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文|现代化背景下高中数学补偿式教学探索

 丁玉海工作室 2023-09-21 发布于河北

现代化背景下

高中数学补偿式教学探索

浙江省海盐高级中学     

论文摘要:教学方法现代化是指在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导下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师和学生为了共同完成教学目标采取的教学方式。笔者采用了通过之江汇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具有针对性的补偿性微课进行课后学习,来弥补学生疫情期间所产生知识差距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了现代化教育技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教育理念是灵魂,教学手段必经途径,教师是关键。

关键词:教学方法现代化 补偿式教学

近年来,“教育现代化”成为了一个热词。从“十三五”规划纲要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些都表明,推进教育现代化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

一、对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理解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法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学方法现代化是指在现代化教学理念指导下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师和学生为了共同完成教学目标采取的教学方式,其中包括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现代化两个部分。

二、高中数学补偿式教学的探索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让老师们走下三尺讲台变身成为网络主播,为了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笔者所在学校也进行了网络直播授课。但由于全年级一体化教学和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不同,造成了网络教学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返校后的教学又受学考的影响,“时间紧,任务重”,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对网络教学中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复习巩固,而学生面临着课业上的负担无法有大量的时间来弥补这种差距。

受教学任务、课堂时间等条件限制的同时,又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笔者采用了通过之江汇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具有针对性的补偿性微课进行课后学习,来弥补学生知识差距的教学方法。具体操作如下。

(一)开学前精准定位

在返校通知发出后学生返校前,利用问卷星向学生发放单元测评的调查问卷。补偿式教学的主要作用是对学生出现的知识性问题进行的补救,那么补偿式微课的设计就一定要针对学生的知识薄弱点,所以问卷的每一个题目都与本单元学习的知识点一一对应。教师只需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分析统计,就可以得到学生的知识薄弱点的所在。最后,根据分析统计结果制作知识统计清单,完成学生的每一单元学习后知识掌握情况的精准定位。

   

         图1.调查问卷列表                 

   

           图2.问卷统计分析

设计意图:精准的教学一定是在精确的数据分析和学生的错误分析上,但在传统教学中,由于统计学生的错误费时费力致使备课时间不充足,往往靠教师的主观评测诊断,经常会因为精准度不够,而产生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借助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精准教学,实时记录、跟踪和分析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可以协助教师开展的具有针对性的差异性和个别化教学。借助问卷星的问卷功能和数据处理的功能对学生的薄弱点进行精准分析,这样既可以帮助教师制作出有指向性的微课,又可以帮助学生精准定位,为后续的学习定准目标,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开学后网上自主学习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按照知识内容,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同时进行微课的设计、录制和上传工作。微课设计时注重知识的细化,将每一单元的知识点先进行分组讲解,最后再综合运用。每个微课控制在10分钟以内,一个微课只讲一个知识点,同一知识点再同时配有知识基础篇和知识进阶篇两个类型的微课,并配有相关的例题与练习,以供不同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充分体现出微课的微型性、精准性、实用性和个性化特点。

开学后向学生发放知识统计清单和学习任务单。在知识统计清单中指出学生在这一单元学习时的知识薄弱点,并指明该知识点所对应的微课课题,学生对照自己的知识统计清单来领取相应的学习任务单,依据任务单中的学习目标,预计自主学习的期限。在学习期限内,自由选择时间在之江汇网络平台上完成对应课程的微课学习,并完成相应的微练习巩固知识,完成后拍照上传。

3.之江汇网络平台部分微课列表

                      图4.学习任务单       

5.知识统计清单

设计意图:补偿性教学要想做到精准,一定要与学生问题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所以微课的设计要短小精悍,每个微课只对应一个知识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时间的安排,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学习,而且可以保持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而知识统计清单和学习任务单中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而时间的限制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紧迫感,可以约束一些自我调控能力差的学生,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有效性。

(三)作业评价反馈

学生上传作业后,教师通过之江汇网络平台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根据在平台上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情况的监控结果和微练习结果,按照11的比例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对学生。

虽然随着微课进行了知识的学习,但是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学习的态度也不同。有个别学生会由于接受能力导致一些知识点掌握的仍然不能达到目标,教师对其进行线下的辅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而有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存在态度不够认真,而导致作业效果不佳的情况,线下的辅导可以督促学生端正后续的学习态度。

                 6.学生上交的作业和教师批改内容         

                 图7.平台学生学习情况反馈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能只停留在练习题的测试结果上,还要看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尤其是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表现,比如:学习时长,学习完成时间等等,用正面的评价来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学习动力,消除长时间网络学习的疲劳感。

(四)学习结束闯关测试检验

单元学习结束后,再次进行单元测试,为了增加趣味性,将测试题设计成游戏闯关的方式。每一题如果答对通过继续下一题;如果答错再通过链接进入相应的微课进行再一次学习。再次学习后返回游戏界面再对题目进行重新解答,直到完成所有题目,游戏结束。

8.游戏闯关界面

设计意图:整个内容学习后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习内容进行测试检验。将测试设计成游戏闯关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答错再次学习,可以让学生的答题更加认真。

(五)学期结束进行总体性评价

学期结束时,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阶段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而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微练习完成情况和课后闯关检测结果,按照334的比例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最终学生的评价中自我评价占30%,教师评价占30%,期末考试的成绩占40%

设计意图: 爱因斯坦曾说过:“成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手段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这些因素对认知心理系统起到良好的调节和催化作用。过程性评价模式的优势就在于能较全面、及时、持续、渐近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更为客观、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心理和情感的需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更为积极主动。

三、案例所包含的教育现代化意蕴

学方法现代化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是否蕴含现代化教学理念和是否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在上述案例中,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教学理念和运用了现代化教育技术这两点。

现代化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主体性的体现。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自由安排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时机,而教师只是进行引导和督促。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个体性体现。学习初问卷的精准定位使得个性化明显体现,学生不是共同学习同一内容,而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统计清单,针对自己薄弱的知识进行学习,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个性。

现代化教育手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数据技术的使用。精准的定位一定会依据大数据的技术,学习前利用问卷星对学生的薄弱点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做到精准定位。二是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微课与闯关游戏的制作都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三是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之江汇网络平台进行的微课学习、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等都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技术的运用。

四、案例实施后的反思

(一)教育理念的转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灵魂

教育现代化一定会带来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而且观念现代化更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所在。如果没有教育观念的现代化,那么教育的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谈。而教育理念转化的主要体现在学生观的转化。学生观的转化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个性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潜力,去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更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而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的教学提供了条件保障,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二)教学手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途径

教学手段是“衡量一个国家教学质量和教学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模式无法满足学生主体性和个体性的发展。只有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教学手段才能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发展,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在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基础上,协调教学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整合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并处理好教学手段和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三)教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无论是教育理念的转变还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都需要教师来实现。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观念、信息技术的手段和学生观等等都会影响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的现代化素养是重中之重。

五、结束语

现代社会教师不再只是“教书匠”,而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教师从知识的传播者逐渐转型成知识的生产者与创造者,也可以成为教学原理和规律的完善者,而学生也从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转型成主动的知识建构者,也可以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发现者。因此,转变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手段是现代教师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树丽,童宏亮.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学生观转型与课堂教学变革[J].池州学院学报,201904):121-125

[2] 张维忠.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J].教育研究,200508):36-41

[3] 朱益明.“停课不停学”与在线教学发展的审思[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1-4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