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补 《红楼梦补》四十八回,据著录云有嘉庆己卯(二十四年,1819)藤花榭刊本,但查各大图书馆,均未见;而著录藏香港中文大学冯平山图书馆的嘉庆原刊本,亦非原刊。今所见最早为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藤花榭刊本,藏辽宁图书馆、浙江图书馆。书前有犀脊山樵序,署“时嘉庆己卯重阳前三日归锄子序于三晋定羌幕斋”的《红楼梦补序》,又有《例略》七则。据序及第一回起首文字,知作者即归锄子,真实姓名无考,只知道他在定羌做馆师。 ![]() 红楼梦补 古代刊本 书前的两篇序,有两点很值得注意: 其一,犀脊山樵序云:“余在京师时,尝见过《红楼梦》元本,止于八十回,叙至金玉联姻、黛玉谢世而止。今世所传一百二十回之文,不知谁何伧父续成也。原书金玉联姻,非出自贾母、王夫人之意,盖奉元妃之命,宝玉无可如何而就之,黛玉因此抑郁而亡,亦未有以钗冒黛之说。不知伧父何故强为此如鬼如蜮之事,此真别有肺肠,令人见之欲呕。”这段话,说他所见到的《红楼梦》是八十回(与今传世各抄本同,惜未说明所见是抄本还是刊本),且这部八十回的《红楼梦》已经写到宝玉、宝钗成亲,黛玉去世,与今传八十回抄本不同;而所说宝玉婚事的情节,又与脂砚斋评语所说曹雪芹原稿相吻合。如果不是作序者有心作伪,这无疑是有关《红楼梦》版本极重要的资料,就其时间来说,也是较早的。 ![]() 红楼梦补 其二,归锄子自序说他续书的动机是:“借生花之管,何妨旧事翻新;架嘘气之楼,许起陈人话旧:此'后'、'续,两书所以复作也。但如宾岂有并尊,抑后来更难居上。屈我潇湘之位,尚费推敲;让人金石之缘,终留缺陷。”由此可见,归锄子是不满《后红楼梦》、《续红楼梦》二书,所以自己操笔,以为黛玉吐气扬眉。正是这种想法,导致了《红楼梦》的续书不断涌现。 《红楼梦补》“直接前书九十七回,自黛玉离魂之后写起。凡九十七回以前之事,处处照应,以后则各写各事”(《例略》)。书叙黛玉魂归幻境,警幻仙子与女娲相商,暂借三生石以补离恨天,让黛玉返魂。黛玉复活后,看破红尘,返扬州故里。 宝玉与宝钗成亲后,夫妇不和。宝玉得知黛玉返魂,即去扬州寻找,未遇。宝钗自宝玉走后,郁郁而亡。贾母等找回宝玉,并为其聘定黛玉为妻。宝玉应试获隽,授翰林,奉旨完婚。黛玉主持家政,清除积弊,贾府经济好转。宝钗时被遣借体还生,于是宝、黛将宝钗、晴雯、袭人等接回大观园,和睦度日,又广做善事,在家中建太虚幻境。最后,宝玉在梦中与众女同观已经修改过的《金陵十二钗图册》,顿悟世情。 归锄子虽然自称本书扫弃陈言,与《后红楼梦》、《续红楼梦》不同,其实“抑钗扬黛”的主题完全一致,在情节的安排上,也同样是让黛玉复活(或重到人间),宝黛成亲,宝玉中进士、做官,贾府恢复繁盛,没有什么新的构思奇想。在笔墨布局上,本书有所提高,故《读红楼梦纲领》说:“此书别开生面,亦有近情动人之处。”《忏玉楼丛书提要》说:“解盦居士称翻案诸作,此为第一,吾亦云然。然宝、黛为木石姻缘,质锁作定,大可删去;眼泪化金,尤属无理。至于通体口吻,与原书逼肖,可谓善于摹仿者矣。” |
|
来自: 海阔天空vmee2u > 《红楼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