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的孤独与彷徨

 禅茶墨韵lzv845 2023-10-02 发布于湖南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的孤独与彷徨



苏轼是在孤独与彷徨、复杂而不安的心情下写出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在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四十四岁时,遭遇了一件大事,使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那一年的事件,不仅使他失去了官职,还险些丧命。

苏轼在刚调任到湖州时,按照惯例,官员要向皇帝上谢表,表达对皇帝的知遇之恩。苏轼也照做了,但他的谢表中的部分内容被认为有讽刺新法和某些官员之嫌,被他的政敌拿来大做文章。此外,他曾经写过一些描述民生疾苦、批判错误政策的诗,这些作品也被指控无礼于皇帝、恶意毁谤朝廷等罪名,一起由御史告发到神宗面前。

神宗爱才,没有立即严惩苏轼,只是先交由御史审办。于是,苏轼被革去官职,押回京城,关入狱中审问。情况一度非常危急,虽然他写的诗不能说完全无辜,但也有很多是政敌们为了置他于死地而故意抹黑、牵强附会的。

运的是,有几个转折救了他。首先,他的长子苏迈每天都会到狱中送饭,苏轼与他约定,如果自己的案情有了不好的发展,就在饭菜中放鱼暗示。结果一次苏迈有事,就托朋友送饭,却忘了把这个约定告诉朋友,朋友又恰巧送了鱼进去。苏轼看到后大吃一惊,以为自己大概要被判死罪,就写了两首诗给苏辙,表达了对苏辙的兄弟之情,以及对皇帝的感恩和自己的忏悔。这两首诗后来传到了神宗面前,深深地感动了神宗。

再者,苏轼在历史上被称为文学大师,他的才华和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他在晚年的时候,却因为一首诗而遭到了朝廷的审判和监禁。审问期间,正好赶上曹太后的病逝,曹太后在临死前特别交代神宗,苏轼是被人诬陷的,嘱咐神宗千万不能错杀无辜。

在苏轼被关押的牢房里,有一天深夜,来了一个人。苏轼以为是其他罪犯,便没有怀疑,继续睡觉。结果,在天快亮的时候,那人突然把苏轼推醒,还祝贺他。苏轼一开始感到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人是神宗派来暗中观察他的。那人回去后向神宗报告,说苏轼在狱中睡得很好,鼾声大作,这证明他没做亏心事。

除了神宗、曹太后等人对苏轼的帮助,还有苏辙和其他朋友也在明里暗里帮助他。最终,苏轼没有被判死刑,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类似于今天的民间自卫队的副队长)。这次事件被称为乌台诗案(乌台就是御史台,御史办公的地方)。

这次事件让苏轼对人生有了不同的看法。虽然他内心的节操未改,但被贬谪后,心中仍有凄凉惊惶之感。因此,在元丰三年刚到黄州时,他写下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谁见 一作:时见)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中的人与孤鸿是双关,讲孤鸿亦即在讲人。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后来成为名句,不仅写出了苏轼内心高洁的人格——即便在一片凄清孤独之中,即便遭逢过大难,又处于被贬而不安的生活中,我依然坚持不同流合污,宁愿在冷清的沙洲度过,也不愿去攀高枝——同时亦道出了一种无人能理解我的孤独感,但他就算不被理解,还是有勇于做自己的决心,所以感动了不少失意的人。

感谢阅读,点文末右下角“在看”“点赞”

【温馨提示】1,《禅茶墨韵》推广的内容仅作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2,文中或文末广告是腾讯平台配送广告,内容与本公众号无关,但您的每一次点击都会给我们带来一点收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