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的残忍与狰狞:那场令大明王朝痛彻心扉的血腥之战

 草容生 2023-09-30 发布于湖北
历史的残忍与狰狞:那场令大明王朝痛彻心扉的血腥之战

01 血战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初三,辽东萨尔浒。

又是一阵爆裂的枪炮声,无数铁弹铅丸随之疾速飞出,最前排的后金军瞬间扑倒一片。此时,斐芬山上,后金军死者枕籍,山坡上到处充斥着伤者的哀嚎声。

潘宗颜已经记不得这是后金军的第几次进攻了。

作为北路明军的监军,他奉北路军主将马林之命驻守斐芬山,如今被困在这小小的矮山之上,只能固守待援。

一开始,潘宗颜部数千人马武备充足,携带大量战车、火器,且据山而守,有着地利优势。反观后金军却只能下马仰攻,骑兵机动能力尽失。因此,潘宗颜对守住斐芬山颇有信心,并等待北路军主力以聚歼敌军。

历史的残忍与狰狞:那场令大明王朝痛彻心扉的血腥之战

△后金骑兵

然而,让潘宗颜意想不到的是,越来越多的后金军如同蚂蚁般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山下逐渐遍插后金八旗旗帜。

潘宗颜不由得开始担忧,那该死的马林八成是出事了。

是的,潘宗颜并不知道,就在今天稍早前,努尔哈赤率军先后歼灭驻扎斡珲鄂模的龚念遂部和尚间崖的马林中军,主将马林早已率残部逃离战场。

而早在战前,潘宗颜就对总兵官马林出任北路军主将一职深感担忧,为此,他特地找到同为文官的主帅杨镐,直言不讳道:“马林资质平庸、为人怯懦,恐难以独当一面,请主帅换他人为将,让马林作为大军的预备队,否则必然要失败。”

然则,杨镐刚愎自用,偏偏不信这个邪。自己终究没能改变主将人选,也正因马林的庸懦,才导致自己这几千人马坐困孤山,陷身危局。

战场上,八旗主力云集,后金兵个个悍不畏死、战技娴熟,无一不是身经百战的精兵强将。随着后金军不断向上攀爬靠近,原本威胁不大的箭矢也开始发威,阵阵轻箭抛射入明军阵中,给予明军巨大杀伤。

而此时,明军火器消耗巨大,枪炮声渐渐稀疏,已有部分凶悍的后金白甲巴牙喇趁火器发射间隙突入阵地,与明军短兵相接。

潘宗颜一时血气上涌,大声疾呼杀贼,随后亲自率军与后金军厮杀,数次击退敌军猛攻,陆续击杀后金军数千之多。

可奈何潘宗颜部被后金大军围困,外无援军,终究还是逃不过全军覆没的命运。

最终,明军弹药耗尽,后金军冲破明军大阵。潘宗颜被一箭穿背,射中要害,力战殉国,而明军亦悉数在白刃战中战死,无一生还。

此战,一名文官,率数千明军殊死搏斗,竟对后金军造成了远超明军的巨大杀伤。相比明军其他各部的拉胯,斐芬山的战斗也成为萨尔浒之战中明军为数不多的亮眼表现。

可歌可泣,可悲可叹!


02 主帅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四月,北京紫禁城。

当努尔哈赤攻破抚顺的消息传至京城后,举朝震惊。

万历皇帝朱翊钧不得不招来内阁诸臣,商讨应对之策。而在阁臣的建言下,军事发烧友万历再次拍板,发大兵剿灭之。

既然已经决意征剿,这辽东经略的人选便成为第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具体任谁为帅,君臣自然有着各自的小九九,但由文官统兵,却早已是君臣的共识。然而,放眼望去,满朝的文官,能担此大任者寥寥无几,无非也就杨镐、熊廷弼等几人可供挑选。

最终,与内阁首辅方从哲私交最好的杨镐力压其他对手,挑起了经略辽东的重担,但杨镐真的是最佳人选吗?

