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坚持走路,真的健康吗?研究发现:走路可以降低死亡风险

 茂林之家 2023-09-23

张大爷今年65岁,因为他一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导致体重增加,最胖达到了180斤,由于各种原因共同影响还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疾病

在住院期间,医生常跟他说要适当运动运动,减减肥,能够有效控制疾病发展,也是为了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身体好了,自然寿命就会延长。

听了医生和家属的劝告,张大爷出院回家后下定决心要开始运动,但他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做哪种运动。跑步,自己太胖,跑不动。看广场上的大爷打太极,张大爷学了两天,就摆手不再学了,说太难了,跳广场舞对于他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像爬山、骑自行车、游泳这类运动,对于张大爷这种年纪比较大的人来说又不太合适。

他看了半天的手机,也没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运动项目,直到看到“轻松走路就能长命百岁”的标题,点进去一看,里面有好几个案例都说明走路是老年人最合适的运动项目,既能减肥,预防疾病,还能延长寿命。

自那之后,张大爷每天都会出去走路,有时候天还没亮就出去了,有时候吃完晚饭出去,刚开始张大爷走不动,每次只走五六千米,慢慢地逐日增加,过了一个多月,张大爷已经一次能走两三万步。好几次张大爷因为没吃早饭就出去走路,还发生了低血糖,幸好周围的人采取了积极措施才没出现意外。

张大爷已经习惯了每天出去走路,即使减肥的目标并未达成,张大爷每天起码要走两万步,这是他新的目标。但张大爷好像又出了新的问题,他觉得膝关节有些疼痛,特别是在走路时,疼痛比较轻,休息过后即可缓解,因此张大爷并未引起重视,以为是自己走路走多了所导致的。

之后几天张大爷走路特意减少了运动量,只走了一万多步,但膝关节疼痛越发严重了,张大爷在上下楼梯、蹲下起立等动作时都会引发疼痛,并且明显感觉到关节部位没有那么灵活。张大爷跟家属说了这些不适症状,大家都认为要去医院看看。

张大爷到了医院,医生询问了具体情况,体格检查并未发现明显异常,只是膝关节有轻微肿胀,根据张大爷表现的症状,开了相关检查。血液检查中各项指标都比较正常,X线检查显示关节间隙轻微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张大爷这是患上了膝关节炎。

张大爷也没想到自己竟患上了膝关节炎,旁边的家属已经忍不住,“说了要你不要再出去走路了,肥没减成,还得了病。”医生询问了解后,才得知张大爷每天要走两万步,“大爷,走路锻炼身体是好事,确实可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但也要注意运动量啊,老年人每天走这么多步,肯定会出问题的啊。”

张大爷低着头没再说话,所幸就医及时,张大爷的情况还不是很严重,简单治疗就可以缓解症状,主要还是要靠平时生活中的日常维护。

走路和寿命有关系吗?走路真的能延长寿命?借着张大爷的例子,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60岁以后,每天走多少步数才最好。

一、走路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我们都知道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很多种,跑步、游泳、爬山、瑜伽等,每种锻炼方式都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人无法长时间坚持,而走路散步,可以说是一种很悠闲的锻炼方式,并且我们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也不需要特殊工具,上班族们每天走路去上班,这也是锻炼身体,老年人晚饭后出去走路消食,在消食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身体。经常走走路,对全身各处都有好处。

走路可以舒缓压力,放松心情,这对于各种上班族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完成一天的工作后肯定是眼花缭乱,压力山大,出去走走路,看看外面的风景、绿色植物等,能有效舒缓压力,缓解情绪紧张。

走路能增强心肺功能。一方面,走路属于有氧运动,因此可以增加肺部摄氧量,促进肺部气体交换,对于有肺部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走路能使呼吸更顺畅,肺部功能得到锻炼,也能预防病情加重。

另一方面,走路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心脏泵血功能加强,能改善心脏负荷重的情况,有心脏病的中老年人不能进行其他剧烈运动,走路是增强心脏功能很好的方式。

