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阅读专练

 阅读美丽星空 2023-09-24

一、费孝通《茧(节选)》

茧①(节选)

费孝通

①1936年的初夏,在一座介于苏州和杭州之间的小镇上,一间丝厂开张了。大运河从这座新建工厂前面流过,河上航船满载茧袋。工人们在码头卸下茧袋,将其存放在仓库里。茧袋不断流进工厂,好似自己在运动。

②突然,茧袋平顺的流动中断了。张婶的闯入,扰乱了茧袋的运输秩序。张婶不知所措,她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扰乱工厂的运转。她忘了自己此时并不在村里,平常在自己的村子里,和劳作中的邻里打招呼是常事。她眼睁睁地看着面前的茧袋越堆越高,没有反应过来,也没有躲开。转过头去,这才看到有名年轻男子正盯着她,张婶越加困窘。她知道可能是出了什么事,而年轻人正等着她解释。但她舌头打结,不知怎么称呼他。在老家,她可以叫他“小叔子”,可她意识到,此时此地这么称呼他是不妥的。她突然想到可以叫他“先生”。“先生,”她说,“我来找我的儿媳的,她在哪儿呢?”

③“儿媳”是个多么令人愉悦的鲜活词语啊,工人们听见了张婶说的,笑着,起哄着。“去那里问问,这儿可没人知道你儿媳在哪儿。”张婶不太相信自己问错了地方。这不就是工厂吗,不就是儿媳来上班的地方吗。没错啊。她之前已经问过好几个人,他们都说镇上没有其他工厂。但是,有什么看不见的东西阻碍她进厂子,可她说不清。她站着,笑话起自己:“我个戆度,宝珠在这个洋工厂里上班,肯定忙得很,不像乡下的女人,缫丝的时候随时都能停下来搭话。”自责了一番,她冷静了下来。

④“呜”——“呜”——,航船驶入了村庄,宝珠站在船头。这是她第一次从工厂回家。她离开村子时还是初夏,那时荷花开得正盛,而现在却已是隆冬。对宝珠而言,在她的新世界里,时光飞逝,以至于她几乎快忘记了曾经的乡村生活。

⑤张婶已等了宝珠许久。宝珠下了船,提着行李,跃向张婶。张婶想帮她提行李,被宝珠拽住了,她只好叨叨:“好,好,你可回来了。”随后她们一起往家的方向走去。

⑥宝珠走进屋里,“妈,您猜我挣了多少钱?”宝珠从她的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在婆婆面前打开,这是她六个月的工作所得。张婶四周张望了下,门如往常一样开着,但没人在那里。她转身背对着门。“嘘嘘——,小声点。别让人看到——”这么一大沓崭新的钞票,张婶都看花了眼。“妈,我还给您做了一件新的棉毛线外套。您正月就穿上它吧。”宝珠音调很高,就像长辈从集市回来给孩子们发糖果一般。

⑦宝珠让婆婆坐在凳子上,拿出衣服来,“妈,这料子人家叫羊毛,又结实又舒服。”这是宝珠第一次能够送礼物给婆婆。以前,她能做的就是取悦婆婆,而现在可以议论好坏了。她变了,这变化使张婶感到害怕。这时,她注意到宝珠还穿着旧裙子,这令她感动,“哦不,不要给我这么好的料子,会浪费的,拿去给自己做件裙子吧。”“妈,我不需要新裙子,我们穿制服。”“——看,我给妈织了一条围巾,您戴上,让我看看怎么样。”她拿出围巾,给张婶围上。“您觉得暖和不?您再也不会害神经痛了。我还给三福织了件毛衣。”

⑧宝珠折好衣服,做了个鬼脸。“妈,我还当选了自治会的主席呢。您晓得的,主席的意思是头儿,自治意思是我们自己管理自己。”张婶吃了一惊。“什么?主席,头儿——我这么信任你,是因为你少言少语,只管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你要当头儿?宝珠,不要干那事,枪打出头鸟。还有,自己管理自己是什么意思?你还年轻,从人家那里挣钱,一定要顺人家的意。我不明白女孩子怎么管理自己。不要开玩笑了。”她换了副声调,因为她发现宝珠有些失望。“宝珠,好孩子,你也不想我担心你吧。跟我保证,回厂子后就辞了。当头儿什么好处都没有,就只有惹麻烦。这是千真万确的,老话就是这么说的。”宝珠完全没料到婆婆会有这种反应,她原以为婆婆得知此事会为她骄傲。婆婆却又唠叨说:“做个好姑娘,不要出头。年末回来和我待在家里。”

⑨宝珠还记得自己如何走向讲台、当选主席的情景,千百双眼睛追随着她。这是一种荣耀。当选那刻,她为自己的丈夫三福和婆婆不在现场而遗憾。若是他们在,那就更是意义非凡了。她真心热爱这一切,爱她的家,但此刻似乎有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正在将她往外推。她的短发,她麻利的动作,充满活力的清亮嗓音,都与周遭格格不入。在她和这个家之间有什么正暗自滋长。别工作,别说话,顺从,接受一切,做命运的奴隶,重演婆婆的人生轨迹——她做不到。一切已无法逆转。她记得李义浦②的声音,他说:“你有你的责任,通过你,村里人将会实现现代化。”

⑩桑蚕吐丝作茧,蚕蛹破茧成蝶。蚕茧本身有何用呢?