显然未必。

从履历来看,杨镐虽先后在朝鲜、辽东用兵,但此前曾有着朝鲜蔚山那样折损两万人马的糟糕战绩,且事后蒙蔽朝廷、谎报战绩。正因如此,时人对他并不看好,觉得杨镐只是个庸才,年纪越大越是懦弱,认为这一战多半会被杨镐带到沟里。

对于杨镐这样的主帅,部分征剿将领也是颇为不服的,其中年过花甲的东路军主将刘綎对此意见最大。两人早年间在朝鲜战场有过嫌隙,此时明廷无人可用,杨镐也不得不与刘綎合作,但杨镐为人心胸狭窄,因刘綎的关系对东路军尤为“照顾”。他担心刘綎不服调遣,特意派人前往东路军督战,东路军在四路明军中也是最弱的,甚至连明军赖以生存的火器都没有配备。

对此,就连朝鲜友军元帅姜弘立也看出明军主帅厚此薄彼,忍不住询问刘綎:“东路军势单力薄,老爷为何不请求加派兵马?”刘綎深感无奈,便袒露心事:“杨镐与俺关系不好,俺这次怕是必死无疑了,但俺深受国恩,定当以死相报。”

果不其然,刘綎最终战死沙场,以身殉国。

最后,来看一下杨镐的战役指挥能力。

萨尔浒之战,杨镐将十一万联军兵分四路,从四个方向直扑后金老巢赫图阿拉,这也是明军在朝鲜的老套路了。但坏就坏在杨镐并未亲临战阵,却选择坐镇沈阳遥控指挥,而这四路明军相互间也没有形成有效的配合机制。

当遇到战场老鸟努尔哈赤“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老辣战法时,四路明军立即陷入各自为战,互不支援的局面,落得被后金军逐个击破的下场。最终,杨镐只能坐视东、西、北三路明军覆没,唯一的指挥竟是下令南路李如柏部赶紧撤退保命。

历史的残忍与狰狞:那场令大明王朝痛彻心扉的血腥之战

△萨尔浒之战示意图

战后,杨镐因萨尔浒惨败而遭御史言官弹劾,后下狱论死,一直被关到崇祯二年(1629年)。这一年,刑部尚书乔允升念在杨镐年过八十,请求朝廷免其死罪。也怪杨镐运气太差,此时崇祯正紧抓边事,当即予以否决。

当年九月二十九日,昔日的辽东经略杨惨遭斩首示众。

03 友军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闰四月,朝鲜昌德宫。

宗主国大明的一纸助剿咨文,可算愁坏了朝鲜国王光海君李珲。

对于大明和后金的恩恩怨怨,光海君压根不想掺和,原因也很简单,后金并非善茬,此时的朝鲜只想安安静静当他的骑墙派,保住自己的安全。

光海君也努力过,他回复大明,十分委婉地表达了朝鲜国小民弱、无兵可调的情况,希望得到明廷的理解。

但这可是对朝鲜有再造之恩的大明爸爸呀!爸爸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万历皇帝亲自下诏书,严令朝鲜出兵援剿,毫无商量的余地。光海君没法子,只能听令,不得不任命姜弘立为帅,发兵一万三千征讨后金。

做为文官的的姜弘立当然也知道后金军可不是什么软柿子,当即表示这差自己干不了,多次予以请辞,光海君皆不许。

但光海君出于保护本国军队的考虑,也给姜弘立留了一些口子。他曾对其面授机宜,叮嘱姜弘立多观察战场形势,进军要慢明军一拍,以免成为后金优先攻击的对象。同时,光海君还让姜弘立长点心眼,别什么都听明军的号令,要以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为第一要务。

就这样,姜弘立严格遵从光海君的指令,从出兵开始便磨起了洋工,三番两次以粮饷为由故意拖慢行军速度,令东路军主将刘綎十分不满。直到大战前一天,姜弘立还在拖延时间,直接影响了整支东路军的进军计划。

