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181:苏州泰伯庙

 meiqingji 2023-09-21 发布于山东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181:苏州泰伯庙

           梅庆吉

我们还在澹台湖畔的时候,儿子来电话,说他已经到了苏州火车站。我跟他约好到泰伯庙前会面,我们便从澹台湖那往回赶,下午三点多,我们在泰伯庙前见了面。

泰伯庙是为纪念吴国的创建者泰伯而建,位置在苏州市阊门内下塘街250号桃花坞历史街区之中,坐北朝南。正南方向的河上有座桥,名叫“至德桥”,俗称“泰伯庙桥”。再往南就是西中市街。

至德桥

至德桥往北,正对着的是一座四柱三间冲天式牌石坊,坊额上书“至德坊”三字,为清光绪二年(1876)巡抚吴元炳所书。石坊两侧是围墙。据载,这个地方原来还有“三让无称”、“归化”、“开吴”三座牌坊,今已无存。牌坊的东侧有一方文物保护碑,上书“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泰伯庙”,公布于1982年,立碑时间为1990年。

至德坊

从牌坊间走过,就会看见泰伯庙的大门,也称仪门,为一明两暗三开间建筑。外侧门楣上悬挂着“泰伯庙”三字匾额。门两侧柱子上有对联一副:“让三固足周天下,第一初开吴世家。”里侧悬挂着“三吴首祠”牌匾。门两侧还各有一个便门,门上分别题写着“左通”和“右达”。

仪门

走进仪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十分宽敞、干净整洁的长方形院落。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御碑亭,东侧是汉桓帝的御旨碑,西侧是乾隆皇帝的御旨碑。再往外,就是一溜九间的东庑和西庑。正对着仪门的,是泰伯庙中的主体建筑——至德殿。面阔三间,灰瓦覆顶,硬山式风格。门两旁的柱子上书对联一副:

肃肃清祀烝烝孝思让此丕基虔诚在兹;

昭昭至德奕奕流芳神祈蚤降祝嘏陈辞。

至德殿

大殿正中的像龛内,端坐着三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正中那位就是泰伯庙中的核心人物泰伯,东侧的是他的弟弟仲雍,西侧的是他们后裔季札。三位塑像的上方,悬挂着一方题匾曰“至德无名”,是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皇帝南巡至苏州驻跸苏州行宫,亲笔题给泰伯庙的。46年以后,乾隆又寻着爷爷的足迹,于乾隆十六年(1851)也来到苏州,也为泰伯庙题写了一方匾额曰“三让高踪”。这两方匾额,为泰伯庙大增其色。

至德殿内供奉的三位人物:泰伯、仲雍、季札

大殿内除了题匾,还有对联。像前两侧的金柱上,用大篆题写着一副对联,辨认起来十分的困难,辨认出来之后,方觉得内容的高妙:

孝亲在知亲让位于弟背井离乡那怕披荆斩棘;

从俗而化俗推已及人启蛮迪夷何忧断发文身。

上联写的是泰伯主动将国慷慨地让给三弟,来到蛮荒之地;下联写的是他来到吴地,入乡随俗,移风易俗,终将蛮荒之地开化成文明之邦。这副对联,将泰伯伟大的一生进行了高度概括。在三位坐像两侧的柱子上,也有一副对联:

奔走勾吴王业滋兴百世荆蛮开礼乐;

逊避天下至德无称千秋俎豆有余香。

我们从至德桥走来,过至德坊,来到至德殿前,这些“至德”,深深地印的了我们的脑回。在大殿里,我们瞻仰了泰伯塑像,以及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题写的匾额,还有那些精美的对联,像聚光灯一样,把我们思绪集中到了一个焦点上,那就是孔子。我们知道,《论语》共有二十篇,其中的一篇就是《泰伯》,其第一章就孔子对泰伯的评价:“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的这番话,把我们的思绪引到了周朝的先祖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是周始祖后稷的十二代孙,周文王的祖父,继公刘而为周的君主,居于豳(今陕西旬邑县)。为避免遭受狄人的侵扰,迁居岐山而定居下来,因其实行仁政,深得百姓拥戴,跟随同来的有一千多家。生有三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生有一子,聪明无比,颇得古公的喜爱,话里话外,想让这个小孙子继承王位,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史记·周本记》)意思是说,我们周家兴旺发达,应该就在姬昌这个孩子身上吧?泰伯当然听明白了老爹话里的意思,可他是老大,是王位的当然继承人。他为了满足父亲的愿望,决定离开,把君位让出。这时老二仲雍又想,哥哥走了,君位就应该是我的了,还是实现不了老爹的愿望,所以他决定跟泰伯一起离开。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同用,以避季历。”(《史记·吴泰伯世家》)他们走了以后,季历就自然成了国君,他的儿子姬昌,也就自然而然的继承了王位,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古公亶父像