走路可以促进排便。我们经常会在进食后走走路以此达到消食的目的,这是为了机体能更快消化吸收食物,再加上走路能促进肠道蠕动,排便也变得容易起来。

走路可以锻炼关节。张大爷是走路过量才引发了膝关节炎,适当正确地走路可以锻炼关节,预防腰腿疾病。下肢肌肉、骨骼都受到了锻炼,下肢慢慢变得不灵活是中老年人常出现的问题,通过走路可以缓解其症状。通过走路这种锻炼方式,全身各处都得到了益处,而且还提高了机体免疫力,有效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身体健康了,寿命自然会延长,这是走路与寿命的间接关系。有一项研究表明,走路与延长寿命有直接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重点了解。

二、走路与寿命之间存在的关系?

《欧洲预防心脏病杂志》中有一项研究就说明了走路与寿命之间存在的直接关系,这项研究通过对世界各地二十多万人进行调查,17项调查研究表明,走路走的步数越多,对身体健康的好处就越大,而且不被各种条件影响,比如性别之差、地区环境不同等。

这项研究还表明,每天走路步数达到3967步就能降低死亡风险,每天多走1000步,全因死亡风险能降低15%,这就说明走路可以降低死亡风险,直接延长寿命。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不能一味追求越多越好,而是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走路对寿命有直接影响,对于预防各种疾病也有一定好处,但前提是走路必须要“走”正确,才能有效发挥走路给身体带来的益处,否则坏处多多。每个人都会走路,从蹒跚学步到走路稳健,走路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也因为简单,容易出错,也容易让人忽视该如何正确走路,科学走路。

三:走路有哪些注意事项?

从走路前的准备工作说起,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场地,走路是一种轻松的锻炼方式,场地当然要选择平坦松软的地方了,那种坑坑洼洼的泥地、石地,走起路来并不轻松,还容易摔倒崴脚等。

还有马路边也不适宜走路,车流量多,容易发生危险事故,而且汽车尾气排放多,空气质量并不佳,对有呼吸道疾病的人来说不太友好。塑胶跑道、公园小区等场地,对关节还有一定的缓冲力,更适合走路散步。

我们还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很多人认为早上起来去走路是最好的时候,其实不然,早上空气湿度大,容易受凉,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像张大爷这种糖尿病患者,早上不吃早饭出去锻炼,容易诱发低血糖,严重者危及生命安全。

傍晚或晚饭后是走路最合适的时候,并且是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老年人本身肢体平衡能力有所减退,光线不足,容易发生跌倒事故,而且太晚还会影响睡眠。

走路也是一种运动方式,我们最好是准备一套合适装备,运动装能放松全身各处,软底跑鞋能缓冲长时间走路脚底受到的压力。俗话说轻装上阵,身心也会更舒适。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准备工作做好了,我们要走起来,这时候走路的姿势更加重要,走路时应该挺胸抬头,微微收腹,弯腰驼背容易造成腰部、颈部等部位的损伤,挺着肚子走路也容易造成髋部、膝部的损伤。

双臂前后微微摆动,双腿迈步,先是脚后跟落地,再从脚掌到脚趾,这是很多人犯错误的地方,如果脚掌落地容易造成足部的损伤,特别是足弓。

伐不宜过快,也不宜太大,上下肢配合协调,完成走路的姿势动作。日本曾做过一项相关的实验,实验表明走路姿势不正确,会出现腿部增粗的情况,这也说明走路姿势的重要性。

走路的时间不宜太长,40-60分钟为宜,当然刚开始走路的人不要冒进,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决定,逐日增加走路的时间。长时间走路后,适当地放松身体也很重要,进行几分钟的拉伸活动,可以有效缓解运动疲劳。

通过张大爷的例子,我们知道了走路可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风险,延长寿命,60岁以后,每天走路至少要走3967步。走路作为一种最“温柔”的锻炼方式,对身体的好处有很多,但想要发挥出走路的好处,走路的注意事项要牢记,不要认为走路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走路是很简单,但正确科学地走路却很难,我们还需重视学习。

参考文献:

【1】走一走更健康[J].致富天地,2021,No.266(02):7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