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禹锡

 翠谷叠泉 2023-09-21

人物生平

早年游学做官

刘禹锡,自称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七代祖刘亮北魏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父亲刘绪,为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刘禹锡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其父、祖均为小官僚,父亲刘绪曾在江南为官,刘禹锡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贞元六年(790年)十九岁前后,刘禹锡游学洛阳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的声誉。[11]
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考取进士。第二年,他又以才学兼优考取了吏部取士科,任命为太子校书。贞观十年(797年),他二十五岁时,父亲去世。贞元十六年(800年),守父丧期满,在宰相扬州节度使杜佑那里掌书记。两年后调任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渭南县主簿。贞元十九年(803年)冬天,调升为监察御史[11]

中年屡次被贬

被贬缘由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重用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为代表的革新派人士。刘禹锡擢升为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王叔文推行“永贞革新”,这次革新运动只进行了一百四十六天,在大宦官俱文珍联合守旧势力的反扑下,顺宗被迫让位,太子李纯(宪宗)继位,贬王叔文为渝州司马,后被杀害;王伾开州司马,后被逼死;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被贬到边远州府作司马,因此,历史上又称“二王、八司马”事件。[11]

被贬朗州

刘禹锡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贞元二十一年十月,他离开了长安,到达洞庭湖时,写了一首有名的《望洞庭》,以传神之笔把秋夜的湖光山色描写得优美动人,俨如山水画一般。刘禹锡到朗州后,住在城东的“招屈”亭旁(今常德市东门口)他曾感叹地说:“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采菱行》)。第二年,朝廷大赦,但明文规定刘禹锡等人“纵逢恩赦,亦不在量移之限”(《旧唐书·宪宗纪上》)。他闻讯后曾自豪地宣称:“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咏史二首》之一)表现了诗人的战斗精神。[11]
刘禹锡在朗州有机会广泛的接触社会实际,对于人民的疾苦、贫富的对立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等,有较多的了解,并先后游览了朗州的名胜古迹,写了将近二百篇诗文,其中不少诗篇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如《百舌吟》谴责阿谀逢迎之徒的无耻;《聚蚊谣》用寓言形式讽刺宦官、藩镇、大官僚互相勾结、为害人民的罪行;《采菱行》反映妇女们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生活;《登司马错故城》借游览名胜古迹,抚今思昔,感慨万端;《贾客词》揭示中唐时期“贾雄农伤”的社会现实;《壮士行》歌颂壮士不畏强暴、为民除害的英雄业绩。[11]
刘禹锡在朗州十年,曾多次游览武陵胜境桃花源。他的《游桃源一百韵》《桃源行》等诗和他亲笔题的“桃源佳致”,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现在游桃花源的人,还能看到“桃源佳致”的石碑和《桃源行》诗的石刻。他的有名的哲学著作《天论》也是在朗州写的。《天论》是对柳宗元天说》的补充和发挥,进一步阐明了他的无神论思想。[11]

被贬连州

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刘禹锡从朗州被召回长安,诗人目睹执政者横行霸道,权倾京师,内心无比愤慨,便借看花为题,写了《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 寓意深刻,引起京城权贵的不满。他们群起而攻之,胡说什么“语涉讥刺”。刘禹锡到京只有一个月,又被贬到更边远的连州(今广东连县)去了。[11]

晚年为官写作

长庆元年(821年)冬天,刘禹锡改任夔州(今四川奉节)刺史。第二年正月到任。在夔州任内,他写了《浪淘沙词》九首。刘禹锡在夔州三年,又改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八二六年),罢和州刺史,准备回洛阳;恰巧白居易因病免苏州刺史,也准备回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遇。白居易在酒席上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一诗,对刘禹锡先后贬官二十三年的痛苦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刘禹锡看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马上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名作。[11]
文宗大和元年(827年),刘禹锡被任为主客郎中,分司东都。大和二年,回到长安。重游玄都观,写下《再游玄都观》,反映了元和十五年(820年)以来宪宗穆宗敬宗先后为宦官谋害,朝政陵迟、变幻的情况,讥笑了当年的权贵一个个销声匿迹的可耻下场,表现了诗人不怕打击、继续斗争的精神。[11]
大和三年(829年),经裴度推荐,改任礼部郎中,集贤殿学士。大和五年,裴度罢相,刘禹锡出任扬州刺史。他与白居易韦应物三人先后在扬州做过刺史,都有政绩,人称“三贤”。刘禹锡在扬州两年多,他写的《杨柳枝词》和以前写的《竹枝词》《浪淘沙词》,吸取民歌特点,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11]
大和八年(834年)七月,迁徙汝州(今河南临汝县)刺史。次年十月,改任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刺史。开成元年(836年),刘禹锡因患足疾,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加检校礼部尚书,仍兼太子宾客。会昌二年七月逝世,赠户部尚书,年七十一岁。有《刘宾客集》,又称《刘中山集》《刘梦得集》[11]

