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良渚文化分布

 拙诚轩主 2023-09-27 发布于江苏
考古发现表明,良渚文化分布的重心主要在长江下游南岸的太湖流域,其范围北抵江苏的扬州、海安一带,南入浙江的宁(波)绍(兴)平原,东及舟山群岛,西达宁(南京)镇(江)地区,是公元前5300年至前4000年遗存,是中国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一支高度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大莫角山下,发现有大片的夯土层与夯窝等建筑基址,在小莫角山南的良渚基址面上,还发现了成排呈圆或椭圆形的柱洞。其柱洞口径达0.34-1.35米,大立柱遗迹直径一般有0.5米左右,最大可达0.9米。经钻探表明,夯筑基址总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这种大型柱洞与大规模的夯筑基址,显然与人们习称的礼制性宫殿建筑有关。也就是说,在长江下游当时已经有可能产生礼制性的宫殿建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