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门】浅谈大型文献整理出版工作流程的设定——以《全元诗》为例

 小夏ho78b993zg 2023-09-24

《全元诗》上承《全唐诗》《全宋诗》,是我国元代诗歌文献的总集,收入近五千位元代诗人流传至今的十三余万首诗篇,计2208万字,分装68册,为201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整理稿自2008年交稿,2013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全元诗》按诗人世次先后排序,世次不明者,按文献出处分列在全书之末。以人系诗,先撰诗人小传,有诗文集传世者,在小传最后说明编录其诗所依据的版本与校勘的版本;对所采用底本的卷帙编次,不作变更删改;集外诗,则依文献来源,编在诗文集之后,并且除通行本之外,一般均在注明出处的同时注明版本。对原始文献中的个别重出、误收诗篇,凡作了相应的取舍判断,均在相应的位置略作说明。根据总集整理原则和要求,凡底本文字通畅,不校他本;凡遇有歧误,则据他本作校勘记;异文较多者,则全文附录,以作参考。对重出互见诗较多、归属判断较复杂者,分别注明互见所在。

对于这样一项大型文献整理出版工程,在其出版环节上,如何从编辑角度进行全面把控,保证其有序、高效、高质量地呈现给学界、读者,是一个需要认真设计、严格执行的流程和规范。

一、设定周密的编校流程和相应规范

我们成立了由十位编校人员组成的编校组,并确定了项目主持人。先是对底本进行全面梳理和核对,并对第一册、第二册进行仔细审查,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有个别问题还较为严重。又由于《全元诗》整理时间跨度较大(20世纪80年代即已立项)、参与整理者众多,从小传的撰写、校勘记的规范,到对凡例的具体执行,均有参差及不尽统一之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着手制订《〈全元诗〉编校流程及相应规范》,召开编校组会议,统一标准与要求,确定每一册的流程。

第一步,核对。整理者已审阅,经排版厂修改,输出新样,需与上校样对核一遍。核毕后的校样,视作整理者所交的定稿。第一步由校对人员承担。

第二步,补校勘记编码。校勘记在每诗之后,整理之初并未对校勘记进行编码。由于《全元诗》是断代总集整理,校勘记相对较少,在近体诗及较短的歌行之后,此例合宜。但就全书总体情况而言,时有长歌体,篇幅较大,又有一题之下有数首至几十首的情况,所需校勘之处有时多至五六条,甚至十数条,使读者寻检十分不便。因此,须对全书校勘记统一标示编码,采用〔一〕〔二〕〔三〕的形式,并删整理之初的“【校勘记】”字样。第二步由校对人员承担,进行两遍,确保无误。

第三步,审稿。因全稿成于众手,质量不一,细节问题较多,审稿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如下。

1. 用字:本书为繁体字直排,正文用规范繁体字、新字型,纪年用汉语数字,不用阿拉伯数;书稿中残留不少简体字、异体字、别体字以及因音同、形近而产生的讹字,都需注意。书稿还存在未直接用繁体输入法录入文字的情况,造成在简体字转化繁体字时产生误字,对此类情况须十分留意。

2. 标点:本书所收皆为诗歌,其绝句、律诗、古风之五、七言,断句相对简单,但凡涉及三、四、五、七甚至九字一句杂糅者,以及诗题下别有小序者,标点容易出错。凡遇此类情况,可先确定韵部,再据文意确定标点。

3. 格式:本书每个单元的内容包括,作者名、作者小传、诗题、诗题原注、小序、诗歌正文、正文原注、校勘记、文献来源等,排版格式统一如下。

     ① 作者名:三号,小标宋;名下并统计收录该作者诗歌数量“若干首”,五号,宋体,与作者名之间空半格。

    ② 作者小传:首行退四字,回行退两字,五号,仿宋。

    ③ 诗题:前空三字,四号,宋体;遇有长篇诗题,中不施标点;若需换行,下空四字,转行退四字。说明:诗题之下又有次一级标题者,该诗题前空四字,11.5磅,宋体;特殊格式诗题,如徐钧《史咏集》(第7册275—308页)中的“周、秦、西汉、后汉”等,前空三字,四号,黑体。