他们所“奔”的“荆蛮”,就是现在长江下游的三吴地区。他们从遥远的西北高原,风尘仆仆,来到江南水乡,在一个叫“梅里”(今无锡梅村镇)的地方定居下来。这里人们的生活习性与风俗,与他们生活的西岐迥然不同,还处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他们为与当地人打成一片,入乡随俗,跟当地人一样,“文身断发”。因“泰伯德行感人,荆蛮义之,归附者千余家,被奉当地君主,自号'句吴’”。并在此筑城,“周三里二百步(约1500余米),外廓三十余里(约15000余米),被称为“泰伯城”,又称“故吴墟”。这是吴国最早的都城,为有吴之始。泰伯把文明之风带进了这片蛮荒之地,将中原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传授给当地吴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开凿运河,并逐渐兴起了制陶、冶铸工业以及纺织。同时进行文化教育,开办学校,教他们识字,黎庶殷富,国泰民安。范仲淹任苏州太守时,写下了《苏州十咏》,其一为《泰伯庙》,对泰伯奔吴,孔子对泰伯的评价,以及泰伯对开发吴地的影响,都进行了觉悟的吟咏:

至德本无名,宣尼一此评。

能将天下让,知有圣人生。

南国奔方远,西山道始亨。

英灵岂不在,千古碧江横。

范仲淹像

泰伯的让国之举,以及为长江下游地区的开发,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扬,称他为“至德”,即道德水准达到了最高境界。其“至德”的标志,就是“三以天下让”。关于“三让”,历史上的解释很多,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引范宁的话,把“三让”归纳为两说:“一云:泰伯少弟季历,生子文王昌,昌有圣德。泰伯知其必有天下,故欲令传国于季历,以及文王。因太王病,托采药于吴越,不反。太王薨而季历立,一让也。季历薨而文王立,二让也。文王薨而武王立,于此遂有天下,是为三让也。又一云:太王病而托采药出,生不事之以礼,一让也。太王薨而不反,使季历主丧,死不葬之以礼,二让也。断发文身,示不可用,使季历主祭礼,不祭之以礼,三让也。”泰伯“三让”,受到后人的激赏。宋徽宗封他为“三让王”,其所居之梅里,曾一度改名为“三让乡”。朱熹解释为多次的谦让,他说:“三让,谓固逊也。”

“民无得而称”,是说泰伯做了这么伟大的事,竟然没有人说句赞扬的话,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泰伯的让国之举,做得不露声色,无声无息,让人觉察不出来。正如钱穆所说:“泰伯之让,无迹可见。相传其适吴,乃以采药为名,后乃断发文身卒不归,心在让而无让事,故无得而称之。”(《论语新解》)而明代的张居正说得更到位:“是名虽让国,实以天下固让其弟侄而不居焉也。然却托为采药,毁体自废,其让,隐微泯然无迹可见,故人莫得以窥其心事而称颂之焉。夫以天下让,其让大矣;三以天下让,其让诚矣。而又隐晦其迹,使民无得而称,是能曲全于父子兄弟之间,而绝无一毫为名之累,其德岂非至极而不可加者乎?”(《张居正讲评论语》)这就是康熙皇帝所书“至德无名”的意思,江西督军李烈钧所题“至德无称”匾额,也是这个意思。

泰伯像东侧的那位就是他的弟弟仲雍,他跟随着哥哥辞别家乡,千里迢迢从大西北来到大东南,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创业生涯。这时泰伯又想,如果自己娶妻生子,继承君位的就应该是自己的儿子,那么同样放弃王位,跟随着自己的弟弟就将一无所有。想到这,他做了一个超乎寻常的决定,为了把君位传给弟弟,他便终生不娶。泰伯死后,仲雍成了吴国的第二位国君。死后葬于常熟虞山,虞山之名由此而来,其墓今存。

泰伯西侧的那位是季札,是泰伯的十九世孙,两人的年龄相差近600年,他为什么会享有这种待遇呢?那是因为他的才能、品德、礼让精神都与泰伯极为相似,所以他们才能比肩而立。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馀祭、三子馀昧、四子季札。因季札人品超群,其父其兄都想让他做国君,皆被他推辞。首先是他的父亲寿梦,《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诸樊,摄行事当国。”寿梦死后,诸樊为实现父亲的愿望,仍想“让位季札”,季札便以曹国无臧让国无争的事来表心志。可当时“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吴王诸樊临死前告诉说,我死后传位给馀祭,馀祭之后传位给馀昧,最终要传位给季札,以实现父亲的遗愿。到馀昧去世前,又想把君位“授弟季札。季札让,逃去。”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让位,其高尚的品德与泰伯一脉相承,与泰伯享有共同的待遇,德正配位。

