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激面---童年美食之一

 新用户2611oQLq 2023-09-20

1973.7

冷激面

刺激你味蕾的童年回忆

      冷激面是我们童年夏天最为期待的面食。父亲特擅长做冷激面,也特别喜欢做冷激面。

       每次要做之前,他总会去邻家季大嫂家,和在西大街摇面店做工的她交代一番:面多揉几遍,在机器中要多轧一遍,这样做出来的水面,有咬劲,且不易一煮就烂。然后就是精心配置拌面的佐料。
    我记得最令人难忘的,是用春天的松蕈熬制的酱油拌的面最具特色,那酱油的味,除了说不出来的奇鲜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香味,细细咬嚼那酱油中的松蕈。味道就丝丝缕缕地从齿缝中渗出,漾开来了。一直到今天,我都再也没尝过那种滋味的面,主要是原料松蕈没有了。松蕈对环境的要求甚高,小时候就已经不多见了。
    前一阵看《舌尖上的中国》,里面说到溧阳山区农村有燕来蕈,应该就是那东西。平时吃的最多的拌料都是父亲熬制,将生姜切成细末,煤球炉上架热锅,倒入豆油,待到冒青烟,倒入生姜末,迅即用勺子连末带油一起盛起,倒入另一碗中的酱油内,酱油是自制的甜豆瓣酱缸中盛出来的。滚烫的生姜油,滋啦啦地进入酱油中,发出一阵赏心悦目的声音,外加一阵生姜炸过以后的特别味道以及豆油香。

童年的冷激面

    这边在准备作料,那边的我们也没闲着。在父亲的指挥下,我们去门口的老井里迅速吊起几桶洁净冰凉的井水,分别倒在早就洗干净的两三只大广盆里,另外一只大广盆早已盛好了一盆用井水激冷的温开水。当面在锅中煮过一开后,父亲比平时早一个程序就起面了,面倒入第一盆井水中,然后迅速用面爪篱将面捞起,倒入第二盆冰冷的井水中,再捞起来,就直接倒入了激冰的温开水中。这一回在水中搅荡了一下,就迅速沥干了水分,盛入大碗中,放入另准备的大蒜头碎末,浇上一小勺生姜酱油,难得我们还会有用花生碾碎的碎末一并拌匀,于是一碗令人垂涎三尺的冷激面做好了。

一头大汗的我们,一口喷香冰凉的面进嘴,立马感觉人舒服多了,那真叫一个爽快呀!一碗面三下五除二就没有了,那时的我们哪懂得要让忙得满头是汗的父亲吃一口他自己做的冷激面呢,早就小手伸长着,等着父亲给我们盛第二碗美味的冷激面了。父亲对吃从不苛刻我们,总是面带微笑地满足我们每一个人的要求。

童年的冷激面

    一个大热天就在这样一碗冷激面里,变得凉爽、畅快、舒适了。冷激面无需任何佐面的菜,在那个年代,不失为经济实惠的主食。而许多人家因冷激面的程序缺少卫生条件,经常会发生闹肚子的状况。唯独我们家,多少年来从未有过这样的事发生。那是父亲对冷激面的卫生要求十分严格,而且还加了一道特别的防护网,那就是大蒜末和生姜末。这两样佐料的杀菌效果特别好,也大概就是我们家经常会吃这些,使我们从小就有了吃生姜和大蒜头的习惯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