    ④ 诗题原注:小五号,宋体。题下如“几首”“并序”“小注”,第一个与诗题之间空半格,第二个与上一个之间空一格。凡“几首”“并序”,不施标点;“小注”施标点。

    ⑤ 小序:首行退二字,回行齐肩,11.5磅,宋体。

    ⑥ 诗歌正文:顶格排起,11.5磅,宋体。

    ⑦ 正文原注:六号,宋体。施标点。

    ⑧ 校勘记:首行退二字,回行齐肩,11.5磅,仿宋。

    ⑨ 文献来源:小五号,仿宋。前若有注文,与注文之间空两格。

4. 校勘记:书稿校勘记未按古籍整理通行的校勘记规范及术语撰写。因前“第二步,补校勘记编码”工作已完成,此一步工作则需改写校勘记。若底本不误而校本误者,校勘记从删(如此,校码序号势必变动,注意重新编次);若发现文字不通、格律不谐,疑为整理讹误或底本有误者,需要圈出来并另作记录,待查底本或不同版本之文献用以对校,如是因版本不同造成者,须补校勘记(如此,校码序号亦须重编)。校勘记改写原则有三条:底本误者据他本校改;底本不误他本误者不出校;底本不误他本文字两通者出异文校。现在将书稿所涉及的三类情况举例如下。

    ① 改写校勘记。

        a. 第一册P101:其一,呼到玉床前,《文翰类选大成》卷七十六、《四库全书》本《还山遗稿》作“呼到御床前”。其十五,妆奁闘犒军,作“妆奁阃犒军”。其十七,别殿弓刀向,底本原作“别殿宫刀向”,据《元文类》卷九改。改写为:〔一〕玉床,《文翰类选大成》《四库全书》本作“御床”。〔二〕闘,《文翰类选大成》《四库全书》本作“阃”。〔三〕弓,原作“宫”,据《元文类》卷九改。

        b. 第一册P105:其一,朝暮白云遮,底本原作“朝暮白云□”。据《元风雅》卷十一、《文翰类选大成》卷四十四补。改写为:〔一〕遮,原阙,据《元风雅》《文翰类选大成》补。

        c. 第一册P106:久谢公家事,《元风雅》卷十一同底本,《四库全书》本《还山遗稿》作“入谢公家事”。改写为:〔一〕久,《元风雅》同,《四库全书》本作“入”。

        d. 第一册P106:诗题,《元风雅》卷十一、《四库全书》本《还山遗稿》,均作《访耿君玉隐居》。改写为:〔一〕君,《元风雅》《四库全书》本作“居”。或直接改正底本,出校为:〔一〕居,原作“君”,据《元风雅》《四库全书》本改。

        e. 第二册P003:诗题注,嵩山侍,汲古阁刻本《遗山先生诗集》卷一作“嵩山侍下”。免相涴,汲古阁刻本《遗山先生诗集》作“久相涴”。改写为:〔一〕汲古阁本“侍”后有“下”字。〔二〕免,汲古阁本作“久”。

        f. 第二册P012:诗题,汲古阁刻本《遗山先生诗集》卷一作《刘曲龙潭》。互吞吐,汲古阁刻本《遗山先生诗集》作“低吞吐”。注文,城息故雨,汲古阁刻本《遗山先生诗集》作“瞬息致雨”。改写为:〔一〕诗题,汲古阁本作“刘曲龙潭”。〔二〕互,汲古阁本作“低”。〔三〕瞬息致雨,原作“城息故雨”,据汲古阁本改。

