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朗夫||张兆海:为周村烧饼续写华章

 昵称70808387 2023-09-21 发布于山东

 
张兆海:为周村烧饼续写华章

朗 夫

【张兆海,沉稳持重,意念坚定。临危受命,不负众望。心胸远大,奋力开拓。续写华章,做大做强。他以传承非遗文化为己任,把地域名吃做到极致。使“周村烧饼”古韵幽香持久旷远,成为驰名中外的标志性美食。】

皇甫晓文 摄影

张兆海,1956年出生,淄博周村人。他历经20余年打拼,将“周村烧饼”发展成为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产业品牌。获得“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山东省百佳文明企业”“山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山东省消费者满意企业”“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淄博市十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淄博市创新发展500强企业”等荣誉称号。周村烧饼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周村烧饼传统制作手工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兆海获得“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依靠职工办企业优秀个人”“山东省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山东省食品工业优秀企业家”“淄博市商业优秀创业企业家”“淄博市民主管理好厂长”等荣誉称号,当选为淄博市第十三、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悠远的沧桑历史

据考证,周村烧饼源于汉代的“胡饼”,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资治通鉴》《释名》中皆有记载。 

明朝中叶,山东地域流行起用鏊子烙制的民间食品“焦饼”。“焦饼”是小麦面擀制的薄饼,配以食盐和芝麻,酥香味美,易于保存。春秋农忙时节,乡人喜欢将其当作吃食。恰在此时,西域烘烤“胡饼”的“胡饼炉”传入周村。

周村的面饼师傅融会贯通,兼取山东焦饼“薄、香、酥、脆”的特点,用西域胡饼“上贴烘烤”的技法,制作出脍炙人口的大酥烧饼。大酥烧饼,就是周村烧饼的雏形。当时的周村烧饼制作技术尚不成熟,中间薄,边沿厚,状似木耳,人们称“木耳边烧饼”。

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桓台从事烧饼制作业的郭氏来到周村,在鱼店街创办了“聚合斋”烧饼铺兼饭店。郭氏传人郭云龙在“木耳边烧饼”的基础上,潜心研制出“形似满月,薄如秋叶”,集“薄、香、酥、脆”为一体的烤制烧饼,使周村烧饼有了质的飞跃。 

1904年以前由于产量很低,周村烧饼只是供给少数富商大户享用。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周村辟为商埠,胶济铁路开通,周村烧饼成为馈赠礼品、应时点心,广为流传。 

闻名天下的“八大祥”商号,每年都要订购数量不菲的“聚合斋”烧饼,发往全国各地分号。各国来华商人品尝到周村烧饼,无不赞赏,纷纷购买。周村烧饼飘洋过海,走向世界。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实行公私合营。郭云龙之子郭芳林遵循国家政策,携带原料配方和家传工艺合入周村食品厂。六十年代初期,周村烧饼正式注册商标。

危急的一蹶不振

周村烧饼集心灵聪慧与手工技艺于一体,汇民间习俗与故土风韵为一身,承载着深厚的民俗传统,富含着浓郁的本土文化。其制作根本,在于手工工艺的精巧与细腻。

观赏周村烧饼的制作流程,不亚于一场艺术欣赏。师傅拿起摆放在托盘里面的小小面剂子四指揉捻,片刻之间手指肚般大小的面团,便被揉捻成一片薄薄的饼坯。师傅敏捷地将饼坯揭起,“刷”的一下在满是芝麻的木盘内蘸过,轻轻揭起置于背板之上,伸向烤炉“啪”地反贴于炉壁。 

制饼操作看起来并不复杂,岂知越是看上去简单的事情就越不简单。行话说:“一看就会,一干就砸。” 

制作周村烧饼,有着难以说清楚、道明白的独特之处。用料、配比、和面、掐剂、揉捻、蘸麻、贴饼看上去千篇一律。然而,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产品成败。配比关系到营养口味,和面关系到制作难易,掐剂关系到质量标准,揉捻关系到厚薄均匀,蘸麻关系到品相观感,贴饼关系到烘烤成形。 

最为核心的技术,在于“烘烤”环节。所谓“三分案子七分火”,非名匠高手,很难掌控。高手制作的周村烧饼,饼坯劲道微黄,大小厚薄均匀,正面沾满芝麻,背面布满酥孔,甜咸口味适宜,品尝薄香酥脆。 

