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语文试讲说课教招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展示(003)

 芣苢洁 2023-10-01 发布于上海

三年级语文《9那一定会很好》说课稿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我执教的《9那一定会很好》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9*那一定会很好》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一粒种子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根据本单元的主题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7个生字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能说说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历程,并从中受到启示。

3.通过与《去年的树》比较,进一步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历程,并从中受到启示。

2.通过比较进一步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二、说教法

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运用已掌握的方法自读自学课文,教师只做适当地点拨,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法:

1.读演结合法。童话故事趣味性强,采用读演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演中与文本对话,在演中与主人公对话,在演中亲身感受,达到文、心合一,提升学生的感悟与想象能力。

2.边读边想象。这是本单元要落实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也是童话故事的特点,学生边读边想象,有机地将读书与创造思维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自主、合作、探究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在读、思、画、议中,学会了学习,发挥了其主体性。

三、说学法

1.质疑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提问,从而学会学习。

2.圈画法。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学会圈圈、画画、写写,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想象法。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学会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板块:畅谈愿望,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引导质疑;抓住很好,获得启示;对比阅读,感受异同;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一)畅谈愿望,导入新课:这一板块主要采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愿望,自然而然地将学生的兴趣引入课文之中,并读课题产生新奇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自主学习,引导质疑: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课前安排学生先行学习,并学会思考质疑,在读与思中进步,在质疑中明确学习的目标,真正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

(三)抓住很好,获得启示:这篇课文以那一定会很好贯穿始终,因此教学时紧抓那一定会很好展开,学生先找,再在小组内通过读、想、演、说的方式,体会其中的含义,受到启示。在这一部分教学,我采用开放的形式,处理每一次那一定会很好方法各不相同,这主要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决定。

第一次采用小组读演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演、评价中感受种子为了实现愿望而付出的努力,在学生心中也扎下每个人都有愿望,只要我们付出努力,愿望定能实现的种子。

第二次采用小组朗读的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真舒服的体验,由此引导学生体会手推车能跑来跑去、听美妙的风声以及为人们干活的舒服与快乐,润物细无声地感受到了奉献是快乐的。

第三次采用想象说话的方式,说一说椅子为人们提供了哪些方便,感受椅子的奉献精神。

第四次采用读想结合的方法,感受木地板的幸福与快乐。

从一粒种子到木地板的历程的感悟中,孩子们的启示很多,这也体现了童话故事体验的多元化.

(四)对比阅读,感受异同:这一板块采用对子学习的方式,分别引导学生从题材、内容、主人公的变化、得到的启示方面对比,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为习作奠定基础。

(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依据这节课的主题,安排学生给自己喜欢的角色说一说心里话,其实是让学生对每一次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