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祯的最后24小时

 激扬文字 2023-09-30 发布于四川
(皇极殿)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月初一。

新年第一天,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却并没有感受到那种辞旧迎新的喜悦。

微风吹过皇极殿,吹起崇祯脸颊两侧的头发,这个年仅三十三岁的年轻人却已经华发皆白,脸上有了如刀刻一般的皱纹。

春色有三分,二分是尘土,一分是流水。

可流水落花春去也,崇祯又要到哪里去找寻他的天上人间呢?

崇祯很累,但毕竟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他一大早就赶到了皇极殿上,等待接受百官的朝贺。

然而,偌大的宫殿里冷冷清清,只有内阁首辅周延儒和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两个人。

崇祯的胸口一阵烦闷,他下令内侍宦官大力鸣钟,震耳欲聋的的钟声随即传遍宫墙内外。

在钟声的催促之下,文武百官们姗姗来迟,但却也只来了一半不到。

朝贺天子的礼仪举行的仓促简短而略显狼狈,以往那种万象更新,与民更始的气象浑然不在,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萧索的味道。

当皇极殿的钟声响起之时,刚刚占据西安的李自成也建国大顺,还郑重的定下了“永昌”的年号。

(李自成)

这个多年前因为崇祯皇帝的一纸诏书而遭到开除的驿站快递员,此时正挥师东进山西,并且随时打算直捣京师。

在这种局面之下,迁都南京的提议也逐渐开始浮出水面。

不过很显然,崇祯并不是很想离开这里。

司马氏衣冠南渡,东晋终年生活在十六国的恐惧之下,宋高宗南迁建安,最后也不过是日夜忧患的半壁江山。

南迁对崇祯来说不过是慢性自杀,他宁愿轰轰烈烈的死在北京城下。

皇帝很有勇气,但面对这样的危局,光有勇气是不够的,皇帝还需要钱。

问题是,此时此刻的崇祯,简直可以说是一个穷光蛋。

辽东女真第六次入塞之时,皇帝曾经拿出内帑数万,分发给京师的士卒们,物力维艰,钱分到个人手上,不过二十钱而已。

一些士卒们把铜钱拿在手上,弹出清脆的响声,感叹这些钱不过能买五六个烧饼罢了。

在今天以前,崇祯其实还有一支底牌,那就是孙传庭的劲旅。

(孙传庭)

孙传庭是个狠人,他从潼关出发,入河南而捷报频传,纵然李自成骁勇,也被他打得抬不起头来,剿匪事宜有了起色,恰逢辽东更传来了皇太极的死讯。

有那么一瞬间,崇祯甚至认为自己栉风沐雨的十多年终于有了回报。

然而,曙光转瞬即逝,孙传庭兵败汝州,战死潼关,李自成顺势占据西安,并且随即控制了陕西全境。

《明史》中说“传庭死而明亡矣”,但孙传庭的死,对崇祯的触动似乎并不是很大。

崇祯在用人上多被人诟病,在他任上的内阁首辅换了十七个,内阁大学士换了五十个,剿匪总督更是风水轮流换,洪承畴,杨嗣昌,卢象升...说实话,皇帝很难信任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崇祯很爱杀人,动不动就杀人,他杀起来人来的劲头儿除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外几乎无人能比。

只是现在,崇祯有点杀不动了,或者说,他已经发现,此时再诛戮臣僚,已经是徒劳无功了。

正月初九,大明兵部收到了李自成下的战书,李自成说,要和崇祯在北京城下决战。

二月初八,山西太原陷落,李自成更是对崇祯发布了檄文。

所谓檄文,其实是古代用于晓谕声讨的一种文书,一般来说是对敌对势力所发布的。

东汉陈琳写过《为袁绍檄豫州文》,在檄文中把曹操的祖孙三代都给骂了个冒烟,唐时骆宾王写过《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更是把武则天骂了个狗血淋头。

按理说檄文都会具有相当大的攻击性,但奇怪的是,李自成讨崇祯的檄文,读起来却颇有怜惜之意。

李自成在檄文中说,崇祯本质上并不能算是个太坏的皇帝,而只不过是因为所处的环境太过糟糕,又被臣下们所蒙蔽和拖累,才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他对崇祯好言相劝,希望他看到檄文之后可以马上投降,自己能保证他一辈子的荣华富贵。

其实,李自成虽然“很温柔”,但他却并不了解崇祯,这个一天只有几个小时休息时间而余下都用来处理政务的大明天子,难道要的只是荣华富贵吗?