如此状态的友军,注定难堪大用。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五日,当主将刘綎战死,东路明军全军尽没之后,后金军将驻扎在富察的朝鲜军团团围住,随后发起猛攻。

本就军心涣散的朝鲜军哪是后金军的对手,几轮冲锋下来,朝鲜军就折损了两个前营的兵马。姜弘立见状惊惧万分,立刻遣人向后金求和。

当时,东路军游击将军乔一琦兵败后率残部逃至朝鲜军营,姜弘立担心此事会影响自己的投降大计,于是打算交出好友乔一琦。乔一琦自然不甘受辱,于是跳崖殉国,而营中明军也悉数被朝鲜军扔到崖下。

在解决完明军后,姜弘立遂率部出降。

历史的残忍与狰狞:那场令大明王朝痛彻心扉的血腥之战

△姜弘立率军出降图

当然,朝鲜军也有英勇之士,“依柳将军”金应河及其麾下三千将士便与明军并肩奋战,直至全军战死。而金应河战至最后,仅剩一人背靠柳树,以弓箭拒敌,射死后金军无数。后金军不禁惊叹:“若有如此数人,实难抵挡。”

光海君虽预感到了大战的走势,却没能算到自己的结局。

萨尔浒战役后,光海君更加坚定地奉行中立外交政策,对大明、后金两不得罪。

然而,朝鲜朝堂的亲明派大臣对这个墙头草国王早已忍无可忍。天启三年(1623年),朝鲜发动军事政变,光海君遭到驱逐流放。

此后,朝鲜始终倾向大明一边,直到被清军彻底打服为止。

04 粮饷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户部太仓。

当接到筹措征剿粮饷的旨意时,作为帝国财务总监的户部尚书李汝华开始食不能寐、夜不能寐。

谁能想到,偌大一个大明朝,此时的国库太仓早已入不敷出。

就在这一年,太仓正常年收入不过三百八十九万两,而军饷支出却超过三百八十万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李汝华也想过其他法子,比如向皇帝要钱。

当时,万历的内帑私库尚且充盈,于是,朝臣们弱弱的问了皇帝一句:陛下,能不能从您的小金库拨点款?

万历听罢立刻拉下脸来,表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诸卿要不想想其他法子。

但文官们既然开了口,可不是一句没有就能轻易打发的了。万历一看文官集团一副要拼命的架势,只得心疼地掏出十万两银子,顺便带上一句:就这些啦,再多朕实在拿不出来咯。

十万两能解决什么问题,杯水车薪而已。

无奈之下,朝廷只能重走老路:加派辽饷。仅万历四十六年,辽饷便加派了三百万两,第二年,继续加派二百二十万两,除京师和贵州外,其余地区的大明子民人人有份,谁也跑不了。

有了这笔加派辽饷,当年户部太仓岁入骤然增至六百余万两,但有辽东这个大窟窿在,户部依旧难逃入不敷出的窘境。

户部这家难当啊,李汝华便向皇帝大倒苦水:“自从有辽事以来,商议加派,加派用尽;商议挪借,挪借用尽;商议搜刮,搜刮用尽;如果说有办法不用,有路子不找,那确实是户部的罪过,可现在法子已经用尽,路子也都找了个遍,再难找出银两来,那户部也只剩无可奈何了。”

但你李汝华何曾想过,户部再难,难得过百姓吗?

当时的百姓,早已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万历四十六年,天气开始由水转寒,全国普降大雪,气候极寒。河北阳春三月,竟有行人冻死路边。而到了冬天,广东各地也是大雪纷飞,北方更不用说。

在这样的恶劣气候下,土地歉收绝收已成为常态,但到了万历四十七年,辽饷竟已和加派田赋持平。天灾人祸当前,百姓生活困顿,苦不堪言。

而就是这样敲骨吸髓方才武装起来的十余万大军,努尔哈赤仅仅用了五天时间,七战七捷,顷刻间便令其化为灰烬。

从此,辽东糜烂。辽饷越征越多,民乱亦随之愈演愈烈。大明王朝深陷泥潭,再无宁日。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