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最美好的状态是走在路上

 meiqingji 2023-09-21 发布于山东

人生最佳的状态是在路上

 ——在书香三八阅读《跟着孔子去旅行》收官仪式上的发言

梅庆吉

书香三八·书香坊讲堂直播间的书友们,大家晚上好!

时间过的好快,一个月的时间,竟如此的短暂而迅速,那精彩的画面,那周密的设计,以及美女们的侃侃而谈,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的感觉是,书香三八做事是认真的,严谨的,环环相扣,一丝不苟。书友们的准备是充分的,投入的。他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我的作品进行了解读,大都理解深刻,见解独到,并不时有闪光的表述。说实在的,我把书写完之后,时间一长,有些地方已经不那么清晰了,是你们,又唤醒了大脑深处沉睡的记忆,让我又走了一次我走过的路,真的应该好好地谢谢你们。

这一个月来,我对书香三八组织的每一场活动都认真地看,并且反复地看。对于大家那鞭辟入理的解读,我都一一下载下来,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读读。有些精彩的句子,至今记忆犹新。不仿抄录几段,以共欣赏:

白发鬓鬓仍在路上,风尘仆仆探寻过往。孔子足迹令人崇尚,梅老之举更值敬仰。直播开始,看到白发苍苍的梅老,真是一份感动在心中。想自己,学生时期天天背《论语》;思现在,教学生涯天天讲《论语》。大道理谁都懂,却不过是嘴上说说,从未真正切身体会。

——万晓婷

很多年前遇到梅教授,惊叹他为了追随孔子的毅力和勇气,一遍遍重走孔子走过的路,拾起历史的珍珠。

——欧阳秀子

梅教授重走孔子路,如数家珍

书香女细品圣人事,如沐春风

听梅教授的一番讲解,眼前仿佛已经浮现出教授亲自考察、查阅资料、最终成书的艰难过程。能听到作者亲自讲解成书过程以及写书过程中的点滴过往,真是人生一大幸事。

——王维华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梅教授这里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喜欢梅教授讲课的风格,朴实真挚,而且特别喜欢他讲课的内容,我们平常在教学《论语》的时候,也碰到一些疑问,从来没有想到去这样深究,梅教授是真正的学者,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精神!

——周娟

作者历时两个月长途跋涉,晓行夜宿,风尘仆仆,执著地追寻孔子的足迹,这种不怕吃苦严治学精神令人钦佩。这一趟尊孔之旅,也是一次大爱之行。梅教授热爱儒学,热爱传统文化,传扬传统文化,推动孔子学说的研究,从文字中我们便能感受到他的赤诚之心!

——李霞

看海报,梅教授神采奕奕,直播间,梅教授鹤发童颜,他从出发到细节,从孔子出生到弟子无数一一为我们讲解,话语中是一个资深研究家的严谨,我边听眼眶都湿润了,敬佩梅教授做学问的态度

——王英

我这不过是在书香三八营造的精神海洋里捡拾的几朵浪花,但就这几朵浪花,就已经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在这个不寻常的五月里,我一直处在兴奋、激动、幸福的状态之中。我想每一位作家都跟我一样,当把作品交给社会之后,都十分希望看到读者中肯的反馈。而书香三八,正是为我的《跟着孔子去旅行》提供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为此,我要再次深深地给你们鞠上一躬!通过大家的评说,让我深深地感到,我做了一件对社会、对人民、对历史有意义的事情,这让我增添了无穷的勇气与自信,一定要把这件事义无反顾地做下去。

    我的这本《跟着孔子去旅行》一书,完成于2015年,出版于2016年,是我第一次尊孔之旅的旅行记。其实在此书之后,我又做了许多工作。在第一次尊孔之旅之后,我又连续进行了多次,又获得了大量的珍贵资料。此外为使我的研究成果让社会共享,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多次“跟着孔子去旅行”展览。这个展览用我一路上寻访到的孔子行迹,用我一路上拍摄的照片,以孔子生平为线索而组成。以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形式反映了孔子不平凡的一生。一经展出,就大受观众的欢迎。下面拉个展览清单给大家:

哈尔滨文庙展(2013.6.28

曲阜尼山展(2014.4.2

香港文化中心展(2014.9.21

齐齐哈尔大学展(2014.12.1

黑龙江省图书馆展(2015.8.8

齐齐哈尔图书馆展(2015.11.5

河北沧州文庙展(2015.11.28

大庆图书馆展(2016.1.16

湖北新洲问津书院展(2016.1.20

黑龙江省委党校展(2016.4.12

哈尔滨师范大学展(2016.5.6

辽宁省图书馆展(2016.9.25

曲阜孔子文化学院展(2017.9.26

辽宁盘锦图书馆展(2016.11.23

上海嘉定展(2018.9.10

曲阜昌平中学展(2018.12.12

上海浦江书院展(2019.4.20

广东湛江展(2019.7.19

金乡清华园学校展(2020.6.4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展(2020.9.15

