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科教学‖逆向教学设计三阶段

 滕大卫 2023-09-26 发布于河南
书接前文,今天继续探讨逆向教学设计。

上次详细论述了什么是逆向教学设计以及为何要进行逆向教学设计,今天来谈一谈如何进行逆向教学设计。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明确给出了逆向教学设计的三阶段模板。或许,我们可以从该模板中get到如何进行逆向教学设计的技能。
阶段一:预期结果。

首先、要明确所要达成的目标。该目标的确定不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最擅长的方法决定的,而是要依据课程标准来明确学习结果。

其次、学生还要理解以下问题:
大概念是什么?
期望他们获得的特定理解是什么?
可预见的误解是什么?

再次、单元的基本问题也是构成目标达成的关键:
什么样的启发性问题能够促进探究、理解和学习迁移?

最后、学生将会知道:
作为本单元的学习结果,学生将会获得哪些关键知识和技能?
习得这些知识和技能后,他们最终能够做什么?
阶段二:评估证据

首先是表现性任务:
学生通过哪些真实的表现性任务证明自己达到了预期的理解目标?
通过什么标准评判理解成效?

再次是其他证据:
学生通过哪些其他证据(例如:小测试、考试、问答题、观察、作业、日志)证明自己达到了预期结果?
学生如何反馈和自评自己的学习?
阶段三:学习计划

学习活动设计:哪些学习体验和教学能够使学生达成预期的结果?

活动设计将如何进行:我们通常需要采用WHERETO元素进行活动设计。

W=帮助学生知道此单元的方向(Where)和预期的结果(What)?帮助教师知道学生从哪里(Where)开始?

H=把握(Hook)学生情况和保持(Hold)学习兴趣?

E=武装(Equip)学生,帮助他们体验(Experience)主要观点和探索(Explore)问题?

R=提供机会去反思(Rethink)和修改(Revise)他们的理解及学习表现?

E=允许学生评价(Evaluate)他们的学习表现及其含义?

T=对于学生不同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做到量体裁衣(Tailor)?

O=组织(Organize)教学使其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持续参与的热情,提升学习效果?

阶段一要求教师考虑自己想要学生理解什么,根据问题构建理解框架。在完成阶段一的前两部分的内容时,模板提示教师要确定学生的理解目标和基本问题,从而为自己的特定单元构建一个更大的思考情境

阶段二提示教师为预期的理解目标思考多种评估方法以收集证据。他的两个组成部分为详细描述单元教学中所应用的特定评估方法提供了思考空间。教师需要根据收集到的证据来思考,而不是仅仅依据单一的测试或表现性任务。

阶段三要求列出主要学习活动和课程。一旦填入这些内容,教师应该能够识别我们称之为whereto的各个元素。

这种模板的形式提供了一种呈现单元设计的简洁方法,其功能是指导设计过程。当该模板完成后,还可将用于自我评估、同行评审以及其他人共享已完成的单元设计

2023.09.26
滕大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