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百一十三周|理想国

 不吃少女 2023-09-21

感谢:为了打一场哲人王之治vs法治的辩论赛,迫使自己啃了《理想国》,非常感谢辩新队小伙伴们不吝赐教,让我对《理想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周读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读经典的难处与好处就在于,每一行字,都需要、也值得仔细思索回味,甚至到深夜还让人辗转反侧。翻到下一卷,又教你再思考再推翻再建构再解构……

有时我也彷徨,怪自己愚笨,脑海本无物,何苦惹尘埃?

当然这是嬉笑话。《理想国》让我再次意识到读经典名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重要性。不怕穷极脑汁都得不到答案,但庆幸某刻稍经点拨便得灵通。






打开《理想国》,仿佛就是一个“痛苦”的哲学家(痛苦是过程是肉体上的,结果与心灵上却是幸福丰满的),企图侵入我的躯壳,取代我这只快乐的小猪——或许是希望拉我出洞穴,看看阳光普照的真实世界。

太多还未消化完毕,即便浅显我还是想先写下此刻的一些小想法。


                      01     洞穴之喻


2018年,初入职场,发了一条关于洞穴之喻的朋友圈。


像我这般了无事业心的浮萍,工作不过保障物质来源罢了。当时这条朋友圈的意思是,我的目的是幸福快乐、诗意地生活,而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我必须工作;但工作本身却是我生活中最大的不幸福来源。最想快乐的人,做着让自己最不快乐的事。

《理想国》的洞穴之喻说的是,被囚禁在洞穴中的人,看不见背后的火与一切事物,他们以为影子就是本体,假设突然有一个人得以走出洞穴、看见了真实的火光与外边的世界,他是不愿再回到洞穴中的。

柏拉图以此喻阐明,一个站在理智世界、掌握了最高的知识的、最适合统治世界的哲学家,他最大的快乐在于追求真理而不是称王,所以他是不愿回到城邦的。此时哲人成王便成为他最大的不快乐。

这样的矛盾,我与洞穴之喻、哲人王悖论也无何不同。


但放在个人得失层面未免太狭隘了些,哲学家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想解决矛盾。他们看到黑暗,就想改变它,不愿独善其身,他们总是在寻求答案,希望提供答案。

假设走出洞穴的人回到洞穴中,告诉他的伙伴,真实的世界不是影子,有火有光,影子是由于光产生的。但因为洞穴里的人们一生都面对着这影子,这个认知很难被改变,他们无法相信智者,甚至以为他在胡言乱语。

而柏拉图认为,教育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没有了教育,我们只会囿于所见即所得的牢笼,看不到本质。而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对本质的探讨,例如思维模式的培养,例如学会演绎、归纳概括。

这也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日光喻的核心——光本身不作为认知的对象或认知的主体,只是作为两者之间的桥梁,就如方法、工具一样。

《理想国》中许多理念都阐释了教育的重要性。这给了后代教育许多启发,包括辩论教学模式、博雅学院的诞生,而我们应当反思,如今中国的教育为何常常流于应付考试,而忽略实际应用。

两年过去了,我的心态也逐渐不同,早已抛诸脑后的《理想国》,又给了我看世界的另外一个视角。这也得益于小伙伴拉我一起辩论,给我一个重新深入学习《理想国》的机会。

虽然我常常自嘲,痛苦的哲学家VS快乐的小猪,当然是选择后者。但当我尝到了“真理”的甜头,正如走出洞穴,看到了物与物的倒影,看到了日光与火光,我是真的不愿意再回到只有灰影的世界。即便认识与发现的过程有数不尽的煎熬与苦痛。

这完全得益于柏拉图扮演了回到洞穴的人,由《理想国》传达理念无限传承,让我得以摆脱面前短视的一切。


快乐,也有天伦之乐、得道之乐、安身之乐、为善之乐、苦中作乐等等等等。求学、工作,都在防止我活成孤岛,我倒不是非要尝遍这世间的喜怒哀乐,但单一的感受总是不足够。类似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我通过思考确定了我存在这件事。而如果我不曾经历多样的感受,我无法确信自己有活着的“活力”,“痛苦”的哲学家,让我远离“丧”。

或许这听起来像自我安慰,但想想在此次的疫情中,我们不都在“苦中作乐”并在其中获取了些许能量吗?一线人员无私奉献、与苦难作斗争,坚持信仰的因善而乐;普通民众,偶得忙里偷闲的惬意,有了在院子里看云卷云舒的自得其乐……

