石笔法褪去了些许的急猛,增添了些许静态、圆润的画风。

图片

傅抱石特别喜欢在群山云雾缠绕、大雨滂沱的时候,戴着斗笠或撑着雨伞冲入云雾或雨幕中,到山涧流泉峰恋之间去观察、去体验、去欣赏那烟笼雾锁、雨丝扫刷的动态和奇异变化,凝视那滚滚翻腾的乌云,时隐时现的山峰和在狂风中乱舞的树丛。雾气沾湿了他的头发,细雨淋湿了他的衣衫,他丝毫不觉,反而感到惬意和欢乐。

图片

在山问徜佯,领略这蜀中的山水,傅抱石越来越发现,这眼前雄奇而美丽的景色,那千变万化、苍茫深幽的山川形胜,那烟笼雾锁、飘渺秀润的自然景观,着实令人惊叹不已。他满怀激情地扑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嘘吸山水之气,饱餐灵秀之色,捕捉并将那一幅幅瞬息万变而稍纵即逝的景色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他认为,“动人的作品,往往成功就在须臾。”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图片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图片

Lot 012

刘海粟 | 红梅

立轴  设色纸本

136×67 cm

题识:戊辰中秋刘海粟制

钤印:刘海粟

RMB 32,000

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1994年8月7日),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历任南京艺术学院一级教授、院长、名誉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

两峰画梅如植戟

刘海粟梅花作品博取传统精髓而不泥古,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画风豪放奇肆,用笔老辣潇洒,红梅热烈亢奋、极富生命感。如篆隶般的线条,厚重沉稳。画作更注重神韵气息,达到气韵生动,浑厚华滋。

她掌握着扎实的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与西方写实的造型功底,故而可将二者自如巧妙的融合。同时将理性逻辑思维与感性情愫相并用。他阐述了以“艺术是生命的表白”为核心观点的情感表现论思想,将对艺术的激情与创造力,将对美的敏感力与表现力,注入笔端,肆意挥洒,信笔点染,天趣妙成。

刘海粟不是一位循规蹈矩的画家,他的艺术融合中西,去粗留菁,古为今用,成为最早的推陈出新的艺术探索者。这股充满在刘海粟生命中的不羁和叛逆,使得他笔下的梅花浑不似别的画梅者诠释的那般清冷、脱俗,只可远观。与刘海粟的梅花是加热情奔放的,顺着生命力的发端向上、向四周恣意伸展着每一根枝条,如同他曲折却始终不屈的人生,另有一番别样的潇洒姿态。从笔意上来说,刘海粟的梅花与吴昌硕、齐白石的一样,均是“罗家梅派”的变异,用笔较之“罗家梅派”更凝重,风格更豪放、粗犷而已。“罗家梅派”是梅花为主的花卉派别,并不限于梅花。

刘海粟重视直觉与灵感,追求色调的自然灵气和天趣。他认为,绘画艺术就总体而言是综合的,而不纯粹是科学的,它需要理性思维,也需要直觉灵感。对色彩的感受、把握和运用,尤其有赖于直觉与灵感。色彩的调子、品位、趣味、韵味,色彩的冷暖、厚薄、浓淡、深浅、润燥、清浊、明暗,以及色与色的过渡、色与墨的浑化、色与水的关系等等,仅仅凭理性分析显然不够,还得靠直觉体悟。人们称赞刘海粟笔下色彩鲜活灵透,极富生命感,颇得自然天趣,弥漫着一种灵气。成就这种色彩境界,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画家那永不消逝的激情,永不迟钝的直觉,永不枯竭的灵感。




图片

Lot 013

刘海粟 | 书法对联

立轴 水墨纸本

136×34 cm*2

题识:壬戌秋仲刘海粟年方八十七岁

钤印:刘海粟印

RMB 20,000

刘海粟(1896年3月16日—1994年8月7日),名槃,字季芳,号海翁。汉族,江苏常州人。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历任南京艺术学院一级教授、院长、名誉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金奖”。


图片
花垂明珠滴香露,

叶张翠盖团春风。

图片

Lot 014

王个簃 | 花垂明珠滴香露

立轴 设色纸本

108×33 cm

题识:一九七八年二月十日王个簃时年八十五岁

钤印:王贤私印

RMB 32,000

王个簃(1897年10月20日—1988年12月18日),原名能贤,后改名贤,字启之,号个簃,以号行。斋名有“霜荼阁”、“暂闲楼”、“千岁之堂”等。祖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现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艺术教育家。曾任上海画院副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文史馆馆员等职。

