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48:异功散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有什么区别?

 经方人生 2023-09-19
图片

1、62-66条条文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

第 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用桂枝新加汤。这种情况的前提是身体虚弱的人,或者产后,或者大病后或者癌症病人手术后、放化疗后。省略了虚人这个前提。
第 63 条,是素体有阳亢、有热,发汗后出现了汗出而喘,无大热者,用的是麻杏石甘汤,它是有肺热。
第 64 条,它是素体有阳虚的人,发汗过多伤及心阳,出现了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的桂枝甘草汤证。
第 65 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证。是发汗后伤及心阳,心火不能制肾水、上不制下的欲作奔豚的苓桂枣甘汤证。
66条,发汗后,腹胀满的。其前提是本身这个病人就有脾虚,发汗后,脾就进一步虚,而出现气滞腹胀,用厚姜半甘参汤治疗。
图片

2、如何理解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答:

这个方子中厚朴是君药,用量最大。半夏生姜辛开解饮。厚朴苦温,下气除湿,宽中除满。本条是虚实夹杂证,但以腹胀满为主诉,所以用厚朴作为君药来宽中除满,用量最大。生姜辛温散饮和胃,半夏辛温降逆、开结、涤痰、祛湿化饮,生姜和半夏相配,辛开去饮结。结是结在一起的,开结,祛饮、祛痰饮,所以是姜半辛开解饮结。甘草和人参用了极小的量,健脾。因为本身脾虚,再加上误用了汗法或过用了汗法,进一步伤脾,但脾虚不是主要矛盾,或者说脾虚是本,但是现在以治标为主,治本也要兼顾的,甘和参是半个理中汤,用半个理中汤来健脾,量不在多,所以后世医家把这个方子称为三补七消。三补七消是消重而补轻,这些药配合起来补而不滞,消而不伤,为消补兼施之祖方。后世医家消补兼施或者说攻补兼施的方子,大多有本条厚姜半甘参汤的影子,或者模仿了它。


图片

3异功散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区别?

答:

异功散,由四君子汤加陈皮组成的。异功散也可以治疗胃胀、腹胀,但是它却以四君子汤为主,也就是以补为主,以消为辅,不是三补七消了,应该是七补三消了。
异功散是四君子汤加陈皮,而厚姜半甘参汤里面有人参和甘草,可以认为它是半个理中丸,也可以认为它是半个四君子汤。四君子由人参、白术、获苓、甘草组成,所以它脱离不了补虚的功效。这里是人参、甘草补虚,用半个理中丸来补。异功散用了四君子汤加了陈皮。异功散以补为主,以消为辅,它的比例和厚姜半甘参汤完全相反。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