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普及 | 营卫辨析以及营、营气、营血辨析

 中医知识圈 2023-09-27 发布于山东

原创 陈远国 善济中医

图片

现代中医对营气卫气的认知

图片

营气与卫气是中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对于什么营气,什么是卫气,对于大多数的中医学人,也总是辨识不清楚。
民国及建国后一段时期,甚至曾经直接错误地把营当做动脉血,把卫当做静脉血。
现在的中医资料,对于营卫的介绍大体如下:
营气:从现代分析,营气即营养物质,是指人体必需的各种物质,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脂类、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是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随血液循环营运于全身。
卫气:属于阳气的一种。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外,其性刚悍,运行迅速流利,具有温养内外,护卫肌表,抗御外邪,滋养腠理,开阖汗孔等功能。
对于卫气的介绍没有问题。但对于营气的认识仍然有问题,把营气作为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了,有的是把营气作为运行在血液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这与经典明显不符。

图片

营气卫气的性质

图片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
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此篇中的荣气即是指营气。这个都没有疑问。
通过此篇介绍,我们知道营气是水谷之精气,卫气是水谷之悍气。那么不论是卫气还是营气,都是属于精微的气,属于精微的气,那么就不能说营气是血液中的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是物质,还不是气,也远没有达到很精微的层次。精微的卫气和营气是属于运用现代显微镜看不到的精微层次。

图片

营气卫气的分布

图片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
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第五十二》:
黄帝曰: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
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
在《黄帝内经》中有多篇都介绍营气和卫气的非常重要的区别,即营气是行于脉中的,卫气是行于脉外的

图片

营气行于经脉,

而不是血脉

图片

那么营气是行于血脉之中吗?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这个脉,到底是血脉还是经脉?
《黄帝内经·灵枢·营气第十六》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中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䪼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黄帝内经·灵枢·营气第十六》中非常明确地说明,营气是行于十二正经以及任督二脉之中的,确定是行于经脉中的,而不是行于血脉的。
《外经微言·营卫交重篇》
雷公曰:阴阳不可离,予既已知之矣。但阴气难升者谓何?岐伯曰:阴气精专,必随宗气以同行于经隧之中,始于手太阴肺经太渊穴,而行于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而又始于手太阴肺经。盖阴在内不在外,阴主守内不主卫外,纤折而若虽升实无晷之不升也,故营卫二气人身并重,未可重卫轻营也。雷公曰:善。

《外经微言·营卫交重篇》篇也很明确地说明,营气是行于十二正经中的。

那么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这个脉可以非常确定地讲是经脉,而不是血脉。

营气行于经脉而不是血脉,可以说证据确凿,那么为什么会有太多的医师,仍是把营气作为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或者血液中具有营养的气呢?

这是有原因的。

图片

不知精微之气

图片

将营气当做是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则是不了解气的精微特性。
《玄隐遗密·九真要·要化》中讲:
生气出乎微精。
人体的气是极为精微的,精微到用现代的显微镜观察不到。
如《玄隐遗密·九真要·微要》中讲:
微之积,亿曰精。精之积,亿曰沫。沫之积,亿曰细。故曰:有可见者,积之大也。无:以罔视者,积之细也。细者,触,弗能感,感,弗可知也。        

从精微如果积累到细的层次,大约是积累10241016,并且细这个层次还不确定是否用现代显微镜能否观察到。“细者,触,弗能感,感,弗可知也”,细这个层次可以堪比um级的,那么精微层次的气,则是10-2410-30m级的,即便没有这么精微,那也应该有10-20m级别的细微程度。而现代显微镜能观察的最小的单位是10-10m,远远观察不到作为精微的气。

而营气是属于精气,属于精微层次的气,是运用现代最精密的隧道显微镜也观察不到的,是属于无形的气。
如《玄隐遗密·太乙黄帝内经·阴阳·甲子》:
无形者,经络谿谷,气之病是也。
血液中的蛋白质等营养都是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相对于精微的气来讲,是极为粗大的。

