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病伏邪说指导“疑难性热病”辨证论治的探讨——谷晓红教授

 虽然50 2023-09-21

  谷晓红,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兼任中国老年学学会医药保健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副主任委员。

  从事中医学教学、科研、临床三十年,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孔光一教授,谷晓红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诊疗经验,擅长内科、老年病、妇科、儿科等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保健。现主讲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温病学课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温病学学术带头人。

  曾参加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主持多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的科研课题,曾获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发表学术文章10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20余部,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新世纪十二五规划教材《温病学》主编,总编中医经典教学和临床高级参考丛书《中医经典精解》,主编《温病条辨百题精解》、《温病精义》、创新教材《中医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程》等。

  主持北京中医管理局3+3薪火传承孔光一名医传承工作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孔光一教授临床经验传承工作室)等省部级课题研究10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4项。

  各位同道,大家上午好!我很高兴今天跟大家做这样一个交流。我本人从事临床工作也是31年了,跟随首都国医名师孔光一教授学习多年,从1985年开始,到今年30年来,我是搞温病学的教学、临床以及科学研究工作的,所以跟在座的许多同仁相识,在很多的学术会议上也见到过,也有过一些交流。无论各位学者是哪个科的,温病辨治思路想跟大家一起分享,我今天跟大家一起交流温病学指导相关热证的辨治。但是因为时间的限制,我不能拿出温病学的辨证思路去治疗临床内、外、妇、儿、皮肤等各科疾病,今天仅以温病学当中的“温病伏邪说指导'疑难性热病’辨证论治的探讨”这个小专题,来跟大家做交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更多的共鸣和思考。

  对于疑难性的热病,我们在临床各个科当中都能遇到,不仅是在内科,还有一些相关的科室。在临床当中就会遇到肿瘤病人的疑难性发热,用常规疗法无效,但是可能用温病学的一些思路,就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用温病的“分消走泄法”治疗肿瘤发热的效果非常好,能够把肿瘤病人的发热问题解决了。今天谈到疑难性的热病,原因虽然很复杂,但是不管原因怎么复杂,不管西医的诊断如何纠结,打了多少个问号,甚至出院的时候仍然诊断发热待查,这都没有关系,只要能辨证,只要是以发热为主证,我们都认为它是一种疑难性热病,而针对这些热病的治疗,我们中医是有优势和特色的。

  “疑难性热病”这个病名并未被公认,是指一类西医诊断难以定论,或诊断尚清楚,但病情复杂或患病多种而缺乏有效治疗方法,以发热为主症的病症。从临床的范围来说,有很多原因不明的跟免疫相关的发热,还有一些诊断明确但西药治疗效果不好的发热。这些疑难性的热证临床常见于某些原因不明的高烧,也包括变应性亚败血症、结核性胸膜炎、深部器官脓疡、霉菌性肺炎、反复的胆系感染、慢性器官衰竭合并感染、急性白血病、严重的药物过敏等。

  “伏邪”在文献当中多次被提及,温病学当中有“伏邪学说”,温病根据发病的类型分为新感温病和伏气温病,伏气温病也叫做伏邪温病。“伏邪”伏藏的内在条件是人体感受外邪后,邪气微或正气不足,无力祛邪外出,使邪气潜藏于内,暂不发病,待各种原因所致内环境失调,“伏邪”聚积而发。这就说明感受外邪以后伏而不发,引起内环境的失调,呈现出一种聚积而发的过程。现在的感染性疾病当中,很多是有潜伏期的。但是我们不仅仅是要针对潜伏期当中的病原体,也就是外邪的问题。我们还要转换思路,转到我们的内环境问题上来,即邪气为什么能伏藏下来,伏而不发,到一定的时候又外发?这里面内环境的脏腑气血的状态,我个人把它叫做“内证态”,这起到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不治已病治未病,调整“内证态”,使“伏邪”无法外发出来。

  而伏气温病一旦发了以后,也有它自己的传变特点,跟新感温病不一样。在吴又可的《温疫论》当中,对伏气的问题就有论述:“瘟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外淫于经,诸证渐显,然后可得而治之。”当中已经谈到“伏于膜原”说。瘟疫,即疫疠之气。