金石入画 笔法老辣

作为吴昌硕的嫡传弟子,王个簃很好地继承了吴师遗风,因而得到了时贤的肯定与嘉许,也就顺理成章了。沙孟海先生称他“游刃从容,不假矫饰,烟云舒卷”。

图片

吴昌硕在评论其艺术时说:“猛笔个簃临大涤,老缶题诗凝秋毫。涛声浩浩天风落,聊当滹沱一战鏖。个簃大弟泼墨处,浑穆生动,兼而有之,时手鲜有其人,缶亦当退避三舍”。

图片

之中固然有老师对弟子的溢美之意,但王个簃却是少有的能得此殊评的吴氏弟子。王个簃先生擅以篆籀之笔入画,用笔浑厚刚健,笔势静蕴含蓄,潇洒遒劲。结构严谨,色彩奇丽,气韵流动,可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又笃好诗文、金石。他的作品笔墨酣畅,古朴醇厚,画面气势博大,金石味极浓。

图片

王个簃擅以篆籀之笔入画,用笔浑厚刚健,笔势静蕴含蓄,潇洒遒劲,结构严谨,色彩奇丽,气韵流动,可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擅长写意花卉,常以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山石、葡萄、石榴、松、柏、水仙等为创作题材。他的作品中紫藤等藤本植物最为常见,他画的紫藤以大笔画出主干,再通过用画笔的中、侧、偏、顿、挫的变化描画,这样一簇一簇盛开重叠悬垂的紫藤便跃然纸上,曲曲弯弯的藤蔓则一笔呵成,再用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盛开的紫藤花。

图片

王个簃的作品,继承了写意国画的传统笔墨,特别是对吴昌硕画风的临学与发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见诸笔端的墨法,皆为弘扬文人画传统,彰显国粹精华,留下了宝贵的印记。



图片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棚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图片

Lot 015

黄胄 | 赶猪图

立轴  设色纸本

81×55 cm

题识:黄胄写于玉渊潭畔

钤印:

RMB 60,000

黄胄(1925年3月—1997年4月2日)中国画艺术大师,社会活动家,收藏家。中国第一座大型民办艺术馆——炎黄艺术馆缔造者;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筹建者;黄胄独创性地将速写融入中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拓展了中国画艺术语言。

憨态可掬

黃胄不但是杰出的人物画家,也是杰出的动物画家,黄胄动物题材的作品通过表现动物和人类的和谐共处,赞美生命的美和人类勤劳的品质,让观众为之振奋。

图片

黃胄的动物画题材广泛,涉及面广,提起黄胄,大家可能都知道他画的驴好。事实上黄胄擅长的画种很多,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曾称赞黄胄画狗是“天下第一”,他的动物猪的画作同样具有非凡的艺术生命力。

图片

黄胄对猪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笔墨练习,那一幅幅圆乎乎、胖墩墩的憨态相,看起来像是一群可爱的小孩子在玩耍。猪在黄胄笔下被表现成有感情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黄胄不单是在为这些可爱的动物传神写照,更体现出他是如何热爱生活、热爱生灵,力图在艺术创作中体现完美以感染他人。

图片

黄胃笔下的“猪”,形象圆滚可爱,但又变化多端。那圆乎乎、胖墩墩的憨态相,表现成富有感情的动物,人类的朋友。黄胄为这些可爱的动物传神写照,体现出他热爱生活、热爱生灵,在创作中力求体现完美以感染他人。

图片

黄胄每一幅作品,都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朴实无华。他说:“我的绘画,都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是源泉、是根。任何艺术家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靠天才,努力不能在房子里努力, 离开生活就没有激情, 画也慢慢变颜色”。



图片
母鸡喈喈领七雏,且行且逐鸣相呼。
两雏依依挟母腋,母力已劳儿自得。
图片

Lot 016

李苦禅 | 母子图

立轴 设色纸本

89×47 cm

题识:岁在戊午冬月于京华苦禅即题

钤印:苦禅

RMB 30,000

李苦禅(1899年1月11日—1983年6月11日),原名英杰,改名英,字超三、励公,山东高唐人,现代书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宗师。拜齐白石为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

笔酣墨畅

李苦禅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技法,在花鸟大写意绘画方面有特色。有豪放,气势磅礴,形象鲜明的风格,树立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范。李苦禅写的成分比较高,既有笔味也有墨韵,是典型的大写意国画,难得的国画大师。

图片

李苦禅出身农家,自幼喜画身边景物,自然对鸡颇有画趣。他画的鸡,源自生活速写,又加之写意传统的笔墨,所以既生动又能超迈前人规范而自成风格。他一向认为,中国写意画高就高在薄薄的宣纸后面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不是就物写物,而是在悟性中写成。

图片

李苦禅画鸡似是信笔写来,母鸡线条潇洒浑厚,平实而妙得天趣,笔法苍劲朴拙,凝练简约,鸡冠施以红色,合于自然,而毛茸茸的小鸡,用淡墨勾勒写成,重墨表现毛羽,形神兼备,稚气可爱。李苦禅笔下的花鸟,有一定写实的成分,已经不是对自然物象纯客观的描摹,而是高度凝练之后的再创造。在看似随意中蕴含着朴拙之气,在自然含蓄中蕴含着阳刚之气。