泰安孔子一生足迹展(2021.8.6

香港文化中心展

因为我也像孔子一样,不停地行走在路上,不断有新的收获与体会,所以这些展览的每次展出,我都要进行调整、充实、完善和提高。在这些展览中,泰安是最新的一个,除内容进行调整之外,还配上了相应的孔子行迹的局部地图,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欢迎朋友们前去参观。

我在实际行走调查的基础上,还出版了一些研究著作,除《跟着孔子去旅行》之外,还有下列几种:

《孔子周游地域影像志》

《跟着孔子去旅行展览专刊》

《跟着孔子去旅行·曲阜七日》

《儒家文化在微山》

《孔子一生足迹泰安文化展》

513号大家分享的题目叫《从纸上到路上》,题目很好,大家的分享也很精彩,只有这样,才真正地把书读活了。这正应了陆游的那两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前提得是“纸上得来”,你只有读到了,到现实中又遇到了,那才有意思。所以说首先要“读万卷书”,然后再去“行万里路”,行路是对读书的验证与补充。这就需要我们准备出去旅行的时间,首先要做好攻略,对准备去的地方进行一番详细调查,这样你才有备而来,目标明确。另外我建议大家养成写旅行记的习惯,有了这样的打算,这就迫使你不放过、紧紧抓住每一个细枝末节,你就会比别人多了一只眼睛,你才有话可说,比别人多了一份收获。我经常和朋友一起出去旅游,过后他们看我的游记时,感觉就好像没去过一样,问我你怎么会看到那么多?其实秘密就在这里。记得有一次给尼山圣境员工讲孔子,当讲到孔子与泰山时,我问大家登过泰山没有?大家都举起了手,因为前几天他们单位就组织刚刚登过。我又问,谁能讲出几条泰山上的孔子文化遗存。没有人举手。当我讲完之后,他们的副总跟我说:泰山我们白爬了。无论是名山大川,还是名胜古迹,你都要用心去读,用心去品,敞开胸怀去拥抱,你才会有与众不同的收获。

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写过一篇十分著名的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其中有一段话让我终生难忘。稍有点长,但我相信大家会跟我有同感:

前几天,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来探望我,她刚从树林里远足而来,于是我就问她,看到了一些什么。“没有什么特别的。”她回答说……我简直不相信我的耳朵。

在树林中穿行一个小时,却没有看到什么值得注意的东西,这怎么可能呢?我自问着。我这个不能用眼睛看的人,仅仅凭借触觉,就能发现好几百种使我感兴趣的东西。我用双手亲切地抚摸一株桦树光滑的外皮,或者一株松树粗糙不平的树皮。在春天,我摸着树枝,满怀希望地寻找蓓蕾,寻找大自然冬眠之后苏醒过来的第一个征兆。有时,我感觉到一朵花的可爱而柔润的肌理,发现它那不平常的卷曲。偶然,如果我非常走运,将手轻柔地放在小树上,我可以感觉到小鸟在音律丰满的歌声中快乐地跳跃。我非常喜欢让小溪凉爽的流水从我张开的手指缝隙间急促地淌过。我觉得,松针或者海绵似的柔草铺就的茂盛葱郁的地毯,比豪华奢侈的波斯小地毯更受欢迎。对我来说,四季的盛景是一场极其动人而且演不完的戏剧,它的情节从我指尖一幕幕滑过。

有时,我的心在哭泣,渴望看到所有这些东西。如果我仅仅凭借触觉就能得到那么多的快乐,那么凭借视觉将会有多少美展现出来啊!可是,那些有眼睛的人显然看得很少。对于世界上充盈的五颜六色、千姿百态万花筒般的景象,他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也许人类就是这样,极少去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而渴望那些我们所没有的东西。在光明的世界中,视觉这一天赋才能,竟只被作为一种便利,而不是一种丰富生活的手段,这是多么可惜啊!

海伦·凯勒像

不知大家听了之后有什么感想,我每次读到,都感慨良多。上苍给了我们每个人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是你用好了吗?

