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家拳“打一”的功夫

 衆妙之門 2023-09-22
内家拳“打一”的功夫

过去,许多老拳师常常采用说手打人的方式来教授或展示功夫。他设置一个局,诱使你上当,然后恰好打击你。也就是事先安排好一个陷阱。类似于街头摆棋摊的方法,如果真散开了打他不一定行。显然,这是相当庸俗的。有些人比这个强,但实际上还是说手。

当你练拳时,他站在一旁注视着,并表示你的拳没有用处。他要求你用那只手来打他,他站在那里等待着。你果然被他打倒了,认为他确实是个高手,同时也认为自己的那只手确实没有用。实际上,这是被骗了。因为你是被限定的人,事先被确定了你要用什么打他,他打你的方式你却不知道,所以你当然会吃亏。常言道:“拳打不知”的意思就是这个。

这些江湖把戏都是一些传统拳师表演的。孙门前辈并不涉及这些东西。孙门前辈教徒弟练习技击的第一步是让徒弟做靶子并给他们进行实战训练,接着要求徒弟们发挥想象力,进行真实打斗,但要注意避免使用蛮力。真打与蛮打的不同之处在于,真打要求每一招都必须符合拳劲,而蛮打则是丢失了拳劲胡乱挥舞。如果没有相应的恢复手段作保障,这种真打很容易造成重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非常危险。剑云老师说家里的炉子上总是熬着药,方子都是老先生亲自配的。为了及时治疗徒弟受伤,若过去没有医术知识,则无法真正练习传统技击。

在当年的全国几次擂台赛上,孙禄堂先生的学生、弟子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主要得益于他们接受了孙门的实战训练方法和恢复方法。在家中,这种练习一般是必要的。

孙门前辈认为技击训练的三个要点分别是启发本能、修炼功夫和练习想象力。如果不调动本能,再大的功夫也无法存活,无法随机应变,无法感受并达到目的。同样,即使不下大的功夫,规矩正确的情况下,技术化归本能也不可能实现。如果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以巧破敌。想象力不是空想,而是在技击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更简捷、更有效的方法,并将其转化为本能。孙门前辈说,打人只有一次,关乎胜负之分。

但是如果功夫相当,甚至对方的功夫比自己大又如何。有人说,一些武术高手只需用眼神看向对手,对方就会因此感到畏惧而不敢出手,这可以被归类为心理战。虽然听起来有些神秘,但实际上这个方法有科学依据。

根据近代生理科学的发现,人眼对所看到的物体保留的时间为0.2秒,在这段时间内人眼无法捕捉到第二个图象的出现。电影是利用这个原理把分立的胶片呈现成了连续的影像。当你的进攻动作在0.2秒内完成变化时,对手无法判断你改变的进攻线路和方式。因此存在着先下手为强的说法。

根据孙存周先生的讲解,战术原则是一旦发现对手的虚弱点,立即行动攻击;一旦对手根据你的第一次攻击动作做出反应动作,立即进行变化打击。这就是横走竖撞的战术原则。要产生一击制敌的效果,首先需要自身的技能熟练全面,其次需要掌握精妙的方法。前一个被称为功夫,而后一个被称为用法。在实战技击中,要想达到制敌的效果,两者必须缺一不可。功夫的水平取决于规矩的纯正和深厚程度;功夫的效果取决于熟练程度及不断创新。

孙氏拳并非只依靠如何利用0.2秒来打人,而是通过全面提升技击技能和人体机能来打人的方法。提到利用0.2秒的技术是为了强调静制动和后发先至在局限性和条件性方面的限制,身体感应快与身体移动变化快同等重要。这两种能力都是技击素质中非常重要的,不可偏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