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边疆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专题会议纪要

 新用户5761CeW4 2023-09-20

2023年9月16-17日,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主办、复旦大学承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在复旦大学召开。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承办的“边疆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的专题会议,在16日下午举行。

“边疆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会议分上下两个半场进行。会议上半场由专题会议主席、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晓虹教授主持,共有8位专家发表学术报告

图片

专题会议合影

中华民族的源头和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问题,备受学术界关注。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姚大力先生以《对中国早期文明起源与发育的若干新认识》为题,对中国早期文明起源与发育的相关史料进行梳理,指出在河南—山西—陕西龙山时代与商代之间,存在过一个说原始汉语的人群支配中原西半部的时代。而这个时代正好与传说中的夏朝相呼应

图片

姚大力教授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张晓虹教授认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形成了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的农牧交错带。而在陕晋蒙交界农牧交错带分布的龙山时期石城遗址,与早期中华文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她以此做了题为《农牧交错带与早期中华文明的形成》的报告

图片

张晓虹教授
中华民族间的融合,是本专题会场讨论的热点,共有5位专家从籍贯变迁、地区制度,以及文学作品、民族称呼、都城形态等不同研究角度和内容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籍贯”往往能够代表某一民族对自己故乡的地区身份认同。通过对北朝史籍中出现大量“代人”记载的梳理研究,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安介生教授《两次“改籍”:北魏民族融合史上的两次飞跃》的报告,具有新意地指出北魏时期的两次“改籍”措施极大促进了当时的民族融合,对不同民族之间的“华夏认同”与文化认同产生极大加强。这一措施既完成了其有传统游牧部落到王朝国家的转变,又有利于拓跋鲜卑治理的稳定,减少各民族之间的摩擦

图片

安介生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境与经济社会研究院张莉教授作了《从权力空间看清代吐鲁番的地域整合》为题的报告,认为清政府在吐鲁番设立的多重权力体系,使当地权力空间结构呈现出镶嵌式的形态,不同权力空间的交叠与变化,使当地地域社会经济逐渐整合,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综合体

图片

张莉教授
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杨蕤教授《蕃处中国:宋人笔记中的西域》通过对宋人笔记的整理和研究,认为宋人笔记记载了西域的佛教僧侣、物产玉石、山川地理、前朝旧事等各方面事宜,弥补了正史记载的不足。宋人笔记在继承了中国史籍中西域书写的传统的同时,也体现出了“蕃处中国”的理念

图片

杨蕤教授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路伟东教授对不同的中国回族群体称呼进行探究,认为西方话语他者命名的各种称谓忽略了这一群体多重身份与复杂性格中最重要的特征,即显明的中国性与本土性,命名应该遵循其历史演进的逻辑并尊重自我话语。“回族”一词是这一群体在前现代与他者互动的世俗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人群分类概念,是最恰当的集体称谓。西文语境中应该使用汉语拼音直译

图片

路伟东教授
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张永帅教授做了题为《统万城的城市形态再探——兼论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融》的报告,通过十六国时期匈奴夏国的都城统万城形态的分析,认为统万城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交融的产物。

图片

张永帅教授

北方民族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张多勇教授在他的《汉、唐、宋萧关遗址调查研究》报告中,考证了汉、唐、宋不同时期的萧关遗址的所在地,对于理解历史上西北农牧民族社会与军事政治关系有着积极参考价值

图片

张多勇教授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王社教教授、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罗群教授对上半场报告进行评议。

会议下半场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杨伟兵教授主持。罗群教授的报告题目是《革命·建设·发展·治理——中国共产党边疆认知与边疆话语的百年流变》,她梳理和阐释了不同时期党的边疆认知与边疆话语体系的生成、发展与转变,认为应着时代语境和党自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完善,中国共产党的边疆话语也愈加全面、立体,由原来单纯的“革命宣传型话语”转变为“建设实践型话语”、“发展改革型话语”、“治理建构型话语”,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反馈和制度革新,引领理论创新。

