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学】斯言:【秦始皇与李斯——读孙皓珲《大秦帝国》第五卷《帝国风云》】

 三秦文学 2023-09-26 发布于山东


本期编辑:南友锋

秦始皇与李斯

——读孙皓珲《大秦帝国》第五卷《帝国风云》

文/斯言

秦孝公之后,秦国每一个壮怀激烈的朝代,都有一个富有进取的国王,陪伴国王的,更有一个智慧的丞相。国王是国家的代表,丞相是国家机器运转的心脏。
历史运转到秦始皇时代,功高盖主的一代名相吕不韦退出了权力风暴中心,秦王嬴政亲自操作国家机器,也在遴选能够担当丞相的人选,经历了罢相风潮、谏逐客令、泾渠竣工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之后,李斯脱颖而出,走上中书令这个重要岗位,李斯接任王绾的丞相位置,已经是天下统一,盘整朝政的时候了。
以李斯的才具,走上相位,是历史的必然。李斯是一只觉悟了的老鼠,他知道厕鼠和仓鼠的待遇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所处的环境,因此要改变命运,首要的是要改变自已所处的环境。孙皓珲的笔下,他幼而醒悟,求学于荀子进而成为其得意门生,入秦之后,又长期寝薰于吕不韦门下,整理编撰《吕氏春秋》,进入庙堂,协助郑国修泾河引水,襄助秦始皇制定灭国大计并全力实施大获成功,继而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丞相,权倾朝野。
秦统一六国之后,进入到了盘整社稷与国家的时代,按今天的语境来说,就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设这个国家?李斯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统一之后,秦始皇考虑最多也是最迫切的问题,庙堂之上有两种声音,也就是封建制(分封诸侯)和郡县制。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的首任皇帝,还是很有些民主作风和胸怀的,他让台柱子们讨论,并且大肆陈述这两种政体的优点和弊端,其实他内心是倾向郡县制的,但是他必须借用一个位高权重的大臣的嘴说出来,并且说得头头是道,新晋丞相的李斯“恰如其分”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赢得了皇帝的首肯,这件大事就在朝堂之上定下来了。
国家的政体是形而上,确定下来之后,就要进行形而下的改革。在秦始皇伟大光荣正确的领导下,李斯首先统一了秦国的文字。要知道,春秋战国时代,中华大地上的文字也是奇形怪状的,有大篆小篆石鼓箍镏等等,也有各国文字本身的发展变化,况就同一种文字,结构也不是完全一样的,那就需要统一,只有统一的文字,才能达到畅通政令,交流思想,李斯承担了“书同文”伟大工程,以秦篆为母本,制作了统一的秦文字,这便是小篆。为了推广统一的文字,李斯亲作《仓颉篇》七章,每四字为句,作为学习课本,供人临摹。所以,李斯堪称中国汉字规范的鼻祖。不仅如此,李斯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可具的第一位书法家,由他书丹的《峄山碑》至今还是临习小篆的最好法帖。而毛笔,却是秦始皇的一个戍边大将军——修筑秦直古道和长城的蒙恬发明的,史称蒙恬笔。
不久,李斯又采用秦代一个叫程邈的小官吏创造的一种书体,打破了篆书曲屈回环的形体结构,形成新的书体——隶书,这是后话。从此,隶书便作为官方正式书体,始于秦,盛于汉,直到魏晋楷书流行才渐被取而代之。但作为书法艺术,篆书、隶书因其独具一格,深受后人喜爱。