要想让我的成果社会共享,光靠出书和展览是远远不够的,我还要把孔子行迹设计成旅游路线,让读我书的人,参观我展览的人,还要跟着我亲临现场去体验,这样就把孔子的研究立体化了,这样才会丰富多彩。本来,若不是因为疫情,想在署期组织一次活动——读着《论语》去旅行。计划15天。记得前面我曾讲过,孔子是位教育家,他的教学特点是行教,不局限于课堂,走到哪讲到哪;他又是一位旅行家,他的一生,几乎都行走在路上,所以一部《论语》,几乎涵盖了孔子的全部行迹。我在孔子的全部行迹中,选择了几个主要节点,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来囊括孔子的走过的路。同时在这一路上,还选择与之相关的《论语》中的内容,进行讲解,这不是泛泛的,一定是孔子在那个地方说过的。这等于孔子在“现场教学”。遗憾的是因为疫情,无法成行。但最近我正在加班加点,在赶制《读着<论语>去旅行》一书,先把书印出来再说。

下面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读《论语》的体会。《论语》一书大家都读过,有的不止一遍两遍,有人甚至能全部背诵下来。可能有的人手上,不止一种《论语译注》之类的书。但我觉得,多数都是做字面解释,并且相互之间差距不大,有的只是换一种表达词语而已,没有再深入一步。我的体会是,要想把《论语》中的某一章理解深透,就不能停留在字面上,应该到它的背后去,才能把握其中的真谛。所谓背后,就是这一章产生的环境与背影。

比如大家熟悉的《论语》开篇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读这一章的时候,有没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孔子弟子在编《论语》的时候,为什么把这一章放在最前面?

《论语》一书,是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所编。那么他们为什么把这一章放在最前面呢?我认为,在他们的印象中,孔子给他们讲的最多的,就是学习。给他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孔子本身不倦地读书。所以他们在编老师的言论集时,一定要把最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

孔子有着高贵的商朝皇族血统,孔子也很在意这个殷商皇族的身份,他曾说过:“丘也,殷人也。”孔子十四代祖微子,是商朝最后第二位皇帝帝乙长子。周公平定三监之乱之后,微子被封于宋,为宋国第一任国君。孔子的十世祖父何将君位让于其弟,从此,孔子一支降为公卿。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在一次宫廷动乱中被杀,从此孔子一支不但失去了公卿地位,甚至失去了在宋国的立足之地,他的后人逃亡到了鲁国,才在鲁国定居下来的。到鲁国之后的孔子四代祖,均默默无闻,只是到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因两次战功,被封为陬邑大夫。孔子3岁那年,其父去世,母亲带着他来到曲阜,靠替人做工维持生计。孔子17岁那年母亲去世,孤零零一个人走上了人生的旅途。这期间,发生了一件让孔子十分尴尬的事情。一次,季氏设宴招待士人,“孔子往。阳虎绌曰:'季氏饷士,非敢饷子。’孔子由是退”。(《史记·孔子世家》)说明孔子那时候的地位十分低微,高贵的殷商皇族血统已经风光不再。而孔子之所以能在普通人的地位上脱颖而出完全是因为一个字——学。正是通过“学而不厌”的刻苦精神,才使他一跃成为鲁国上层领导人物——大司寇。要知道,在那门阀制度严格的时代,普通人要想进入政界,尤其是高层,那比登天还难,而孔子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做到了。孔子又靠着他那渊博的知识,成为一代宗师,受到了当时乃至后来人们的推崇与景仰。

孔子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可以与人终日而不倦者,其惟学乎!其身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然而可以闻四方而昭于诸侯者,其惟学乎!”(《说苑·建本》)这是孔子在现身说法。在孔子看来,人生之中,最重要的是学习,只有知识能创造一切,改变一切,包括人生。我重走孔子路,看到多处孔子晒书台及读书处,每到一处,我都心有所感,感动于孔子那种忘我的学习精神。据,孔子是手拿着书闭上眼睛的,说明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读书。四面八方的弟子慕名齐集到孔子门下,为的是求取知识。通过近距离接触,孔子给他的弟子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那手不释卷的勤学精神。所以,当的弟子或再传弟子编《论语》的时候,把“学而时习”放在书的最前面,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他们将置于《论语》一书之首,自有其伟大的意义在。这个“学”字,不但领起一章,领起一篇,也领起《论语》全书,后边的内容,都是这个字的展开、深入与延伸。

再来看《论语》第二章: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读这一章的时候,大家想没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论语》主要是孔子的言论,可为什么紧接着第二章就是有若的话?孔子曾讲过他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十大弟子,而有若不在其列。直到清朝,他才被列入十二哲,配享孔庙。还有一个问题,《论语》里凡提到有若的地方,都称“子”,与他享有同等待遇的,只有曾参。有若缘何享有如此高的待遇?

