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白切美食由来的传说

 一葉一如来 2023-09-29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民以食为天,美食即是天外之天。

  苏东坡,不但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水利专家,还是美食家,烹饪家。为追求味蕾的享受,不厌其烦,不怕其精,想方设法把普通的食材,研制独特的烹饪方法,使之成为美食佳肴。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的闻名天下的“东坡肉”(红烧肉),是他创制的杰作。苏东坡在他的《猪肉颂》里介绍其的烧制方法“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大意是把锅子洗干净,放少许水,用柴、草烧火,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急,火候足了,肉的滋味自然会美极了。

  与“东坡肉”制作有别,口味不同的“客家白切”,却是民间平头百姓发明的美食,是林林总总的美食风光里的另一道风景线,那是:客家美食富如林,白切堪诗宴必吟。特色佳肴人见爱,津津有味盏频斟。客家“白斩”统称为“白切”,代表一个菜系,其实是包括“斩(砍)”和“切”的,如带骨的鸡、鹅、鸭、猪脚等,因要用力把菜刀扬起,然后稳准狠地“斩(砍)”下,称为“白斩”,而以肉为主的(包括内脏等),则是用菜刀贴着食材而“切”,称为“白切”。“白切”是经典的客家菜,也是一道中华民族特色菜肴。

  因烹鸡鸭鹅和猪牛等肉时,不加任何调味清水白煮而成,食用时随吃随切,故称“白切”,如“白切鸡”“白切鹅”“白切鸭”“白切猪脚”“白切猪头皮”“白切猪杂、鸡鸭鹅杂”等等。把白切的菜肴装盘,配上特制调味酱汁和佐料,更是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奇香无比,未见佳肴先闻其味,吃时鲜味脆爽,吃过难舍难分!都说:客家白切人间味,舌上难忘齿留香!

  传说大文豪大吃货苏东坡,晚年被贬海南,后遇大赦北归,坐船途经白州,访古迹,品美食,曾在南流江大岭段陂甘湾码头靠岸,到大岭圩寻尝美食云云。

  宋哲宗绍圣元年,苏东坡带着“讥斥先朝”这个莫须有的罪名,遭贬到了当时的蛮荒之地岭南。在岭南第一次吃到了惠州的荔枝。因为非常喜欢荔枝,写下了很多感赋,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是“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为了一天能吃到几百个荔枝,都愿长作岭南人的大文豪苏吃货,如能长命不死风流快活到如今,重游白州品尝美食,一定会被与他创制的酥绵味醇吃时满口油的“东坡肉”不同,清香滑脆鲜而不腻的“白切”美食倾倒,爱不释口,醉不释酒,流连忘返,虽不是白州人,被白切美食的魅力吸引,可能也会留在白州养老。可惜天公不作美阎王不留情,要不苏文豪白切送酒酒醉肚涨后诗兴大发,定会遗下不少赞叹“白切”美食的惊世之作,为宣传推介现在的“白七刀”添光增彩了。

图片

  白切始于何时何年何朝代不得而知。但据爷爷辈的说,是从他们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们留传下来的。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导致中原战火纷飞,百姓苦不堪言,恰逢蛮夷伺机入侵,“五胡乱华”。一时间长安、洛阳等地烽火连天,手无寸铁的百姓流离失所,不得不向更为安定的南方迁徙。

  从元朝末年至明清时期的四五百年间,已在赣、闽、粤等地定居的部分客家人开始成批地迁入相对地广人稀的广西,并散居于广西东部、南部、中部各地,甚至深入桂西民族聚居地。

  明清以来,广西客家人由粤闽赣祖居地陆续入桂后,经数百年繁衍发展,已有相当数量。明末清兵南进是此次大迁徙的重要政治因素。长期的战争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不安,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不少汉人为躲避战乱,纷纷从广东、江西等地迁入当时社会秩序相对安定的广西、海南等地,现在的博白是客家人聚居最多的大县。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宗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客家人更是重视礼教,把祭祖看作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对自己的祖宗非常崇敬,“草鞋脚上,灵牌背上”,即使在漂泊不定的生涯中也要背着祖宗的灵牌随时供奉。客家人由于不堪战火之苦而逃徙,因是外来之客,如惊弓之鸟般而漂泊不定,形成了要用全鸡、大块的熟猪肉供奉的风俗,方便随时应对行动。