我无意把苦难说得轻飘,但人生而坚强,自能苦中寻乐。《理想国》于我,翻开的是书,敞开的是我的意识之门,某些思绪像柳絮般静悄悄地无意识地融入了我的脑海中,未来将成为我所奉行的某种信仰。

包袱沉重,读完便该卸下铠甲,因为那是真正的软肋。或许刚好因为第一次正式打辩论赛,这本书也莫名其妙的成为我人生中的一个里程碑,顿时有了轻装上阵、跨入人生下一阶段的意味。


                         02     什么是正义


《理想国》开篇讲的其实是《正义论》。

实话说我从来没有思考过“正义”是什么。它仿佛是一种自然而然,应运而生的东西,非要我说,恃强凌弱、欺上瞒下、善恶不分等等就不是正义。

柏拉图在书中以辩论的方式提出三种正义观,一是欠债还钱即为正义——给善者报以善,给恶者报以恶;二是强者即正义——弱者斥骂强者不正义,只是怕强者会对他们造成剥削,但这并不代表弱者成为强者时不想这么做,只是弱者没有力量与资本。

在我阐述第三个观点前,我们先做一个断点。

关于第一个观点,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反驳的理由是,1.你欠一个疯子一把刀,把刀给回他,导致他用刀伤害人,这是不正义的,需要按情况划分;2.试正义只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那么在无恩怨的情况下,正义就不复存在了;苏格拉底最后也明确表示,无论如何,伤害他人的行为都不属于正义。



关于第二个观点,按照常规的认知,我们很大概率不会同意,但是对于提出该看法的斯拉雪麦格,他在阐述的时候包括牧羊人养羊的例子都相当符合我的认知。其实在看斯拉雪麦格与苏格拉底的辩论过程中,我觉得苏格拉底的反驳相当诡辩,柏拉图以大篇幅的类比对结论进行归谬,类比虽然容易理解,但柏拉图没有论证类比与原物之间的相似性。不过在文中苏格拉底最后也巧妙地反驳成功,我也莫名其妙地被说服了——

首先,强者未必能够完全了解自己的利益之所在,有时候他们会糊涂地制定一些损害自己利益的法律,而被统治者服从他们的命令去伤害统治者自己,正义也就变成了损害强者的利益。其次,统治者把自己的利益宣布为正义,但是他会经常发现,自己的利益要依赖于人民来实现,假如人民生活穷苦,没有饭吃,那么他哪里还有税收财政呢?


最后,苏格拉底对于正义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柏拉图借格劳孔之口说出一种基于法治的正义思想,即第三个观点:

“当人们在交往中既伤害他人又受到他人的伤害,两种味道都尝到以后,那些没有力量避免受害的人就觉得最好还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而互相订立一个契约,既不要行不义之事,又不要受不正义之害,这就是人们之间立法和立约的开端,他们把守法践约叫作合法的、正义的。”


这也是社会契约论的小雏形。由此也可看出,柏拉图的理想主义是跨时代的,给予现实非常多的指导意义。


为什么要提正义观这个章节呢?因为我发现无论是自己还是身边的朋友,平时很少会围绕一些“大”话题,去讨论较真,譬如什么是善良、什么是理性、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正直……

我们常常以为“我知道”,但其实我们不知道,甚至我们不知道我们的不知道,这又到了哲学的认知论的范畴。

在看《理想国》之前,我很笃定,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换言之,所有正确与错误都因情况的不同而不同,但这句话本身逻辑不自洽。而柏拉图企图想解决,什么是纯理性、什么是正义,他给它们下了定义,希望有追求的标准。

尽管很多人反驳,《理想国》没有存在的可能,前后矛盾百出,也有很多偏见与时代的局限性。人的力量的确是单薄的,甚至我们都不确定是否能够达到完美,但这并不阻碍人想无限趋近完美。

柏拉图在晚年对自己的看法继续提出修正,认为《理想国》中的哲人王之治不如法治,哲学家穷其一生都在试图给问题找到答案。而我作为平庸之辈,又怎么可以不借助前人的力量,不继续求知,不活得更明白一些呢?



第一百零八周 | 异见时刻
第一百零九周 | 女生徒
第一百零六周 | 反对完美


让我知道你「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