  “伏邪”的种类,根据病症的性质,分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温热类病证多为素体正虚,感邪伏藏,随人体内部条件变化,或阳气升发,或邪郁化热,或五志化火或食积化热,而致里热外发或新感引动伏邪而发。湿热类病证多缘脾胃平素失调,脾生湿,湿蕴热,伏而不静,外感湿热,伺机发病。另外从临床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更加特殊的“伏邪”状态,我个人体会就是,初发是一种热病,即新感温病,但是治不得法,或者是寒凉过度以后,热象反而隐伏了。当今的医疗体系存在大量过度治疗的情况,尤其是以西医大量应用抗生素、消炎药等为甚。过去我们用的四环素、土霉素等,都是偏于燥热之性的药,但是现在大多的抗生素,如果从中医的角度定性的话,都是寒凉之品,大量使用可能使热邪伏藏起来。另外用其他的治疗伐伤了正气,使得邪气内陷,伏而不发,一旦发起来对于人体的损害更大,更有危害性。这些所谓的治疗因素看似可以缓解病情,但是却潜伏着,伺机反复发作,并有可能加重病情的危险,这是伏气温病当中我们要特别关注的一类。

  既然谈到“伏邪”,“伏”肯定要有个地方。我们强调说“虚处受邪”,表现却又是不同的。“虚处受邪”是一个经典语录。虚则受,实则传。“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还有顺传阳明,怎么就“顺传阳明”呢?胃肠属阳明,在胃肠有热的情况下就容易顺传,这在儿科常见,小儿的上呼吸道感染经常是肺胃肠同病,就是因为胃肠有着广泛的郁热和积热的内在状态。我们团队正在做的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就跟病因学,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当中的内在条件,即“内证态”有关系。今天我们不谈实传的问题,就说“虚处受邪”,这是要高度重视的。所谓“虚处”指的是正气不足和失调的那个地方。从现在理解来说,复杂的免疫机制的异常,甚至可以说各脏器菌群或者功能失调的那种状态都可以叫“虚处”。

  从现在临床上看,伏气温病的临床意义就在于了解伏气温病的病位在哪,它对于气血的影响,病理的综合表现,以利于我们对于它传变的把握,预后转归的预测,包括正确的治疗、理法方药的应用。“伏邪”伏在哪儿?可以伏在肺,也可以伏在肝和肾,当然也可以在少阳、在脾胃、在膜原。这是从大量的临床病例和文献记录中总结出来的,今天我给大家归纳一下。

  伏邪温病由于病位的不同,它的临床表现也是不同的:第一,肺系为病,主要是以高热或低热、咳喘、胸闷、甚则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主,舌红,脉应数反沉细。胸透、胸片、血象均可提示肺部及胸膜感染。昨天晚上我去看了一个病人,是一个地方卫生局的局长,他得的就是伏邪温病,他一个多月前去了一趟非洲,回来后咳嗽非常厉害,血象并不高,但是有胸腔积液,一看这个情况,完全是一种伏邪温病,昨天晚上刚开的药,疗效现在还没有出来。第二,就是肾的问题,肾阴亏虚或肾阳不振,客邪侵袭,伏邪内陷,故而发病。阴虚者,主见灼热、昏谵、痉厥、腰痛如被杖,斑疹,舌红赤少苔,脉弦数;阳虚者,主见发热、昏谵、四肢逆冷、下利、水肿、舌淡胖苔润,脉沉细。主要表现为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症状,包括艾滋病的症状。现在大家闻艾滋则色变,实际上都跟“伏邪”有一定的关系,就是“下受”,温邪可以“上受”,也可以“下受”。“下受”也可以是病邪经过相当长时间伏藏的病理综合反应。第三,发于少阳者,主见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口苦、胸胁满闷甚痛,或尿黄,不利,或黄疸,舌红,苔或燥或腻,脉弦。第四,发于脾胃。这与饮食有很大关系,肥甘、煎炸之品食之过多,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添加剂滥用,饮食结构失调,饮食不节,这些都可以导致伏邪的内伏,成为无名高热、疑难性高热的一个内在的条件,也叫“内证态”。表现除发热、烦渴、舌红苔燥外,还可见便秘、唇燥口干,小儿头汗出,眠中磨牙,梦语多。酒烟无度,暴饮暴食,脾胃失职,停食阻湿。主见发热汗出黏滞,脘腹胀满,便溏不爽或里急后重,苔腻。第五,发于厥阴者,主见灼热、昏谵、痰盛、痉厥、舌绛。第六,发于膜原者,必见胸腹痞胀,胁满,苔腻浊,湿重者寒甚热微或寒热往来,湿热交结则憎寒壮热。