  所以客家人供祖宗不可以用半只鸡。按照民间传统,祭祀使用的鸡不能砍开使用,是整鸡和大块的肉上供。完整的鸡,大块的肉代表吉祥如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敬仰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客家人清明节挂纸(扫墓)时,挑着整鸡、大块猪肉和糯米饭团以及酒茶、香烛纸钱等,还要用稻草编成一条禾秆大辫子,又叫“禾秆蛇”,其实就是用来做火种的。以前火柴金贵,只有达贵官人和有钱人家才有条件使用,一般百姓都是使用火镰取火。火镰取火器,由一块钢片叫火镰刀,一块硬石,一个一端两边各削一刀成尖口的小竹筒,内有用“福纸”(用竹子土法制成的土黄色的粗纸,也做拜祖烧的纸钱用),卷成的实心纸条叫“纸媒”,一头预先烧过留有“纸灰”组成。生火时一手拿内装有“纸媒”的小竹筒和小硬石块,一手拿火镰刀碰割击硬石,利用产生的火星点燃纸媒生火。这样点火很麻烦,于是聪明的祖先们利用稻草编织禾秆大辫子“禾秆蛇”,点燃一头后,灭明火,使其暗燃以延长燃烧时间作“火种”,方便到山里挂纸时点燃纸宝腊烛香和烧纸钱,也形成了习俗。现在虽然有打火机方便了,有的人家还是延续习俗,习惯编织一条“禾秆蛇”挑着去挂纸,清明时节在路上在山上,不时看到有人挑着放有冒烟禾秆蛇的担子。挂纸的人们都是早上出发至下午归来,挑着一担供品,不但爬山涉水,还要铲荒草、砍荫树、斩簕藤等费力劳动,待完成时,又累又饥。于是大家就会分食部分供品,把熟的整鸡和大块猪肉切成小块,蘸上盐,一口蘸盐熟肉,一口糯米饭团。这样,一来填饱了肚子,二来减轻了挑担,回时就轻松多了。白切肉蘸盐,既简单又美味,逐渐形成了一道客家人劳动创造出来的美味的家常菜。那是:色香味具白切肉,就简弃繁食欲饕。快乐人生它作伴,美味聚友醉醪糟。

  经过多年的演化以及为了满足更好口味需求,客家人把“白切”这道名不见经传的家常菜,发扬光大得无以伦比,臻至极致。除了白切的鸡,鹅、鸭肉以外,其的内脏杂货如肠、肾等也是白切之料,而鹅头、鸭脚、鸡翅三味更是酒客们偏爱的“杂”白切精品。牛肉、牛筋、牛腩、牛蹄肉、猪脚、猪头皮、猪舌、猪肚、猪花肠、猪大肠、黄喉、齿肉等等,更是白切的上好食材。白切要有上乘的口味和营养,品相美观大方,除了选用来自农家谷米饲料喂养的健康的禽畜上好原食材外,还要根据不同的食材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工,如不同的火候、温度、清水、汤汁,不同的浸、泡、淋、烫等厨艺以及刀工装盘艺术操作。

图片

  白切这道奇葩佳肴的画龙点睛之处,也是“客家白切”的灵魂,那就是白切美食淋、蘸之秘制香油、酱汁。据博白街曾最红牌的资深的白切大师“鸭肉华”师傅透露,必须采用优质的本地花生传统搾取的花生油慢火熬煎至香,慢火煎熟加纯植物香料浸泡、夏天在楼顶暴晒几个月之久的正宗博白柯木生抽晒油,作白切淋、蘸料,撒上拍碎的炸花生仁、大蒜米、香芝麻、香茜或葱段,喜欢辣的加点红辣椒等相配,更是色香味俱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鸭肉华研制香晒油和煎香花生油独门技术,夫妻俩凭秘制香蘸料和两张菜刀,开启了博白白切鸭的大排档,先在五金大楼门口十字街后在新兴街白州电影院旁,每天三、四点钟出摊一字排开二个大枮板,后来增至四个大枮板,开摊斩鸭不停至卖光。全街就他的白切鸭口味最好,卖得最多,卖得最快!开始时在街上开白切鸭排挡,后来开了间“夜来香饭店”,又另择址开了间“夜来香大酒店”,再开更大规模的“景华大酒店”和“新景华大酒店”,主打招牌菜还是白切美食,还到广州和南宁开店。据说鸭肉华还开发新推出了白切脆皮山羊肉和白切脆皮地羊(狗)肉,还在南宁打造“石磨粉业”,把博白的传统美食“石磨自炊粉”加上白切,成为又一款博白美食“石磨白切凉拌粉”,大受食客喜爱,发扬光大了传统白切。鸭肉华专注白切美食的传承与创新,曾把白切美食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是博白白切美食的大名师,街坊闲谈中,很多老食客还在回味鸭肉华白切鸭的美味。

  客家白切美食佳肴,原质原汁原味,皮脆肉滑爽口,常食不腻,家常以及大小筵席皆宜,备受食家亲睐与喜爱。正是:客家饮食有奇葩,厨艺精湛众口夸。刀切熟材淋秘酱,秘酱更是锦添花。

  独特的人见人爱的客家美食佳肴“白切”,成为客家大县博白的美食名片,不管是乡村农家餐桌或是城镇排档酒店款待宾客必有白切这道美食,无白切即不成宴。客家白切美食妙在:不用蒸煎炆炒炖,白切猪牛鸡鸭鹅。最具特色源久远,逢宴必见在餐桌。皮脆肉嫩味鲜美,色香味全肴楷模。食客赞之:客家白切众钟情,味蕾高昂诱唾倾。材选太牢三鸟料,肴浇秘酱满盘英。蒸炊浸泡厨中制,斩剁拼装碟上呈。香脆不凡凭巧作,客家美食简而精!

  博白“客家白切”美食,为更具有地标性,以 別其他,又称为“博白白切”,现在已成为了一个官方注册的、商业文化气息浓厚的、将做强做大“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博白美食产业特色品牌,大宝号为“白七刀”,把藏在美食深闺里的白切姑娘推出,撩开她的神秘面纱露出其真容,使她一朝惊艳天下知!博白县实施“美食强县”战略,让美食为振兴县经济作贡献,草根创制的民间白切美食野仙终于修成正果。缘为:美食强县音乐会,白七刀谱主打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