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业务破局究竟“破什么”?

 文明世界拼图 2023-09-27 发布于重庆

关键词导读:破局、S曲线、PMF、价值创造模型、价值获取模型

前言:新业务的存活率低是众所周知,面对这个问题无数的专家、创新企业家为新业务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然而依旧没有改变这一局面。实际上我们在咨询实践中也发现,不少企业对于新业务所处阶段的第一要务——破局这一概念只有模糊的感知却无清醒的认知,导致精力分散无法聚焦业务突破。

本文将结合我们的管理咨询实践与大家一起探讨:新业务破局究竟“破什么”

警惕高速增长掩盖了“假破局”

中国第一财经报曾调查2017-2019年间初创企业存活率不足1%,风投研究机构CBinsight更是持续跟踪一百多家新创企业,总结了12条失败原因(见图1),首当其冲的是资金耗光,另有七条与产品、市场相关。而归结根本原因,其实是新业务没有找到破局点,无法进入增长轨道而亡。

新业务破局究竟“破什么”?

图1:图片来源于风投研究机构CBinsight

但有了高速增长就意味着破局了吗?

现实给我们的答案是否定的——2016年以“网赚模式”迅速崛起、成立2年即上市的趣头条,上市之后不但未见扭亏为盈的趋势,反而亏损大幅扩大,2023年不得不退市。2021年每日优鲜成功上市,却在成立的7年时间里始终没有盈利,2022年即被爆出经营危机。近年来在互联网与资本助推下这类速生速死的案例屡见不鲜,我们认为没有真破局就做增长的高投入是无法维系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破局?

真正的破局是实现了PMF


所有业务都遵循S曲线生命周期的基本规律

在S曲线一线三点四周期的基本规律中,破局是所有新业务发展过程中必经的关键分叉口,决定着该业务是在低水平重复的困境中消亡、还是走向一段高速成长期。

新业务破局究竟“破什么”?

图2:业务发展的S曲线

新业务的破局就是专注于实现PMF(产品市场匹配)

PMF(Product/Market Fit,产品市场匹配)是2007年马克·安德森(万维网的开发者之一,投资过facebook、Twitter、Instagram、Airbnb、Linkedin等知名企业的传奇投资人和创业家)在其博客创造出的一个新词,他说“初创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两部分:找到PMF之前,和找到PMF之后。当你还在PMF之前时,要强烈地专注于实现PMF。” “没有实现PMF的状态是:很容易感觉到客户没有从产品中获得价值,口碑没有传播;产品使用量增长不那么快,客户评论有点少。而实现PMF的状态则是:客户购买产品的增长速度与你所能提供的产品一样快;或者客户使用量的增长速度与你扩产能的速度一样快。”

进一步理解PMF匹配的内涵:第一个匹配是产品/服务真正解决了客户的痛点问题,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价值;第二个匹配是形成财务回报的闭环,找到规模效益的核心临界点(如图3)。

新业务破局究竟“破什么”?

图3:PMF产品市场匹配

PMF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双匹配

许多新业务的破局时间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长,甚至需要痛苦的跨越鸿沟。即便特斯拉也是在马斯克收购后的第9年才有了造血能力并真正实现PMF,在这9年时间特斯拉无数次面临濒死时刻,在这个过程中特斯拉除了持续找钱,更重要的是持续寻求PMF。

我们在许多的咨询实践中发现,因为新业务寻找PMF的过程往往显得漫长且曲折,容易迷失了方向,此时好的工具显得尤为重要。价值创造模型、价值获取模型便是我们结合实践总结的破局的有效抓手,且二者缺一不可。

价值创造模型是业务的基石,要求新业务不断聚焦于“为谁、创造什么独一无二的价值”

有的创业者要么是将产品技术创新作为原起点,要么以商业模式创新作为原起点,却忽略了所有业务的根本都在于为客户创造价值。我们将价值创造模型简化为一个公式:业务价值=客户选择×价值认知×(1-可替代率),围绕这个公式需要思考如下的核心问题(如下表):

新业务破局究竟“破什么”?