人物著作

学术著作

《天论》三篇

《天论》是刘禹锡在哲学领域的起点。《天论》的主要着力点在于通过论证天人关系,驳斥韩愈的“天人感应”说。刘禹锡创造性地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理论命题。这一命题既要比韩愈的“天人感应”说更“唯物”,也要比柳宗元的“天人相异”说更“辩证”。[12]
在《天论》下篇中,不仅进一步厘清了天人关系,把“天与人交相胜”的哲理发挥到极致,而且特意拈出“气”这一概念,将其视为世界万物存在的基础,赋予其物质性,造成其实体化。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2]

《因论》七篇

《因论》则标志着刘禹锡的哲学思想在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后,已发展到更加成熟的阶段,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因论》七篇则创作于刘禹锡谪守夔州(今重庆奉节)期间,时间要后于《天论》十年左右。《因论》七篇包括《鉴药》《讯田亡》《叹牛》《儆舟》《原力》《说骥》《述病》等七个寓言小品。它们彼此独立而又相互支撑、相互映衬,着重从事物的两个相反方面(祸福、大小、利钝、声实等)探讨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系统而又深入地阐述了其不断成熟、不断深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12]
所谓“因论”,是指事有所由、言有所指、因事而发的议论。他认为这些叙事与议论相结合的小品文既不同于“立言”者随意发端、旨在正面垂训的政论作品,也不同于“寓言”者任意想象、旨在侧面寄讽的虚构故事,而是“造形而有感,因感而有词,匪立匪寓,以因为目”的一种特殊文体。从哲学的视角看,刘禹锡在《天论》中曾提出“以目而视,得形之粗者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的观点,认为形有粗、微之分,人的认识有“以目而视”和“以智而视”之别。两相联系,所谓“造形而有感”尚属基于形体、“以目而视”的感性认识,所谓“因感而有词”则是脱略形体、“以智而视”的理性认识。刘禹锡以唯物论作为认识论的基本前提,已经接触到、并且比较辩证地梳理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因此,这组小品文的贡献是双重的,跨越文学与哲学两个领域的。[12]

其他著作

散文

《陋室铭》

该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骈体铭文,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代表作品之一。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因参加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势力的活动而得罪权贵,遭到皇帝的贬谪,由监察御史贬为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及安徽和州刺史,长期过着贬谪生活。《陋室铭》就是四年(公元824年)调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后写的。[13]
《陋室铭》

诗歌

《竹枝词》

刘禹锡写作这首诗的时候,因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案被贬谪,但他能够战胜自己内心的愁苦,在民间重新获得力量。他从当地民歌中汲取素材,变民俗风情为文人风雅,使这首诗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而流传千古。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谐音,通过描写初恋少女在河边听恋人唱歌的情景,刻画了陷入爱情而又得不到明确回应的少女的复杂心理。[14]
《竹枝词》

《乌衣巷》

这首诗是刘禹锡的怀古名篇之一,曾博得白居易的“掉头苦吟,叹赏良久”。[15]此诗是作者任和州刺史时所作。他曾作《金陵五题》,这是其中的第二首,主要写了乌衣巷的变化。乌衣巷在朱雀桥附近,是东晋时贵族王导、谢安宅第所在之地。野草,斜阳,表示当年这一带的繁华已经衰落,成为寻常百姓的居住区了。所以,昔日曾经栖宿于王、谢雕梁画栋上的燕子,现在只能飞人老百姓的屋舍去了。该诗抒发了对沧桑变化的感慨,也是对豪门贵族终于没落的讽刺。[16]
《乌衣巷》

