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朝的江阴就是牛(3)

 新用户2611oQLq 2023-09-20

公众号ID

:h18906162611

关注

    宋代是从纷乱的战争中走来的政权,他们对唐朝后期的军阀争斗和集权统治深恶痛绝,所以才有了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才有了宋代中央集权统治,才有了重用文官的制度。而官员的选拔任用制度又是通过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实施的,只是到了宋代更加重视教育,更加重视科举选拔人才。                                

    宋代的科举和前朝相比,它已经是非常的严密、非常的开放了,宋朝有这样一首诗:“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说明当时的科举考试采取“糊名”这样严密的制度来保证对更多人的公平,对更多人的开放,正是这样的开放让更多的寒窗苦读的孤寒人有机会脱颖而出,所谓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正是这样的写照,于是更多的人加入了读书做官的梦想中去。

    宋代的做官是真正的有钱,一个从八品的知县工资就是每月二十两,另外还有福利四十两,而当时一般一户人家每月的消费也就是五两,可见做官是多么的有名有利?难怪当时的真宗皇帝赵恒都写《劝学诗》鼓励大众读书:“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正是在这样的名利影响下,宋代的教育达到了鼎盛时期,而江阴的教育也是如此。

    那时江阴读书都有官学和私学,江阴最早的官学是军学,宋代的江阴军教授方万里从范仲淹为江阴文庙所作的《文宣王庙记》中得出结论:“惟江阴建学为最久,”“应在全国兴学之前”。那时的官学都附设在祭祀孔子的大庙里,而江阴祭拜孔子还在今天的中街东和南街东之间的监狱旁的迎福寺内,新任江阴知军为此在江阴军治的南面重新兴建了规模浩大的文庙建筑群,并将军学置于内,此后一直在市区东北隅的举人考试的贡院也相继搬到了文庙东侧,这就是今天的江阴    文庙所在。                               

    那时考科举有名额限制,因为江阴是军,所以考试录取的名额可以有九人,有一年不受限制,江阴在常州府的考试中一下子录取了十二名,且名列前茅的也都是江阴人,为此身为南宋左丞相的江阴人葛邲专门在他的文章里记下了这一盛事,他在文章里说到那时江阴考举人的相当多,竟达一千多人。

  宋代的江阴文风特盛,据《江阴县志》统计,宋代共有进士227名,而元、明、清三朝加起来才188名。古代江阴有探花四名,而宋代就有丘崇、赵发、赵士春三位,(一名是清代的季芝昌)。

                   古代科举考试体系表

    青阳葛氏在宗族五代之中,连续高中进士八人,有“五世登科第,三世掌词命”的佳话。一门三十三进士也让葛氏成为宋代江阴的第一大族。华士石桥赵氏,本是宋太宗后裔,始祖赵士鹏是宋太宗的六世孙,他任江阴知军后,就落户在了江阴。他的二儿子赵不疑所生六子,在数十年中竟全部高中进士。因而在华士硕桥村(宋时叫化成乡石桥市)和城内都建有鼎魁坊,以载列各期进士名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