【注】①《茧》是费孝通的中篇小说,主要叙写了20世纪30年代苏南乡村一家新兴丝织工厂的故事。童养媳宝珠为帮助当学徒的丈夫三福凑齐出师费,征得婆婆张婶同意后到丝厂工作。

②李义浦:丝厂经理,城市来的知识青年。

问题1

文中详写宝珠送婆婆礼物,请分析详写的作用。

答案

更好的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宝珠的礼物既有婆婆需要的外套,还有为缓解神经痛而亲手织的毛衣。数量多表现了宝珠的孝顺和关心(种类多表现了宝珠心思细腻灵巧,不同的礼物包含着不同的心意)。同时,送礼物的行为也意味着宝珠在家庭中地位变化,令她感到愉悦而骄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情节作用的能力。

文中详写宝珠送婆婆礼物,更好的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

“'妈,我还给您做了一件新的棉毛线外套。您正月就穿上它吧。’宝珠音调很高,就像长辈从集市回来给孩子们发糖果一般”,体现宝珠对婆婆的孝顺,其中“就像长辈从集市回来给孩子们发糖果一般”更体现了宝珠在家庭中地位变化令她感到愉悦而骄傲的心理。

“'——看,我给妈织了一条围巾,您戴上,让我看看怎么样。她拿出围巾,给张婶围上。'您觉得暖和不?您再也不会害神经痛了。我还给三福织了件毛衣。’”,除了体现宝珠对婆婆的孝顺,“您再也不会害神经痛了。我还给三福织了件毛衣”更是凸显了宝珠细腻的心思和对婆婆由衷的关心。

问题2

请联系《乡土中国》中有关家族、乡土社会特性的说法,阐释⑧段张婶的心理成因。

答案

示例一:《乡土中国》认为乡土社会是稳定保守的状态。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因此张婶并不因为宝珠当选主席而感到高兴,反而感到害怕,认为出头的事情会招来麻烦。

示例二:《乡土中国》认为乡土社会是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前人所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因此张婶对“老话”坚信不疑、奉为权威,并以此来劝诫宝珠。

示例三:《乡土中国》认为乡土社会中的家族是事业社群,主轴在父子和婆媳之间。事业的需要排斥普通的感情,讲求效率和纪律,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因此张婶可以约束宝珠辞去丝厂的工作,让她回来婆媳二人待在家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名著的内容主旨,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乡土中国》认为: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里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头儿——我这么信任你,是因为你少言少语,只管自己的事情。为什么你要当头儿?宝珠,不要干那事,枪打出头鸟”,张婶并不因为宝珠当选主席而感到高兴,反而感到害怕,认为出头的事情会招来麻烦。

《乡土中国》认为: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实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的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你还年轻,从人家那里挣钱,一定要顺人家的意……当头儿什么好处都没有,就只有惹麻烦。这是千真万确的,老话就是这么说的”,张婶对“老话”坚信不疑、奉为权威,并以此来劝诫宝珠。

《乡土中国》认为: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我们的家既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三从”指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从”并不是表面上的“顺从、跟从”之意,而是“辅佐、辅助”之意。这是一种中国古代女性的道德规范,是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方面进行的规范要求。“宝珠,好孩子,你也不想我担心你吧。跟我保证,回厂子后就辞了”“做个好姑娘,不要出头。年末回来和我待在家里”,张婶可以约束宝珠辞去丝厂的工作,让她回来婆媳二人待在家里。

问题3

结合全文,分析最后一段的意蕴。

答案

最后一段呼应了小说的题目和主旨。蚕茧又象征了束缚宝珠的家庭,甚至是整个乡土社会和保守传统的隐喻,蚕蛹破茧好比宝珠的蜕变。但是“蚕茧本身有何用呢?”觉醒的个体最终是不是要彻底离开乡村?这是故事中宝珠此时的犹疑和茫然,也是作者费孝通关于乡土中国应该如何转变的发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段落作用的能力。

