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搜狐网

 刘传开先生 2023-09-20

引言

王廷相(公元1474-1544年),字子衡,河南仪封人。他在 唯心主义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敢于起来斗争,反对虚静空谈,提倡“经世之学”,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他的学问比较广博,主要哲学著作有《雅述》和《慎言》。

王廷相的世界观,也是坚持一元论的 唯物主义观点。 他说:“天地未生,只有元气······元气之上无物、无道、无理。”(《雅述》)他还提出:“天地之间无非气之所成,故人有人之气,物有物之气。”(《答顾华玉杂论》)这是说,宇宙间从来就只有物质,在物质世界之上没有任何别的东西,人和万物都是由物质性的元气产生的。

▲明朝哲学家王廷相

对气和万物的关系,他提出“气者形之种,而形者气之化”(《答何柏斋造化论》)的命题,认为无形的气是有形的具体事物的种子,而有形的具体事物是由无形的气所化生。这是气和万物的生化关系。 根据这种气化观点,王廷相认为物质是自己运动,没有主宰的。有元气“即能运行而为阴阳”,“非元气之外,又有物以主宰之也”。

他指斥那些主张气化是“必有主宰其间者”的观点,认为这是“谈虚驾空无着之论”(《答薛君采论性书》),没有任何根据。对理和气的关系,王廷相明确提出“万理皆出于气,无悬空独立之理”(《太极辩》)的命题,尖锐地批判了程、朱一派认为“气根于理”、“天地之先只有此理”的唯心主义观点 。朱熹曾经说过:“气之已散者,既散而无有矣,其根于理而日生者,则固浩然而无穷。”这是说,气散就没有了,只有根于理才能存在。王廷相对此反驳道:“气虽有散,仍在两间,不能灭也,故曰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理根于气,不能独存也。”(《横渠理气辩》)

▲影视剧剧照

他根据张载提出的,气有聚散而无生灭的物质守恒原理,肯定理只能根于气而不能独存。他还进一步指出,程、朱一派谓“天地之先只有此理”,这不是新的发明,只是老子“道生天地”一语的翻版,“此乃改易面目立论耳,与老庄之旨何殊?”(《雅述》)这里他揭了程、朱的老底,所谓“理生气”不过是“道生天地”的改头换面的讲法,其实还是老子那一套。 这就揭露了客观唯心论者本质上的一致性。

对那些认为理是永恒不变、千古不朽的说法,王廷相也提出批驳。他一面指出“理无形质,安得而朽!”(《雅述》)即是说,理不是有形质的实体东西,当然不会发生朽坏这个问题。但另方面他又指出,“理”不是永恒不变的。他从“万理皆出于气”的观点出发,认为“有气即有道(理),气有变化”,则“道有变化”。

他举自然现象作例:“山川海渎,有崩亏竭溢;草木昆虫,有荣枯生化,”“乃谓道一而不变,得乎?”(雅述》)自然界和各种生物本身都有变化,却说它的道理一成不变,能行吗?从社会历史方面来看,他也指出:“揖让之后为放伐,放伐之后又篡夺。井田坏而阡陌成,封建罢而郡县设。行于前者不能行于后,宜于古者不能宜于今。理因时致宜,逝者皆刍狗矣,不亦朽敝乎哉!”(《雅述》)

▲自然风景

这里说明社会历史也是变化的:尧舜时是讲禅让,但到商朝成汤将夏桀流放和周武王伐纣时,就变揖让为放伐了; 春秋战国到秦汉后,篡位夺权的很多,就变放伐为篡夺了。又如井田制破坏后,土地就可以自由买卖;周朝的分封建国制到秦始皇时被改为郡县制。这说明过去的东西不能适合于现在,道理也不能永远不变而要因时制宜。所以王廷相又说:“一理安可以应万事,盖万事有万事之理。”(《雅述》)即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道理,各种事物有各种事物的道理,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绝对精神。这些话是批判程、朱的客观唯心论,也是批判董仲舒以来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

不过,王廷相的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也是不彻底的。如他把气分为元气和生气两种,元气无形,是根本的;生气有形,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他说:“万物巨细柔刚,各异其材;声色臭味,各殊其性。”这论点还是正确的。可是,他却从此推论说,不同性质的万物,“阅千古不变者,气种之有定也”(《慎言》)。这里他虽然肯定不同事物有不同性质,但却认为同一事物的性质是永久不变的。原因是构成万物的“气”是有“种”的。“ 气种”不同,事物的性质就不同;“气种”相同,事物的性质也就不变。他还把人与祖父“同其体貌”,即出现遗传的现象时,看成是“气种之复其本”。这种“气有种”的命题,不但表现出否认事物质变的形而上学观点,同时也陷入唯心主义的宿命论了。

