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高扬的绝响,能否再续米格辉煌——解读米格-35战斗机

 友里 2023-09-26 发布于江苏

今天继续介绍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研制的米格系作战飞机。上次介绍了米高扬设计局的技术集大成者——米格-29战斗机。本次介绍它的最新发展型号,可能也即将成为米格绝响的型号——米格-35战斗机。

米高扬的绝响,能否再续米格辉煌——解读米格-35战斗机

本文约3580字,主要从发展概况、主要特点、基本性能、型号类别、服役状况、实战应用等方面,对米格-35战斗机做一个简要的全景描绘。文章为个人原创,大部分内容源自国外和国内的各种公开信息。由于米格-35的信息相对较少,如有错误,敬请指正

米格-35“支点”-F

发展概况

米格-35是米高扬设计局(后改为米高扬公司)在米格-29M2和米格-29K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深度改进型,各方面性能相比早期型米格-29有比较大的提升,计划用于出口。北约绰号“支点”-F(Fulcrum F)。

米格-35的研发过程比较曲折,也较为复杂,折射出米高扬公司在21世纪艰难的发展前景。

在2005年的莫斯科航展上,米高扬公司宣布将自筹资金启动米格-35项目,目标直指印度“中型多用途战斗机”(MMRCA)项目。

印度新发布的战斗机项目高达120多亿美元,吸引了世界各大军工巨头。参与初期竞争的有6个机型:美国F/A-18E/F“超级大黄蜂”、F-16“战隼”、法国“阵风”M、欧洲EF-2000“台风”、俄罗斯米格-35和瑞典JAS-39'鹰狮'。

俄罗斯方面,2007年1月9日,改装自米格-29M2双座预产机的米格-35技术验证机(154号)首次试飞。同年2月7日,米格-35在印度班加罗尔航展首次公开亮相。

高调亮相的154号机

米高扬的绝响,能否再续米格辉煌——解读米格-35战斗机
米高扬的绝响,能否再续米格辉煌——解读米格-35战斗机

这架154号机,是米高扬公司改装的三架原型机之一,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一架。这三架与之后的米格-35并不完全一样。

俄罗斯和印度签订的“免费”大单——“维克拉玛迪特亚”号航母的改装项目,选择了俄罗斯米格-29K作为舰载机。

利用为印度研制新版米格-29K的机会,从2009年到2010年,米高扬公司在一架米格-29K早期型和一架米格-29KUB双座型的基础上改装出两架原型机(961号单座型和967号双座型),用于飞行试验和对外展示。

967号双座型机

米高扬的绝响,能否再续米格辉煌——解读米格-35战斗机

在竞标失败后,961和967号先后被改回了米格29K/KUB(对应型号分别为941号米格29K和204号米格29KUB)。后来分别在2011年6月和2014年12月坠毁。因此,早期型米格-35仅剩下154号一架。

2012年,米格-35一度入选印度“中型多用途战斗机”项目,但最终还是被淘汰出局。米高扬公司并未放弃米格-35项目,继续进行研发,后来又制造出两架原型机,即米格-35UB(747号)双座型和米格-35S(741号)单座型,分别在2011年12月24日和2012年2月3日首次试飞。

这两架原型机在世界各大航展高频度亮相展示,力图实现出口突破。

747号机,双座型

米高扬的绝响,能否再续米格辉煌——解读米格-35战斗机

741号机,单座型,其实把后座舱空间加装油箱,但保留了座舱盖

米高扬的绝响,能否再续米格辉煌——解读米格-35战斗机

2014年,俄罗斯国防部订购了两架米格-35预生产型,米格-35S(702号)单座型和米格-35UB(712号)双座型。

曝光率比较高的702号和712号机,分别为单座型和双座型,单座的702号同样是后座舱改装油箱不坐人

米高扬的绝响,能否再续米格辉煌——解读米格-35战斗机
米高扬的绝响,能否再续米格辉煌——解读米格-35战斗机

2016年12月13日,预生产型米格-35首次试飞。

新米格-35的亮相着实惊艳,其实就是702号机

米高扬的绝响,能否再续米格辉煌——解读米格-35战斗机
米高扬的绝响,能否再续米格辉煌——解读米格-35战斗机

2017年1月26日,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公司(UAC)正式对外公布了米格-35战斗机。

2019年9月1日,在莫斯科航展上,一架米格-35战斗机在飞行展示期间其左翼上方一大块蒙皮突然脱落,所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飞行事故,但给外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使原本就困难的出口之路更加雪上加霜。

截止到目前,已经生产了14架米格-35战斗机,其中8架已进入俄罗斯空军服役。

主要特点

米格-35虽然在外观上与米格-29相似,但实质却有很大不同。米格-35融合了米格-29M2和米格-29K的部分特征,通过机体部分结构的放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来实现性能的提升,但是没有放大机体,以避免开发新机体增加成本。

米格-29与米格-35机体对比,图片来源见水印。可以明显看出雷达罩、后缘襟翼、翼尖、尾翼、尾椎等多个地方都有较大改动,翼下挂架也增加了一对

米高扬的绝响,能否再续米格辉煌——解读米格-35战斗机

相比早期的米格-29,米格-35的空机重量大幅增加,最大起飞重量也随之增大;同时换装推力更大、油耗更低的RD-33MK发动机,具有全向推力矢量控制能力,加上放宽静稳定度设计和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米格-35的机动性能进一步增强。

机体结构方面,座舱后部增加一个油箱,机内燃油容量进一步增大,航程增加。机翼和边条翼前缘进行了锐化,增大了副翼翼展,后襟翼面积大幅增加。翼尖更加圆滑并加厚,安装有前后向的雷达警告接收机。去掉了进气道上方的百叶窗式辅助进气门,改在进气口安装可收放隔栅;进气道下唇口位置可调节,能增大起飞时的空气流量。