图片

水墨画泼洒鸡与竹,鸡后无石廓,虚中有实;坡迹似散却如古画论所云“笔不周而意周”的神韵,笔拙神似为大写意之上也。画中的鸡,似有散落画外之嫌疑,然其淡淡墨迹逶迤“收气”颇有大出大进的超然气魄,造境出神入化,有徐渭花鸟的风骨,鸡体极尽湿墨挥洒,颈、尾根以及足上用笔则有焦渴之意,硕体之重与羽毛之轻,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而又融为一体。而鸡的眼神活泼、刚毅,富有情致。

图片

全幅在点墨之局部与空间的宏大化境中间,苦禅显得随心随缘,许多画一笔而就,不反复雕琢,达到一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与其说是其性格豪爽,个性使然,不如说,这种“书为心画,随缘成迹”的上乘境界乃中国水墨人文精神渗透的哲学意蕴,正如周善甫所言:“书画(艺术)宜运'慧’以求,而不可'智’取”。照此角度来看,李苦禅应该是真正的中国古典文化精神和审美品性的画人。




图片

Lot 017

钱松嵒 | 花鸟

立轴 设色纸本

169×42 cm

题识:钱松嵒

钤印:

RMB 32,000

钱松喦(1899年—1985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杨巷镇湖墅村,又名松岩、松喦,曾用名喦庐主人。是当代中国美术、中国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新金陵画派的领军人物,其代表作品被认为是重要的江南文化符号。曾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和艺术顾问、江苏美协名誉主席,江苏国画院院长,后任名誉院长。

浑厚华滋 骨力含蓄

钱松喦说:“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中国画的创作,生活同样是最主要的。要反映现实生活,没有现成蓝本,创作的方式方法,和过去完全不同,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源泉,更有其必要性。”

图片

钱松喦将这一创作宗旨,贯穿在他一身的中国画创作之中,在他写情悦性的花鸟画直观和彻底。他以山水画的构图方式来架构创造自己的花鸟画,参照实物来写生,物象朴实而平和。在他的笔下蔬果小品、瓦壶、竹筐、菊花、梅花及小鸟、小猫等小动物,皆造型生动、形态鲜活、生动逼真,形成了不生搬古人也不同于一般花鸟画家套路的新风格。

图片

他强调物象的真实感和新意,以自己的笔墨方式来抒写物情意趣。他有明确的绘画主张和指导思想。他说:“真实的画才能打动人,要画出打动人的画,必先自己具有真实的体会和具有劳动人民的情感……近年来,我的艺术实践方式,是看看,想想,画画,画画再看看,再想想。

图片

把生活与创作都联系在一个'想’字上……今天讲,'造化’应该指新时代的生活,'心源’应该指有新的世界观,只有这样,才有伟大的抱负、伟大的风度,笔墨才可能迥然不凡。

图片

即使是一幅抒情小品、一花片石,也可以从小中见大,画外有画。即使是一幅平凡的山水画或花鸟画亦能画如其人,从笔墨中窥见作者的个性品格,这由于画是思想意识的产物。时代精神不能从画中刻舟求剑。'推陈出新’的'新’主要以时代精神为标准。”在这种新思想、新意识指导之下,笔墨虽然还是传统的,但由于指导思想的变化,在题材和内容上追求所写物象的真实感,因此,作品的气息格调都呈现出一种新气象。


图片
松山瀑布挂银帘,做看水云观大千。
薄雾寒烟雷耳畔,行空雁阵欲南迁。
图片

Lot 018

吴湖帆 | 华顶松风

立轴  设色纸本

95×34 cm

题识:庚辰秋日倩庵吴湖帆

钤印:吴湖帆 倩庵

RMB 30,000

吴湖帆(1894年7月2日—1968年8月11日),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澄嗣孙。初名翼燕,字遹骏,后更名万,字东庄,又名倩,别署丑簃,号倩庵,书画署名湖帆。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委员、画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

千姿百态

吴湖帆工山水,亦擅松、竹、芙蕖。初从清初“四王”入手,继对明末董其昌下过一番工夫,后深受宋代董源,巨然、郭熙等大家影响,画风不变,然骨法用笔,渐趋凝重。他擅画山水,亦擅绘花卉,兼工书法。其山水以雅腴灵秀、缜丽清逸的复合画风独树一帜,尤以融水墨烘染与青绿设色于一体并多烟云者最具代表性。张大千曾将他誉为“民国画坛第一人”。

吴湖帆以其雅腴灵秀、清韵缜丽的画风自开面目,称誉画坛。他的青绿山水画,设色堪称一绝,不但清而厚,而且色彩极为丰富,其线条飘逸洒脱,正所谓含刚健于婀娜之中。吴湖帆在创作山水画时,将色彩与立意、构图、运笔等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体现,表现出色彩与其他元素的高度和谐,达到清新雅致、笔墨滋润、色墨交融的艺术境界。因此,吴湖帆以其在山水画色彩表现和处理上的心得与技法,成为二十世纪最为成功的大家之一。