  下面我们谈一下“伏邪”的病机变化,与病型、病势、病位等相适应,我们叫做“病理”。机体感受了“伏邪”,伏而外发之后有各种不同的表现,但实际上它有一个基本病理。这些基本病理在我看来,是所有跟温病相关的其他疾病都表现出的一种病理。大家去看看《中医脑病学》,王永炎院士主编,“毒损脑络”的问题;再看一下仝小林教授的“糖络说”,“糖络说”也有相似的基本病理。温病学“伏邪”的病理也离不开几个基本的病理因素,就是气郁、痰浊、瘀血、正虚。所有的外邪和内在的证态所导致的基本病理,不管是哪个科的疾病,都可以看到这种基本病理的存在,但它们都是热毒所导致的,热毒是它的一个源头。

  气郁表现在肺卫者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或汗出热不解,呼吸不畅甚见发疹为特点。热在胸膈,则心烦懊恼;肺气壅闭则咳喘上气,胸闷;少阳气郁则见胸胁胀闷甚至疼痛;中焦脾胃气郁则升降失常,出现胃脘痞闷,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黏滞,腹满胀痛,小便不利等为主。气郁可以有如此多的表现,根据不同的病位,脏腑气机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生命的三个层面是精、气、神。第一是组织结构,是精血。第二就是气机的表达,各种脏腑的功能活动都是气机的表达,气机的表达形式就是脏腑的功能活动表达形式。再者就是神。这三个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构成了生命。中医对于生命的认识和对于疾病发生的认识,到伏气温病当中我们谈到“疑难性热病”,仍然要以这样的思想为指导。

  痰浊的来源为伏邪性热,炼液为痰或素体湿盛,湿热相蒸,酿为痰热。痰生也有多种的临床表现,根据不同的病位,有不同的表现。病在卫气,痰热内阻,则常见咳痰色白或黄稠,喘促;痰热结中,则出现心下结痛,脘痞;下壅则便闭。痰热阻络,颌下、颈部结节,甚则脏器肿物。痰热蒙闭心窍,造成神昏、肢厥、发痉等危重症。正如长于治疗温病夹痰的王孟英所谓:“津液即为邪热灼烁成痰,而痰反即为邪热之山险”。这种痰热或是因虚而致,或是因热而致,或是他因引起,可能即刻病理是痰热,但是还有其他的一些病理因素在里头,有始动因。我们现在谈的是一种直接的、即刻的病理状态,这个在王孟英的论述当中有很多的体现。王孟英不仅是个文献大家,同时他还有着一些治疗以痰热为主证的重症、险症的非常好的病案,这是需要挖掘的,所以我们拿到这里来讲。

  我们北京中医药大学现在在讲回归传统,回归经典。经典绝对不仅仅是《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神农本草经》。《傅青主女科》是不是经典?是的。《景岳全书》《千金方》《诸病源候论》《医宗金鉴》等这些经典不读也是不行的。《医宗金鉴》中治疗鹅掌风的方子非常好用,这些都是经典。叶天士的东西不懂行吗?薛生白《湿热病篇》中四十六条不知道的话,一些消化系统疾病、霉菌性肺炎、衣原体肺炎的治疗可能就会办法少些,像湿热导致的身痛、湿热痹、呕吐、咳喘、痉厥都有温病学特色的治疗方法。一些病毒性脑炎、痉厥是湿热导致的,但不是羚角钩藤汤主治的,所以治疗湿热导致的痉厥,你就得去看薛生白的《湿热病篇》。经典是非常广泛的含义,我们有重点也是对的,但是绝对不能把它仅仅局限在几本书之内。

