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秀春 走立德树人之路,揭开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新篇章

 昵称15221501 2023-09-26 发布于湖北

走立德树人之路,揭开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新篇章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中心小学  向秀春  邮编:444324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渗透教育,立德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用教育的感化引导学生,通过教育方式的创新,对学生进行塑造与改变,帮助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德育教学目标有着高度的契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将德育教育的理念与课堂内容进行衔接,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尊重学生性格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语文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简述相关教学方法,以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立德树人;渗透途径;有效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学习教育会为学生的成长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今后学生的成长进步以及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在教授课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语文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与健全的人格。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可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拓展,以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一、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立德树人的内涵解读
        语文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涵盖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表达和理解、情感和语用以及文化态度价值观等。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方向和基本任务理解较为片面,偏重于课本知识学习的学生的语言应用技巧,将语文教学作为交流工具,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其他价值。语文教学对于促进小学生心智成熟完善、塑造健全品格和提升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偏向于语言沟通和思维认知,对于小学语文社会化目标认识不足,特别是学生的思维习惯、生活态度、社会认知等方面内容,导致学生在面对复杂局面以及创造性思考的能力不足。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立德树人的渗透教育,是实现社会化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授课教师能够将课堂教学内容与现实教学相结合,针对课本内容进行创新,挖掘与之相应的社会化目标与理念,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育效果,以此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1]。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的相关策略
       1.语文教师言行举止的生活引导效用发挥
        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较强,学生在与老师交流过程中,会对教师的行为举止以及思想观念进行感知与模仿,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式立德树人教育,需要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德育修养,注重自身言行举止对学生所发挥的引导效果。而小学课本知识内容教学过程中,大多教学内容也是以模仿作为重要学习手段,通过学生的魔法练习来弥补自身认知上的空白。在语文课本教学过程中,以“尊重他人”的立德树人教育教学为例,尊重二字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核心,授课教师在针对学生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教学互动阶段,授课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身的观点,阐述自身对课本所学内容的理解,表达自身的疑问。而对于学生所提问的问题,授课教师要针对每一个问题内容做到详细解答和及时反馈,通过耐心地讲解和鼓励,体现授课教师对班级学生的尊重,不打断、不嘲笑、不忽视每个学生的问题与疑惑,做好细节上的行为管理,使自身的言行举止能够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一定的熏陶,从而做好立德树人的渗透教育。
        2.立德树人教育在小学语文课文朗读活动中的渗透
        小学阶段学生具备好奇心,强的学习能力较弱,知识认知较为片面。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心理,对于小学阶段语文课堂的渗透教育,授课教师可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应用,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例如,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小学语文课本知识内容较为简单,并未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十分符合当前小学生理解能力较弱阶段的教学应用,而朗读教学是一种将文字转述的活动,在朗读过程中使学生能够锻炼自身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多次反复的阅读朗诵,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感悟语文课本知识内容中所表达的情感,引起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实现情感渗透教育。因此,在教学准备阶段,授课教师应对语文教材中适宜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素材进行收集与整理,在教学设计阶段,授课老师以科学安排课堂时间,能够通过集体朗诵、单独朗诵、分段朗诵等方式,进行立德树人教育。
       3.生字学习,融合立德树人
        小学阶段生字学习是重要的学习任务,在此阶段授课教师可针对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作为切入点,在学生认识生字过程中进行教育拓展,开展渗透性德育教育。汉字是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具体载体,其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构造特点鲜明,授课教师可带领学生观察分析汉字的书写笔画以及汉字所表达的思想关系,通过对文字内容所表达的文化特征以及高尚情操与德育树人教育相结合,从而达到渗透教学的目的。以汉字“敬”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可鼓励学生以敬字进行组词,如尊敬,敬爱,敬奉,并鼓励学生用相关词语进行造句,在造句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敬字的含义进行深入理解。敬:以攴促之言行真善美,授课教师通过对“敬”所表达的深刻含义以及“敬”字所应用的语句,进行阐述,使学生懂得尊敬他人,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教育[2]。
       4.在作文训练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
        作文训练是授课教师了解学生内心想法,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引导的重要方式手段。在小学阶段作文训练,授课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选材,能够分析辨别正面材料与负面材料,对于不好的价值观念以及思想认知,应及时引导以及帮扶解惑。例如,以“童年最难忘的一件事”为写作题材进行语文写作锻炼过程中,部分学生在题材选择过程中并未使用正面的选材,虽然在语文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各种写作技巧以及描述手段,将童年最难忘的事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授课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此时的错误思想观念,虽然整体描述较为详细,但并未弘扬积极的正能量。对此,授课老师可采用语文讲评的方式,通过对本篇文章的亮点进行简要阐述,能够针对写作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讲解,甚至可以通过辩论比赛的方式,鼓励班级学生共同分析,帮助学生改变错误的思想观念,能够挖掘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从而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学习心态。
        5.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主题是“请你支持我”教学为例,在这一阶段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交流技巧,面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情,如何说服别人来支持自己解决问题,在不同的环境下,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授课老师可通过角色扮演、生活模拟等方式,对学生对生活过程中共同经历或共同存在的一些场景进行教学训练,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语言交流过程中,语言表达方式的重要性进行体验,使学生认清自身生活过程中,随便乱说话或不注重讲话细节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以及误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学会怎么和别人讲话,怎么听别人讲话,不断提升学生的情商。通过教学训练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有礼貌,有耐心的倾听他人说话,不随意打断他人讲话,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长此以往,解决学生一些低情商的问题。         
        总体而言,在小学阶段对于语文学科进行立德树人渗透性教育,是实践语文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教学阶段需要授课教师,能够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利用不同的教学素材与教学环境,开展渗透性教育,使语文学科的价值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马彪.植根课堂立德树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21(41):49-50.

        [2]冯硕.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1(03):36-3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