《春词》

此诗题一作《和乐天春词》,也是写宫人悲怨的诗。妆成下楼,却无人赏识,人与春光都深锁在空院之中。百无聊赖,只好闲数花朵。此句对宫人愁闷心理,口谓刻画人微。而蜻蜓无知,反爱新妆,这是如何令人惆怅。全诗具有细腻、曲折、含蓄、婉约之妙。[17]这首诗是描写宫怨的,只是对宫女的怨愁并没有去正面描写。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象征和细节的描写。从侧面写出处境的冷落,含蓄地表现了宫女的怨愁。[18]
《春词》

《西塞山怀古》

公元824年(长庆四年),刘禹锡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 (今湖北大冶东面的长江边),此处是六朝有名的军事要塞,岚横秋塞,山锁寒派,形势险峻。公元280年(太康元年)晋武帝王溶率水军讨伐东吴。东吴孙皓凭借长江天险,并在江中暗置铁锥,再加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自以为万全之策。王溶用大筏数十,冲走铁锥,以火炬烧毁铁链,顺流鼓棹,直取金陵。诗人以这件史事为题成诗。诗寓意深刻,把锋芒指向割据一方的统治者。时值唐宪宗时期,国家虽暂时出现安定,但到821年以后,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故此诗怀古,也伤今。[19]
《西塞山怀古》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首诗约作于唐宝历二年 (826年),时刘禹锡从和州返回洛阳途中,路过扬州,与老友白居易相遇, 白居易在宴席上写下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抒发了对刘禹锡长期遭贬不幸遭遇的同情,刘禹锡即写下此诗作为应答。诗开头两句紧承白居易的诗叙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 ,紧接着悼念已故并肩战斗的友人 ,结尾处委婉表达 了个人对人生的看法。[20]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论说文

刘禹锡的论说文在思想上具有鲜明的政治主张和独到的哲学见解,针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各种社会积弊尤深的社会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用人主张,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在艺术上具有吐辞多讽托幽远、善于引用典故、风格简洁洗练等特点,在中唐及其以后都具有较大的影响。[21]
关于政治
《答饶州元使君书》
关于经义
《辩易九六论》
关于史论
《辩迹论》《华佗论》
关于教育
《奏记氶相府论学事》
关于医药
《答道州薛郎中论方书书》
关于书法
《论书》
关于书仪
《答道州薛郎中论书仪书》
[22]

人物思想

哲学

“乘气而生”的自然观

在自然观上,刘禹锡继承了荀子的传统,进一步补充了柳宗元《天说》的思想对“天人感应”论进行了批判。刘禹锡的《天论》的要点是讲天不能干预人事,这个论点是对柳宗元《天说》的解释和补充。从刘禹锡的《天论》对天的解释方面来看,他的哲学确实是对柳宗元的解释和补充。但从总体看,是对柳宗元学说的发展。 刘禹锡认为柳宗元的《天说》对天与人的关系问题的论述是不透彻的,所以他著《天论》是要进一步阐明天人关系。[23]
在《天论》中,刘禹锡首先对天作了说明。认为天是有形物体中最大者,人是动物中的最突出者,这就把天放在自然界的总体中,然后从基本的方面去概括自然界的特性,反映自然界的规律性。人是动物发展的最高阶段,天与人都以一定的物质存在为其根本基础。他说:“今夫人之有颜目耳鼻齿毛颐口,百骸之粹美者也,然而其本在乎肾肠心腑。天之有三光悬宇,万象之神明者也,然而其本在乎山川五行。”(《天论》)这就是说,人之所以有其容貌和感官这样一些精华的部分,其根本在于有身体;天之所以有日、月、星辰等变化多端的不可捉摸的现象,也是因为它有山河五行之气作为基础。[23]
刘禹锡明确提出整个世界存在的基础是物质的气,他用清浊二气的变化、阴阳二气的作用。说明万物的生成,描绘了世界万物的生成过程。他说:“乘气而生群分汇从;植类日生,动类曰虫;虫之长,为智最大,能执人理,与天交胜。”(《天论》)刘禹锡把世界万物都看成是从气产生,并分成若干种类先有植物,而后有动物,人是动物中最有智慧者,人能掌握自然规律而作用于自然界。刘禹锡对植物、动物、人类的顺次叙述是对荀子的“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荀子·王制》)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3]
刘禹锡不但肯定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而且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性作了说明。这种说明集中表现在他对“理”“数”势”三个哲畴的解释。这三个哲学范畴是“古已有之”的,刘禹锡又赋予了它们以新的含义。“理”是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规律性,“数”是事物存在及其规律的不可逃避的必然性,“势”是事物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理、数、势三者都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原则。万事万物都受理、数、势的支配。这种用理、数、势来解释万事万物的联系、变化的复杂情况,从而说明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掌握,这就否定了神秘的有意志的天。这是对天人感应论的进一步批判。[23]

