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志勇:家校共育:理论、组织、边界与实践

 等待花开1226 2023-09-26 发布于新加坡

图片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教授 张志勇


图片

家校共育的理论基础

1、交叠影响阈理论

什么是交叠影响阈理论?它由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爱普斯坦教授提出。该理论认为,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个主体的行动既有跨界到对方领域,也存在独立部分,从而对儿童成长产生交互叠加的影响。这一理论批判了传统家校分离论,认为儿童成长所依托的家庭、学校和社区都抱有相同的目标,承担共同的教育责任,他们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是相互交织且难以区隔的。这一理论提出了6种类型构成的实践框架,即当好家长、相互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与社区合作,以用于指导家校合作的具体实践。
 
2、家庭建设基础论

家庭教育的基石是什么?孩子是可怕的模仿者。如果你想养育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首先就要成为富有爱心的父母。你无法帮助他们形成这样的习惯,但可以言传身教。我们必须要把家庭教育这块基石奠基在一个良好的、健全的、健康的家庭之上。孩子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情绪的波动,往往都与家庭环境直接相关。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能够真正地引领家庭教育,就要建设一个和谐的家庭、文明的家庭和进步的家庭。
 
3、家庭教育关系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种微型社会,也可视为一种系统。家庭系统是由人和关系所组成的次系统所构成。家庭教育不是单一个人的教育,而是家人共同的教育,而这种教育是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联结而实现的。或许可以说,家庭关系的性质是家庭教育的本质。由此,研究家庭关系及其范畴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教育委员会顾问、权威神经科学家约翰·梅迪纳认为:在美国,对学业成就的最佳预测指标,就是家庭情绪的稳定性,而家庭情绪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关系。…… 如果你真的关心孩子的智力发展,你的第一要务就是爱老婆,这是家庭关系本质最重要的要素。夫妻之间的这种关系决定了家庭关系的样式和样貌,孩子在家庭环境里面最主要的营养就在这里。

家庭教育的内外部关系。

我们要研究家庭教育最基础的环境是家庭环境内部的关系—家庭教育系统。

间接环境关系是家庭社会教育系统;
直接关系是家庭社区教育系统;
核心环境关系是家校教育系统。

关系构成了教育的环境和条件。家庭教育系统提供孩子成长最直接的影响。当家校系统的连接愈佳,孩子的发展愈健全。

家庭教育内外部关系的建设意义。

夫妻关系是基础,夫妻关系愈健康,孩子成长愈健康;
亲子关系是根本,亲自关系愈健康,孩子成长愈健康;
家校关系是关键,家校关系愈健康,孩子成长愈健康。
 
4、家校教育共同体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校和家庭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行动,儿童才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第一、家校共育的“四个基本假设”。

没有家长不关心自己的孩子。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除非精神有问题;没有家长不关心孩子所在的学校;没有家长不关心孩子在他的学校里正在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没有家长不愿意为孩子所在的学校发展贡献一点力所能及的力量。基于这样四个基本假设,我们可以说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内在力量。

第二、家长没有权利缺席孩子的教育。

如何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活动?因为只要缺席了,就缺失了了解孩子成长的机会,就缺失了教育孩子的宝贵机会,就缺失了与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家长的缺席同样会带来教育新的不公平。

我们现在研究农村教育,发现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家庭教育的缺位,实质上在极大的影响农村教育。农村的留守儿童那么多,农村父母离异的家庭比例也相当多,都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带来更大的教育不公平。我们要和每个家长去沟通,希望多参与到家校共育当中来,参与到学校家长委员会的活动当中来。我们要用这样的理念、这样的理论影响家长、调动家长,希望我们要真正把道理讲透,唤醒家长参与学校家庭教育、参与学校教育、参与家校共育的内在积极性。

第三、家校共同体。

每位家长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资源。什么是教育资源?差异就是教育资源,生活就是教育资源,参与就是教育资源。当我们把教育的眼光放开之后,把教育当作育人的时候,大量的教育资源不在校内,而是在校外、在家庭、在社区。每个家庭的生存背景、生活样式、生活故事,都是课程。孩子在家庭的课程教育中,才能感受到生存的意义、生活的意义,人的价值感才能唤醒。