二月二十一日,李自成在山西忻州遭到了明军将领周遇吉的顽强抵抗,惨烈的巷战之后,周遇吉战死。

忻州的宁武关被李自成占据,即说明李自成入京之路再无阻碍,打到北京城下,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周遇吉)

三月初三,崇祯皇帝的情绪越发激动,他召集群臣,慷慨激昂的表示要“国君死社稷”,希望群臣可以跟他共同进退,然而,他悲壮而又充满激情的一番言说,却只换来了无尽的沉默。

三月十五日,李自成攻破居庸关,三月十六日,李的先头部队抵达了京师郊区,昌平陷落,明朝皇陵遭到焚毁。

三月十七日,崇祯再一次临朝,询问守城之法,大臣们一个一个支支吾吾,拿不出什么主意,唯一的一次提议,还是建议皇帝启用阉党之人来主持大局。

阉党,就是当年以宦官魏忠贤为首的党羽势力,这无疑是臣僚们对崇祯当年杀掉魏忠贤而自断经济臂膀的批评。

这一刻,崇祯落泪了。

这个十多年来杀伐果决,威严肃穆,手段强硬的帝王一边挥去泪水,一边以手蘸茶,在桌案上写下了这么一行字:文臣个个可杀。

当天,李自成开始攻城,而负责守备京师的三大营此时已经只剩下些老弱病兵,战斗力相当弱,根本无法抵抗李自成的攻势。

皇极殿中的崇祯大概已经知道局势无法挽回,所以一直在痛苦的哀嚎着。

三月十八日早,京师大雨,这座古老的皇家宫殿在雨水中历久弥新,然而大明的国运,似乎凄迷将断,无法再续了。

中午雨停,紫禁城外城陷落,崇祯登上景山,站在高处眺望,发现京师已经被李军重重围困,再难脱身,他立刻返回乾清宫中,安排宦官带领自己的三个儿子,朱慈烺,朱慈炤,朱慈炯逃出宫中,然后又步入内宫,摆下一桌酒宴,和自己的皇后嫔妃做最后的告别。

(周皇后)

这酒宴,不是散伙酒,而是丧命酒,崇祯不希望皇家的女人受到李军的侮辱,所以催促她们尽快自尽,她的结发妻子周皇后没有犹豫,回到自己的宫中便上吊自缢。

名为袁氏的贵妃被崇祯用剑砍伤,随即崇祯更是一边怒吼“为什么要生在我家”,一边砍向自己的女儿长平公主和昭仁公主。

长平公主被砍断一条手臂,未死,而昭仁公主则因失血过多,当场死亡。

崇祯哀叹自己这些儿女命苦,不该生在乱世之际的帝王之家,其实也是在哀叹自己,何必在这样的世道里成为大明的天子。

妻离子散之后,崇祯找来了自己最为信任的宦官王承恩,君臣之间相顾无言,只是一直饮酒,就这么到了三更天。

三更,就是半夜十二点,此时已经是三月十九日。

五更天,天光微亮,崇祯再一次敲响了那一口用来提醒大臣们该整肃衣着尽快步入朝会的大钟,声音近乎于振聋发聩,震耳欲聋,但是这一次,一个大臣也没有来到。

六更,天以明亮,崇祯再次登上煤山,选择了在一棵歪脖子树上自缢。

人们再次发现这位大明帝王的时候,他已经挂在树上,随风飘荡了一上午。

这个大明全国性政权结束前的最后一位皇帝,如今披散的头发遮住了他的脸庞,两只鞋已经找不到了,右脚穿着袜子和红方舄,左脚则是赤裸着,在他的胸口,藏有他临死之前用咬破手指的鲜血写成的遗诏,大概是留给李自成看的,其内容除了再一次的愤恨明王朝的文臣们将他害到了这个境地之外,就只剩下一句“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他和大明王朝的文臣们曾经相互蔑视,也曾经相互奉承,他们都曾经希望自己可以高于对方,但最终,他们都匍匐在了别人的脚下。

(朱由检)

特殊之处在于,崇祯只会向命运低头。

他希望李自成可以温柔的对待大明的子民,但崇祯恐怕没有想过,十七年来,他自己是如何对待天下百姓的。

横征暴敛,加派三饷,搜刮百姓,百姓们早就被吸干了油水,吸尽了生命力,多少人背井离乡,饿死沟壑。

心匪不仁计则穷,减夫派饷事重重,这当然不是崇祯皇帝的全部,他勤政,一天只睡几个小时,他勤俭,在位时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性活动,他甘于奉献,宵衣旰食,他兢兢业业,他勇于尝试....可他同样在面对选择时偏执多疑,驾驭臣下则残忍狠毒,他还经常自以为是,自作聪明,他为君一任更是刚愎自用。

这就是这位大明天子的最终结局,由一棵并不算粗壮的老树负担下了所有的沉重。

三十四岁的崇祯皇帝生命定格,他衰老的面容完全不像是而立之年而完全像是个老头。

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从景山眺望整个紫禁城,烽烟遍地,哭喊震天,人乱一团,心乱如麻。

但想来,崇祯最终会得到平静,他会想起很多往事,想起自己不过十六岁就临御天下的那个上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