围绕着周村烧饼,有一系列民谚俗语:“周村烧饼碗口大,一斤能称六十片”,形容周村烧饼个头数量;“周村烧饼掉落地,眼看心急拾不起”,形容周村烧饼酥脆程度;“瓜拉叶子响,烧饼倒入筐”,形容周村烧饼入筐脆声儿。“形若满月,薄似蝉翼,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这是文人雅士的赞美词。

国人的饮食文化,历来有“南米北面”之说。面食加工,成为北方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周村烧饼自清末正式诞生,一百多年间从用料配方到和面方法,从醒面时长到制作过程,从入炉时机到火候掌控,已经日臻完美。 

周村烧饼需求量大,经营者曾经尝试开发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线一天能够生产出成吨的周村烧饼,比手工制作产能高出几百倍。 

走下自动化生产线的周村烧饼被运往京城,10天时间卖出了一吨多。经营者正在欢欣鼓舞,购买者纷纷上门退货。 

原来,自动化生产线产出的周村烧饼,没有经过揉、捻、蘸、贴等独特工艺流程,面剂子不经揉捻而是平压成型,芝麻粒是喷水后播撒贴服得不密实。出自流水线的产品看上去没有问题,买回去就发现面目全非:烧饼成了面饼,芝麻全部脱落。板结发哽,一点儿也不酥脆,根本就不是周村烧饼的味道! 

真是应了老话儿: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工厂被拖累得一蹶不振,奄奄待毙。

幸运的未来选择

1998年11月,领导找到时任周村酿造厂副厂长的张兆海谈话。让他挑起周村食品厂大梁,拯救危局,改变面貌。

周村酿造厂和周村食品厂同属一个系统,张兆海早就留意观察过周村食品厂的经营之道。对于周村烧饼的没落状况,他感到惋惜和疑惑:产品那么好,需求那么大,为啥就不能够很好地生存呢?

上任伊始,张兆海广泛谈话,深入调研。认识到上自动化生产线只是导致周村食品厂衰落的表象因素,深层原因则是人心涣散,情绪低落,管理不善,跑冒滴漏。

扭转困局最重要的是“保品牌、保生存”,根本途径是“凝聚人心,狠抓质量,完善制度”。树立主人翁意识,制作信得过产品,落实好规章制度,这才是焕发企业生机的关键。

在张兆海的积极倡议下,经过反复酝酿斟酌,周村食品厂确立了“拼搏务实、勤勉敬业、和诚进取、绩效报国”的企业精神。大会宣讲,小会强调,制作成标志符号在厂区、车间悬挂张贴。使之形成思想共识,成为行动准则。

张兆海发现一线工人师傅收入偏低,影响了生产积极性。他安排财务部门专题调研,反复测算,很快推行了工资改革。实行计件为主,多劳多得,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他明确生产经营发展思路,坚持以烧饼生产为主业。通过自筹资金扩大生产和销售,带领干部职工奋力开拓市场。1999年企业实现了经营性盈利,2000年周村烧饼的销售收入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95%。

根据上级企业改制精神,食品厂召开职代会,形成改制重组意向。2000年底,周村食品厂启动破产重组,国有资本全部退出。以张兆海等9人为发起人,130名职工出资60多万元,加上以实物抵偿的补偿资产,买断了企业全部净资产,组建了“淄博市周村华泰烧饼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山东周村烧饼有限公司”),“周村牌”注册商标归该公司所有。

张兆海在募股、选举、资产量化等重大问题上,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兼听并蓄,赢得了广大职工的信赖和拥护。在新公司创立过程中,企业做到了生产不停,人心不散,秩序不乱,资产安全,合法规范。

张兆海郑重写下承诺书:改制不改精神,重组不重建门户。公司保证在职职工一个也不下岗,原有员工一个也不失业,不拖欠供应商一分钱货款,不向社会分流压力,不给政府增添麻烦。 