        g. 第二册P016:其一,筑翠,汲古阁刻本《遗山先生诗集》卷一作“筑屋”。其二,平生交,汲古阁刻本《遗山先生诗集》作“平生友”。改写为:〔一〕筑翠,汲古阁本作“筑屋。”〔二〕友,原作“交”,据汲古阁本改。

        h. 第二册P024:则人哭,汲古阁刻本《遗山先生诗集》卷二作“刖人哭”。改写为:〔一〕刖人,原作“则人”,据汲古阁本改。

        i. 第二册P032:其一,皆通达,汲古阁刻本《遗山先生诗集》卷三作“皆通逵”。改写为:〔一〕逵,原作“达”,据汲古阁本改。

    ② 删除校勘记。

        a. 第一册P109:谁识子阳蛙,《四库全书》本《还山遗稿》作“谁识子阳蛀”。按:底本不误,别本显误,不必出校。

        b. 第一册P232:于常,《丛书集成》本作“干常”。按:底本属于刊刻衍笔,如“已”“己”“巳”类,可径改,不必出校。

        c. 第二册P017:诗题,淅江,汲古阁刻本《遗山先生诗集》卷一作浙江。淅故,汲古阁刻本《遗山先生诗集》作浙故。入先驱,作“入兆驱”。按:淅江不误,作“浙”为讹字,不应出校。“兆驱”不词,似亦可不出校。

        d. 第二册P018:百里程,作“白里城”。按:“百里程”不误,与下句“川途忽遐阻”相应。

        e. 第二册P024:人迹,汲古阁刻本《遗山先生诗集》卷四作“人辽”。按:“人迹”,不误。“人辽”不词,似亦可不出校。

        f. 第二册P051:能勿惧,底本作“能勿缨”。按:此处“惧”字押韵,做“缨”必误,可不出校。

        g. 第二册P057:诗题,予方,汲古阁刻本《遗山先生诗集》卷五作“子方”。湘裙,作“湘君”。按:“予方”“湘裙”具不误,皆可不出校。

        h. 第二册P059:诗序,兴定末,汲古阁刻本《遗山先生诗集》卷五作“兴定求”。按:诗序原文:“兴定末,伯英殁于关中,杨户部叔玉购石得之。”兴定,金宣宗年号。“求”字形近而误,可不出校。

        i. 第二册P070:下筯,底本作“下箸”。按:“筯”即“箸”,不必出校。

        j. 第二册P110:诗题,己亥,汲古阁刻本《遗山先生诗集》卷九作“乙亥”。按:诗曰“五十未全老,衰容新又新”,元遗山五十岁时,适为己亥,可判定其不误,不必出校。

    ③ 补校勘记。

        a. 第一册P059:《寒食日作春游诗》十顷方池闲御园,森森松柏罩清烟。亭台万事都归梦,花柳三春却属仙。岛外却无清绝地,人间惟有广寒天。深知造物安排定,乞与官民种祸田。按:整理者据《丛书集成初编》本编录丘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诗。而《丛书集成初编》本所据底本为《连云簃丛书》本,兹据《连云簃丛书》核校,该诗“岛外却无”之“却”字作“更”,“祸”字作“福”。前字且不论(上一句已有“却”字),“祸田”与诗意相违,须补校勘记。

        b. 第一册P104:百顷逍遥苑,千年罗什家。荒林藏屋小,细径逐溪桧。按:“桧”字,于韵不叶。《元诗选》正文作“细径逐溪斜”,须补校勘记曰:“斜,原作'桧’,据《元诗选》改。”