天地是自然之物

在与韩愈、柳宗元等人讨论的过程中,刘禹锡对前人有关“天人关系”的理论进行了总结,指出以往的种种天人之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天与人实影响”的“阴骘之说”和“天与人实刺异”的“自然之说”。[24]
阴骘之说的人认为天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具体说人为恶则天必从而祸之,人行善则天必从而福之;穷病困厄者呼天则天必可闻之,隐疾痛苦者祷天则天必可应之。即对于人间而言,天是有意志的神圣主宰。[24]
坚信自然之说的人则提出怀疑:如果天是有意志的,天能对应人间的行为施以赏罚,那么天降雷霆及于牲畜草木,难道也是因为这些牲畜草木有罪。何况人间不平之事不胜枚举,盗跖无恶不作却不遭报应,孔颜推行仁义却厄运连连,这说明并不存在一个赏善罚恶的主宰之天,天只不过是与人间祸福无关的自然之物。[24]
刘禹锡批判了前者,肯定了后者,他更倾向于“天人关系”的自然之说。[24]

天与人交相胜

刘禹锡不满于前人自然天论的片面,进而提出了自己系统的“天与人交相胜”的天人关系理论,将荀子以来的自然天论发展到极致。[24]
刘禹锡重新界定了“天”与“人”的性质。他赞同柳宗元关于天地是自然之物的说法,从形器的角度对天的性质做出规定。他说:“天,有形之大者也。”(《天论》)天包举万物,乃是一切有形之物中的最大者;但无论天有多大,它都是有形器的。人当然也是有形器的,人是所有动物中最出类拔萃的。[24]
刘禹锡还认为“天非务胜乎人”,而“人诚务胜乎天”,“天无私,故人可务乎胜也”(《天论》)。这就是说,天不是有意识地“胜人”,天之所能乃是其自然的特性。人却是有意识地胜天,自觉地改变无意识的自然。这样,一方面反对了把天神秘化的“目的论”思想,另一方面又防止了忽视人的自觉性、能动性的毛病。特别是他承认天有能胜人的特性,又强调其非务胜人。[23]

天人各有所能

刘再锡提出了一个独特的原则,即:“大凡人形器者,皆有能有不能。”(《天论》)有形有器者,就是自然之物;既然是自然之物,就一定是有限的,是有所能有所不能的。因此,“天“和“人”这两种最重要的有形有器之物,也必然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各有所能也各有所不能的。换言之,有些事情是天能够做到的,而人对此则无能为力;有些事情是人才能做到的,天对此也只能无可奈何。“天”与“人”各有其所发挥作用的领域,彼此的作用不可取代。这就是'天与人交相胜”。[24]