小说的标题是“茧”,最后一段呼应了小说的题目。

“茧”具有比喻含义,象征了束缚宝珠的家庭,甚至是整个乡土社会和保守传统的隐喻。“蚕蛹破茧成蝶”则象征宝珠冲破保守传统的蜕变。所以结尾呼应了小说的主题。

“蚕茧本身有何用呢?”,这是宝珠的犹疑和茫然,也是作者费孝通关于乡土中国应该如何转变的发问?作者以问句的形式结尾,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问题4

本文中张婶进丝厂与《红楼梦》中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在情节刻画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对此加以探究。

答案

张婶进丝厂是传统乡土人物进入了新兴的现代化环境,刘姥姥进荣国府是平凡百姓进入了繁华奢靡的钟鸣鼎食之家。作者都借助局外人视角,表现人物对新世界的特殊感知,使人感到格外新奇。人物在新环境下的认知冲突,增强了情节的戏剧性。在环境与人物的反差中,更好地展开对人物性格心态与性格的深层表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小说刻画人物的手法的能力。

刘姥姥进荣国府是平凡百姓进入了繁华奢靡的钟鸣鼎食之家,本文中,张婶是传统乡土人物,一直生活在“村里”。所以作者都借助局外人视角,表现人物对新世界的特殊感知,使人感到格外新奇。

刘姥姥进入大观园后一系列的出丑、出错增强了情节的戏剧性,同时体现了刘姥姥朴实又风趣幽默、憨厚又不是聪明睿智等性格。比如“第一次来大观园时,刘姥姥显而易见是很窘迫的,连向门房问话都毕恭毕敬、畏畏缩缩,好容易进了门,见了王熙凤,却是还没开口就先羞红了老脸,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开口,还被贾蓉打断了,最后急得只想让外孙板儿说几句讨巧的话” “醉卧怡红院”“刘姥姥吃相难看,食量很大,暴饮暴食后就去解手”等等,在环境与人物的反差中,更好地展开对人物性格心态与性格的深层表现。而本文中“张婶不知所措……平常在自己的村子里,和劳作中的邻里打招呼是常事。她眼睁睁地看着面前的茧袋越堆越高,没有反应过来,也没有躲开。转过头去,这才看到有名年轻男子正盯着她,张婶越加困窘……不知怎么称呼他……”同样是写出了张婶在新环境下的认知冲突,展示了张婶窘迫、不知所措的心态。

二、杨华《农村熟人社会的陌生化》

农村熟人社会的陌生化

杨华

①在河南农村调查,问及人们对村庄中不孝顺等违背基本伦理规范的越轨者的态度,我们听到最多的词汇是“当着面”与“背地里”,即当面说人家的不是,矫正思维和行为的错误,以及背后议论、戳人家脊梁骨,形成村庄舆论,给人以压力。但是人们又补充说,“以前看不惯的有人说,现在都不说了”,就连一批较为恶劣的子媳将老父母赶出家门去打工、“看果园”,人们的普遍态度也是“不说了,怕得罪人”“不好说,说不上来,没标准了”等。

②在村庄中,“当着面”说的是自己人的事,即为了当事人好,也为了“自己人”在村庄中的整体形象,要对自己人中的越轨行为和越轨者进行说服教育。说“自己人”的不是,有着地方性规范支持,说话的人无须承担任何风险,而当着面说“外人”则很可能要承担事后的风险,一般人不敢说。因此当人们“当着面”说的人群范围缩小的时候,就等于是“自己人”认同圈在减小。“当着面”说的范围从以前的整个家族都敢说,慢慢地收缩,到许多人不再敢说自己家族里的人,普遍能说的变成了兄弟和堂兄弟的联合,只有在一个小亲族之内人们还能够理直气壮地说。

③“背地里”说的是人家的事,讲的一般是闲话,故被认为是说人家的坏话。如果将“自己人”视为一个圆圈,“外人”在“自己人”认同圈之外,外人范围的扩大则说明“自己人”认同圈在减缩。背地里说人家的事情当然也要承担风险:说法和说话的人透过“传声筒”被传到当事人耳边,从而促成当事人与说话者的直接对话。这个“传声筒”最大可能就是当事人的“自己人”,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有被普遍认为是当事人的“自己人”的人在场,人们就不会去冒险说当事人的事;而在场的当事人的“自己人”,自己也会觉得别扭,“说我自己人的事不就等于是在说我吗”,因此从内心来讲他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压力将听到的话转告给当事人。究竟谁是当事人的“自己人”,谁是“外人”,这在地方性知识中最为明确,因此拥有地方性知识的人们在“背地里”很容易分辨出在场的人与当事人的真实关系,他们会先判断现场出现泄密人的几率有多大,然后再决定说不说人家的事。

