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游子心中的明月

 愚然楼 2023-09-28 发布于湖南

“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节又有仲秋节、祭月节、拜月节、团圆节的别称,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上古时期,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初唐,盛行于宋代以后。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源于先民对月神的崇拜和祭祀,伴随着节日的发展和演变,古人又赋予其团圆的意味,承载着人们阖家欢乐的美好愿望。

咏月也成为中华民族灵魂深处跳动的音符,从“人道中秋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的写景玩月,至“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中秋怀人,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的神话故事,这些诗词已为中秋佳节增添一份诗意之美与哲学思考。

千百年来,都不乏离乡远游、无法在中秋之夕与亲人相聚的游子。“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这些诗句都道出中秋月圆之夜,萦绕于游子心头的思乡心绪,蕴含着“千里明月遥寄相思”的情感。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多少古代游子在远方客中,感叹"月是故乡明"。两千年前,有屈原的“轻举而远游”;千年之前,有苏东坡的“日夜事征行”;数百年前,徐霞客也曾“足踏天下半”。这些游子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楚地的洞庭湖畔、滇南的茶马古道、儋州的天涯海角,都留下了他们月下独酌的身影。一轮明月,阴晴圆缺,岁岁年年,映照四方之地、古今之人。

“被明月兮珮宝璐”:月光下的吟游者

屈原对于月亮的吟诵虽然只是浅浅几笔,但也蕴含着他对于宇宙万物的思考、对家乡故土的深厚情感,在千年后仍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屈原从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政治家,变成一位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失意者。这些坎坷使得屈原关注到祖国的山河日月,并在其不同作品中多次将日月并举,流露出他对时光易逝的慨叹。《离骚》中屈原感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代其序”,他观察到了日月昼夜常行、交替轮换的自然现象。日月尚且忽然不久,使他意识到往事更不可追。由日月进一步联想到春往秋来,感受到人是天地中较为渺小的存在,言天时易过,叹年华易老。

这份由月亮带来的感慨,同样可见于他的《九章·抽思》之中。他写道,“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王逸在此处有注曰“忽往忽来,行亟急也。参差转运,相递代也”。独居异乡的屈原,报国无门,亦不知前路何往,时刻有迷茫和孤独之感。他看到飞鸟从南边来,加深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异乡羁旅漂泊使得他益发觉得时岁更替、白驹过隙,却只能无奈地将自己的被遗忘之感与失意诉说与明月。

然而屈原不满足于肉眼观察到的昼夜轮换,他进一步思考并提出疑问,从借景抒情转为注意观察对象本身。他的长诗《天问》,将他的探索精神以及对世界的好奇与思考展现得淋漓尽致。关于月亮,屈原问到“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思考月亮的运转规则是由谁设定的;“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夜光即为月亮,此句是问月亮的盈亏变化是否有其规律;最后又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认为月神肚子里有一只蟾蜍,将月亮的圆缺赋予一定的神话色彩。屈原对于月亮给予充分的关注,漫兴之语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他思绪流动的轨迹,以及作为一位学者对宇宙万物的积极思考。

屈原或许也爱月色如水,他在《云中君》中写道,“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这里月亮不再作为时间的衡量尺度,其光华成为了屈原的歌颂对象。在他第二次被逐时所作的《九章·涉江》中,他将这份光芒放置于自己身上,既有“被明月兮珮宝璐”之语,亦有“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之句。这并非屈原对自身的夸耀,而是将自己的去国之悲化为一种不逐流从俗、保持初心的坚守。他希望即使环境污浊,“伍子逢殃兮,比干范醯”,自己对家国的眷念也与天地同寿,自己的忠心和坚守一如日月之光耀眼可见。这既是他再次强调“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同时也暗含对自身的鞭策。后世淮南王刘安和司马迁皆承此类比以评价屈原之志,即“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缐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此句或可引用作屈原与月光互相陪伴的注脚。屈原对于月亮的情感是复杂的,明月不仅寄寓了屈原无限的家国乡愁和他对时光易逝的慨叹,同时月光也见证了屈原上下求索的精神和无限瑰奇的想象,亦与其高洁人格相互映衬。

“千里共婵娟”:月光下的漫步者

“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借月抒情是苏轼独特人生体验和生命哲学的重要内容。苏轼的中秋咏月诗词,在中国文学中散发出无尽的艺术魅力和哲学意蕴,成为中华民族中秋赏月思亲、体悟天地人生、思辨宇宙哲理的文化品味与精神象征。

在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的新旧党争之中,苏轼反对“新法”的政治活动归于失败。被弹劾的苏轼不敢自辩,只好乞放外任。此后,他相继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四地任职。政治仕途的愤懑失意、亲人好友的聚少离多,却造就苏轼非凡的艺术人生。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任密州太守。此时的他与弟弟子由已整整五年未见。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在密州的超然台上赏月饮酒,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篇以怀子由。这首词是苏轼中秋诗词的开篇,更是流传千古的咏月佳作。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一首千古绝唱,道尽游子思亲的悲欢离合。