人之道在法制

刘禹锡认为天之道在生植,人之道在法制。天的作用是生育长养万物。阴阳生杀、水火伤物、新陈代谢,这是天所擅长的领域。而人类的本领在于治理管辖万物。因顺阴阳而春植秋敛、取物为用,制定道德仁义而兴礼乐刑政,这是人发挥作用的舞台。[24]
刘禹锡“天与人交相胜”之说在提法上是天与人“交相胜”,实际上更偏向于“人胜天'的一面。在他看来,“人”从“天'那里收复了大块的失地,因为“人'原本在“天”的面前几乎没有独立性和地位可言的。[24]
“人胜天”关键在于人能行“法制”。为此,刘禹锡对人与法以及人与天的关系进行了辩证的思考。他将人与法的关系分为三种情形:第一种是所谓“法大行”,在这种情况下,法制完备、公道盛行、赏罚分明、福祸皆由自取,此时人事是不需要天意的干涉的;第二种情况是所谓“法小驰”,此时法制略有松施,是非有时淆乱,赏罚或者失误,人道驳杂导致有些人开始相信上天主宰之说;第三种情形是所谓“法大驰”,此时法纪废绝、是非易位、赏罚饽理,人所以制天之具尽丧,已经无法治理社会,只好转而求助于冥冥不可知的天道了。所以,法制就是人道之所在;法制废则人道衰,人道衰则天道盛。实际上,并不是天道真的能够干预人事,只是在法制废绝、人道衰败的情况下,人们不得不病急乱投医。[24]

《天论》所蕴之思

刘禹锡的哲学著作《天论》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他继承了荀子的传统,进一步补充了柳宗元《天说》的思想对“天人感应”论进行了批判。[23]通过《天论》提出了相对“阴骘之说”和“自然之说”,在此基础上,又继承了荀子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学说。[23]“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天论》还强调了法制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法制还是“人胜天”的关键所在。[24]

文学

诗歌

诗歌创作

刘禹锡今存诗八百余首,内容非常丰富,或怀古忧今,慨叹世事变迁、宦途的沉浮;或讽刺时政、发泄积愤、抨击贪官污吏和世俗小人;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怀,表现自己的处世态度。诗风沉着稳练,风调自然,格律精切,意境优美,思想深刻,颇具艺术价值。[25]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与中唐诸大家相较,艺术个性鲜明、自成家数 。[26]“无体不备,蔚为大家”,其诗语言能合气骨、情致、韵律于一体,熔豪健、含蓄、明快于一炉。既重雕琢之功,豪宕而不俚俗 ;又不遗斧凿痕迹 ,明快而又含蕴。[27]

民歌体诗歌

民歌体诗歌是刘禹锡诗歌作品中独特的创作成果,颇受学界关注。学者陈祝义认为,丰富的民间歌谣给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气象,这首先表现在敢于冲破旧诗格律的限制,标新立异,别创新格;口语人诗,是刘禹锡学习民歌,革新诗体的又一特色。另外,刘禹锡吸取了民歌“比兴”的长处,有时“托物取喻”,有时“借物发端”,有时也借助谐音、双关语。 “刘禹锡吸取民歌的养料和形式,为当时民间歌舞写下了大量的乐词,既有当地民歌新鲜活泼,爽朗明快,节奏明亮的特点,又比之一般民歌要细腻和凝练,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6]

散文

刘禹锡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如今他存世的文章将近二百五十篇,其中不乏为人称道的散文名篇。[28]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在他参与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之后,刘禹锡的政治抱负则无从施展,只好通过散文来明志寄意。这一做法使刘禹锡在散文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刘禹锡说:“所蓄者志,见志之具,匪文谓何?是用颛颛恳于其间,思有所寓,非笃好其章句,泥溺于浮华。”刘禹锡通过散文来寄意明志,一方面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宣扬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影响深远。古文运动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推到了骈体向散体的发展,加强了文章的教化功能。刘禹锡写了很多散文来表达自己的文学主张,比如《献权舍人书》,刘禹锡在这篇散文中类似于“文以载道”的思想,这与古文运动的主张是一致的。所以说,刘禹锡的散文推动了古文运动的发展。刘禹锡通过散文来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也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革新虽然失败了,但是通过刘禹锡晚年的散文,使我们可以重新审视革新运动,重新审视王叔文等人的措施。可见,刘禹锡的散文在文学上和政治上都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刘禹锡的散文不仅在唐代受文人推崇,在宋代也受到了当时学者们的重视。[7]

辞赋

刘禹锡是唐代辞赋作家之一,现存辞赋十一篇。马积高在其著作《赋史》中评价中唐时期的辞赋家,列柳宗元为首位,韩愈、刘禹锡并列其次,又将柳宗元之辞赋同屈原相提并论,即可见一斑。由于刘禹锡的辞赋多数创作于贬谪时期,因此逐臣之悲与怀才不遇便成了其辞赋创作的重要主题,骚怨情怀是其主要的情感寄托,同时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也贯穿始终。此外,除了反映贬谪愁思的作品,其辞赋还有应试科举所作的律赋《平权衡赋》,怀古伤今的《山阳城赋》,悼亡的《伤往赋》,描写景物风俗的《楚望赋》[29]