此后,他提出“二次创业”构想。理性分析市场形势,敏锐捕捉潜在机遇。2005年,公司以扶贫基地建设项目为核心,以租赁方式在萌水镇北唐村投资兴建周村烧饼生产基地,吸纳村民100余人为生产工人。生产基地建成并投产以后,年产周村烧饼300吨,销售收入2000万元,上交利税360万元,成为公司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2007年由济南市济阳县太平镇政府牵头,在太平村投资500万元建立了8000平米的生产基地,生产工人以该村村民为主。2010年、2013年追加投资300万元进行改造扩建,形成车间及仓储4000平米,主要生产设备100台套,吸纳村民200余人,年生产周村烧饼700吨,销售收入4500万元,上交利税800万元,成为公司主要生产基地。 

公司进而与周村区南郊镇政府协商,选择孔家村作为生产基地。由该村出让租赁土地,公司投资300万元,建成5000平米的生产基地,生产工人以该村村民为主。2015年上半年追加投资200万元扩建改造,形成车间及仓储4000平米,主要生产设备50台套,生产工人100人,年产周村烧饼300吨,销售收入2000万元,上交利税360万元。 

周村烧饼,重现辉煌。

成功的凤凰涅槃

凤凰不死,浴火重生,是为涅槃。 

眼下的周村烧饼,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规模;无论是销售业绩,还是实际产能,都已经迈上了历史的新高度。由于受限于独特的手工工艺制作,周村烧饼的日常产能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巨大落差。本省范围仅在济南、青岛、烟台设点销售,全国范围也仅在北京、上海设有营销点。几个生产基地开足马力生产,也是供不应求。

张兆海聪明敏锐,体察入微。他发现宾客们品尝烧饼时,有的人托着一片烧饼转着圈一口一口咬着吃;有的人把一片烧饼掰开只吃掉1/4;有的人一边赞不绝口,一边擦嘴角、抖衣身。

他立刻反应过来:烧饼好吃,吃相不雅。入口酥脆,容易掉渣。这在寻常人家也许不算啥事儿,若是在庄重场合或者是讲究人家,就有可能出现有心想吃、望而却口的情况。

他找来周村烧饼非遗传承人王春花商讨研究,决定把烧饼做小纳入改良方案。 

把烧饼做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开始,做成10厘米的,大!做成8厘米的,大!做成6厘米的,还是有点儿大!可是,已经到了极限。做一般的烧饼,是用四个手指揉捻面剂子。做小烧饼,只能用食指和中指揉捻面剂子。再有本事,靠一根手指也揉捻不开更小的面剂子。

小烧饼仅仅是普通烧饼的1/4,可制作小烧饼并不是由大缩小那样简单。用两根手指揉捻面剂子,力道轻了揉捻不开,力道重了饼胚变形。做普通烧饼,一斤面粉出60个面剂子,每个面剂子重12克。而做小烧饼,一斤面粉要出240个面剂子,每个面剂子仅重3克。

制作小烧饼,不亚于精工绣花,没有几个人能够干得了。王春花和她的一位姐妹,挑起重担。直到现在,全公司也只有她俩能够做得出来小烧饼。她俩不停地忙碌,每天也只能够做完6斤面粉。

2018年8月12日,王春花带着新推出的小烧饼,在国家会议中心参加国礼筛选。当小烧饼入选为国礼食品时,她止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外交部每年都要向驻华使节和特邀外商,推荐一个省市的特色名优产品。2019年推荐山东省名优产品时,“国礼烧饼”荣膺外交场合酒会问餐食品。这比一般的摆餐食品,高出一个规格的档次,成为有品位、有特色、能够拿得出手的国礼食品。北京举办“故宫过大年活动”时,外交部还特别推荐周村烧饼参加了活动。

再过些日子,就是上海进博会开幕的时刻。王春花将于11月5日,带着她的5人团队参加上海进博会,在现场向世人展示周村烧饼独具特色的非遗制作技艺风采。

张兆海带领“周村烧饼”跨越攀登之际,挥毫写下:“薄的是烧饼,厚的是良心”。这是箴言,这是警语,更是他坦荡心胸的真实写照!

2019.10.12



 【作者简介】 



 朗  夫:曾为军人,现为自由撰稿人。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关注指导《新时代文学社》公众号平台!为提高刊文质量和编辑效率,现将相关要求提示如下:

 点击:温馨提示

为节约公共资源,单篇阅读量低于100者,将控制刊推后续来稿,敬请理解。
如果出现内容错行现象,是因为手机使用者字号设置问题所致,与编辑无关,请周知。
祝您开心好运,欢迎赐稿指导!
建设美丽中国,新时代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