唐朝诗人皮日休,对于庙中供奉的泰伯和季札两位让国駱子,给予了极高评价。他在《泰伯庙》一诗中写道:

一庙争祠两让君,几千年后转清芬。

当时尽解称高义,谁敢教他莽卓离。

此日休像

最后两句说,如果人们都能读懂泰伯与季札让国的伟大精神,就不会出现董卓、王莾那样的篡权事件发生。皮日休的好朋友陆龟蒙曾和诗一首,题曰《和襲美泰伯廟》,又翻出了一番新意:

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

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泰伯、季札两位让国君子,受到了人们景仰来祭奠的人络绎不绝。可是看看现在父子兄弟为争国大打出手,不再相信人世间真正出现过“让王”。这番感慨,真的让人思绪万千。

陆龟蒙像

季札高尚的品质,在当时就䊨得了盛名,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并且与孔子齐名,被称为“南季北孔”。孔子与季札也有过交集。鲁昭公二十七年(前515),季札携长子出访齐国,返回时走到䊨博之间,其子死,就地掩埋。这时孔子正好由齐返鲁,遇上此事,带弟子前去观看。之后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说整个过程完全符合周礼。此事在《礼记·檀弓下》《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说苑·修文》中均有记载。另外,孔子得知季札去世后,专门题写了碑了碑文曰“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因碑文共有10个字,所以又称“十字碑”,今存江苏丹阳季子庙。

离开至德殿,我们再回到大门旁,仔细看看门东侧碑亭里立的那通碑,上面刻的是《汉桓帝敕封奉祀侯吴允承制》诏书,内容如下:

皇帝制曰:

  国家宝贤,爰及苗裔。非克缵先传,勉自存养者,谁克承之?尔吴允承,钟海岳之精英,备文质之纯懿,契梅里之起源,挺延陵之特秀,宜膺简命,益亢名宗,兹值尔父灌阳侯吴如胜,以世系进览。太尉黄琼等议尔为泰伯庙主祀,因锡尔为奉祀侯,永为庙祀,贲之敕命庶国范有加,世模克承,乃有光于社稷,钦哉尔命!

                    永兴二年十二月初五日

汉桓帝御碑

这篇诏书,告诉了我们泰伯庙历史的悠久。桓帝永兴二年(153),吴郡太守糜豹计划在郡城(今苏州市)兴建泰伯庙,将此事上书报告给桓帝。桓帝十分重视,下旨寻找吴姓正宗来主持泰伯庙的祭祀工作。东汉初年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吴汉的曾孙平春侯吴如胜,拿出自己多年撰修的《世系》呈给桓帝。汉桓帝认真审阅了《世系》后,十分激动,挥笔写下了“贤哉吴泰伯,庆泽弥流长”二句指示,经再三研究,最终确认吴汉家族为吴泰伯正宗情况下,下旨命朝庭太尉黄琼等太臣商量,拿出意见来。经过他们的商议,一致决定命吴如胜次子吴允承为奉祀侯,迁居吴郡,即今日之苏州,以主持泰伯庙竣工庆典及祭祀。当时还专门组织班子主管祭祀之事,命明陵侯荀淑撰文,刻碑立于泰伯庙正中。

麋豹所建泰伯庙,原在阊门外,五代后梁乾化四年(914),吴越王为避兵乱徙于今所。从此以后,历代对泰伯庙不断维修扩建,逐渐形成了很有规模的建筑群。解放初期,泰伯庙成了泰伯小学,但那时,大殿、碑刻、龛位、牌坊大多都在。到了“文革”时期,小学从庙里迁出,成了“破四旧”的对象,许多建筑被破坏,还曾在庙内挖了防空洞,仅留下了大殿和至德坊等不多建筑。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里又成了菜市场,在至德坊上,挂着一幅蓝色招牌,上面写着“庙桥农贸市场”。2008年,农贸市场从庙里迁出,随后开始了维修工作,2009年10月完工,开始对外开放,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乾隆御碑

来到泰伯庙,东侧那座二层小楼可别忘了进去参观,那里存放着吴国25位国君画像石刻。吴国从泰伯建国到夫差被越国所灭,持续了600多年,共传25位国君。这些国君的形象,无一遗漏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十分的珍贵。西庑展出的是苏州的一些出土文物,以及介绍泰伯的文化知识。

     2021年1月15日第一稿

     2023年1月22日第二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