吴湖帆的松树与赵孟俯的双松平远一画中的松树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中景画一巨岩,岩下多碎石,岩上密林茂盛。巨石之疏与碎石之密恰到好处的将画面的虚实布局安排得十分妥帖。不论大小山石吴湖帆均用披麻,解锁皴写出,笔力遒劲又不失潇洒,风雅。这全仰仗于其多年来鉴赏收藏书画的眼力与勤于练笔的功力。

一代宗师吴湖帆,会书法、善画画,亦擅于鉴藏,既由赤子走向辉煌,亦从巅峰坠落谷底。因此有人评论,他最好的时代应是在民国,以家族基业为本,江南文化为基,广结朋友雅集,传授入门弟子,活在属于自己的宁静的“文人后花园”。

迷离烟雾墨华浓,窅霭澄空翠雨濛。
欲向千山餐秀色,天南一管绕春风。

图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图片

Lot 019

谢稚柳 | 山水

镜心  设色纸本

90×49 cm

题识:夏川吾见写即正谢稚柳

钤印:谢稚之印

RMB 32,000

谢稚柳(1910年—1997年6月1日)江苏常州人,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擅长书法及古书画的鉴定。历任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编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馆顾问、中国美协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

清新俊逸 潇洒出尘

“谢稚柳是一本书”,史学家、书法家王蘧常曾给出过这样的评价。纵观谢稚柳的一生,能够做到将书画鉴藏、书法、绘画、史论、诗文集于一身又融会贯通的大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可以说也是寥寥无几。

图片

谢稚柳生于江南,故诗画中大多呈现一派传统文人的温厚清雅,却也因和张大千一同钻研“敦煌壁画学”,深受唐人高古之风的熏陶,留下许多浓墨重彩,充满豪情的诗书画作。

图片

早期的谢稚柳绘画多用工笔细写描绘江南烟雨景色,他笔下物象充满了宋元以来诗书画相结合的文人意趣。

图片

谢稚柳将徐熙仅用于花竹的花鸟画技法推演为山水画创作的绘画方法,形成了 “落墨一军”。从潇洒谨严的宋元规范到老去粗豪的落墨格调,谢稚柳的山水也由苦篁斋里的清新明媚,变成了壮暮堂里爽迈雄健的大江东流,徜徉在他烟云懵懂的云山雾色中,你会顿觉满身的尘嚣涤荡而去。

图片

谢稚柳热衷古画观摩,融会古法,自成风貌。绘画方面工花鸟、山水、人物,设色明雅,用笔隽秀,清丽静穆,曲尽其妙。晚岁更创“落墨法”,纵笔放浪,墨彩交融。谢稚柳的山水画深入古法,集范宽、燕文贵、郭熙、王诜、董源、居然等各路风格,兼收并蓄,自成一体。




图片

Lot 020

谢稚柳 | 书法对联

托片 水墨纸本

95×24 cm*2

题识:丙子春仲壮暮翁谢稚柳

钤印壮暮翁 稚柳

RMB 20,000 

谢稚柳(1910年—1997年6月1日)江苏常州人,原名稚,字稚柳,后以字行,晚号壮暮翁,斋名鱼饮溪堂、杜斋、烟江楼、苦篁斋。擅长书法及古书画的鉴定。历任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编纂、副主任、上海市博物馆顾问、中国美协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分会副主席。


图片

飘风会浮云,白曜奄西藏。

羁人惜短晷,眷此秋夜长。

长夜无与晤,所怀浩难忘。

君子枉光驾,嬿婉情未央。

图片

Lot 021

宗其香 | 夜色

镜心 设色纸本

53×42 cm

题识:

钤印:

RMB 10,000 

宗其香(1917年11月30日一1999年12月29日),江苏南京人,中国艺术家、曾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讲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水彩教研室主任、中国画系山水科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夜色迷人

“宗其香用贵州土纸,用中国画笔墨作重庆夜景灯光明灭,楼阁参差,山势崎岖与街头杂景,皆出以极简单之笔墨。昔之言笔墨者,多言之无物,今宗君之笔墨管含无数物象光景,突破古人的表现方法,此为中国画的一大创举,应大书特书者也!”这是徐悲鸿对宗其香艺术创作的评价。

图片

中国传统的夜景画只是象征性的,其实并无光的感觉,宗其香经过长期苦心经营,终于突破了传统画法,创造了一整套日臻圆熟的夜景表现技法。他的夜景画充分地表现出空间层次和灯光效果,具有幽邃深远的意境。

图片

“我是个美术工作者,我喜欢大自然,喜欢山,喜欢水,有时候在这山水里面,我想变成一块石头,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里去。”

图片

面对奔腾而至的市场经济大潮,宗其香十分不适应;而面对繁杂多变的社会人际关系,他更是无所措手足,以至于避开众人向往的大都市,遨游真山真水二十余年,直至骨灰都抛撒在他热爱的漓江山水之间……