④“背地里”的变化,是其由外向内不断地侵蚀“自己人”的认同圈,不断地挤压“自己人”的认同空间。因为当事人的“自己人”圈子萎缩,在场的“自己人”的可能性变小,背后谈话被说出去的风险也就越小,于是背地里说人家的事变得越来越无所忌讳,公共场所的话题也越多越开放。之前可能一有当事人的家族人在,人们对家族人能否保守秘密有所顾虑,就会主动规避风险,终止话题。而随着家族认同弱化,家族一致行动能力越来越弱,家族里较远血缘的人们逐渐不被当成“自己人”,这种心理的不认同通过生活的实践和不断的回避成为村庄的一个共识,即某人与某人即便是一个家族的,也不再是“自己人”。依据此共识,背地里即使有当事人的家族人在,也可以判断其不是当事人的“自己人”,可以大胆地说出当事人的事而用不着遮遮掩掩,而家族的人亦在内心没有任何芥蒂和内疚的情形下积极热烈地参与讨论,因为大家说的不再是“自己人”的事。

⑤当村庄社会结构进一步松动,“自己人”的认同圈子就越发萎缩,“自己人”不断地“外化”,成为外人。不仅血缘很远的家族成员逐渐地被新地方性共识确认为“外人”,而且血缘较近的人也会慢慢被视为“外人”。“自己人”的范围缩减到了个体家庭,背地里谈论的话题也越发接近个体家庭的私生活。

⑥“当着面”说自己人,“背地里”说人家的事。“当着面”与“背地里”是此消彼长的两极,是两面一体。当着面说的圈子越小,背地里说的范围就越大,相应的逻辑发展是“自己人”的认同圈压缩,“外人”的群体扩大,此乃整个农村的发展趋势。

⑦与自己人“外化”同步发生的另一村庄社会现象是熟人社会的“陌生化”,它既表现为村民从相互知根知底到相互生疏,更意味着陌生人社会的交往规则被带入了熟人社会中。

⑧自己人“外化”同时带来了交往规则的变化。一方面是之前用“血亲”的规则内涵与“自己人”打交道,外化后则须用“人情”的规则交往,个体之间交往规则和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也随之变化。另一方面,自己人的范围在不断地萎缩,血亲的规则只能运用于家庭内部,超出家庭之外就不再适用,造成的结果是血亲规则及其背后的伦理体系退出村庄生活,村庄生活的伦理色彩淡化。村庄从此缺少了血亲这一伦理层面的规范,此规范也将难以统合和规训整个村庄。

⑨在熟人社会这一层面,即整个村庄中,熟人之间出现“陌生化”,熟人变成陌生人,其交往规则也相应地变化,人们之间的关联不再通过人情,而是通过现实的利益纽带来维系和强化。越来越多的人不讲人情,不讲面子的现象在村庄内部迅速蔓延。每个人都依据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与他人交往,不再顾及以往的人情、交情乃至亲情。这样,村庄的人情味越来越淡:一方面在村庄中无利可图的人,就不与之交往,村庄的交往被利益算计稀释,越发罕见,表现为串门的少了,公共生活少了;另一方面,有利可图的则利益纷争渐长,村民之间锱铢必较、分利必争,在利害面前绝不手软,耍尽阴谋。

⑩自己人“外化”与熟人“陌生化”是两个相伴而生的社会变迁过程,二者搅和作用的结果是村庄的交往规则最终摆脱“血亲情谊”和“人情面子”的束缚,走向以利益算计为旨归的共识规则体系,这意味着村庄共同体性质的变化。

(有删节)

问题1

第③段加点的“地方性知识”在文中指的是                    

答案

地域内人际关系相关的共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

结合“究竟谁是当事人的'自己人’,谁是'外人’,这在地方性知识中最为明确”,拥有地方性知识的人们容易“分辨出在场的人与当事人的真实关系”可推知,“地方性知识”是在特定的地域内,人与人交往中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或规则,它帮助人们正确判断亲疏远近,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据此可概括为“地域内人际关系相关的共识”。

问题2

下列对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调查过程中获取的客观事实材料论证本文的观点。

B.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作者对子女恶劣行为的批判态度。

C.借助调查中听到的最多的词汇形成下文阐释的角度。

D.由村庄中违背基本伦理规范的行为点明论述的话题。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段作用的能力。

文章第一段借助调查中听到的最多的词汇“当着面”与“背地里”映出“以前看不惯的有人说,现在都不说了” 人们的普遍态度也是“不说了,怕得罪人”。后文就“当着面”与“背地里”分析人际关系的变化原因,指出当着面说的圈子越小,背地里说的范围就越大,最后走向以利益算计为旨归的共识规则体系,导致农村熟人社会的陌生化。

