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高考失利被迫务农,偷偷写小说,写出茅奖作品。方法值得学习。

 对岸合欢树 2023-09-19

最近因为在学习写小说,就看了很多的小说,以及与文学相关的一些书籍。

在看陈忠实先生的谈艺散文时,颇有体会,其中一些方法值得写作者学习。

与陈先生当时的创作环境和条件比起来,当下的环境和条件要好得多了。

陈忠实1942年8月3日出生于白鹿原西蒋村,父亲陈广禄和母亲贺小霞都是地道的农民。

陈忠实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第三。

他与文学结缘,应该是在中学的时候。

1957年,那时他正上初二,在课本上看到了赵树理的短篇小说《田寡妇看瓜》,产生强烈的文学兴趣和创作愿望。

陈忠实跟着模仿,写了一篇名为《桃园风波》的小说,得到学校老师的好评,他开始走上学习文学创作的道路。

与此同时,陈忠实从一篇通讯中了解到作家刘绍棠,还有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

但是那时文学读物较为缺少,陈忠实也买不起书,他上学还是靠助学金。

不过他在学校借到了《静静的顿河》,之后的整个暑假,陈忠实都沉浸在顿河的哥萨克故事中。

那片辽阔的草原,那上面奔放的小伙子,热烈的女人,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在陈忠实心中种下了一颗文学种子。

1959年,这一年陈忠实17岁,他用省下的2角钱买了一期《延河》,阅读里面连载的小说《创业史》。

高中期间,他又陆续阅读了茅盾、巴金的部分小说。

高中毕业后,因为高考失利,没有考上大学,只得回家种田。

陈忠实在文章里说:“第一个高中毕业生回乡当农民,很使一些供给孩子念书的人心里绽了劲儿。我的压力又添了许多,成为一个念书无用的活标本”。

父亲也希望陈忠实好好当一个农民,有口饭吃,普普通通过完这一生就得了。

陈忠实嘴上没说什么,但内心里放不下当初的文学梦想,他也不想像父亲那样过一生。

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自学四年,开启属于自己的大学模式,争取四年后写出一部小说。

陈忠实的读书方法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无选择的阅读,拿到什么就读什么。

二是看到合自己口味的,就背下来。

我最近也在大量地阅读小说作品,发现自己最近的一些想法或者计划,正与陈先生暗合。

我也是无选择的阅读,近来大量阅读了马尔克斯的作品,我把马尔克斯的作品都买回来。

《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已经看了。现在重新开始,已经看了《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目前正在看《枯枝败叶》。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和《枯枝败叶》没有什么体会,我很喜欢《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叙述方式,打算背诵一部分《霍》的内容。

我们现在的环境要比陈忠实先生那时候好得多,有好多书可以读。

与陈先生那一代人相比,我们的烦恼不是书太少,而是太多了。

虽然我最近学习陈忠实的无选择阅读法,但也并非完全无选择,文本上还是偏向阅读经典名著。

除了小说外,便是看名家的传记。正因为如此,我才得以接触到陈忠实的一些散文,以及他关于写作的论述。

看名家传记也有一些好处,每当你无法坚持下去的时候,不妨看看名家传记。

你会发现,大多数名家,他们创作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正如陈忠实所说:“在文学上有重要建树的人当中,幸运儿比不幸的人要少得多。”

这篇文章只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只是一个记录,所以有些乱。

希望对正在写作的人有所帮助。

目前还在看陈忠实的文学回忆录,这篇只谈了读书法。

下一篇准备谈谈写作法,陈忠实的写作法,同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