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黑茶 」安茶

 dy_xhui 2023-10-03 发布于贵州
图片
图片
“安茶”产于祁门南乡一带,为历史名茶,但安茶的具体创制时间至今无从查考。祁门民间有将安茶称作“软枝茶”的说法,明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5)编撰的《祁阊志》中,就有“软枝茶”的记载,其卷第十《物产、木果》中云:“茶则有软枝,有芽茶,人亦颇资其利。”软枝茶在旧徽州所属各县均有生产,但衍化成安茶后,却只有祁门一县生产。据此推断“安茶”应产生于明末。
图片

图片

“六安茶”和“安茶”是什么样的联系, 其形态和制法又是怎样演变的,至今尚无人能解。六安茶始于唐代,扬名于明清,明代闻龙在《茶笺》中写到,六安茶入药最有功效,因而被视为珍品傅宏镇于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所著的《茶名汇考》记述:“安茶产于安徽祁门县之南乡一带, 因其制法与六安茶相仿,故名。此茶祁门孙义顺茶号出品为优,有百余年之历史,产品在粤东颇受欢迎,岭南医士诊方,常有以孙义顺安茶为药引者”。但据最后一批运销祁门“安茶”的广东商人程世瑞称“安茶”即安徽之茶。
图片

图片

一般来说,人们一致认为:“安茶”创制于明末清初。从现存“安茶”茶号元春隆茶票来看,其制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到民国21年(1932年)祁门全县尚有“安茶”茶号47家,民国22年“安茶”产量已达2000担,后逐步衰落,至1945年最后一批安茶运送香港后,也就销声匿迹了。20世纪80年代,为使绝迹近半个世纪的“安茶”重获新生,1984年祁门县有关部门的科技人员经过艰辛努力,终于试制成功,得以恢复生产。
图片

图片

据有关资料介绍,祁门“安茶” 属黑茶类,其原始制法类似“砖茶”,是一种半发酵紧压茶,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粗壮紧结,身骨重实,色泽黑褐尚润(墨绿略带黑),干茶有花香,汤色橙黄或微红,叶底黄褐明亮(墨绿带红斑),叶脉浅红色,滋味浓醇,有槟榔香或花香,非常耐泡,别有风味。
图片

图片

安茶有着极为独特的“日晒夜露”工艺——白天晒太阳晚上吸收露水,或因“汲日月精华”之义,使它与众不同。很多人喝到安茶,弄不懂这是什么茶类,像岩茶又像黑茶,又像绿茶。这是因为安茶的工艺太复杂,太讲究。除了日晒夜露,安茶在制作工艺中还需要多道炭火烘焙,这工艺像极了传统的乌龙茶。安茶的前期炒青工艺使它像绿茶;其后期的蒸压与存储发酵,喝起来的滋味红浓醇陈,带着特殊的粽叶炭火香,故又似黑茶。
图片

图片

“安茶”的妙处就在“陈”字上,它陈而不霉,陈而不烂,在岭南和东南亚一带,存放数年的安茶,不仅是上乘饮料,且是治病良药,被尊称为“圣茶” 。据说,两广、港台和东南亚一带多湿热天气,人们饮用新茶,容易上火,而“安茶”性温,尤其是陈年安茶,火气已退尽,茶性温良,能够祛湿解暑。20世纪初期,岭南一带曾瘟疫流行,而一位戴姓名医用安茶作药引,治好了不少病人。从此“安茶”可以治病的消息不胫而走,以致于被人们奉为灵丹妙药。当年两广、东南亚一带,有条件的人家,几乎都备有安茶,且越陈越受欢迎。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