有若像

这跟一件事有关。孔子去世的时候,弟子们给他守墓。弟子们十分想念老师,可老师已经不在,那种思念的感情无法排遣。这时有人发现,有若十分像孔子,就提议说,让有若坐在上面,我们把他当老师来对待。就这样,有若坐在了孔子的那个位置上。但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不配这个位置,便主动的“退避师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曰:“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因为这件事,有若就有了“准孔子”的身份,所以在《论语》中便有了这个显赫的位置。其实这件事古人已经注意到了,比如南宋的王十朋,他说:“世皆知颜子之后有曾子,而不知有子者,亦回、参之亚匹也。序《论语》者知之,故首记夫子之言,次记有子之言,又次记曾子之言,未必言之次第如是也,其必寓推尊之意焉。以谓夫子既没之后,其道可尊,其人可子,其言可法者,莫先乎有子、曾子也。”清代的阮元也提到了这件事:弟子以有子之言似夫子而欲师之……故《论语》次章即列有子之语,在曾子之前。”他们都注意到了有若的“准孔子”身份。知道了这些背景,回过头来再理解本章的内容,就容易多了,也生动多了。而现在的一些《论语》译注者,往往没有提及这一重要的背景,估计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甚至没有查到相关资料。

《论语》是由一章一章独立成篇的语录体组成的,但有些内容,虽然不在一起,有时距离会很远,但内容则是有关连的。所以读《论语》,把相关篇章放在一起来读,问题就突显出来了。下面以樊迟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论语》有五章提到了樊迟,按照内容,我排了个顺序:

1.《论语·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像

这一章,应该是樊迟初入孔子门下。因家里靠务农为生,生活贫寒,想改变贫穷的局面,因有此问。他应该能够感觉到,孔子对他的提问不满意。后面孔子对他的批评虽然是在他走后才说的,但他的同学一定会把孔子的话告诉他的。

2.《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樊迟知道了孔子对他的批评,便改变了学习态度,“问仁”是他的一大进步。但刚入孔门不久,理解能力还比较弱,所以他对孔子关于“仁”与“知”的解释还不能理解,所以他转而又去问子夏。从中可以看出他跟子夏的差距,也是新同学和老同学的差距。

3.《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这是樊迟第二次问“仁”与“知”,说明他不把这个问题弄懂,决不罢休。

4.《论语·子路》:“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三问仁两问知,孔子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回答,且一次比一次有深度。我们从中看到了孔子对樊迟不耐其烦的谆谆教导与培养,同时也看到了樊迟成长的脚步

5.《论语·颜渊》:“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樊迟从游舞雩图

请注意这段话中的“善哉问”三个字,是对樊迟提问的赞赏与肯定。说明樊迟前面问仁问知,都是一般的问,而这次,则是经过独立思考之后所问,因此受到了孔子赏识。说明樊迟在孔子的悉心培养与教导下,成长了,成熟了。

齐鲁郎之战。

我们把《论语》这不在一处的五章连起来读,是不是明显地看出了樊迟的成长过程?再稍加发挥,是不是就成了一篇樊迟小传?

下面再举一例。孔子周游列国期间由蔡入叶,去见叶公,想在叶公那谋一件事情做,结果没有如愿以偿,这在许多写孔子的书里都曾提到,但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则没有人再深入一步。其实《论语》里已经做了清晰的交待,只是人们没有把相关内容放在一起排个顺序而已。《论语》里有三章涉及到孔子入叶这件事,我把这三章排了个顺序:

1.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叶县叶公陵论政殿

孔子刚一入叶,叶公就来问政,孔子说了上面那六个字。我分析叶公对孔子的话没有听明白,再加上对孔子不了解,也就没有马上给孔子安排工作。

2.《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县文庙愤乐亭

没过几天,子路单独去见叶公,叶公想进一步了解孔子,可子路想用几句话概括孔子,他还没这个能力。孔子听了子路的话有点不高兴,说了“发愤忘食”那段话,意思是说,你应该告诉叶公,我孔子是个勤奋工作的人。遗憾的是子路没有这些讲给叶公。

3.论语·子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河南叶县骂子河

地图上的骂子河

孔子与叶公最后谈崩,应该是这段内容。叶公兴冲冲地跑来跟你说这件事,可你却当面泼了一瓢冷水,叶公肯定不高兴,所以求职一事便泡了汤。

以上是我学习《论语》的一点心得和体会,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

我十分热爱书香三八这个平台,也十分喜欢与书香三八的朋友们进行交流,也希望能与书香三八有更深层次的合作。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

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