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爱玲传》:以一世的才情,决然而立

 姚瑾读书 2023-09-27 发布于湖南

她是文艺女青年口中的谈资,她的作品如她的名字那样充满烟火气,她的前三十年像过山车一样惊险刺激,五彩缤纷,而她的后半生却悠长得像永生的历史。

就是有着孤傲清冷之称的民国作家张爱玲。

在读这本《张爱玲传》前,对于张爱玲的印象,仅限于她孤傲的背影、写尽男女之事的一支笔。

然而在读了林林总总过往后,似一株清幽的雪莲,以一世的才情,伫立在我们面前。

01

显赫的原生家庭

 张爱玲出生于名门贵族,爷爷张佩纶是清末名臣。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从小母亲李菊藕把他当女儿一样养,害怕他沾染外边不好的习气,很少让他出门,从小张志沂就文弱得像一个女孩子。

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虽是一个裹着小脚的女人,但因为受五四新思想的洗礼,果敢有见识。

由于的张志沂父母过世得早,由兄嫂抚养成人,新婚后小夫妻在各方面都受到兄嫂的束缚。恰好张志沂的哥哥为他在天津谋取了一个差事,这让夫妻俩成功摆脱了哥嫂的束缚。

初到天津时,夫妻俩也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可后来张志沂受周遭环境影响,开始花天酒地、嫖妓、养姨太太、赌钱、吸大烟,夫妻关系由此出现裂痕,虽然张志沂也曾立志要改过,但不久又故态重演,这导致了他们夫妻关系的彻底破裂。

离婚后,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出国,父亲张志沂娶了老姑娘孙用藩。

原本张爱玲与父亲相处得还算和谐,张爱玲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不到八岁就读完了《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七岁时就写了一部家庭悲剧小说,后来又自己设计了一份家庭报纸。 

这让身为父亲的张志沂非常自豪,每当家里有人来访时,会自豪地说;“看,这是我们家小煐做的报纸。”

然而在父亲娶了孙用蕃后,父亲和继母都爱躺在床上抽大烟,后母的进门,也改变了张爱玲与父亲相处的和谐画面。

一次,继母孙用蕃因一点小事与张爱玲发生了争执,打了张爱玲一巴掌。

张爱玲本能地想要还手,被老妈子拦了下来,而孙用蕃却一路尖声叫着说张爱玲打了她。

闻讯前来的父亲张志沂,把瘦弱的张爱玲暴打了一顿,一边打还一边吼:“你还打人!你打人我就打你!今天非打死你不可!”

就这样,父亲张志沂把多年对前妻的不满,悉数发泄在女儿身上,他对女儿的暴行,也彻底将父女情埋葬。

而张爱玲的母亲,虽然在女儿成长的关键节点守在女儿身边,但她追求完美、情绪多变,母女俩的相处就像两只刺猬,隔得太近就会相互伤害。

张爱玲从父亲那里逃出来,投奔了母亲,体弱的她一度得了伤寒。母亲因为要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又要和护士套近乎,烦闷的时候就会对张爱玲抱怨:你就是一个害人精,只会拖累别人,我真不该救你,就让你自生自灭好了。

张爱玲的母亲是矛盾的,她一会儿想着要好好培养女儿,一会儿又抱怨张爱玲是个拖累。

这无形中也伤害着张爱玲的自尊心,晚年她在给宋淇夫妇的信件中,还提及家长对孩子最好多夸奖少批评。

张爱玲是幸运的,她有着名门贵族的光环,身上凝聚了父亲的文学素养和母亲的独立果敢,然而从父亲和母亲那里,她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安全感,始终是一个缺爱的孩子罢了。

02

才女的三段爱情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这段话用来形容张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最为恰当不过。

