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的根源,也许不在心,而在肝

 空谷幽兰80 2023-10-03 发布于广东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失眠症的发病率逐渐提高。

眠在《难经》中称为“不寐”,实是指病人感到睡眠不足,包括睡眠时间、深度或恢复体力不足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原发性失眠类似。

中医传统理论以“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为指导思想,历代前贤以“从心论治”为主,立法处方用药多宗养心安神或镇心安神为治。

若“从心论治”的效果不够理想,可以试试从肝论治失眠。

经多年临床实践发现,失眠症患者常可见到心烦易怒、多疑多虑、情绪消极,心情抑郁等精神情志方面改变的症状 。

调查显示,失眠患者中因明显的情志因素诱发者占90%以上;情志不遂因素占91.8%,其中40.9%为肝郁化火型失眠。

伴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紧张,家庭不稳定等因素增多,使得人们的精神高度紧张,更易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心理、社会因素影响,导致精神情志方面的变化。

情志因素成为当前引发失眠症的主要原因。临床从肝论治每获较好疗效。

中医历史悠久,疗效确切,自古便不乏从肝论治失眠的记载。

《症因脉治·内伤不得卧》曰:“肝火不得卧之因,或因恼怒伤肝,肝气怫郁;或尽力谋虑,肝血所伤,则夜卧不宁矣。”

现代中医医家不断总结从肝论治具体分型,从多个方面探讨失眠与肝相关的病因病机。

1、肝郁气滞

此类失眠尤多见于成年女性。肝主疏泄,主谋虑,性喜条达。若七情过激,情志所伤,稍有不遂便生郁闷,肝郁气滞或数谋不决,导致肝气壅遏,气机不畅或阻滞。

气血转枢不利,欲伸不达,内扰神志,魂不安藏,故不寐。治当疏郁安神,用药宜轻灵疏导。

2、肝火炽盛

肝为刚脏,内寄相火,素体阳热过盛,相火亦旺;或感受六淫之邪,郁久化火;或恣食肥甘,嗜酒过度,日久积热;或肝气郁结,不得疏泄,化火化热,即所谓“气有余便是火”,火热蕴结肝经,肝火内炽,上冲神魂,神志不安则不寐。

治当清肝安魂,且应注意肝火旺必影响肝的气机疏泄条达,不可专事清泻肝火,应清泻之中寓疏肝解郁。

3、阳不交阴

肝胆互为表里,肝胆并连,在病理上若肝疏泄功能失常会影响胆的功能,反之胆的功能失常亦影响肝的疏泄功能,故肝胆往往同病。

胆主少阳,《内经》云:“少阳为枢。”肝为气血之枢,“枢”可司表里之开合,任气机之出入,主气血之升降,掌阴阳之运转。

若邪中少阳,气血枢转紊乱,阴阳失调,入夜阳气应由动入阴,不入静 (阳不交阴) 而致不寐;或患者常负疾苦,思则气结,肝失疏泄则气机升降失常,气血运行紊乱,表里开合无度,邪荡于阴阳之间,枢失转运,阳不交阴,故而不寐。治当理枢安神。

4、肝血不足

肝体阴而用阳,藏血而舍魂,若年老正虚或素禀肝血不足,或久病失血导致肝的阴血不足,阳浮于外、魂不入于肝,难敛其魂,而致失眠。治当养血安魂。

5、阴虚燥热

肝喜柔润而恶燥,润则肝体柔和,肝魂内藏。

若外感湿热邪气;或情志不遂,气郁化火,肝阴被耗;或劳欲过度,阴精亏损,水不涵木等均致肝阴亏损,阴虚火旺,内扰神魂,神魂不安而病不寐。治当滋阴安神。

6、气阳不足

肝阳乃肝之阳气,肝的气阳有升发疏泄的功能。

若因久病致肝气阳虚衰,或年老体衰致肝气阳不足,或疏泄太过损伤肝的气阳;或素体禀赋不足,肝气阳虚弱,其升发疏泄功能减弱,以致气血郁滞,夜卧不能致肝病而不寐。治当益气安魂。

7、气滞血瘀

情志不遂,精神抑郁,疏泄不利,血运受阻;或久病失眠,气血滞瘀,或跌打损伤,脉络瘀阻。

均致肝血瘀阻,血不涵魂,魂不归藏,而致不寐。

8、痰浊上扰

肝气郁结,气郁生痰;或肝气横逆克脾,脾虚生痰,痰气郁阻,痰郁化热,痰热内扰神魂而病发不寐。

虽从上述与肝相关的病因病机分析可见,所分证型较多,但其根本皆在于肝木功能失调、阴阳失和。

肝郁气滞为所有病因的基础,肝失条达,气机运行不畅,气血输布受阻、生化不足,脏腑功能活动受限,使得心神受扰或荣养不足;阴阳之气不循常道,阳不交阴,发生失眠。

失眠的病因病机中自古就有与肝相关的论述,明确地提出从肝论治失眠症一来是基于现代人患失眠症多与情志因素相关的实际情况,二来也为目前失眠症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明晰的思路方法。

但是这并不等于否认其他失眠症的病因病机以及摒弃其他论治失眠的方法。

临床应用还是应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三因制宜,辨证论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