图片
嵩洛能相似,沙昏古木森。
争桴人渡水,觅食虎窥林。
佛坐千山暮,花飞一坞深
芒鞋踏破久,老我远游心。
图片

Lot 022

林散之 |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37×41 cm

题识:甲寅夏日散之

钤印:林散之印

RMB 27,000

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今南京市浦口区),祖籍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七颗松村庄,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其书法作品《中日友谊诗》被誉为“林散之第一草书”。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与李志敏并称“南林北李”,被誉为“草圣”,林散之草书被称之为“林体”。


山静千灵秘  亭虚万窍开

林散之先生被称之为诗、书、画三绝,曾自己评价为“诗第一,画第二,书第三”,可见其绘画造诣之高。他的山水画成熟期的面貌多以水墨为主,设色则淡雅明丽,具有朴素清新的格调。

图片

其主张“作画宜求骨力,宁骨胜肉,不能肉胜于骨,宜重宜辣,忌纤忌弱,更不宜模糊一片,此古人重勾勒也。”林散之的山水既重骨力,又重勾勒,他的画无论是宏幅巨制,还是短纸小札,无不雄健厚重,清雅可人。

图片

此幅作品中,不以山峰之高来直接表达,而是巧妙地利用了虚实对比的方法。用笔与作书同,曲中求直,方圆相兼,浑厚华滋。水墨则竭尽干湿浓淡的交互变化,表现烟云气象的丰富意趣。奇峰险径,计白当黑,旷逸高古,书画交相辉映,房屋妙嵌于山林巨崖之间。

图片

林散之先生山水画作品大多是立式中堂或条屏,这种形式和规格是传统的,构图难度较大,然而先生却能运用自如,拜读先生的大作每幅都是层峦叠嶂,峰回路转,云雾飘渺。或用高远法,或高远深远并用,有的甚至在竖式中画出平远法,总之,构图变化无穷,足见先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胸有丘壑。黄宾虹先生的山水构图大多是整体茂密,黑压压一片露出一二亮点透气,令画面鲜活厚重,林散之先生往往群峰散立,以云雾贯穿其间,令画面空灵,气韵生动。

图片

林散之将书法中转折曲直,方圆勾勒,以及枯润浓淡、焦积、虚实等笔墨方法极为生动而又自然地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山光水色直扑眉宇,妙不可言。


图片

Lot 023

何香凝 | 花卉

立轴 设色纸本

134×67 cm

题识:何香凝廿六年夏

钤印:何香凝

RMB 30,000

何香凝(1878年6月27日—1972年9月1日),原名谏,又名瑞谏,别号双清楼主。广东南海人,生于香港。

圆浑细腻 古艳雅逸

何香凝女士传奇的一生,身份颇多,但她从没放下她的画笔,她早年喜欢画走兽,晚年喜画梅花,所画梅花和老虎享誉海内外,其绘画注重写生,受日本和岭南画风影响较大,笔触圆浑细腻,色彩丰富古艳,形神兼备,立意深邃。她尤其擅长花鸟画,偶作山水。

何香凝的作品讲究立意,她常借对松、梅、狮、虎及山川等的描绘,抒情明志。她的充满斗争之意的作品不仅记录着本世纪初叶以来的变幻风云,是中国现代史的缩影,同时也是她七十年革命生涯和人格品行的生动写照。

何香凝喜画梅花,她敢于一改旧时期文人画梅以曲为美的习性,将梅花的枝干直线交叉构图,她笔下寒冬不谢的梅菊与百岁长青的松树都是何先生自身性格的真实写照。

何香凝在绘制梅花之时,运足腕力,运笔直上而直下,线条的起伏变化完全记录手臂肌肉力量的变化,兼及作画时的意识、情绪状态。她在梅花奇瘠而苍古的老干上面,绘出两条新生的冲天梅枝。两根梅枝,往往一气呵成,一枝用笔偏实,一枝用笔略虚,两根梅枝冲天而立,老梅干发新枝,虚实相生,浓淡相应。其构图程式的形成与稳定使得何香凝画梅具有了极高的辨识度,个人风貌明显。

何香凝画梅自成一家,不独树干各异,仅花朵姿态就有数种,或怒放或含苞,或侧开或迎面,或枝头或偃仰,可见其观察入微。



松菊犹存岁晚期,五株柳树复奚为。
风流不在春风日,要看秋风摇落时。
图片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图片

Lot 024

陈半丁 | 松鞠延年

镜心 设色纸本

104×51 cm

题识:戊辰秋八月写为起予老哥寿半丁弟陈秊

钤印:陈秊之印 半丁画技

RMB 23,000 

陈半丁(1876年—1970年),即陈年,画家。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家境贫寒,自幼学习诗文书画。拜吴昌硕为师擅长花卉、山水,兼及书法、篆刻。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会会长。

潇洒雅致 融汇南北

陈半丁花卉、山水、人物兼擅,以花鸟、山水画最为著名。陈半丁是“运古派”的高手,他“一方面研究古法不遗余力,一方面发挥个性,表现自我,务以古人成法,运以自然丘壑,加以个人的理想化,造成一种与古不背,却与古不同的,不即不离的绘画。”