  血瘀也有这样一些特点。伏邪致瘀,热为祸根,热致气郁,气郁血滞或血被热灼,迫血成瘀,或热伤阴津,血稠而瘀。整个气血层次的病变中,在卫气分,伏热郁而不宣,内涉肺络,脉络受损,见鼻衄、胸痛、痰中带血。营血分热瘀,发热夜甚,有固定性肿块者或疼痛,或出血,舌绛紫或瘀点瘀斑。而血分的这些改变,也要结合现在的一些病理。我们现在的中医已经超过了张仲景时代,因为我们的思维已经不完全是传统的经方思维,一些现代科学技术能够让我们的望诊进一步地延伸,延伸到用CT、B超、磁共振来看脏器的表现。血分证的这些表现,可能就是一种血瘀的病理状态。

  另外是正虚,这个正虚是阴、阳、气、血的各种不足所导致的。阴、阳、气、血是抗邪的物质基础和原动力。伏邪性热,必伤阴津,热炽气耗,即“壮火食气”。湿热若从湿化,则阳亦伤,终至阴阳两亏,导致一方面祛邪抗邪无力,并易复感外邪,病情更为复杂多变;另一方面正虚也降低了药物对人体各脏腑组织的有效作用,使之治疗难以奏效。

  整个的治疗当中都要注意,治疗伏气温病,扶正才能达到祛邪。一味地祛邪,效果不一定好,要分步走,扶正与祛邪要结合起来。治疗的过程,第一是祛除伏邪,第二是调理气血,第三是勿忘扶正。在这样的一个治疗原则下,有很多具体的治法。

  具体的治疗方法,在上应该用宣透的方法,选用辛开轻清宣透作用的药物,达到开泄腠理,宣肺透邪外解的目的;在中则应该用芳香辛开苦降之品,调理脾胃,升清降浊;在下应该用性味合化的方法,选用苦寒、咸寒、淡渗之品,理气通下,疏利小便,使邪热下泄。同时配合化痰、祛瘀之法,消散伏邪所致病理产物。《内经》曰:“疏其壅塞,会上下无碍,气血通调,则寒热自和”,温热类证配以清泄解毒,多施以辛凉、苦寒、酸苦、咸寒之品。湿热类证当祛湿清热,配以芳香、苦温、苦寒以芳化悦脾,疏利分消。阴虚者辅以甘寒、咸寒清养阴血;阳损者甘温益气,辛热温阳为法。

  在工作多年以后我发现,学习了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性味合化理论后,重新再去学颜正华老师主编的《中药学》,再去看我们原来背的黄芩、黄连、黄柏,对这些药物的理解和当初有了很大的区别,不再是死记硬背了。再去背方歌,也比当初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在临床上要考虑性味合化和药物的配伍,这是非常讲究的。在伏气温病中,我也感觉到性味合化对确立治法非常重要。苦寒、咸寒和淡渗利湿怎么配合,很多东西需要去理解。

  下面和大家分享的是两个疑难性发热的病例。第一个是二十多年前的例子,但是我记忆犹新:沈某,女,13岁,原国家运动队主力队员,1990年3月11日就诊。主诉:反复高热2月余。两月前准备大赛,因过劳而外感,发烧39.6℃,曾到某大学附院就医,查扁桃体Ⅱ度红肿,血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均高,曾给予大剂量抗生素及退烧药治疗,热退,但周身疼痛、疲乏。三日后,高热又起,颌下淋巴结肿大,做病理组织检查,提示“淋巴结炎”,抗菌无效,一直对症处理。

  这种情况下就通过国家体委到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体育部,体育部主任找到孔光一老师。这孩子刻下症状是:发热,体温39.2℃,时有恶风少汗,胸闷,倦怠,心慌,微咳,大便不畅,月经延期未至,面、胸、前臂红疹微痒,舌红苔白厚干,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脉右浮滑。