所以首段的作用即是“借助调查中听到的最多的词汇形成下文阐释的角度”。

故选C。  

问题3

能够根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当着面”“背地里”可以作为判断农村人与人亲疏的依据。

B.“自己人”圈子萎缩的直接原因是“背地里”空间不断变大。

C.公共场所话题的不断增加与开放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D.血亲规则及背后的伦理体系自然会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空间。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中作者观点的能力。

A. 结合“当着面”说的是自己人的事,“背地里”说的是人家的事,所以“当着面”“背地里”可以作为判断农村人与人亲疏的依据。

B.结合“'当着面’与'背地里’是此消彼长的两极,是两面一体。当着面说的圈子越小,背地里说的范围就越大”可知,选项把双方面变成了单方面,以偏概全了。

C.“公共场所的话题也越多越开放”是农村社会某一阶段的发展特点,当村庄社会结构进一步松动,再往后发展,走向以利益算计为旨归的共识规则体系,则会“不说了,怕得罪人”。故此项不正确。

D.原文为“血亲的规则只能运用于家庭内部……血亲规则及其背后的伦理体系退出村庄生活”,不是淡出人们的生活。

故选A。   

问题4

结合文章内容,根据表格信息提示填写下列表格。

交往规则类型

交往规则特征

“自己人”交往规则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以人情面子为重,以互送人情稳定交往关系,形成相对紧密的社会共同体。

答案

(1)以血亲情谊为重,将每个人当做自己,以其事为己事,维护“自己人”整体形象,形成家族人内部的伦理紧密关系。   

(2)熟人社会交往规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1)结合“'当着面’说的是自己人的事,即为了当事人好,也为了'自己人’在村庄中的整体形象,要对自己人中的越轨行为和越轨者进行说服教育”,“用'血亲’的规则内涵与'自己人’打交道”,可概括出“自己人”交往规则是:以血亲情谊为重,将每个人当做自己,以其事为己事,维护“自己人”整体形象,形成家族人内部的伦理紧密关系。

(2)结合文中“外化后则须用“人情”的规则交往……熟人社会……人们之间的关联不再通过人情”及题干中“以人情面子为重……送人情”等内容可知,此处应为“熟人社会交往规则”。

问题5

材料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力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

材料二: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上述材料均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针对“农村熟人社会的陌生化”发展,上述材料与本文有不同态度,请结合个人积累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参考示例:我认为“农村熟人社会的陌生化”会朝着理性、现代的方向发展。不会如本文所言人与人之间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交往,以致公共生活变少,人与人之间锱铢必较,为利益耍尽手段,如此会使自己孤立于群体之外,不符合人际交往规律;而是会朝着被人接受,符合长远利益的方向发展,正如上述材料所言,陌生化后人们交往依照理性支配,注重契约与法律,这是乡土社会所欠缺的,而随着农村熟人社会的陌生化发展,现代社会的契约、法律无疑是更符合规律的发展趋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观点,提自己见解的能力。

本文认为:“农村熟人社会的陌生化”会让每个人都依据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与他人交往,村庄的人情味越来越淡,有利可图的则利益纷争渐长,自己人“外化”与熟人“陌生化”导致农村走向以利益算计为旨归的共识规则体系。

材料认为乡土社会缺少现代社会的特性,即契约精神或理性精神。

据以上内容谈自己的见解:结合现实情况一般来说以上内容都不是乡村的真正走向。

“农村熟人社会的陌生化”,会让人们更理性,则人们会全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那就不会“为利益耍尽手段”,如此会使自己孤立于群体之外,这不符合人际交往规律;

结合材料内容,陌生化后人们交往依照理性支配,注重契约与法律,这是乡土社会所欠缺的,但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人们必然朝着理性指引的方向,现代社会的契约、法律来更好的解决问题,即长远利益的方向发展,这才是更符合规律的发展趋势。

本文和材料的观点都失之偏颇。农村熟人社会的陌生化会引领农村朝着理性、现代的方向发展的。

三、费孝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与石英《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建构》——费孝通身上的两种特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千里迢迢,远涉重洋来到这北美胜地丹佛,接受应用人类学会给我的马林诺斯基纪念奖,我的心情已经远远超过了寻常的欣慰和感激。