        c. 第一册P113:老病乡心重,艰厄世契疎。按:此为五律诗,“厄”字处当用平声字,《元诗选》作“危”,可以据之校改。

    ④ 以上改、补校勘记,须首先确定是否为录文错误,方可决定是否改、补。因所据底本数量巨万,风貌各有不同,尤其文献来源为抄本、题跋等,录入错误较多。

        a. 第一册P002:宿乌繁吟朝鬬巧,游人远适夜忘归。按:“乌”,似应作“鸟”。此处七律,依律亦当为仄声。

        b. 第一册P030:吾身道性未开眼,土塌紫扉且容膝。按:“土塌紫扉”,似应作“土榻柴扉”。

        c. 第一册P045:物裹光阴促,人间兴废多。按:“裹”,似应作“里(裏)”。

        d. 第一册P079:昔日玉清曾拄紫,今朝岩下肯披罗。按:“紫”,似应作“魔”。

        e. 第一册P146:穷年读经史,志一疑于神。按:“疑”,似应作“凝”。

        f. 第二册P007:太梁语三日,副我夙所钦。按:“太”,似应作“大”。

        g. 第二册P009:文章二百年,不浗四壁空。按:“浗”,似应作“救”。

        h. 第二册P014:旧闻清冷渊,天籁如撞钟。按:“冷”,似应作“泠”。

        i. 第二册P105:绿映高伭树,红迷远近花。按:“伭”,似应作“低”。

第四步,统稿。编辑审稿过程中,如有疑而不能决的情况,若非体例问题,先另单留存,待每周或两周一次的“统稿会”时提出、讨论、解决。编辑完成后,再由统筹者审读一遍格式。

第五步,退改。完成一本,即退改一本。

第六步,核红。这一步要求大致分为三步骤:①核红,②读校,③核目录,如版面无改动,需要将页码全部核定,如果有改动,只核诗题即可,待出新校样再核定页码。

第七步,外审。一则内容比较丰富,再者版本比较复杂,容易出错。有些诗人的别集也已有了较好的点校本,甚至注释本。后出之本,如果未能后来居上,甚至问题不少,容易遭人诟病。因是总集整理,版本校勘不宜过多,但须保证底本与重要校本的选择合理。

第八步,审核。对外审提出的问题,一般的格式、标点、改错字、定正字等问题,直接确认即可。对底本或者校本提出新的意见,需要整理者配合的,则先写出修订建议,再与整理者商定如何修改。

第九步,定稿。以上问题均已解决后,方可定稿。

第十步,整理编辑意见、建议等材料,归档。将编辑、校对、外审所提修改意见,以分册为单位,统一整理,写出“编校说明”(须在审稿过程中时刻留意,并作记录),将意见及建议按类归纳,并举事例说明。完成一册,即发稿一册。

二、大型文献整理出版的其他保障

古籍整理最关键的一步是选定好的底本,《全元诗》作为大型文献整理项目,所用底本、校本数量巨万,又因整理者众多,手头的底本、校本未能一时收齐,需要充分利用中华书局图书馆所藏图书,以及其他单位的藏书,支持项目的顺利完成。《全元诗》工作组由两位副总编辑担任总协调人,协调底本、校本的及时调配,处理出版过程中一切突发情况。

另外,总集的编纂,极易重收诗人、诗作,又由于古人称呼随意,或称名,或称表字,或称别号,亦易将同一人分属两处,且全书由多人整理,也容易产生此类问题。针对以上特点,在统稿时着力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诗人名字号进行比对,对诗篇进行查重分析,发现问题及时与整理者沟通,一一得以解决。

出版社是大型文献整理出版的承担者,也是大型文献作者或整理者的服务者,同时还是作者或整理者的诤友,拾遗补缺,以臻完善。为保证修改过程与整理者的顺畅沟通,《全元诗》特指定两人,与整理者对接,收送书稿,就编辑意见及建议,与整理者逐册沟通,在往还之间建立默契与信任。

《庄子·逍遥游》云“小大之辨”,郭璞注曰:“各以得性为至,自尽为极也。”图书出版无大小之别,其至一也。谨以《全元诗》审读报告为例,不揣孤陋,与同人交流一得之见如上。

(原载《中国编辑》2016年第1期,

作者俞国林、朱兆虎系中华书局古籍出版中心文学编辑室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