图片

罗群教授
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周明帅博士认为,中国历史疆域版图是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地理基础,在他《历史地理学在“各民族共拓中国疆域版图”话语构建中的学科贡献》报告里指出,历史地理学从历史疆域的重构、疆域版图的可视化、地理逻辑的探寻三方面为“各民族共拓中国疆域版图”话语体系的形成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图片

周明帅博士
历史时期的制度建设与边地开发促进了边地民族的文化认同。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王社教教授的《两汉西域屯田及其意义补论》通过对两汉西域屯田具体规模、延续时间、屯田区的自然环境、屯田荒废后屯田卒的去向等的重新梳理,纠正了学术界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认为两汉西域屯田虽然前后延续的时间长达250余年,但其间断断续续,实际屯田的时间只有160年左右;屯田点虽然较多,但同时存在的并不多;屯田规模一般都不是很大。两汉西域屯田顺应了当地土地资源利用优势和经济特点,未曾带来环境问题;反而因为屯田带来农业比重和内陆人口的增加,促进了西域诸国对中原文化的认同,采取与汉家相似的职官制度和管理体系,加深了西域汉家一体化的认同。

图片

王社教教授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马楚婕作的报告题目是《“军民”诸府的设置与蒙元时期的边地管控》,她认为蒙元时期具有政区属性的“军民”诸府分军民万户府、军民元帅府、军民总管府与军民散府,军民府制度随着蒙古军队的征伐路线自北向南推行,将唐宋时期的羁縻之地逐渐纳入统治范围。

图片

马楚婕博士生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杨煜达教授做了题为《明代西南土司地区矿业的发展与边疆控制——以滇东北地区为中心》的报告。报告以实地考察、制度对比等方式进行探讨,指出明代滇东北土司地区以银矿、铜矿为代表的矿业得到了较大发展,促进了边疆与内陆的经济文化交流。矿厂的税收构成当时滇东北土司实力的重要来源,对当时滇东北地区的治乱格局有重要的影响。

图片

杨煜达教授
民族国家认同的维系也依赖于集体记忆的想象和建构。复旦大学杨伟兵教授《“入黔始祖”记忆与贵州移民文化:以普定陇嘎、息烽底寨布依族和汉族家谱记述为例》报告从家谱等文本上梳理陇嘎村、底寨起源和族源的错杂建构,认为这一迁移历史是建构的产物,家谱呈现的历史记忆是多样性的糅合或融合,指出在研究贵州移民史、民族史、文化史时,应重视屯堡地理单元之外及它与周边民族世界的文化关系的讨论。

图片

杨伟兵教授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由迅博士则在其《广西历史疫灾记忆的传承、融合与冲突——以“祷之辄应”的庙坛为中心的考察》的报告中,对历史记忆的继承和延续、遗忘和断层、错位和嫁接、建构和融合、冲突和矛盾作了论述,认为广西历史疫灾记忆深受以伏波庙为代表文化影响,并具有逐渐本土化、平民化、文人化的倾向,最终在明代融合形成了三界神的区域信仰共同体。

图片

由迅博士

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张福强博士的报告是《抗战时期藏族上层爱国人士的中华民族自觉——以拉卜楞黄正清家族为考察中心》,肯定了黄正清家族维护中华民族一体性的责任意识与形式多样的爱国救国活动的自觉价值,认为黄氏家族用事实阐明了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与当时学术界“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大讨论相得益彰,呈现出边疆少数民族精英中华民族自觉的普遍特征。

图片

张福强博士
安介生、杨煜达两位教授对下半场报告同样作了精彩点评。
近四个小时的精彩交流后,张晓虹教授对会议作了总结,她充分肯定了与会专家们对历史地理与中华民族认同问题讨论的精彩观点,认为专题会议议题广泛但有足够聚焦,学科多样却能融合,对促进历史地理学等参与边疆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研究有着指导意义。她最后答谢了与会专家学者和师生听众,宣布会议圆满结束。杨蕤教授、罗群教授、安介生教授与马巍博士的文章荣获本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优秀论文。
图片

供稿人、供稿|江道敏、钟一鸣

编辑|宗晓垠

初审|田澍瑶

审核|张晓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