第四、家长都是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我们要让我们的家长做学校教育的知情者。我们的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我们要办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我们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是什么?要让家长们清楚,要让我们的家长做学校教育的建议者、协同者、参与者、监督者,让他跟我们的孩子们一块成长。要这样去看我们的家校关系、父母和学校的关系。

家长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力量。没有家长的参与,就不会有完整的学校教育。没有家长的参与,就不会有完整的家庭教育。没有家长的参与,就不会有完整的生活教育。没有家长的参与,就不会有完整的实践教育。没有家长的参与,就不会有完整的道德教育。

家长参与教育的特点是什么?家长是最无私的,不会讨价还价;家长是最用心的;家长教育是最有效的;家长教育是最廉价的。

家长当中有很多专业人士,他们可以补充很多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尤其是实践性的社会教育、法律教育、公检司法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有无尽的资源可以供我们使用。

图片

家校共育的组织机制

谁来组织家长?谁来把家长组织起来呢?家校合作共育的组织机制是什么呢?家长委员会建设是根本。

2008年,山东的课程改革再出发,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这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契机。凝聚谁的共识?家长的共识。当时我们从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角度抓突破口,全面建立了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我们希望以此来改变家校关系,实现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怎么样建立家长委员会?山东第一次提出来要建立三级家长委员会。首先把家长委员会建在班上,在班级基础上选出代表,组建年级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再选出代表组成学校家长委员会。常态化的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组织,年级性的活动、全校性的活动,由学校来组织。我们有效地提高了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教育、组织家校共育的程度。

如何处理好班级、年级与家长委员会的关系?

家长是家长委员会的主体,学校不要代替家长。家长委员会要在学校的指导、帮助下组建。家长委员会和学校的关系是协作共赢的伙伴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所以要尊重家长委员会活动的主体性。家长始终应该是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主体。

家长委员会的性质是什么?它是一个权责统一的群众性教育自治组织。是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组织;是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组织;是实施家庭教育的重要组织;是学校指导下的组织家校合作共育的组织。

我们希望家长委员会有四大职能、两大活动空间。四大职能是民主管理、参与教育、家长教育、家校共育。要民主管理,要让家长监督,要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要向家长开放课堂。要组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经验的分享,要在家长委员会的支持下推进家校共育的活动。

两大活动空间是学校与社会。一方面要欢迎组织家长们走进学校,了解学校,理解学校;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走出学校,要发挥家长们联系的一切社会资源,支持学生走进社会。

每位家长都是学校教育的同路人,要让每位家长有序地参与学校教育。每位家长都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志工。我们要和家长们沟通,形成这样家校共育的理念。

家校委员会建设的意义在哪里?让每个家长都组织化地参与到教育工作中来,释放所有家长对教育的爱,对教育的关注,对教育的支持。由此,我们看到的将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融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融合。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撬动的,不仅是学校教育样式的变革,更是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所以家长委员会唤醒的是什么?是全社会的公民意识、民主精神、志愿者精神。
 

图片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边界

第一,学校教育的僭越

教育功能僭越:我们学校教育现在大量的事情往家庭里面去推,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

教育职能僭越:家长批改作业、家长辅导功课、家长陪伴学生学习成为常态,这不正常。

教育归因僭越:家长会成为对家长的通报批评会。

要克服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僭越,明确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边界,关键有三个方面:

一是学校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方面肩负着主体责任;

二是学校教育领域的专业活动,即教师应该承担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应向家长转移;

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功能定位上的分野必须坚守,学校教育应该尊重家庭教育的优势领域,尊重其应承担的独特责任,不能混淆和消解二者的教育边界。

