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脱肛的病因及防治

 营养师王丹 2023-10-03 发布于黑龙江

最近在后台有粉丝留言,

询问丹丹老师

小儿脱肛怎么办

今天就来为大家讲解

关于小儿脱肛的原因及防治

脱肛是指肛管、直肠粘膜、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统称为外脱肛。

乙状结肠或直肠向下移位,在直肠内形成套叠状态,尚未脱出肛门外,称为内脱肛。脱肛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小儿多为直肠粘膜脱垂。

婴幼儿的直肠与肛管上下处在一条直线上,其周围组织比较松弛,肌肉比较薄弱(尤其是营养不良或有消化性疾病如肺结核患者)。

在2岁前后开始坐便盆排便,此时会阴底部所受腹压要大,大便也硬一些,如有便秘需使劲屏气,延长坐盆时间,或频繁腹泻,或有咳嗽,包茎、尿道膀胱结石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均容易引起脱肛。

小儿脱肛初始仅在用劲排便时出现,便后可以自动缩回。后来可能要用手帮助送回去,不大便时(如哭闹时))也可出现。如长时间不将它送回,可发生水肿、渗血、溃疡而引起坠胀、疼痛、里急后重,流脓血粘液。

多发生在4岁以内的小儿,但1岁以内的婴儿很少见到患此病,这个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可自行痊愈,绝大多数脱肛的患儿可在5岁之前自愈。

病情都有轻重缓急,所有重度的疾病,丹丹姐姐都建议尽快去医院治疗!避免耽误孩子病情,自行治疗无法达到精准及无菌条件,甚至有可能会加重病情!但是轻到中度的脱肛,丹丹姐姐给你以下的建议!

1)对继发于腹泻、便秘、膀胱结石病的患儿,应尽快治疗原发病,脱肛可随之自愈。同时减少或避免患儿的剧烈哭闹,纠正不良的排便习惯,如坐便盆时间过长、排便不定时等。

每次排便后,妈妈可以用温开水清洗脱出的肛门直肠,应轻轻揉推上去。并且脱肛发生后要及时复位并固定,密切观察脱出的肠段有无感染、坏死等。

2)有的宝宝脱肛是因为营养不良造成的,营养不良引起的脱肛要给以充足的营养食物!例如鸡蛋、虾蟹、海鱼、瘦肉、豆类、米面、蔬菜、水果等。

还在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检查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奶水不充足,造成了宝宝营养不良。增加营养可以增强肛周肌肉收缩力,使脱肛好转。

 3)可使用体疗法:患儿下蹲、站立,再下蹲、站立,反复蹲站,每次连续做20~30次。下蹲时肛门放松,站立时用力缩肛上提。每日2次。能起到很好的疗效。

 4)中医认为脱肛是因为中气不足、气虚下陷造成,可以采取捏脊是小儿常用的推拿疗法,脊背部为督脉所在,脊柱两旁乃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路,有各脏腑的俞穴。

为五脏六腑阴阳之所会,脏腑精气之所注,经络气血之总归,故捏拿脊背部可疏通气血,调整脏腑。

 5) 《本草纲目》记载:“脱肛不收贴水荷叶焙研,酒服二钱,仍以荷叶盛末坐之。”五倍子收敛固涩,因“酸能收敛,涩可固脱”,与荷叶同用起到升阳举陷,涩肠固脱之功。

《三因方》中有“用五倍子半斤,水煮极烂,盛坐桶上熏之。待温,以手轻托上。”

关于小儿脱肛的预防,大家可以着重看一下!

首先新生儿不要包的太紧,这样会让宝宝没有活动空间,我们应该让小儿肢体,尤其是腰腿能自由运动,以增强各部位肌肉韧带的力量。对于本身不好动的宝宝,家长应帮助做婴儿操,可以有效地预防本病发生。

要及时治疗腹泻以及感染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疾病,对儿童腹泻及痢疾要重视起来。同时要让孩子多吃蔬菜,防止便秘。

可以经常做提肛运动,以增加肛门括约肌的能力,只有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此病的预防,还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加强营养和消除诱因外,更要紧的是给孩子订立卫生及生活制度,如让孩子养成定时大便,大便时不过度用力、大便时间不可过长,每晚睡前用热水坐浴等

以上这些办法都可以很好的预防孩子脱肛,希望宝妈们可以重视起来!不要等宝宝病了在着急!

更多相关内容点击链接详细查看→

宝宝排便总哭闹?小心是肛裂!

学会做提肛运动,治病疗疾又延年!

五种按摩法可以养气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