图片

经络之气是人体营养供给的重要系统

图片

由于营气具有营养全身的作用,受现代医学的影响,大多数医师认为人体的营养供给,仅是通过血液系统来完成的,所以营气被认为是行于血液中的气,这样才能实现营气营养全身的作用。
实际并不是这样。血液的确能给人体供给养分,并且是非常重要的营养供给途径。但在中医上,人体的营养供给,不仅仅只是血液循环供给,还有非常重要的气循环供给。遍布全身的经络的系统,是人体营养供给的另一套极为重要的系统。
如《玄隐遗密·九常纪·虚灵·丁己》中讲:
经络者,比二气之行以别,故阳脉荣腑而阴脉荣臓。气之所以不得无行也,如水流沙,如火蒸水,如日月之循行不休矣。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
尽流溢之气,内以灌溉臓腑,外以滋濡筋肌肉腠也。故合真形,调臓腑,寒热虚实,经络俞穴之可尽也。
经络“尽流溢之气,内以灌溉臓腑,外以滋濡筋肌肉腠”,经络之气能够濡养全身,是人体营养供给的极为重要的系统。
气和血都同等重要,所以在中医上,常常“气血”并称而并重。
如《玄隐遗密·太乙黄帝内经·太初·戊丁》中讲:
气血者,人之原也。
《玄隐遗密·九常纪·虚灵·丁己》中讲:
故言'气血者,大生之本也。清浊者,存亡之根也’。
明白了人体的经络系统的气具有营养全身的作用,那么营气行于经脉中,自然就可以营养全身了,不必行于血脉之中才能营养全身。
那么是不是营气就和血液没有关系呢?
并非如此。

图片

营的概念内涵

图片

首先说,在《黄帝内经》中,有时讲的营,并不是单独是讲的营气,营字的概念内涵更为丰富。如果单独讲营,而不是讲营气,那么营可以是讲具有营养作用的经络之气、血、津液、水谷精气,都属于营的范畴。如果语境不同,营字的内涵也会不一样。有时营是指营气,有时营血是指血液,有时营既不是单独指的营气,也不是单独指的营血,而是包含生成气和血的水谷精气,有时也包含津液在内,有时不包含津液。
如《玄隐遗密·太乙黄帝内经·太乙·丁庚》中讲:
臓者:量也,释也,藏营支养也。腑者:皿也,哺也,消导传化而奉营者也。
《玄隐遗密·太乙黄帝内经·太乙·丁辛》中讲:
是以言三焦胃小肠大肠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所居,为转化眞气之器也。移味化气,升华资始者也。
此处的营,是指具有营养作用的水谷精微,这个水谷精微从六腑进行消化吸收,消化吸收后可以被五臓收藏,从而营养全身。此处的营既不是指营气也不是指营血,而是指水谷精微,包含津液,当然也包含消化吸收的能化生血液的物质成分。
有六腑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能化生营气,也能化生血液。

图片

营能化生营气和营血

图片

1.胃消化吸收之营能生营气和营血
《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中讲: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由胃消化水谷吸收的水谷精微,即由胃所生的营,生成中焦之气,能上行入肺,将其中一部分精微注入肺脉进而进入血脉,化生血液,成为血液的一部分,成为营血。不过这部分精微不是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脂肪类的,而是具有濡养、滋养作用的精微之气。另外一部分精微之气进入人体的十二经脉以及任督二脉,成为营气。
所以《黄帝内经·灵枢·玉版篇第六十》中讲:者,水谷气血之海也。
2.小肠消化吸收之营也能生营气和营血
小肠是人体极为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水谷精微以及蛋白质、脂肪、糖类等比较粗的营养物质都可以在小肠吸收,小肠消化吸收的营同样可以化生营气和营血。
如《玄隐遗密·九常纪·致清·丙乙》中讲:
小肠者,元也,为气海手太阳,气之始,火之宗,摄津精以奉,大生之泉也。
膋者,其色赤,为量之始,动元之宗也。其主物化,分精泌液,荣血营气之源也。
蛋白质、脂肪、糖类等比较粗的有形的营养物质,可以通过小肠输送到脾臓、肝臓、肾臓以成为人体血液的制造原料,从而生成血液。
如《玄隐遗密·太乙黄帝内经·太乙·丁乙》中讲:
饮食入胃,则劳乎胆而运于肝,传于肠而营入脾,脾生血,血生肝,肝生心,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故荣,清走肝肾,浊入肺心。血之营运,五臓互荣
《玄隐遗密·太乙黄帝内经·太乙·丁丙》:
肝者,阴中之厥阴。二阴之始乎澄解,一阳支配于气运。依肠之所资,脑之所动而运也。木象刚健,故病在气,伤于腥。
《玄隐遗密·九常纪·运常·戊戊》:
肺动于大肠,肠运于胃,胃资乎脾,脾应乎小肠。小肠支乎肝,肝病乎肠牝膜原,病则肠不消,牝肥,膜原液不消。
《玄隐遗密·太乙黄帝内经·太乙·丁己》:
髓者,生于小肠而脑其营。其生乎血,其柔乎骨。
血者,生于膋脾。清于肾而解于肝,而营在小肠
《玄隐遗密·九常纪·运常·戊甲》中讲:
小肠者,龙也。膋者,龙之王者也。胰者,龙之吏也。肝者,龙之宗池也。心者,龙神也。其阴生血养心,利脾益核漠。其阳养髓营脑,生肾滋骨也。