我师事马林诺斯基教授为时不久,只有两年。我就教于他的门下实有内在的原因,首先是我学习社会人类学的动机。我在《乡土中国》导言中有过一段自白。当时作为一个30年代的中国青年,处于民族和国家存亡绝续的关头,很容易意识到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密切关系,而觉悟到不解决民族和国家的前途问题,就谈不到个人的出路,当时像我一样的青年人,开始认识到必须对中国社会有清楚的理解,因而要求摸索出一条科学地研究中国社会的道路。我早年所追求的就是用社会科学知识来改造人类社会,就是跑出书斋,甚至抛开书本,走入农村、城镇等社区,通过实地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来了解中国社会。但是通过实地观察体验得到的许多资料怎样去整理、分析、解释以达到认识中国社会的目的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找到了马林诺斯基救授的门上。在他的指导下,我把去英国前在家多一个农村里所记下的调查资料,整理和编写成《中国农民生活》这本书。

人民中国建立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是怎样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问题。我于是投身到民族的研究工作中。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放后,各族人民一致要求实现民族平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里要有各民族的代表,民族聚居区要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可以使用各自的语言文字,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也受到合理的尊重……要落实这些措施,许多具体的情况必须要搞清楚。比如,中国究竟有哪些民族?各有多少人?分布在什么地方?另外,我所参与的研究工作是跟人民的要求和政府工作的开展相适应的。各民族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发展经济和文化,要求进行必要的社会改革,而这些改革必须从他们当时的发展阶段出发,由他们本民族人民自愿进行。这里就需要这一种科学研究——如实地分析各民族的社会当时已达到了什么发展阶段。我们研究各民族的社会历史,目的是帮助各民族发展起来,而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比较社会学的知识和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作为我们分析具体社会的工具。我们是为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改革提供科学的事实根据和符合当地人民利益的意见。这可以说是一种应用的人类学。

我常常想到解放前在农村里调查时遇到的苦恼,那就是被调查者不理解我为什么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对他们有什么好处。解放后,我做调查工作时就感觉到温暖和亲切。这其实没什么窍门,只不过是因为被调查者是明白并相信调查者是为他们服务的,是要解决他们的问题,实现他们的愿望。从这种切身体会中,我似乎见到了社会科学的新境界,就是社会科学的调查研究完全可以帮助人类摆脱改造社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进入科学性和主动性。

这段历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就是科学的对人民有用的社会调查研究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也就是说真正的应用人类学必须是为广大人民利益服务的人类学。这就是我在题目中所说的“人民的人类学”的涵义。

(摘编自费孝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

文本二:

围绕着社会学源流的“本土化”之争,深层次上是社会学“科学性”与“人文性”属性的冲突:社会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理论应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性具有科学性的知识,而不能是只适用于特定地域的、本土的、带有人文性的知识。科学性讲究调查实证、定量,强调方法。因此我国不少社会学人实际上把诞生于西方的社会学当作了社会学的全部,潜意识中将“科学”与“人文”相对立。

费孝通先生晚年创造性地提出社会学应当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性格”的命题,大声疾呼“扩展社会学传统界限”。他特别关注到中国传统文化“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格物致知”就是一种直觉认知方式,“含有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实证主义、科学主义的特殊的方法论的意义,它是通过人的深层心灵的感知和觉悟,直接获得某些认识,这种认知方式,我们的祖先实践了几千年”。费先生“双重性格论”为奠定社会学的中国特色指出了方向,他强调“将心比心”的田野调查,注重“解剖麻雀”式典型个案研究,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有机融合,实现“双重性格”的优势互补。这里有严谨严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文化自觉”。

(摘编自石英《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建构》,编者有删改)

1.作为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身上有哪两种特质?

2.文本二阐述了费孝通关于人类学的基本观点,下面是从《乡土中国》中选取的两则材料,请结合观点对下列材料进行简析:

材料一: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

材料二: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我调查得知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的。

【答案】

1.①坚持人民立场。为了国家人民利益,他由此迈入社会学殿堂、投身民族研究。

②坚持理论创新。晚年提出“社会学应当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性格’”的创新主张,有力推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人民中国建立后,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是怎样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问题。我于是投身到民族的研究工作中”可知,坚持人民立场的策略,他也由此迈入社会学殿堂、投身民族研究;

结合“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社会学应当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性格’的命题,大声疾呼'扩展社会学传统界限’”可知,坚持理论创新的策略,晚年提出“社会学应当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性格’”的创新主张,有力推动中国社会学的发展。

2.①材料一体现了人民社会学的“人文性”。立足于特定地域人们的“生于斯死于斯”或“因缘”的直觉认知,来建构人民社会学。

②材料二体现了人民社会学的“科学性”。立足于“寄籍”的调查、个案研究,彰显人民人类学的科学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文本二中“适用于特定地域的、本土的、带有人文性的知识”及材料一中“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可知,材料一体现了人民社会学的“人文性”。立足于特定地域人们的“生于斯死于斯”或“因缘”的直觉认知,来建构人民社会学。

结合文本二中“科学性讲究调查实证、定量,强调方法”及材料二中“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可知,材料二体现了人民社会学的“科学性”。立足于“寄籍”的调查、个案研究,彰显人民人类学的科学性。