▲祖父和孙子

王廷相在认识论方面,也是重视“见闻之知”,反对程、朱之流先验的“德性之知”,也反对王守仁所谓“良知”。他认为人要获得知识,必需对外界事物有所见闻,“物理不见不闻,虽圣哲亦不能索而知之”(《雅述》)。这是反对有先知的圣人,也是反对有先天的天才。 他还举例说:“赤子生而幽闭之,不接习于人间,壮而出之,不辨牛马矣,·····.而况万事万物几微变化,不可以常理执乎?彼徒虚静其心者何以异此!”(《石龙书院学辩》)

这个例子说得很对!小孩出世后就关起来,和外界隔绝,等到长大后才出来,连牛和马也不认识;何况万事万物变化多端,不能靠常理来推论呢?那些只会空讲“虚静其心”而不接触实际的人,和这样的小孩有什么分别呢?王廷相固然重视见闻,同时也认为需要思虑,即感性认识之外还要提高到理性认识。他提出:“夫圣贤之所以为知者,不过思与见闻之会而已。”但程、朱之流的理学家,却认为“思虑见闻为有知,不足为知之至;别出德性之知为无知,以为大知。”即把思虑见闻看成是有限的知识,是小知;只有德性之知是无限的,才是所谓大知。

▲被狼养大的孩子

王廷相认为这种论调是非常荒谬的,并指出:“德性之知,其不为幽闭之孩提者几希矣。”(《雅述》)这就是说,人如果排除了思虑见闻,还有什么先验的“德性之知”的话,结果只有象从小关闭起来的小孩一样,成为无知的蠢物罢了!王廷相承认人有自然的生理本能,如“婴儿在胞中自能饮食,出胞时便能视听”。但除此以外,都要靠后天积习才能获得知识。 他反对父母兄弟之亲是天性,如小孩从小给人寄养,长大后只会“知所养者为亲”,即使路上碰到原生父母,也不会有什么天性感情。

他并由此推论说:“由父子之亲观之,则诸凡万事万疗号(博)物之知,皆因习、因悟、因过、因疑而然。”(《雅述》)这里“习”是指积习,包括见闻和行动所获得的知识;“悟”是指心里领悟,即思虑所得;“过”是指做事的经验;“疑”是指在学习行事中要有怀疑精神,包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后所得到的知识。 王廷相对求知的途径特别重视“实历”。他认为“闭户学操舟之术”,-关起门来学撑船,即使讲得非常详细,但出到江河还是无法应付,其“不缘而败者几希”,不失败的几乎没有。

为什么?因为“风水之险”,只有那些有实践经验的老船工才能应付,“虚讲而臆度”,-空谈一顿想当然,是不可能学会的。他拿这个比喻,认为“徒泛讲而无实历者,何以异此?”(《石龙书院学辩》)这指当时一些空谈心性而不接触实际的人,和关起门来学撑船没有什么区别。 由此可见,王廷相的认识论是关涉到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实行等各方面的问题。

▲影视剧剧照

他坚持人获得知识要“内外相须”(《雅述》,反对不依靠见闻思虑而有所谓“德性之知”等一类先验论观点。他特别重视“行”,认为“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与薛君采二》)。 现在我们讲实践出真知,王廷相自不可能有那样明确的认识,但精神还是比较接近的。因此,他对“晚宋以来,徒为讲说,近日学者,崇好虚静”表示反对。

这里所谓晚宋以来,是指理学流行以后的学风,自是针对程、朱、陆、王的唯心论而发。不过,王廷相在唯物主义认识论方面还是不彻底的,如不敢否认圣人的“生知”。 虽说圣人生知“惟性善近道二者而已”,并没有承认圣人生来就具备所有知识。但在本性上承认圣人比一般人高明,这仍然不能摆脱唯心主义的传统,而表现出他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

结语

最后,我们亦要指出:王廷相虽然对程、朱、陆、王的观点有所批判,但主要是在自然观方面,即主张气是第一性,理是第二性。至于对理学的核心三纲五常封建伦理德,则他们并不反对,并且无宁说还要加以维护。如王廷相讲“仁、义、礼、乐,维世之纲”,就是想以此来维系封建统治。他们虽是批判程、朱、陆、王,但不敢触及孔子,并且还认为“仲尼之道”,是“万世准衡”,要求人们学习“圣人之道”。说明他们归根到底还是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这就决定他们唯物主义思想的不彻底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