图片

陈半丁的绘画,以花卉成就最大。他初学吴昌硕, 得其古厚、浑穆的金石之气。立足京城后,又结识了许多书画名家和收藏大家, 有机会观摩大量古代名迹,拓展了艺术视野。

图片

从而由专师缶翁、任颐, 转而上追宋元明清, 广为涉猎,从青藤、白阳、南田、扬州诸家,到乡贤赵之谦,无不潜心揣摩,精于借鉴。

图片

陈半丁的花卉,大致有大笔没骨、双勾填色、双勾白描等表现技法,尤以没骨写意与白描相结合最多, 线面结合,巧拙互补, 增强画面的对比和变化。

图片

陈半丁的花卉,承继了吴昌硕的风格,但在笔墨挥洒中较吴昌硕少了几分奇俊而多了几分雅致,少了几分重拙而多了几分灵动,少了几分苍遒而多了几分秀润。由大写意画风格转变为小写意画风格,陈半丁对吴昌硕浑厚雄强式画面加以调和,逐渐显示出个人化风格面貌。

图片

Lot 025

沙孟海 | 书法对联

托片 水墨纸本

138×35 cm*2

题识:沙孟海年九十一

钤印:孟海

RMB 20,000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图片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图片

Lot 026

黄永玉 | 采荷南塘秋

软片  设色纸本

50×50 cm

题识:黄永玉乙卯

钤印:黄永玉

RMB 32,000

黄永玉(1924年7月9日—2023年6月13日),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中国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版画系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第九届顾问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放荡不羁爱自由

黄永玉被称为“荷痴”,不单是缘于他画的荷花多,还在于他画的荷花独树一帜,神韵盎然。国画传统讲究“计白当黑”,他偏偏来个“以黑显白”,这种反向继承不但使画面看上去主体突出,色彩斑斓,而且显得非常厚重,有力度。

图片

黄永玉与荷花结缘于十年动乱那些恶梦般的日子。傲然展蕊的荷花显得分外高洁清逸,不仅超凡脱俗、临风亭立的仙骨神韵给他以绝妙的美感享受,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气节品性,更成为他逆境中启迪心智的精神支撑。黄永玉一有闲暇就去荷塘赏荷,从用心灵捕捉到用画笔描绘,仅速写就画了八千多张。荷花的千般姿态被他描摹殆尽,荷花的万种风情被他展现无遗,蕴涵了他无限的情思。

图片

在他的绘画题材里,荷花是一个非常具有风格的主题,但是荷花中国的文人也画了上千年了,各种流派的,比如说像明末清初的朱耷画的那种残荷就有一种孤傲于世的感觉。但是黄永玉画的荷花,没有给人那种非常清高、出世的感觉,而是一种很绚丽、很灿烂的气质。

图片

黄永玉开玩笑说荷花从哪儿长的,从污泥里面长的,什么是污泥呢?就是土地掺了水的那个叫做污泥,是充满养料的那种土。从土地母亲那里长出来的,回头再来骂它是污泥,这叫忘本。周敦颐说“出污泥而不染”,这是一种说法,某一种情况底下的一种说法。

图片

黄永玉的艺术特点就在于,他敢于打破传统,创造出新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刷锅笤帚的大笔触,和线条、色块的组织,以及浓墨重彩的画面效果,这都是黄老超越许多循规蹈矩、或只会耍花枪的中青年画家的过人之处。



图片

Lot 027

陈之佛 | 花鸟

立轴 设色纸本

130×66 cm

题识:甲午年夏五月雪翁陈之佛制

钤印:陈之佛印

RMB 32,000

陈之佛(1896年9月23日—1962年1月15日), 浙江余姚人。现代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画家。先后在上海艺术大学、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南京大学艺术系教授兼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江苏分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等。



寒梅骨如铁,

幽篁节至坚。

图片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图片

Lot 028

赖少其 | 书法对联

软片 水墨纸本

137×34 cm*2

题识:赖少其

钤印:赖少其

RMB 20,000 

赖少其(1915年—2000年),斋号木石斋,中国当代画坛领袖之一,有“艺坛圣哲”之称,在日本被称为“中国画伯”。他独创的“以白压黑”技法,使其成为新徽派版画的主要创始人。历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板画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等。

图片

Lot 029

赖少其 | 梅花

立轴 设色纸本

121×57 cm

题识:丁巳冬赖少其画

钤印:赖少其

RMB 30,000 

赖少其(1915年—2000年),斋号木石斋,中国当代画坛领袖之一,有“艺坛圣哲”之称,在日本被称为“中国画伯”。他独创的“以白压黑”技法,使其成为新徽派版画的主要创始人。历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板画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等。

纵逸繁复 独俏寒冬

赖少其醉心金农,画梅花、习漆书,心慕手追,留下精品无数。从六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的二十年时间里,赖老的国画创作与书法创作双峰并峙,书画和“金农体”书法在艺术风格上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在当代书画界可谓独树一帜。