四、刘震云《俺村、中国和欧洲》——《乡土中国》“乡土社会”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俺村、中国和欧洲

刘震云

①我从小生长在中国河南一个偏僻的村庄里。接触欧洲,是从身边的生活用品开始的。从十九世纪中叶,随着“西洋鬼子”和“东洋鬼子”的入侵,他们的商品也源源不断来到了中国人身边。我小的时候,村里人仍称煤油为“洋油”,点燃煤油的灯为“洋灯”,村里织布机织出的布叫“土布”,漂洋过海运过来的机器织出的布叫“洋布”,洗脸的肥皂叫“洋皂”,自行车叫“洋车”。                   。

②随着“西洋”人对中国的入侵,他们不但带来了物质商品,也开始播种精神之花。精神产品的主要代表是宗教。一百多年过去,在我的家乡,仍有一部分人在信仰天主教,就是一个明证。当然,精神产品的输入,不像自行车和洋皂的输入那么便宜。上个世纪初,一个意大利牧师,到我的家乡传教,就留下许多笑话。他传教传了四十多年,只发展了八个信徒。他在黄河边碰到一个杀猪匠,便想让杀猪匠信主。杀猪匠:“信主有什么好处呢?”牧师:“信了主,你就知道你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杀猪匠:“我现在就知道呀,我是一杀猪的,从曾家庄来,到各村去杀猪。”这下把牧师难住了,又换了一个角度说:“你总不能说,你心里没忧愁。”杀猪匠倒点头:“那倒是,任何人都有难处。”牧师:“有忧愁不找主,你找谁呢?”杀猪匠:“主能帮我做什么?”牧师:“主马上让你知道,你是个罪人。”杀猪匠立马急了:“我跟他连面都没见过,咋知道错就在我呢?”

③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但反映在宗教等精神层面,更多的,潜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一九九三年,有两个德国朋友,随我到了河南,到了我们村,与我外祖母有一番对话。那年我外祖母九十三岁。两个德国朋友一个叫阿克曼,一个叫威兹珀。外祖母问阿克曼:“你住在德国什么地方?”阿克曼:“德国北方。”外祖母又问威兹珀:“你呢?”威兹珀:“南方。”外祖母用我们村庄间的距离丈量后,感到奇怪:“那你们是怎么认识的?”阿克曼非常幽默:“赶集。”外祖母明白了。又问:“德国每个人划多少地呀?”阿克曼虽然精通中文,但弄不清“亩”和“分”的区别,答:“姥姥,八分。”外祖母大惊,从椅子上站起来,拄着拐棍,着急地说:“孩子,你这么高的个头儿(阿克曼身高两米),怕是吃不饱。”阿克曼想了想,自己每天也能吃饱,接着意识到自己答错了,忙纠正:“姥姥,不是八分,是八亩。”外祖母松了一口气,接着又发愁:“一人八亩地,活儿有些重呀,你媳妇儿肯定受累了。”分别的时候,两个德国朋友拉着我外祖母的手,有些不舍。

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看似潜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从根本论,还是因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同,东西方哲学的不同。一个根本的例证是,东方人看世界,是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个体;西方人看世界,恰恰是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譬如讲,我从小长大的村庄,用中文来表述,就是:中国河南省延津县王楼乡老庄村,而用英语、法语、德语等在信封上的表述是:老庄村王楼乡延津县河南省中国。两者的表述,是截然相反的。不要小看这个差别,证明在两者的目光里,相互已经把对方的世界颠覆了。二零零九年夏天,我在欧洲住过两个月。九月份的时候,我来到杜塞尔多夫。杜塞尔多夫临着莱茵河。这天傍晚,我和杜塞尔多夫的朋友麦润在莱茵河畔散步,我顺口问了一句:“莱茵河的河水有多深?”麦润马上显得非常紧张,皱着眉头想了半天说:“你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有些不解:“为什么?”她说:“因为,莱茵河水的深度,春天跟夏天不一样,秋天跟冬天也不一样。”我听后哭笑不得。第二天傍晚,我和麦润又见面了,麦润问我:“今天过得怎么样?”我回答麦润:“你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我今天过得早晨跟中午不一样,中午跟晚上又不一样。”麦润弯着腰笑了。

⑤……

⑥今年二月份,在加拿大的温哥华举办了第二十一届冬季奥运会,女子花样滑冰项目,过去都是以欧洲为中心,今年,韩国的金妍儿,就打破了以欧洲为中心。打破的方式非常简单,她跳得比别人好,拿到了世界冠军。

(节选自2010年第6期《人民文学》)