  月经已经延期不至了,大量的抗生素,苦寒遏阻了气血,怎么能来月经?辨证就是肺中的伏热久缠,伤津阻气,营卫不和。这个发热最终集中的病理状态就是营卫不和。治宜疏卫宣肺,解毒散结,透营泄热。舌红苔白厚而干,仍是以气分热为主的。但是有前臂的红疹,说明已经由气分波及营分了,要截断。截断的办法不是直接拿寒凉直折,而是透达,透达也是一种截断法。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生石膏15克、象贝母10克、前胡10克、鱼腥草20克、僵蚕10克、元参15克、赤芍10克、萹蓄草15克、生甘草4克、牛蒡子8克。

  金银花用到30克,在发热的病人当中,如果有上呼吸道感染,金银花是不可缺少的,银花、连翘是配伍使用的。在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当中,银花、连翘的应用很广,无论是温热类的温病、还是湿热类的温病,卫气分的、还是营血分的,都可以用。像银翘散、清营汤中都有这两味药。它们能够清热解毒,有清灵之性,是流动之品。花、壳之类,质轻而清灵,可以调整气机,有透畅的功效。生石膏、贝母、前胡、鱼腥草,都是走肺经的药。还有少量的走血分的药,如赤芍,在这里只是凉营。这个方子是比较立体的,清解的同时,一定要有大量透发的药物。一味元参,既可以祛邪,又可以扶正,有的时候一味药可以是多效的,元参在这个方子中是点睛之笔。服了两剂药之后,热就开始退,这种疑难性的高热,体温突然掉到36.0℃并不好,人体需要有一个逐渐降温的过程。可喜的是患者有汗出和便通,这个比热退、热减还重要。气机的两个形式,一个是出入,一个是升降。汗出说明什么?说明气机的出入在透畅。二便得以通畅,是气机的升降在调和的表现。这是非常宝贵的改变,是判断邪气病理状态改善与否的一个标志。

  病人感受了温邪、疫疠之邪之后,如果既不出汗,大小便又不通,再加上发烧,邪气就可以攻窜到营分、血分,所以汗和二便情况在临床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标志。如果是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肝炎的病人,无汗,小便不利,大便不通,再加上发烧,搞不好就是重症肝炎了,紧接着可能就是黄疸,黄疸指数上去了,转氨酶可以升到一千、甚至是两千,这个我们见到很多。而患者一旦热退了,出汗了,大小便通了,黄疸指数、转氨酶指数一天比一天下降。这就是气机的出入和升降的道理,调整气机的出入和升降是在治疗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

  第三诊时,患者仍然时有低热,伴有神疲、偶有心慌、口干、舌苔薄白而干。转以清透肺热,辅以养津益气。很明显,治疗方向有了一些转变,这个时候才加太子参、芦茅根。如果第一剂就把太子参放上,伏热根本透不出来。柳宝诒在《温热逢源》当中有个方子,热伏于胆腑时,用黄芩汤加元参和豆豉。黄芩汤大家很熟悉,《伤寒论》里就讲过,但是豆豉和元参,用的讲究很多。因为邪伏于少阳与少阴之间,少阴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因此元参既可以清解,又可以调补少阴,来扶正。邪为什么能够伏藏,是因为少阴不足。把正气扶起来,然后再加上豆豉透达,把伏邪透出来才能给邪一个出路。我们这个病例也同样是遵守这样的法则,到后期的时候,才慢慢扶正,把内在环境进一步地平复调整,使之趋于一种调和、平衡的状态,这是我们的目的。

  到第四诊,热就退了,月经也正常了,前后一共十八剂药。可以说就是因为一场发热,这个孩子的体育生涯戛然而止,所以正确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我们经常对病人说,得病不要怕,一定要把治疗原则选对。要了解中医的优势在哪里,西医的优势在哪里。一个癌症的病人早期应该以西医为主,在中期、晚期或恢复期,如何把西医和中医结合起来,甚至有的时候要把中医“带瘤生存”的治疗思路作为治疗方案的主体,这些都需要给病人做指导和交流。