图片

此幅梅花气势磅礴、朴拙奇崛,而画梅以水墨行笔,冷香清艳,弯曲的梅干伸展成弧形,纵逸繁复,横竖交杂,勃发而凝重,挺劲而奔放。用墨线圈成的梅花,茂密清新,似有暗香袭人,显出了梅花独俏寒冬的风姿。

图片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风吹。”赖老以金农漆书赋诗,铿锵有力、金石味十足。此画既是品味傲骨冷香之梅花,又是体现作者铁骨铮铮之人格魅力。

图片

画中的梅花奇傲古拙、富于装饰趣味。墨线双钩的梅花、干笔湿笔皴擦的梅树,既拙朴又精致,既缜密又灵动;在拙朴的树干的衬托之下,洁白无瑕的梅花显得分外的玉质如冰,淡雅清冽,可谓妙趣横生。这幅梅花图,造型古拙,画工精致。

图片

弯曲的梅干伸展成弧形,纵逸繁复,横竖交杂,勃发而凝重,挺劲而奔放。用墨线圈成的梅花,茂密清新,似有暗香袭人,显出了梅花独俏寒冬的风姿,仿佛向人们传递春天的消息。画面看似庞杂,细细品味,却极具章法,笔墨苍劲,线条变化随意天然,有书法酣畅淋漓的意味。



图片
野花无数不知名,白白红红俱赋情。
纵使不蒙姚魏赏,雨开风落亦何争。

图片

Lot 030

宋雨桂 | 花卉

镜心 设色纸本

128×68 cm

题识:雨桂

钤印:宋雨桂

RMB 22,000

宋雨桂(1940年9月—2017年5月15日),山东临邑人,后迁居东北,民革党员,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预科毕业。自幼随母习画,别名雨鬼,独创北派山水画技法,擅长中国画、版画。被誉为“当代中国山水画第一人”,享受特殊津贴。

春日迟迟 卉木萋萋

宋雨桂是当代中国画坛的一位大家,素以山水、花鸟称著,其中山水画最能展现其墨彩淋漓、雄浑纵逸的个人风貌。宋雨桂是一位天赋很高,很有悟性,才华横溢的书画家。他不仅在绘画上造诣高超,在书法上也别具风格。有“鬼才仙气”之美誉。

图片

他擅绘山水、花卉、书法,尤以山水著称于世。其山水结构布局,精微大气,笔墨交融,干湿互施,连笔劲爽,用色淡雅。作品尤崇尚“气韵”,笔尖、肚、根皆能连用自如,放笔运转千万变化。

图片

他的画有大将风度,笔下神出鬼没,仿佛率意为之,于无心处见天成。雄浑博大,苍润孤寂,豪放恣肆,性情纯真,新奇诡谲,鬼才仙气。

图片

宋雨桂的绘画创作有诸多与众不同。比如,他不是天天画画,没有灵感一般不动笔。灵感来了,往往又会夜以继日地创作。有一次,他为了创作连续28天未上过床,其忘我至如此。而对每一次绘画作品,不论是大是小,几乎都要长题,有时一次题完后感觉还不够,他会第二次再题。其文学功底和画外修养甚是了得,而这一点往往是绝大多数中青年画家所欠缺的。

图片

宋雨桂的用印亦十分讲究。除了名章外,还请很多篆刻家刻了大量闲章和微雕防伪章,每遇佳作,往往会挑选几方盖上,为作品增色。




图片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图片

Lot 031

宋雨桂 | 山水

镜心 设色纸本

46×40 cm

题识:雨桂

钤印:

RMB 22,000

宋雨桂(1940年9月—2017年5月15日),山东临邑人,后迁居东北,民革党员,鲁迅美术学院绘画系预科毕业。自幼随母习画,别名雨鬼,独创北派山水画技法,擅长中国画、版画。被誉为“当代中国山水画第一人”,享受特殊津贴。



图片
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
正似美人初醉着,强抬青镜欲妆慵。
图片

Lot 032

何家英 | 人物

软片 设色纸本

96×68 cm

题识:家英

钤印:何家英印

RMB 30,000

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当代工笔画协会副会长、天津美术学院何家英工笔画研究所所长、天津画院名誉院长、天津美术馆名誉馆长。


图片
百花未报芳菲信,一枝深得春风近。
只有雪争光,更无花似香。
图片

Lot 033

陈佩秋 | 花卉

立轴 设色纸本

97×63 cm

题识:健碧写

钤印:陈氏 佩秋

RMB 30,000 

陈佩秋(1923年2月14日—2020年6月26日),字健碧,室名秋兰室、高华阁、截玉轩。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艺术顾问、上海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上海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西泠印社理事,也是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图片

Lot 034

范曾 | 松下问童子

软片 设色纸本

136×68 cm

题识:岁戊戌十翼范曾

钤印:范曾之印 十翼范曾

RMB 30,000 

范曾,1938年7月5日生,江苏南通人,字十翼,是中国人物画画家、书法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南开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