词作开篇发出“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二问,词人领会到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在“乘风归去”与“在人间”的困扰中,词人选择了后者。尽管此时已外放为官,但苏轼心中仍没有放弃兼济天下的希望,在仕与隐的矛盾之中,秉持儒家的入世思想。

词作下阙转入对月的描写与亲人的思念。“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苏轼与子由手足之情的真切写照,表达了离别时辗转无眠的沉重痛苦。阴晴圆缺、悲欢离合自古难全,这是词人面对现实时发出的无奈慨叹。末尾二句却陡然而起,表明虽天各一方、异地而处,却可共享月光的皎洁。这份祝福,超越了苏轼与子由手足之情的界限,成为普天之下所有热爱生活之人的共同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景,为不得团圆的中秋月夜增添一抹温情与暖色。

在近千年前的中秋之夜,苏轼对着空中明月思索人生,不完美与缺憾并非人类社会独有的,而是宇宙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人生与月亮相同,都是宇宙的一部分,当人、月、宇宙融为一体时,便没有痛苦不能消解。这首词作不仅体现了苏轼的哲学思想,还反映了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中独具特色的审美理想与方式。这也是苏轼这首中秋词能温暖古往今来的无数他乡游子的真正原因。

写下此作的三年后,苏轼被卷入“乌台诗案”,他从二千石之官沦为阶下囚,黄州成为他的谪居之所。在黄州,他度过四个中秋,留下《西江月·黄州中秋》《念奴娇·中秋》等作品。“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从密州到黄州,“月”随着苏轼各处漂泊。“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在面对人生的坦途与困境、得意与失意时,苏轼逍遥并不颓唐,出世并不厌世,以博大、洒脱、豁达的胸襟,不断思索人生意义、追寻精神家园。

“怀之为看月具”:月光下的旅行者

徐霞客是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他一生“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游遍全国两京十三省。纵观徐霞客的游历生涯,每每身处他乡异域,远离亲友故土,甚至数次中秋都是在千里之外的西南地区度过的。明崇祯九年(1636年)九月,徐霞客开启了历时四年左右的西南之旅,他的足迹深入到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并着力考察当地的自然地理、风土民情,游历桂林七星岩、金华山、鸡足山、盘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多处山川水域、地方名胜。

根据游记的记录,徐霞客在西南边陲度过了三次中秋节。第一次是在明崇祯十年(1637年)游历广西途中。第二次则是在次年(1638年),驻留于云南广西府之时。第三次是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的团圆节,当时正值徐霞客考察澜沧江期间。八月十五日午后,因前方缺乏驼骑需要的水草供应,徐霞客便留宿于附近的阿禄司(今云南省鲁史)。“阿禄司”即“阿鲁史”,又作“鲁司”“鲁史”。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记载,“阿鲁”一词源于彝语,有“小城镇”之意。鲁史位于澜沧江和黑潓江的交汇处,地处茶马古道,当地有彝族聚居。“以前无水草,遂止而宿。是夜为中秋”,徐霞客的第三个中秋节,可能便是在茶马古道上的彝族聚落中度过的。

中秋当日,徐霞客正致力于考察、求证澜沧江的流向问题。当夜,身处滇南的徐霞客也遵循了中秋吃月饼的传统习俗。明代时,月饼便寄寓着时人乞求亲友团圆的美好期望。如明人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记述:“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而《滇游日记》表明,八月十五日之前,徐霞客便特意在顺宁府购买了一张圆形的胡饼当作月饼。“余先从顺宁买胡饼一圆,怀之为看月具,而月为云掩,竟卧。”胡饼,更像烤馕、烤饼,也可说烧饼或烤饼。明代蒋一葵的《长安客话》记载:“鑪熟而食皆为胡饼。今烧饼、麻饼、薄脆、酥饼、髓饼、火烧之类是也。”身处西南的徐霞客,于中秋临近之际,特意准备圆形的烧饼,“怀之为看月具”,应中秋时景,以备赏月之用。

在距离故乡千里之遥的西南边疆,徐霞客度过了数个中秋佳节。在“万里遐征”的旅途中,除了诸多“人所不堪之苦”外,徐霞客还饱尝与亲友离别之苦。尽管如此,徐霞客并未沉溺于乡愁,而是秉持“朝碧海而暮苍梧”的理念,克服重重苦难,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完成了一系列地理考察,硕果累累。诸如,游览鸡足山并撰写《鸡足山志》;论证长江的源头为金沙江,明确提出“故推江源者,必当金沙为首”的观点,纠正“岷山导江”的错误观念等。此外,徐霞客又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接触、交流,记录当地的生产活动、风土民情、边疆治理等。除《徐霞客游记》这一文化瑰宝之外,也为后人留下了“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的精神遗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如同屈原、苏轼、徐霞客一样寓居在他乡异域的游子,尽管身处异代、散落在天涯海角,都共同沐浴在中秋节的同一轮月光之下。在吟诵咏月诗句时,都会产生较为深刻的情感共鸣。而这种共鸣,或歌或叹,都是历经千年的民族文化心理,是一种深厚的民族凝聚力,根植国人心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斯人虽已故去,但明月与诗文永生,我们不妨遐想那些游子在月光下,与我们举杯畅饮,千里同邀月,千年共婵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