论说文

刘禹锡的文章,以论说文成就为最大。他的论说文大体分为两类:一是专题性的论文,论述范围包括哲学、政治、医学、书法、书仪等诸多方面。哲学论说文如《天论》三篇,论述了天的物质性,指出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并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上分析了“天命论”产生的社会根源,在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其他方面的论说文如《答饶州元使君书》《论书》《答道州薛郎中论方书书》《答道州薛郎中论书仪书》。二是杂文。他的杂文一般因事立题,有感而发,如《因论》七篇;也有的是“读书有所感,辄立评议”,如《华佗论》《辩迹论》《明贽论》等。刘禹锡认为自己所长在“论”,韩愈所长在“笔”(《祭韩吏部文》),反映了他对自己的论文的重视。柳宗元说他“文隽而膏,味无穷而炙愈出”(刘禹锡《犹子蔚适越戒》引)。[22]

相关人物

“刘柳”

刘禹锡和柳宗元于贞元九年同时考中进士,因而得以相识,两人志趣十分投合。几年后,两人又通过考试开始了做官生涯。王叔文改革中刘禹锡和柳宗元都是积极参加者,他们为实现共同的理想与抱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永贞革新”这场政治运动之中。改革失败后,刘禹锡、柳宗元分别被 贬官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和永州(今湖南零陵),共同的理想和遭遇使他们的情谊更加浓厚,始终不断书信来往,互相鼓舞。十年后 ,刘禹锡和柳宗元奉召还京,但又因刘禹锡诗涉嫌讥讽当朝权贵,分别被贬到荒凉遥远的播州(今遵义地区)和柳州(今广西柳州)。当时刘禹锡的母亲已经80多岁了,柳宗元为此十分难过,上书朝廷要求与刘禹锡换任到播州后,在宰相斐度的帮助下得以改任连州(今广东连县)。后柳宗元去世,刘禹锡将他的作品整理编辑成《 河东先生集》 ,并将柳宗元的遗子视如己出 ,一 直把他抚养成人 。 [30]
柳宗元

“刘白”

刘禹锡晚年交往最密切的朋友就是白居易,因为他们二人后来一同住到了洛阳,并且二人还有着不少唱和诗,比如白居易多年患病、意志消沉,写下《咏老赠梦得》,刘禹锡感觉到其消沉的意志,于是就和了一首《酬乐天咏老见示》安慰白居易[31]刘禹锡与白居易的唱和历程长达 40 年,约略可分为 4 个时期。他们遵循“相戒”“相勉”“相慰”“相娱”的创作初衷,在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不同背景下,赋予唱和诗多种功能。其所抒写的固然都是一己之情怀,但其中往往融入家国之思和身世之感。两人势均力敌,作品难分高下。不过,刘禹锡唱和诗中所表现出的豪迈、壮阔胸襟和旷达、乐观情怀以及生生不息的辩证法思想,却是白居易诗所缺少的。[32]
白居易

人物影响

哲学

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刘禹锡《天论》等哲学著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主张革新的进步政治思想与反对“天命”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在刘禹锡身上得到统一。从中国古代哲学史上说,刘禹锡的《天论》二篇继承屈原《天问》荀子《天论》王充《谈天》柳宗元《天对》《天说》等天道“自然之说”的唯物论传统,借助“体用”等哲学范畴,提出“天人合一”于“物”的思想,触及并试图解释“有无”等哲学难题。他提出“空”、“无”是'形之希微者也”的观点,认为“为体也不妨乎物,而为用也恒资乎有,必依于物而后形焉”。在宋代,刘禹锡的《天论》对王安石张载的唯物主义思想有一定的影响。[33]
《天论》一书中,刘禹锡将哲学思想与政治伦理相联结,从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视角,肯定永贞党人变革与刷新政治的诉求。[12]
刘禹锡《天论》最有价值之处,是继承并发挥荀子《天论》中的天人相分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而已矣,还相用而已矣'的哲学观点。刘禹锡的哲学思想重新确立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之学”,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积极推进“天人关系”论的哲学思辩的深度,还促进自然观的一大进步。[33]