图片

Lot 035

王明明 | 饮酒泛舟图

软片 设色纸本

97×45 cm

题识:乙未春日王明明写于潜心斋

钤印:王明明印

RMB 20,000 

王明明,1952年5月出生于北京,山东省蓬莱县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第六、第七、第八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四届、第五届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北京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图片

Lot 036

姚有多 | 人物

立轴 设色纸本

68×43 cm

题识:有多写

钤印:姚有多

RMB 16,000

姚有多(1937年10月—2001年1月)195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受教于蒋兆和、叶浅予、李可染、李苦禅诸大师,195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历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系第二画室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石涛艺术学会理事,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名誉教授。

清丽婉约 博大雄浑 

姚有多先生的艺术继承了“徐蒋体系”的优秀学术传统,他是继徐悲鸿、蒋兆和之后“徐蒋体系”第二代的代表性人物,无论在艺术思想上,还是在人物画创作上,亦或是在一贯的学术主张上,姚有多先生都全面地承传了徐悲鸿、蒋兆和艺术的真髓,所以,在一般性的观点看来,姚有多的艺术代表了中央美院中国画教学中的"正统”一脉,对于“徐蒋体系"在今天的延续和进一步地发展,有着关键性的意义。

图片

姚有多先生的艺术一方面坚持人类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伟大传统,另一方面又深入研究民族艺术中的写意传统,将写实与写意两种不同的艺术传统结合起来,将写实的造型与传统的笔墨以及书法的用笔结合起来,走出了中西融合的一条新路。在将兆和等前辈大师的素描感更强一些的造型的基础上,姚有多先生的造型更加强调结构,更加强调骨法用笔,更具有民族艺术的特征,更加符合东方的审美情趣,把徐悲鸿、蒋兆和的引西润中的艺术探索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成为了中国画人物画“中西结合”的一个成功典范。

图片

姚有多先生的艺术不但融贯中西,而且兼具南北。中国画艺术自古就有着南北画风的区别,姚有多先生的艺术“南人北相”,以北派雄强的用笔与南派清润的用墨相结合,以北派的尚骨尚形的厚重与南派的尚韵尚趣的轻盈相结合,以形写神,以笔达情,以墨传韵,以色致雅。

图片

他的艺术不但在造型上融西法而进一步民族化,不但在笔墨上合南北而更加丰富活泼,而且一反传统水墨画的重墨轻色的“水墨最为上”,设色雅致,色调明确,色彩丰富,取得了墨色相生、以色代墨、色墨混成的艺术效果。

图片 

姚有多先生的艺术可粗略地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艺术受革命文艺思想的熏陶,真诚而热情地表现革命历史和现实中的进步事件,后期则转入了对人性的深入探索,以水墨人物画形式表达人性中的真善美的优良品质。他的艺术也可分为清丽与雄强两种面貌,前者多为水墨写意,后者则更多具有水墨写实的倾向。


文蔚微拍专场规则

(滑动查阅)

为确保各位竞拍者权益,凡进群者均同意并接受此《规则》

 1.入群规则:

本群实行实名制入群竞拍原则,入群前需要将真实姓名,电话,收货地址报备到管理员处,请各位竞拍者自觉遵守;

2.  出价规则:

请竞买人慎重出价,出价后立即生效。请在拍卖前请仔细查看拍品和阅读相关文字;或联系管理员详细了解拍品有关资料,查看拍品实物。

①出价规则:拍卖期间竞拍者每次出价需高于拍卖品的当前最高竞拍价(或起拍价)方为有效出价,以结束时间内最高竞拍价为成交价;出同一价格时,先出价者有效。

②每幅作品的加价幅度为200元或大于200元且为100的整数倍数;

3. 交接原则:

① 竞拍佣金:竞拍佣金费用为:5%(成交价);

② 拍卖完成后会由管理员或者管理员指定的工作人员在当天联系竞拍者并确认收货相关信息;付款后24小时内发货。

③ 发货前本公司会将作品留存一个完整无残缺、无污损的拍照档案并发送给收货人,确保竞拍者能拿到完整无缺的作品;

④ 竞拍者拍下拍品后若未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交接,拍卖师有权将拍品与其他竞拍者进行交接工作;拍卖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将拍品重新上拍;

4.退货原则:

①本公司承诺,签收后3日内无条件(佣金不予退还)退货。

②延迟无条件退款期限规则:超出无条件退货期限1日收取拍卖品价值10%的延期费用,以此类推。超出无条件退款期限10日本公司将不予退货。)

③对于存在争议、瑕疵、污秽的拍品,在成交生效一定期限内公司将无偿退货;

对于拍品由竞拍者自身造成的二次伤害(如破损、装裱、污损等),公司不予退货。

5. 拍卖群规:

①禁止添加群成员为好友,在群内发送广告、图文等其他与拍卖无关的信息!

②禁止讨论时事政治敏感事件、传播不当言论,传播低俗信息;如若发现,立即移出群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