米格-35的座舱示意图,单座型将后座舱设置一个油箱

米高扬的绝响,能否再续米格辉煌——解读米格-35战斗机

机身蒙皮广泛采用铁氧体雷达吸波涂敷材料喷涂,可进一步降低雷达辐射特征,减少雷达反射截面积。

动力系统方面,发动机换装两台新型RD-33MK发动机,这是RD33系列的最新改型,发动机使用寿命延长到4000飞行小时。RD-33MK具有全权限数字发动机控制单元,并且风扇、高压压气机,燃烧室和高低压涡轮都经过了重新设计,最大加力推力可达88千牛。

航空电子设备方面,航空电子系统采用开放架构设计,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甲虫”Zhuk-AME,该雷达有652个收发模块,每4个模块被制造成一个模组共163个模组,相控阵天线直径0.7米,对空中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大约160公里,并可同时跟踪30个空中目标。“甲虫”-AME无论在抗干扰性能、多目标交战能力、扫描精度、处理速度还是同时操作的作战模式上都远优于“甲虫”-M。配备了OLS-UEM综合光电传感器,集成了红外传感器、电视摄像机和激光测距仪,最远搜索距离可达55千米。

型号类别

米格-35D:双座技术验证机。

米格-35S:预生产型单座机。

米格-35UB:预生产型双座机。

基本性能

尺寸数据

翼展:11.99米

机长:17.3米

机高:4.73米

机翼面积:42平方米

机翼后掠角:42°

机翼展弦比:3.43

重量数据

空机重量:12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19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4500千克

最大机内油量:6760升

最大载弹量:7000千克

飞行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1450千米/小时(海平面)

M2.23/2400千米/小时(高空)

实用升限:17500米

限制过载:+9g/-3g

最大爬升率:325米/秒

作战半径:1000千米

最大航程:2000千米

转场航程:3100千米

动力装置

2台克里莫夫设计局研制的RD-33MK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54千牛,加力推力88.3千牛。

机载设备

Zhuk-AME有源相控阵雷达,OLS-UEM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T220瞄准吊舱,MSP-418K紧凑型主动干扰吊舱。

武器

机炮:

1门GSh-30型30毫米机炮,备弹150发。

导弹:

共9个外挂点,两侧翼下各4个,机身中线1个,可携带R-60 、R-73近距空空导弹和R-27、R-77中距空空导弹;Kh-31、Kh-29空地导弹和KAB-500L、KAB-500T常规炸弹等。

服役状况

俄罗斯空军宣布订购30架,交付情况未知。埃及宣布订购24架米格-35,但后改为46架米格-29M/M2,2017年初开始交付。目前有至少8架已进入俄罗斯空军服役

埃及空军沙漠涂装的米格-29M2

米高扬的绝响,能否再续米格辉煌——解读米格-35战斗机

实战应用

2022年10月14日,俄空天军使用手中为数不多的米格-35配合远程火箭炮和武装直升机,对乌军阵地展开轰炸,在轰炸中乌军第66旅,正、副旅长均阵亡。这是截止到目前,米格-35唯一的亮点战绩。

米高扬的绝响,能否再续米格辉煌——解读米格-35战斗机

战机点评

苏联解体后,曾经的两大主力军用飞机研制单位苏霍伊设计局和米格设计局都面临严峻的生存发展困境。借助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需求订单,这两个设计局走到了21世纪头一个十年。

苏霍伊在苏-27的基础上陆续推出苏-30和苏-35系列多用途战斗机,因为定位准确,功能强大,价格合理,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大卖,而且出口转内销,俄罗斯自己也装备了数百架苏-30SM和苏-35S。靠着源源不断的订单,苏霍伊公司不仅养活了自己,还不断拓展业务,继续包揽了俄罗斯下一代战斗机项目。

反观米高扬公司,在米格-29的基础上推出米格-29K,米格-33和米格-35,虽然一直不遗余力地宣传推销,但无奈叫好不叫座。在苏联空军特殊的作战体系下,米格-29有明确定位,战术运用上靠前布置,充分发挥简易起降、推重比大、近距格斗能力强的优势,而航程短、超视距作战能力弱的缺点根本不是问题。苏联解体后,一切都变了,米格-29的这些问题成了战斗力的瓶颈,也直接影响了米格-35的升级潜力以及国际市场的口碑。谁愿意花70%-80%的钱买一个战斗力不强的战机呢?

虽然米格-35和苏-35都是35,但命运却天差地别。

米格-35项目或许是米高扬公司(原米高扬设计局)开展的最后一次实体机研制项目。项目本身命途多舛的历程,不被看好的应用前景,风云变幻的世界格局,注定难有下文。

虽然俄罗斯在近些年历届的航展上都进行了大张旗鼓的高调宣传和展示,但是收获寥寥。在2017年首批交付埃及,2019年首批交付俄罗斯后,已经没有新的订单了。2022年阿根廷未来战斗机计划已经排除了米格-35战斗机,在2022年的马来西亚空军的采购意向中也同样不被看好。俄罗斯传统军机大户印度,在考虑新的舰载机机型时,米格-35、米格-29K不在重点考虑范围内。面对这样的窘境,米高扬公司怕是无力回天了。

如果若干年之后依旧没有打开出路,那么米格这个冷战最响亮的名字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烟消云散。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留给人们的就只剩下一段珍贵的回忆。

米高扬的绝响,能否再续米格辉煌——解读米格-35战斗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