文学

作为文学家,刘禹锡诗文中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刘禹锡的诗作在中晚唐诗人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刘禹锡晚年除和白居易等人唱和较多外,中唐其他诗人与刘禹锡也多有交往,晚唐诗人受他影响的不少,杜牧和刘禹锡是对忘年交,两人曾见面谈诗,杜牧学习刘禹锡诗,受其启发,写了不少仿照刘禹锡的诗句,也学出不少新东西。刘禹锡另一“弟子”李商隐不仅仕途上得益于刘禹锡举荐,他对刘禹锡的诗也甚为喜爱,用心学习。晚唐诗人温庭筠对刘禹锡及其诗作相知甚深,学习其诗文的精华也创作出来许多好诗好词。[34]
刘禹锡对宋代诗词的影响也很大,北宋的王安石很赞赏刘禹锡的诗歌风格,追慕刘禹锡诗歌的立意深远,学习刘禹锡诗歌的取境之美。苏轼赞赏刘禹锡只用虚景略加点缀、烘托意境的方法,多次运用刘禹诗中的典故,其讽刺诗也和刘禹锡的讽刺诗有一脉相承之处。刘禹锡的某些作品已开江西诗派风气,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诸诗人继承刘禹锡“为诗用僻事,须有来处”理论,对刘禹锡诗皆多有推崇学习。[34]
刘禹锡对后世的影响还体现在诗体创新上,其创新的以《竹枝词》为主体的拟民歌的新诗体在唐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传极广,民间迎神鼓舞所唱的歌曲,“率多禹锡之辞。”[35] 此外,刘禹锡的散文也影响着后世文学家的创作与文学的发展。[36]

人物评价

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答刘禹锡天论书》中说:“其归要曰:非天预乎人也。凡子之论,乃吾《天说》传疏耳。无异道焉。”意思是说,刘禹锡的《天论》的要点是讲天不能干预人事,这个论点是对他的《天说》的解释和补充。[37]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对刘禹锡评价很高,称之为“诗豪”,称其诗“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刘白唱和集解》)。他还称赞刘禹锡的才气与名望。此外,白居易还将刘禹锡称为“刘二十八”,因为他是在家族的同辈人中以长幼排序第二十八位,所以白居易称呼他为“刘二十八”。[38]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称赞刘禹锡的《淮阴行》“情调殊丽,语气尤稳切”,“《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步”,《三阁辞》“可以配《黍离》之诗,有国存亡之镒也。大概刘梦得乐府小章优于大篇,诗优于它文耳”,他还赞许其《武昌老人说笛歌》“使宋玉马融复生,亦当许之”。[39]
宋代文人蔡百衲称“刘梦得诗典则既高,滋味亦厚。但正若巧匠矜能,不见少拙。”(何汶《竹庄诗话》卷一引)[40]
明代文学家胡震亨称:“其诗气该今古,词总华实,运用似无甚过人,却都惬人意,语语可歌。” (《唐音癸签》)[38]
明代文学家杨慎曾通观刘禹锡的文集而后赞曰:“元和以后,诗人之全集可观者数家,当以刘禹锡为第一。其诗人选及人所脍炙,不下百首矣。”(《升庵诗话》卷十二)[26]
明代诗人、学者胡应麟形容刘禹锡的七律“骨力豪劲”(《诗薮》) 。[41]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称“刘梦得诗稍近径露,大抵骨胜于白,而韵逊于柳。要其名隽独得之句,柳亦不能掩也。”(《艺概》卷二)[40]
清代诗人管世铭称“刘宾客无体不备,蔚为大家,绝句中之山海也。始以议论人诗,下开杜紫微一派。”(《读雪山房唐诗·七绝凡例》)[40]

后世纪念

刘禹锡铜像

刘禹锡铜像高2.8米,坐落在连州中学燕喜山的刘禹锡纪念馆前,是中国雕塑泰斗、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潘鹤历时一年多构思与创作的。铜像两袖清风,衣带飘逸,左手拿卷书,右手握笔,令刘禹锡纪念馆倍增肃穆。[8]
刘禹锡铜像