图片

营血是指血液,不是营气

图片
有时《内经》讲营血,只是指运行在血脉里的血液,不包括运行在经脉里的营气。
如《玄隐遗密·太乙黄帝内经·太合·丙丁》中讲:
是故心病则营血不运,躯体不用,舌本强。

图片

津液也为营的一部分

图片

如《玄隐遗密·九常纪·致清·丙乙》中讲:
液者,清也,和也,流布臓腑形骸,主营给而调和浊热,出溢毫窍者也。
津者,滋养也,浸益诸器,营润诸窍者也。
津液都具有营润滋养臓腑形骸的作用,也是有六腑消化吸收的养分化生的,所以也属于广义的营的一部分。

图片

营与营气、营血、津液的关系

图片

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所有具有营养全身的气、血、津液,水谷精气、消化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都属于营的内涵。六腑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和物质之营,能化生营气、血液以及津液。
营气是运行在经脉里的气,而不是运行在血液中的气,营血则是运行在血脉中的血液,营血不是营气,营气也不是营血。

图片

营气与营血的关系

图片

虽然营气不是营血,但营气能化生营血的一部分。
如《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第七十一 》中讲: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
营气化生的营血,不能理解为是血液中的蛋白质、脂肪类的营养物质以及红细胞、白细胞之类的,营养物质是从小肠吸收的,从而通过其它臓腑进入血液的;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输送给其它臓腑,可以成为制造血细胞的原料,促进血细胞的生成。营气化生的营血,可以理解为血液中具有的非常精微的一部分营养成分,属于高营养的精气。
营血虽然不是营气,但可以化生营气。
虽然运行在经脉里的营气不是运行在血脉中的营血,但营气能促进血脉里的血液的运行。
如《玄隐遗密·太乙黄帝内经·太昊·卯癸》中讲:
所谓经脉,受血而营,和雷气以治,相环以远,蠢动盎然。

经脉受血而营,不是说血液进入经脉,而是营血可以化生营气。正所谓:“血为气之母。”

不过营血化生营气,不是指的血液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化生营气,而是血液中精微部分能化生营气。

如《玄隐遗密·九常纪·玄冥·甲庚》中讲:
血脉为阴,精气为阳。
另外,运行在经脉里的营气能促进运行在血脉里的血液的运行。
《玄隐遗密·九常纪·天常·己甲》中讲:    
故臓腑诸器以气动之,则营血行之。气者,五行之精气也。诸器动,则其用作而运,运则生生而不可穷竭矣。
《黄帝内经·灵枢·本藏第四十七》中讲: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玄隐遗密·九真要·治式要》
营气不衡者:食之过则器劳之,器劳而营血不能疎以泣;泣粘,不利则其毒不去而伐。
所以单独讲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而营气是指运行在经脉里的气,营血是指运行在血脉里的血液。但营气能生营血,能促进营血的运行,而营血也能化气而生营气。

营气卫气的内涵向来争议较多,中医界也多认识不清。所以廓清营气卫气相关内容的概念内涵,非常有必要。对于卫气,是出于上焦,还是出于中焦,还是出于下焦,卫气在人体内又是怎样巡行的?营气卫气是否都包含在宗气的范畴里?这诸多营卫相关的内容有待后续进一步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