  这个病案是风热外感,本为肺卫郁热,寒凉过度,热伏于肺,内逼营分,卫表闭郁。法用清营宣肺,透疹达邪,给伏邪以出路,病自痊愈。伏气温病当中很多是由于过度的治疗所引起来的,可能原来是新感温病,到我们手里成了一个伏气温病,所以它的治疗有进有退,有祛邪,同时也有扶正。

  第二个病例,常某,男,62岁,烧伤医学专家,1998年10月就诊。主诉:发热一月余。现病史:患者两月前去海南岛休假,回京半月后无明显原因开始高烧不已,时有恶寒,经西医检查血常规基本正常,予对症治疗,热退汗出,复而继热,时有恶寒,由于患者素有心脏病,因高烧又导致心脏病加重,换用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后,恶寒消失,但高热难耐,并周身突发猩红色斑疹,夜间痒甚,西医诊断为“过敏性药疹”,但抗过敏药物无效。伴时有汗出,咳吐稠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大便数日不下,口苦,尿黄,舌红绛苔黄厚腻,脉滑数。

  患者是两个月前去海南岛休假,回京以后无明显原因就开始高热,一看这就是温病。某医院内科说这是过敏性的药疹,但是用了抗过敏的药物没有效果。这时候舌和脉非常重要,温病学是最重视舌象和舌诊的,这点是在继承《伤寒论》基础上的发展。温病学派是继承《伤寒论》创新发展的典范。温病学是小字辈,是明清时才形成的,但是它却是学习发扬《伤寒论》最好的。从伤寒的三承气,到温病的五承气;伤寒有复脉汤,温病里就有加减复脉汤,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这种继承基础上的发扬比比皆是,所以学习经典还要有创新和发展。这个病人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舌红绛苔黄厚腻,脉滑数。有腻就有湿,大家一定记住,无论是内生的湿还是外在的湿,只要舌苔腻,肯定有湿邪。我们看到妇科病人、男科前列腺炎的病人,舌根部有厚腻的苔,那就是下焦的湿热。如果是皮科病人,只要是舌苔腻,一定是夹湿的。脾胃病同样是这样,各科都是这样的道理。这个病人的中医诊断是伏暑,夏季感受了暑湿之邪,伏而不发。在海南岛感受暑湿,回来以后新感引动伏邪而发病。而且伏的时间越久,发的病越重,如果秋天发可能比冬天发要轻。伏藏以后出现了暑热内迫营血,舌质是红绛的。

  当然,这个病例,暑热当中附加了其他因素。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药,如果以药测证的话,这个药肯定是温燥性质的。本来就是个热证,再用温燥之品,无异于火上浇油。所有的西药都是有性的,只不过西医不讲这个,我们中医现在临床上中西医结合用药一定要讲性,比如有一些化疗药,对有些病人不管用,为什么?病证不对。因为化疗药也有性,有寒性、有燥性。肿瘤病人,是黏膜系统的肿瘤、还是腺体的肿瘤,它对应的中医的病位有不同,黏膜的往往在卫表,属阳证,用的化疗药如果是阳热之性的药,就没有效。所以这个抗心律失常的药可以推断出来是温热之性,火上浇油,加重了病情。同时湿邪又阻于气分,是一个气营同病证。湿邪阻滞于气分,进不了血分,热邪走血分,具攻窜之性,所以形成了三焦失利。治疗要疏利三焦,清化湿热,即前面讲的叶天士的“分消走泄法”。分消三焦之湿热,渗湿于热下。处方:半夏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草果6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杏仁10克、白蔻仁10克、生苡仁15克、连翘10克、青蒿10克、芦茅根各20克。