刘禹锡纪念馆

粤北古城连州投资千万元人民币、历时近3年修建的刘禹锡纪念馆于2011年11月20日正式落成启用。“刘禹锡纪念馆”占地75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210平方米,共三层。一层内设有刘禹锡雕像、诗词文章、遗址展览等,系统地复原刘禹锡在连州为官期间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和历史功绩。二层展馆则着重介绍千年古城连州的历史名人与文化等。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胡阿祥表示,连州作为一个岭南与中原文化交汇的地方,有着与众不同的文化特点。刘禹锡任刺史期间为连州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刘禹锡纪念馆”很好地将刘禹锡与连州历史融合在一起,具有文化教育与历史传承意义。连州市相关官员表示,“刘禹锡纪念馆”将成为展示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且对于连州乃至全国日后研究刘禹锡文化都具有重要作用。[9]
刘禹锡纪念馆

刘禹锡公园

刘禹锡公园是荥阳市第一个文化主题公园,以刘禹锡的诗歌文化为主题,是一处充分融合了园林景观艺术的开放性公园。内有刘禹锡雕像和墓碑,以及纪念馆1座、陋室3座、牌坊13座、亭子5座,重现了《陋室铭》中所说之景。2009年初,为了增加灵动性,公园引进了第一批鸭子;2015年公园新增了麻鸭和鸳鸯。[10]
刘禹锡公园

衍生作品

文化形象

由曹春生所著的《连州刺史刘禹锡》以刘禹锡在连州的诗文为基础,通过艺术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年刘禹锡在连州的行政、生活情景。[42]
由卞敏、卞宁所著的《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刘禹锡》勾勒出刘禹锡波澜壮阔的人生轨迹。在儒学家风熏陶下,他早年苦读诗书,志存高远,注重道德修养;青年时期意气风发,三登文科,享誉京华,“忧国不谋身”,期望辅时济世;中年时期参与“永贞革新”,施道展志,叱咤风云,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革新失败后,仕途受挫,贬谪边州,遇挫不馁,坚毅不屈,积极进取;衰老之年不甘老暮,对生活、老病持乐观豁达的态度。刘禹锡才华横溢,不甘心当一名文士,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利国计民生。他仕途坎坷不平,一生颠沛流离。在长期的贬谪生活中,他始终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自己。[43]

影视形象

卢加拿导演的电影《刘禹锡》根据历史小说《连州刺史刘禹锡》改编,故事以刘禹锡出任连州刺史,引导和开化连州学子刘景为主线,讲述连州学子在刘禹锡的影响下,开启了连州学子进士之先例,成长为考中进士的国家栋梁。刘景之子刘瞻,清正廉洁,官拜宰相。在刘禹锡的影响下,连州科第甲通省,千年文脉,延续至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连州学子。该电影中刘禹锡一角由演员魏凯出演。[44]

人物争议

籍贯争议

关于刘禹锡的籍贯,一般人都沿《旧唐书·刘禹锡传》的误记,称他为彭城人。其实,刘禹锡与彭城没有什么关系。刘禹锡曾说自己“籍占洛阳”(《汝州上后谢宰相状》),这算是自己填写的履历表。刘禹锡的曾祖父刘凯,在唐代当过博州(今山东聊城)刺史。祖父刘锽,做过殿中侍御史,父亲刘绪,曾在场桥(安徽省宿县城南)做管理转运业务的官吏。他们家因避“安史之乱”,迁居苏州,刘禹锡就出生在苏州属县嘉兴[45]

《陋室铭》作者争议

《陋室铭》的作者是有争议的。一说《陋室铭》作者为唐朝崔沔。自南宋起,民间普遍说是刘禹锡所作。很多资料也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刘禹锡因政改失败,被贬官后遭遇当地官员排挤而三患其屋的故事,但这些故事仅是民间传说,并无史实依据。《古文观止》一书明确标注其作者是刘禹锡,统编教材也采用了此说法。还有学者分析认为此文仅是江浙一带民间文士假借刘禹锡之名所作。但作者的缺失和争议并没有让《陋室铭》失掉它经典的色彩,反而在历史的涤荡中,独树一帜、愈发清丽。[4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