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来自: 六谷斋 > 《传统文化》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知行录之三 传习录下
正德乙亥,九川初见先生于龙江,先生与甘泉先生论格物之说,甘泉持旧说。诸君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
《明儒学案》卷一 崇仁学案
先生之学,不由师传,特从古册中翻出古人公案,深有悟於造化之理,而以月川体其传,反而求之吾心,即心是极,即心之动静是阴阳,即心之 日用酬酢是五行变合,而一以事心为入道之路。聘君吴康斋先生与弼...
马一浮先生:圣人的煞密工夫,不可放过
马一浮先生:圣人的煞密工夫,不可放过。图为马一浮先生故居。马一浮先生简介。马一浮先生(1883—1967),单名浮,字一浮,号湛翁、蠲...
传习录 原文下卷 第二章 黄直录阳明四句教
传习录 原文下卷 第二章 黄直录阳明四句教黄直录阳明四句教黄以方问:“‘博学于文’为随事学存此天理,然则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说似不相合。” 先生曰:“《诗》《书》、六艺皆是天理之发...
近思录集注(清 茅星来)1
姚氏曰予丁卯馆锦邨有出近思録宋刻相示録中凡先圣贤与诸先生必空一字想朱子原本式也五卷末较他本多一条后于友人处得杨泳斋衍注阅之注甚...
明儒学案·甘泉学案·侍郎蔡白石先生汝楠
明儒学案.甘泉学案.侍郎蔡白石先生汝楠。孟子辨告子、辟杨墨、卑管晏、斥乡愿,只因孟子见圣贤一端,的确分明,故灼然知异于圣贤之学。学问各有一处,老氏一此谦柔心,佛氏一此空寂心,杨氏一此为我心...
史部明儒学案[清] 黄宗羲卷三 崇仁学案三
曰:“阳之收敛处便是阴,仁之断制处便是义。静中一念萌动,纔涉自私自利,便觉戾气发生,自与和气相反。不能遏之於微,戾气一盛,和气便都销铄尽了,须重接续起来。但觉纔是物欲,便与截断,斩其根芽...
卷下 18、一草一木皆有理
先生曰:“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又如童子知畏先生长者,此亦是他良知处。故虽嬉戏中见了先生长者,便去作揖恭敬,是他能格物以致敬师长之良...
四书因问卷二
大器问戒愼恐惧与省察只是个愼独工夫否先生曰王介庵先生尝言戒愼恐惧及愼独是一个工夫王虎谷先生曰某只作两个工夫做然予尝以问刘近山先生近山先生曰才説一个工夫便是不曾用工然以今日吾辈各求于心静坐...
文化领域优质作者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