  厚朴、槟榔和草果用于治疗湿热证,我称之为疏利透达三焦的“三剑客”。无论是达原饮,还是雷氏的宣透膜原法,还是薛氏治疗湿伏中焦,都用这三味药来疏利透达。再配陈腹皮、半夏,这几味药是湿热病中疏利透达、燥湿清热不可缺少的。在这个基础上,加上黄芩和知母,很明显,这个方子是达原饮加减方。达原饮是治疗疑难性发热的常用方,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方子。白蔻仁、杏仁、生苡仁,这是三仁汤的组成,也是分消走泄。“启上闸,开支河,导下源”,这是治疗湿热病证的三部曲。病邪在不同的部位,要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在上焦要“启上闸”,在中焦要“开支河”,恢复脾胃的升降,到了下焦要“导下源”,从小便和大便导下。这个方子里有清利湿热从小便走的,也有通导大便的,是两条路来“导下源”,这就是分消走泄。青蒿、芦茅根清透,用这些药来清透、清利。药后,热没有退,斑疹仍然有,像这样的病人,大家要耐得住性,要理性一些。但脘腹胀减、食欲转佳,大便已下,这个是最可喜的。所以我们要问大便怎么样、出汗怎么样,肚子怎么样,胃口开了没有。大便已下但是黏而不爽,舌苔由白厚腻转为薄,这是好事儿,说明我们的分消走泄是有效的。但是这时营血分的热还没有清透出来,这种情况非常常见,也是符合道理的。气分的湿热闭阻那么厉害,营血分的热用大量的清热解毒,根本没有效。所以治法要分层,分步走。我们没有直接清营血分的热,没有马上在第一剂药当中就出现大量清营血分热的药物,先要透热转气,气分的热转出来,营分的热才能转出来。治疗以走气分为主,所以才有了临床表现的改变,改变的是气分的症状,但是营血分的病证还没有好转。

  再看下一步的用药:黄芩10克、知母10克、芦茅根各15克、丹皮10克、连翘10克、紫草10克、半夏10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生苡仁15克、僵蚕15克、蝉衣10克、槟榔10克。

  黄芩、知母、芦茅根、连翘、紫草、僵蚕、蝉衣,进一步地凉、清、透。六服药吃了三服,热就开始减到38℃,大部分的斑疹消减,睡眠也好了。六服药吃完以后,热退,汗出而畅。汗出而畅就说明营卫之气透畅,气机出入透畅,就不愁邪热不外达。

  三诊的时候,上方加用贝母10克、桔梗10克、瓜蒌15克,患者又吃了六服。第四诊时患者复感发热,体温38.2℃,咳嗽,胸闷,大便干,尿黄,舌红苔薄黄腻,脉浮数。所以像这种疑难性发热,病势繁复,不要急于求成。患者虽然复感,又开始发热,咳嗽、胸闷、大便干,但是舌和脉与第一次就诊有变化。中医讲究要随机而辨证立法处方,随处可见辨证施治,动态的发展中把握疾病的转机。舌红,苔薄黄腻,脉浮数,与一诊不是一个态势,不是一个证。这次是肺卫郁热夹湿,但是热为主,湿邪并不重。这个情况下,治疗方法是在清透的基础上加一些芳化之品来化湿,就不用“三剑客”了,如果这个时候用“三剑客”就会药重而病轻,所以要考虑用藿香、佩兰,顶多加一个厚朴,来分消燥湿、行气运湿,用这样一个方子来清透。后来随访病人病愈如常人。

  这个病例也是一个疑难性发热,西医解决不了的时候,就需要中医治疗,无论是哪一个科的中医大夫都会遇到。因为高烧本身是急症,病人和家属都非常着急,所以要速战速决,在危急的状态下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辨证,正确的治疗。这个病人,是暑湿内伏,是一个伏气温病的疑难性发热。起病原因有三,一个是外感,一个是之前的治疗失误,还有归于他的体质,也就是“内证态”。这个病人可以再进一步跟踪,调整他的体质和“内证态”,所以治疗还有一个延续。湿是在气分,热是在血分,气血同病,当先疏利气分,清热化湿,内伏的湿热除尽以后,营血分的热方得以清化和透达直解。所以湿热的缠绵也会导致疾病的反复,要随症进行治疗,才能得到疗效。

  临床上这种疑难性发热是比较常见的,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就给大家做简单介绍,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谢谢!

  (整理:刘绍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