第二,家庭教育的误区

现在我们的家长有四个问题,一是包办一切,包办一切生活、一切劳动。二是短视,格局不高,眼里的孩子只有学习,其他活动都不要。社会服务、志愿服务,有些家长认为都是多余的。搞一些研究型学习、社会实践,也觉得是多余的,认为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家长的短视格局,会带来孩子很大的成长障碍。三是偏颇,只要孩子出了问题,都说是孩子的错。四是盲目自信,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学习成绩是最好的,应该考一个名牌大考。
 

图片


教育的短视化和功利化是很严重的,这种严重带来的问题是什么?带来的问题是只有学习,只有升学,只有考试。我们孩子的焦虑感、压力感、无力感越来越强。

第三,家庭教育的领域

1.家庭教育的优势领域:促进儿童的道德发育。

在《重塑真善美》一书中,加德纳认为环境影响着儿童真善美观念的发展。学校教育容易培养“真”,家庭教育容易培养“善”,而同伴和媒体容易培养“美”。学会做人,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家庭教育最根本、最有效的职能。家庭生活及其向社会生活的延伸,为儿童的道德成长提供了最丰厚的土壤。

韩国前教育部长文龙鳞先生强调:道德教育完全是父母的责任。而人的道德学习是有其关键期的。根据目前的发现,人的大脑的道德学习,即道德推论与道德的感性能力是大脑前头叶担任的工作,其敏感的发达时期在3-8岁前后,在10岁前后其道德学习能力会达到最适状态,即道德学习的决定性时期在10岁之前。孩子如果在前头叶活动活泼的10岁以前能够得到充分的道德教育,且付诸于实践的经验多了,就可以在大脑的刻印电路的帮助下增强对于道德的渴望与责任。所以10岁之前的道德学习尤为重要。

2.家庭教育为学校教育提供经验支撑。

家庭教育不是直接组织学习的。在家庭教育里,把儿童的生活经验会有效地支撑孩子的概念学习。通过经验的支撑,儿童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结构的建构会更快。我们的家庭教育要干什么?要在劳动教育、体育、美育、书育、自然教育、社会教育、内省教育上多下功夫。

3.家庭教育向学校教育让渡时间和空间的原则。

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的延伸与传统家庭教育之间仍然具有鲜明的分野:

一是专业化,它是有目的的学校教育在家庭环境中的实施,是教师专业教学活动的一部分;

二是个性化,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可分为两类,既包括面向全班学生的基本学习指导,更包括面向少数学生的拓展性学习指导;

三是协调性,学校对各个学科教师开发的课外课程资源,各个学科不能顾此失彼,不能把学生的家庭教育时间完全占满,必须为学生留下自主学习、差别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图片

建设“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

明确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边界,不是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分道扬镳,而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让学校和家庭两种教育力量共同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贡献全部力量。建构“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家校合作中的主导作用。为此,我提出了 “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模型。
 

图片


第一是“同责”。这是建构“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的前提。所谓“同责”,就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做到“志同”。要唤醒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责任感。

第二是“同道”。这是构建“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的基础。所谓“同道”,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做到“志同”的基础上,要做到“道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共同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说到底,就是要建设一种教育共同体文化——对孩子建立共同的教育愿景、教育规则,并自愿为孩子的成长付出努力,做出贡献。

第三是“同构”。这是构建“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的关键。家庭与学校在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环境课程与知识课程方面,形成了一种同构关系,即共同成为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与课程资源的提供者,促使家庭与学校围绕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形成一种“环境—课程”同构关系。

第四是“同力”。这是构建“学校—家庭教育共同体”的归宿。所谓“同力”,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做到真心、真诚相互支持,相互之间形成一种志愿服务关系,教师作为学校的代表,是家庭教育的志工;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代表,是学校教育的志工。

我们家庭教育不是靠说教,而是在大量的亲子参与当中体验出来的。这种体验转化为一种情感和价值,才能够真正地调整我们的教育关系。建设家校共育共同体,创造更好的教育生态,让我们的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图片

 

作者张志勇系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教授。本文是作者于2021年7月19日在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主办的2021年新时代“成长中的教育家”暑期高级研修班所作主旨报告。研修主题:教育家的素养与能力提升。文中内容是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