文化繁荣,离不开文字,经济发展,离不开度量衡。春秋战国时期,度量衡也是五花八门,缺乏一个统一的制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给市场交换带来了许多麻烦,为便于贸易畅通,就必须统一度量衡,李斯上奏皇帝,建议废除六国旧制,建立新的度量衡,得到了秦始皇的嘉许。李斯就组建一班人马,统一了度量衡。度制以寸、尺、丈引为单位,采用十进制计数;量制则以合、升、斗、桶为单位,也采用十进制计算;衡制则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固定下来。为了有效地统一制式、统一器具,李斯又用制度上和法律加以固化,保证了度量衡的精确实施。它的影响不言而喻。几千年来,无论朝代更迭,这种计量方法几无更改,生活当中依然还有它的身影。即便是我们今天使用的度量衡,大多还是秦朝的制式,解放前,老百姓使用的还是“十六两秤”,所谓半斤八两,也即来源于此。
越是生产力水平落后,交易越受限制,而交易又是必须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货币粉墨登场,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世界货币至今没有统一,却出现了黄金、美元、石油等货币形式,辅之以汇率换算。秦统一中国之后,李斯废除了六国货币,在中国范围内统一货币。开了中国货币统一的先河。为“黔首”们创造了极大的方便。在李斯的主持下,货币规定了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每镒重二十四两,以铜半两钱为下币,一万铜钱折合一镒黄金。并严令珠玉、龟、贝、银、锡之类作为装饰品和宝藏,不得当作货币流通。同时,规定货币的铸造权归国家所有,私人不得铸币,违者定罪等。李斯此举被后人认为是经济史上的一个创举。而当初他所主持铸造的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俗称秦半两)因其造型设计合理、使用携带方便,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至今仍然受到藏家的喜爱。
为了战争和政令畅通的需要,物资交流便利,李斯又主持全国的车轨统一,并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六尺,陆续修建了两条驰道,一条向东通到过去的燕、齐地区(今河北、山东一带),一条向南,直达吴楚旧地(今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这种驰道路基坚固,宽50步,道旁每隔三丈种青松一株。后又修筑“直道”(即今天的秦直古道),由九原郡直达咸阳,全长1800余里。这样,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秦长城和秦直古道都是蒙恬的杰作,后人有做弓箭之说,长城为弓,秦直古道为箭,满弓利箭,随时可以发射,北击匈奴。
"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统一思想的运动。历史上,焚书和坑儒是两个历史事件。这两件事虽然是秦始皇的败笔,但是背后的推手却都是李斯。郡县制的政体确定并执行之后,学馆还一直有争论,大概七、八之后,又有人把封建制提上了朝堂,李斯坚定地捍卫了郡县制,这就引起了秦始皇的思考,因为前朝的典籍上大多写的都是封建制,换言之,那些主张封建制的人物念的都是历代的经,秦始皇为了巩固郡县制,就把历朝的政经都是为“邪说”,既然是邪说,要它何用,于是,一纸“焚书令”,烧掉那些于今不合的经书。需要说明的是,秦始皇焚掉的书虽然很多,但都是论政和史的书,对于技术类的书,还是保留下来了。
焚书之后的第二年,就发生了“坑儒”事件,根据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资料,坑儒活埋的大部分人,还不是儒士,而是方士。这背后的原因,只有秦始皇和李斯、赵高等人清楚,坑儒不是焚书的直接继续,而是由于一些方士、儒生诽谤秦始皇引起的。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要寻求长生不死药。方士侯生、卢生等人迎合其需要,答应为秦始皇找到这种药。按照秦律谎言不能兑现,或者所献之药无效验者,要处以死刑。侯生、卢生自知弄不到长生不死药,不但逃之夭夭,而且诽谤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专任狱吏 ,事情无论大小,都由他一人决断,贪于权势 等等。秦始皇听后,盛怒不可抑止,以“妖言以乱黔首” 的罪名,下令进行追查,并亲自圈定460余人活埋于咸阳。
李斯虽受学于荀子,却是个坚定的法家人物。秦始皇死后,他还当了一段时间丞相。这一段时间,是他的败笔,也是统一的秦王朝迅速走向灭亡的根源。最早从篡改遗诏开始,为虎(赵高)作伥,“赐”死扶苏,扶胡亥上位,尽管扶苏还是他的女婿,但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地位,反向而行,终于落得个身败名裂。主要原因是李斯和扶苏的施政理念、政治主张不一样。扶苏是一个信奉儒学的人,其政治理念也是向儒学靠拢的。这样两个政治理念不同的,自然是没有办法和睦相处的。扶苏信任的是蒙恬等人,李斯与扶苏的阵营是不同的,就算李斯有心想要帮助扶苏,扶苏也不见得会领情。所以说,对于李斯来说,扶苏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本文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斯言:男,陕西白水人,现为西安某高校教师。出版有散文集《流年似水》。





往期推荐

【三秦文学】斯言:【泾渭分明】(散文)

【三秦文学】斯言:【山坳里的造纸工艺】(散文)

【三秦文学】斯言:【南泥湾抒怀】(散文

【三秦文学】斯言:【喝酒】(散文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稿

三秦文学团队
三秦宗旨: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文学总顾问:鹏 鸣

平台总顾问:边士刚

法律顾问:李木子

顾问:白忠德  邓汉章  罗旭初  孙德科 

   朿宝荣  史   波   杨   强

策划:李书忠

宣传推广:鼎文

平台主播:梦锁清秋   英子   王迎旭   慧质

总编:鱼儿姐姐   徐萱波

主编: 谢亚红   处 寒   谭文群

编委:

 刘旭平    唐桂英   吴远红   梦而诗

 润    隆   米兰花   刘马陵   水云天

 刘军英   王宝群   张晓强    孙传志

       喝   茶   南友锋   马永清    徵   蔚 

       张兴军   凤尾竹   吴风平

 秦岭人家     秋日私语

三秦文学

欢迎关注

获取更多精彩!

点击分享此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