我们以2011年成立的ZOOM,从巨头主导的全球网络视频会议的红海市场突破为例。当时思科的Webex一家独大占据50%市场份额,微软占据13%,思杰(GotoMeeting)占据13%,Adobe Connect占据4%,很多投资人并不看好这个饱和的赛道新创公司。然而ZOOM抓住了巨头忽略的中小用户市场,针对这类价敏型用户的需求和当时巨头产品给客户带来的痛点,创造了集低价、简单方便、沟通顺畅、服务好为一体的产品,以云会议模式先发优势巧妙的切入了市场:

新业务破局究竟“破什么”?

价值获取模型是检验业务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指南针

所有业务必须形成财务回报的闭环,具备了自我造血能力才能进入持续发展通道,回归生意本质,价值获取模型也可简化为一个公式:利润=收入(客单价×客户数量)-成本。此模型的核心并非利润为正,而是如同S曲线在破局之前虽然是向下的,但破局之后即能够呈现出上扬趋势。该模型的特点在于根据不同行业、企业不同时期的特点与目标不断调整和拆解。

近十年的许多新业务“假破局”的路径通常是:找到风口机会→获得资本青睐→砸钱实现流量/规模增长→资本撤离、企业无法盈利→资金链断裂。而大家看到的曾长期亏损的京东却是基于为客户创造了“多快好省”价值的亏损,其自建物流的高成本投入和收益却是可以预见规模效益的临界点,与假破局的路径是完全不同的(如图4)。

新业务破局究竟“破什么”?

图4:收益-成本曲线

再以特斯拉早期破局为例,特斯拉从2003年成立,到2013年真正有了造血能力,10年百转千回的破局之路是持续的积累到最终的爆发:

  • 特斯拉核心解决的全行业共同面临的电池成本问题,这影响了纯电动汽车80%的成本。2008年高达5万美元的电池成本让其预售的第一款高端跑车Roadster比成本价低了2万美元交付。在搜寻了全球供应商后,马斯克对电池原材料做了极致拆解,发现原材料组装对于成本的关键作用,因此与松下合作重组电池管理程序,到2010年底实现全行业最低,不到行业平均成本的1/3。这让特斯拉具备了量产的可能,由此还吸引了奔驰的入股和美国能源部的低息贷款。
  • 在用各种方式持续融资存活外,特斯拉持续不断的创造惊艳市场的独一无二的价值亮点,使其保持了高客单价的地位,诸如:将笨重引擎设计到车身中部带来的更优的驾驶体验和更高的安全性,首创的宽大触屏系统控制并能持续升级汽车功能的领先设计,首创的充电装建设解决了电动汽车无法长途续航的痛点问题,可容纳7人乘坐的家庭用户痛点等等。
  • 在精力着重于技术、设计与量产突破之时,特斯拉却差点因销量问题命悬一线。2013年2月特斯拉因销量问题远不及预期再次面临停产风险,马斯克不得不让500名员工都转为销售人员,并在4月与谷歌沟通收购问题。这500名销售奇迹般的超额完成预期销售额,让特斯拉终于彻底摆脱困境,进入PMF后的高增轨道。而化解这一销售危机背后的基础在于特斯拉采取DTC用户直连模式(《用户直连时代:美国DTC模式溯源与启示》),客户可以直接在特斯拉官网订车,保障了客户数量增加对其收入增加的影响是快速且直接的。
新业务破局究竟“破什么”?

图5:特斯拉早期破局之路

结语

新业务的破局并非只是简单的客户增长,更不是一蹴而就,只有完成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实现PMF,才是真正破局,才能让新业务进入健康的发展通道。


部分参考资料:

1. 李云龙,曾楠,增长战略 [M],中信出版社

2. 阿什利·万斯/周恒星 译,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认识 [M].中信出版社,2016-4-1


本文作者:

新业务破局究竟“破什么”?

肖苑女士,万为瞻卓咨询经理,拥有十多年甲乙方经验,曾就职于上市集团公司、快速成长型企业,作为外部顾问为上市企业提供战略落地的深度陪跑服务,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实践经验,战略解码与落地陪跑、组织变革、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人才孵化等咨询经验。

新业务破局究竟“破什么”?

佛洁女士,万为瞻卓合伙人,具有15年以上战略、组织及领导力咨询与实施经验,曾就职于于IBM GBS全球咨询服务部及荷兰银行。长期专注于大中型企业战略升级与组织转型规律的研究,创造性地将企业转型与领导力发展紧密结合,亲自操盘京东、中国通服、新奥集团、中国电信、复星医药、施耐德电气等大中型企业的上百个复杂项目的咨询设计与落地实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