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律失常是否会导致猝死?广东专家:当出现六个信号时,需特别警惕

 花果山1hnrbr81 2023-09-30 发布于河北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目前,我国每年有超过54万人猝死于心源性疾病,且有逐渐增长的发展趋势。其中,心律失常是引起猝死的重要诱因之一。

如何有效预防心律失常?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心律失常科主治医师马柳玲建议,人们应该注意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按时休息,避免经常熬夜,要保障充足的睡眠。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适量的运动,避免运动剧烈影响心脏正常供血。在饮食方面,人们应该注重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有水肿或者心力衰竭的患者,应该合理控制盐分和水分的摄入量。

心律失常是否会导致猝死?广东专家:当出现六个信号时,需特别警惕

心律失常会引发猝死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干预,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何为心律失常?马柳玲介绍,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运动起源或者出现传导障碍使得心脏搏动的频率和节律出现异常的现象,多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等,若不加以干预,长此以往可能会引起心脏功能衰竭。

心律失常与猝死之间存在什么关联?马柳玲介绍,依据当前的医学实践证明,心律失常是引发患者猝死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一个人受到心率紊乱的影响时,会出现加剧室震、室性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等症状,使得引发猝死的风险增加。

“心律失常与猝死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亟须引起人们的注意。”马柳玲说,依据当前的临床治疗来看,发生猝死的人群范围较广,主要包括平时身体健康的人们,遇到特定的诱发因素会发生猝死的风险;具有心脏病史的人群,即使临床症状未表现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电解质紊乱以及心律失常等症状,也有可能出现突发心脏停止跳动、呼吸停止以及丧失意识等状况,最终可能导致猝死的后果。

心律失常六个信号急需警惕

马柳玲介绍,在我们的生活中,猝死并非突然发生,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来预防,当出现心律失常的六大症状,特别需要留意。

(一)心悸

当发生心律失常时,人们心跳异常会变得十分明显,心脏会出现空落落的感觉。出现心悸的现象,多数原因在于心脏早搏,也可能与患者某项心脏疾病有关,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应当如何预防心悸?马柳玲建议,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的饮食规律;戒烟戒酒,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尽量控制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另一方面,要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善于调节心理状态,保持积极客观的心理。

(二)胸闷

心律失常会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胸部会出现不舒服的现象,有可能会引发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等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第一,若具有慢性心肺病的患者,就要按时服用药物,合理控制原发疾病。第二,人们要注重参与适度锻炼,提升自身免疫力。

(三)气短

在充足的氧气条件下,心脏会传递适量的动脉血来供给人们身体活动,当人们情绪波动过大或者剧烈运动之后出现心律失常,便会打乱正常的呼吸节奏,难以保持充足的氧气,就会出现呼吸不畅的现象。

当出现以上情况时,马柳玲建议,首先要保持居室环境,注意卫生和通风;其次要改善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参加运动,提升身体抵抗能力。注重饮食习惯,保持清淡、均衡饮食的原则。

(四)眩晕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对于血液供应存在较高的要求。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可能会对脑部血流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当人们出现眩晕、乏力、视线模糊、暂时性全盲等问题时,极有可能是脑部供血不足发出的信号。

马柳玲给出了两点建议:第一,注重保护颈椎。坚持劳逸结合,避免长期低头工作,可以多做颈椎操。第二,人们要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若出现眩晕现象,就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检查。

(五)虚弱或者疲劳

无论是人体肌肉还是神经,都需要血液的供给,当人们感觉浑身乏力、易于疲劳时,可能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

马柳玲建议,第一,坚持正确的生活规律。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调整好身心状态。第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一些羊肉、牛肉、鸡肉等食物,给予身体充足的养分,缓解身体虚弱的现象。

(六)晕厥

心律失常是影响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原因,对于人体不同器官都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人们出现晕倒的现象,就要考虑是否因心律失常引起的。

马柳玲提醒,人们应当缓慢改变体位,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同时遇到心慌、不适感时,就要及时停止工作,坐下来适当休息。

南方+记者 黄锦辉

【作者】 黄锦辉

广东健康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