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千古疑案——脉诊

 山下白鱼 2023-09-27 发布于广东

(一)概述

脉诊,俗称“号脉”,是医生用手指,对患者身体特定部位的动脉进行触按,体验指下脉动的形象与感觉,从而了解健康状况或病情变化,进行病证辨别的一种诊察方法。

脉诊是中医的标志与传统诊断方法。对于脉诊,历代争议一向很大。有两种极端的认识,一种是黑中医者,把它贬低得毫无作用,认为完全是中医在故弄玄虚,欺骗病人;一种是有些病人,把它推崇得神乎其神,认为高明的中医,仅靠脉诊,不用其它任何检查,不用诉说病情,也能准确诊断出一切疾病。

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如何科学和正确的评价与认识脉诊?

(二)脉诊的起源、历史与变迁

脉诊究竟始于何时,已不可考。从中医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来看,脉诊在二千多年前,使用已经非常普遍。其实这很好理解,在远古时代,人们对疾病如何诊断,一无所知。而动脉是暴露在人体皮肤表面的,最易为人们所触摸和感知。不同的疾病,医生触摸到的体表动脉,有着不同的感觉,自然而然的,人们开始留意观察和积累各种触摸动脉的感觉,这样就渐渐形成了脉诊。

应该明确指出的是,最先的脉诊,并不是象现在这样,触按上臂挠骨茎突内侧的动脉。原始脉诊触按的动脉,有几种不同的部位。一种方法是“三部九侯法”,又称为遍诊法,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如下图所示。这种诊法,比较复杂,也不方便,已不常用。

中医千古疑案——脉诊

另一种脉诊方法,触按的部位是人迎,即喉结两旁颈动脉搏动的部位,称人迎脉,出自《黄帝内经,灵枢》。

第三种脉诊部位,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即使用寸口,趺阳,太溪三部诊法。

这两种诊脉部位见下图。

中医千古疑案——脉诊
中医千古疑案——脉诊

现在通用的脉诊部位,称为寸口脉诊法。见上图。至于为什么要通用寸口脉诊?因为寸口在手腕处,易于触摸,图个方便罢了。

(三)寸口脉三段所分部位与联系脏腑的争议

有了通用的,人为的,约定俗成的脉诊部位,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西医看来,寸口脉不过是桡动脉的一段,凭啥能诊断全身疾病?于是,古人又创造性的想出了“三部九侯说”。所谓三部,即把短短几厘米的桡动脉,人为的,划分为寸关尺三个部位。如下图。

中医千古疑案——脉诊

有了寸关尺,还要与全身脏腑人为的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独取寸口而知全身”,即通过触按寸口动脉而诊察全身各脏腑的疾病。但是,小小的几厘米长的一段动脉,应该如何联系各脏腑呢?争论了两千多年,后来终于是基本统一认识了,即“寸”联系心肺,“关”联系脾胃,“尺”联系肝肾。注意,只是基本统一了,但中医界还有不少争论。见下图。

中医千古疑案——脉诊

争议的本质是,流在同一小段血管中的血流形态,为什么能反映出各个脏腑的信息?

中医名家张三锡认为,“强分部位,起于晋代王叔和……立论背经,遗害后世”。意思是他认为这样联系毫无道理,用现代话来讲,近乎扯淡。当代中医名家任应秋亦认为,“三部九候是凭空臆说”。名医秦伯未先生编著的《清代名医医案精华》,经过统计20位名医的医案2145例,对医案中的脉象进行分析,符合脏腑三部九候者,仅占7.9/100。近代十位名医的医案1952例,经统计,符合三部九侯所配脏腑者,仅占4.3/100。

(四),中医脉诊判病的困难与尴尬

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切即脉诊,排在最后。脉诊,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都很困唯。中医界历来有“心中了了,指下茫然”之说,意思是,心里对脉诊的知识已经很清楚了,但实践起来,仍然茫然不知所措。脉诊,全凭个人经验积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现在发明了“脉诊仪”,有了各种脉诊图(见下图)也有了脉诊的动物实验研究,为的是在中医学院教学时方便些,但效果仍不理想。

中医千古疑案——脉诊

脉象图举例

中西医结合名家姜春华先生,曾经在上海邀请了十位全国名医,让他们分别对同一患者诊脉。结果十位名医诊断分歧很大。说明了什么?说明脉诊的个人主观经验所占成分太大,难以统一标准,难定制定规范。

(五)中医脉诊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如果你看到这,认为脉诊并无价值,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医家,对于脉诊,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且与辨证论治联系起来,成为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脉诊,对于辨别病证的气血之虚实,辨别邪正之进退,辨别病位的表里所在,辨别病性的寒热,从而归纳辨证,指导遣方用药,都有重要的难以替代的作用。古今研究脉诊之书,汗牛充栋,这些都是中华医学的宝贵遗产。

(六),如何正确全面公正的评价中医脉诊?

这个评价,说实话很困难。我力图公正评价,但也不一定能做到,综合各家名医论述与多本脉学著作,结合我的临床实践,尝试评价如下:

——中医脉诊的作用,决不能过分夸大。应该实事求是的看到,脉诊有较大的历史局限性。

——另一方面,也应看到,脉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历代医家的宝贵经验的积累,历代医学名著也以极大篇幅论述其实用性,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我们应该继承与挖掘历代脉诊经验,在临证中多实践,多体会,让其合理的部分,为中医诊断治疗服务。

(七)结语

任何疾病的中医诊断,都是全面而复杂的过程,有的还要参照科学仪器,有的还要动态观察病情演变,才能不断完善诊断。脉诊,只是中医诊断中的一部分,决不能仅靠它而不用其他诊断方法。只有全面、详细、准确的采集病史,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详问病情,综合诊断,才能更好的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