1.根据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请在横线上为该段补充一句总结句。

2.试比较第④段中“我”想要的答案与朋友麦润的回答之间的思维差异及原因。

3.下列关于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俺村”在文中具有“标本”的意味,很大程度上显示了中国与西方世界的文化关联。

B.文章讲述的几个故事都很精彩,尤其是第②③两段的两个故事,非常形象地呈现了文化差异下的东西方不同的生活。

C.文章先后写了三组人物对话,一定程度上勾画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与冲突、误会与交融的情形。

D.文章以时间为顺序,以故事为载体,有叙有议,叙议结合,重心在说理,不是叙事。

4.第③段中,外祖母与两个德国朋友的对话耐人寻味,请结合《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安土重迁,社区单位是村落,人口流动率小,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这种社会里,知识形成于长时间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代代相传。”的这段话,探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答案】

1.欧洲(外国)的生活用品,都被村里人冠上了一个“洋”字。/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和欧洲有联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他们的商品也源源不断来到了中国人身边”“村里人仍称煤油为'洋油’,点燃煤油的灯为'洋灯’,村里织布机织出的布叫'土布’,漂洋过海运过来的机器织出的布叫'洋布’,洗脸的肥皂叫'洋皂’,自行车叫'洋车’”可知,文章第一段主要讲述: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和欧洲有联系,以及村里人对外国商品的称呼的原则。

根据“洋油”“洋灯”“洋布”“洋皂”的命名规则,不难推测,对外国商品的称呼就是在正常商品名字前加一个“洋”字。

第一段结尾处是第一段的总结句。根据以上分析不难推测,总结句应该对“外国商品”的命名进行总结,或者说明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与欧洲的关系。

故结尾处可填写:欧洲(外国)的生活用品,都被村里人冠上了一个“洋”字。或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和欧洲有联系。

2.我的思维是:莱茵河的河水大致有多深?平均深度是多少?麦润的思维是:不同季节河水的深度不同,没有专门研究过,因而得不出准确的答案。思维差异的原因是东西方哲学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同。东方人关注一般规律,西方人关注个体的特殊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讨问题,分析原因的能力。

根据“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看似潜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从根本论,还是因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同,东西方哲学的不同”可知,双方不同的世界观和哲学体系不同。

根据“一个根本的例证是,东方人看世界,是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个体;西方人看世界,恰恰是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不同的世界观和哲学体系使得我们对同一个问题的关注点和分析方法截然不同。东方人是一般到特殊的认知方法;西方人却是特殊到一般的认知方法。

我对于“莱茵河的河水有多深?”这个问题的认知是按照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来认知的,指的是莱茵河的平均深度或河水大致的深度。但是对于朋友来说却是相反的,她没有专门研究过莱茵河的深度,而且“莱茵河水的深度,春天跟夏天不一样,秋天跟冬天也不一样”,因而得不出准确的答案。所以朋友很难回答。

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特点、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B.“文化差异下的东西方不同的生活”错误,第②段的例子说明的是东西方文化在宗教认知方面的差异,说明“精神产品的输入,不像自行车和洋皂的输入那么便宜”;第③段的例子说明的是潜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差异。两个例子并非为证明“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服务。

故选B。    

4.中国人乡土观念较重,空间相对独立,流通交流少,看中土地和农业。德国人在欧洲大陆自由流动,比较开放。更注重发展工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

“乡土社会安土重迁,社区单位是村落,人口流动率小,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这种社会里,知识形成于长时间生活经验的积累和代代相传”意思是说,中国人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也就是乡土观念比较重。一般情况下,人们的生活空间相对独立,人员流动性小。人们的生存离不开土地,在土地上人们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和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在这样相对固定的人际圈子里代代相传。同时传下来的还有对土地和农业的敬畏。比如外祖母在思考阿克曼和威兹珀两人住处有多远时,“用我们村庄间的距离丈量”,因为外祖母一辈子都只在村庄居住,她只能用她的生活经验来思考;而且当她认为德国每个人只有八分地时,“外祖母大惊,从椅子上站起来,拄着拐棍,着急地说:'孩子,你这么高的个头儿(阿克曼身高两米),怕是吃不饱。’”,当听到是“八亩”的时候,又感叹“一人八亩地,活儿有些重呀,你媳妇儿肯定受累了”,这样的思维也是基于中国人对土地的敬畏。

根据文中我的德国朋友北方“阿克曼”和南方的“威兹珀”的相识,我们不难窥探到,在西方,人是可以在欧洲大陆上自由流动的,相对于我们的安土重迁,他们是比较开放的,再结合欧洲农业、工业发展历史,以及第一段中“洋油”“洋灯”“洋布”“洋皂”的表述,不难看出,他们更加注重工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