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古有得 | 第一方四字名章创作

 海涛书屋 2023-09-28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刊头题字:江豪旭

“内直者,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

沉醉秦汉。徜徉明清。

感悟。解读。创作。点评。

汲取。沉淀。思考。前行。

此栏目,缘起于金石印“遇见毓慧”网络篆刻学习班,集学员鉴赏文字、临创作品及毓慧老师点评于一体,与古为友,以印会友。

此之谓,学古有得。

34

第一方四字名章创作

导言:本文作者是金石印坊“遇见毓慧”网络篆刻班(第5期)学员郭克禄,此篇是日常学习所要求的笔记心得。在进行了初步的汉印临摹之后,通过讲解“从临摹到创作”的方法,布置了一方模仿汉印的创作“马阳秋印”。篆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与其不负责任地刻十方,不如认认真真地创作一方。学员临创虽然还很青涩,但对于学习方法的正确掌握,在今后的创作中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决定了篆刻之路会走得更为长远。

**************************************************************

文/ 郭克禄

一、初步构思

第一步:确实内容,结合上周模仿创作“杨军”姓名章的体验,创作“马阳秋印”;

第二步:经过浏览比较印谱素材,确定可参考的印面布局风格,选定创作模板:“马棱私印”。

图片

▲  汉·马棱私印

二、创作过程

第一步:按照模板“马棱私印”确定印面总体风格,拟保留的字:马、印,“私”的偏旁或可保留组合为“秋”,用“淮阳王玺”中的“阳”替换原印“棱”,整体看起来比较协调;

图片

▲  汉·淮阳王玺

图片

▲ “阳”字的替换

第三步:用“张千秋”印中的“秋”字来替换原来的“私”字,感觉不够协调;

图片

汉·张千秋

图片

▲ “秋”字的替换

第四步:另找偏旁“火”,与原印“禾”部组合,效果尚可,但感觉字的空间有些局促;

图片

图片

▲ “秋”字的调整

第五步:尝试调整“禾”部的写法,重新组合后的效果基本满意。

图片

▲ 调整后的定稿 “马阳秋印”

三、临刻过程

第一步:制作印稿

图片

第二步:水印上石

图片

第三步:临刻钤印

图片

四、心得体会

1、临摹创作最喜欢的部分是印稿设计,遍览印海感觉像行走在历史的迷宫里,选模板定印稿,有创作的愉悦感;

2、水印上石比较顺利,个别地方不够清晰。也试过直接写反字上石的方法,但更喜欢水印上石的过程;

3、用刀不够熟练,控刀不稳,练得不够;

4、创作的第一方四字汉印名章,有成就感,继续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