胡兰成,是张爱玲的第一段爱情。

见到了胡兰成,张爱玲就一心一意地爱胡兰成,低到了尘埃里,内心却是快乐的。而胡兰成的世界里,与张爱玲成婚后身边还环绕着莺莺燕燕。

先是一个护士小周,然后又是一个叫范秀美的村姑,终归胡兰成爱张爱玲的不过是她名门贵族的底蕴和上海当红作家的身份,对他而言,这是一块多么耀眼的门楣。

在张爱玲认定胡兰成不爱自己后,她结识了上海著名导演桑弧。

桑弧看重了张爱玲写作的潜质,邀请她为自己的公司写剧本。当张爱玲说自己没有把握时,他鼓励她:我也不知道怎么导演电影,都是慢慢来的,不打紧,你试试看。

结识桑弧,成了张爱玲生活中的一束光,给了她前行的信心。

在桑弧的鼓励下,张爱玲写出了《不了情》、《太太万岁》等卖座的剧本,一时风光无限。

这两部电影的成功,也给张爱玲带来了一笔不菲的收入,她挺起腰杆,给胡兰成写了一封有尊严的信,随信赠予胡兰成三十万元,与胡兰成彻底断绝了关系。

而导演桑弧是张爱玲的第二段爱情。

桑弧长得很帅气,是中国典型的美男子,他拘谨老实,甚至有些内向和软弱,因为桑弧在张爱玲最困难的时候帮助了她,让张爱玲对桑弧心怀感激,然而又因为桑弧是一个美男子,让张爱玲变得不自信。

她改变自己,用冷水洗脸,让肌肤显得更细嫩,开始学着化妆。

后来张爱玲的月事没有来,她以为是自己怀孕了,结果桑弧请了医生来检查,却检查出张爱玲宫颈折断,这让张爱玲内心跌落谷底,自己已然被胡兰成糟蹋成了残花败柳。

桑弧在得知此事后,两人的感情渐渐淡漠,虽然没有说分手,但彼此之间已经隔了一条河。

张爱玲的第三段感情,是一段不可思议的忘年恋。

1956年,张爱玲去了美国,加入了爱德华.麦道威尔文艺营,在这里结识了作家赖雅。

赖雅在欧洲做过国外通讯记者,他身上有着一种艺术家的气质,烂漫不羁,张爱玲历来就喜欢比较成熟的男性,他们开始了交往,不久后步入婚姻。

张爱玲曾这样评价自己与赖雅的婚姻:“这婚姻说不上明智,但充满热情,我很快乐和满意。”

可这段完美的婚姻,并没有完美的结局。后来赖雅中风病倒,张爱玲坚定着自己的选择,细心照料着赖雅最后的日子。

在赖雅死后,张爱玲似乎一下子活通透了,她开始过起了一种离群索居的生活,远离俗世的热闹与喧哗。

细数张爱玲的这三段爱情,胡兰成的爱情来得快也去得快,浪子的心从来没有为她停留;桑弧的爱,相对纯粹,却少了深情的依伴;而赖雅的爱,虽然至真至诚,却相逢不是正此时。

但好在这三段感情,丰富着张爱玲这一生,让她阅见人间繁华,成了这世间独有的张爱玲。

03

一世的才情,决然而立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洛杉矶的寓所里溘然长逝,仅存之物是身上垫着的一床蓝灰色的毯子,遗容安详而清瘦,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世人眼中,张爱玲是孤傲而清冷的,但她的知己邝文美曾写过关于张爱玲的几篇文章。为她正名。

她眼中的张爱玲并不如外界传闻的那样拒人于千里之外,在文章中她解释因为张爱玲是一个深度近视,又不喜欢戴眼镜,所以在路上遇到相识的人,没看出来,并不是她天生不喜欢理人。

而且张爱玲之所以深居简出,是因为她患有轻性敏感症,饮食上要特别小心,所以轻易不会出门赴宴。

再加上张爱玲有白天睡觉,夜间写作的习惯,所以她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人性是多面体。张爱玲是清冷的,然而她也是随性的,在知己好友面前,她妙趣横生,侃侃而谈,在不相熟的人面前,她腼腆少语,像个涉世未深的女中学生。

1957年,母亲黄逸梵病重祈求见女儿最后一面,张爱玲只是寄去了邝美云写的那篇文章,母亲看了很久,也快乐了很久,在生与死的界限上,她们得到了最后的和解。

在《张爱玲自传》中,有一段文字特别打动我:

“我也跟着向河上望过去微笑着,可是仿佛有一阵悲风,隔着十万八千里从时代的深处吹出来,吹得眼睛都睁不开。那是我最后一次见胡适先生。”

短短的意境描写,不显山露水而让人自去体会,唯有张爱玲才能写出这种风骨吧。

或许这因为她这一生太过于苍凉,所以才能写得出这种苍凉的意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