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传统文化,要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

 惟虫能天 2023-10-04 发布于河北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知行合一

这个题目有四个关键词组成,分别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行合一”和“功夫”。把这四个词的任何一个方面展开,都是一篇洋洋洒洒的大文章。下面,我围绕这四个词,简要谈点自己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会。

一、说说“学习”

学习这个词,大家经常在说,但其真正含义却未必所有人都深思过。这个词的本来含义我们权且不说,但一说到这个词,大家往往会想到《论语》上的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人说过这样一个观点,读一本书一定要高度重视其首章、首句,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那我们就探讨一下“学而时习之”这一首章、首句的深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足鼎立的文化,其中儒家文化是主干,在儒家文化典籍中,四书占有首要地位,在四书中,大家对《论语》可能读得最多,而《论语》的首篇、首章、首句就是这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时习之”可以简称“学习”。一般人的理解,学习就是学知识、学技能,或曰就是读书学习,这样理解固然没有错,但是不全面、不准确。学习,顾名思义是由“学”与“习”两个概念组成的。“学”者,掌握知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之谓也;而“习”者,指的是复习、温习、践习,提高行为能力之谓也。从另一角度说,学是知,习是行,学是理论,习是实践,只学不习或只习不学,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学习。

传统文化千经万论无非三字曰思无邪

由此,我们还可联想到孔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有人不理解孔子为什么这么说,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王阳明。王阳明说,何止是诗三百,六经也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从古至今天下圣贤的话,也可以用这三个字来概括。在此,我想把孔子和王阳明的话引用过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言以蔽之,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亦无不可。为什么如此讲呢?学习传统文化,说到底不就是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吗?不就是要知行合一吗?不就是为了学而致用、内圣外王、经邦济世吗?说到底,就是要把“学”与“习”结合起来,把“知”与“行”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好,践行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还可再换个角度来理解。我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两句话、八个字:提升自己,奉献社会。“学”是为了提升自己,“习”是为了奉献社会。故此,说人生的任务就是“学而时习之”,也是可以说得通的。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学并努力去践行,这不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吗?本章的第二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一句说的是喜悦,第二句说的是快乐。二者虽都是高兴的意思,但高兴的层次是不同的。“乐”是浅层次的,而“说”是深层次的。“乐”主要体现在身上,而“说”主要体现在心上,说明学习是深层次的快乐、是心灵的愉悦。愉悦什么呢?悦在提升自己,奉献社会,悦在实现自身价值。

孔子说的学习,不是一般性地学习,他所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或曰目标是《大学》。此《大学》非我们上的大学,而是儒家四书中的一部书,是这部书中讲到的目标和境界。此《大学》是大人之学、君子之学,是教人做大人、做君子的学问,学的是修德进业、内圣外王、经邦济世的学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有了这样的学习,不仅会度过有价值的人生,而且会度过愉悦、幸福的人生。因为,学不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度过的将是不一样的人生。

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

二、说说“传统文化”

简要说,传统文化是指世代相传下来的思想、道德、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各国家、各民族有各自的传统文化,我们所讲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书记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此话讲得非常深刻,非常到位。树无根则死,人无魂就是行尸走肉。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作为文化基因,不管你是否读过传统文化的书,不管你是否有学历,其实在每个国人的骨子里,也可以说在灵魂深处,无不受着传统文化、无不受着儒释道三家文化的熏陶,这种传承是顽强的、基础性的。

所谓传统,民族有民族的传统,地方有地方的传统,即使一个家族也是各有传统、传承的。作为家族的传统和传承就是家风,就是祖德,这是对一个家族后辈儿孙发生重大影响的无形力量。民族也好,家族也好,祖上的传统、传承是树根、是基础,后代则是树干、树枝、树叶和花果。只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传统是反不了的,历史是割不断的。不孝敬祖先的家族是被人瞧不起的家族,也是无法承继祖德从而没有希望的家族;同理,轻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也必然是被人瞧不起和没有希望的民族。古语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家族有家族的祖先,民族有民族的祖先,不听家族老人话的家族会吃亏,不听民族老人话的民族更会吃亏。家族老人的话就是家风家训,民族老人的话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集中体现就是古圣先贤的经典。

戴仁而行

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先进文化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时代化,来化社会、化每一个人,从而化民成俗。具体到个人而言,什么叫文化人呢?我认为,那就是被“文”“化”了的人。化在哪里呢?就是化在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上,化在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上,这样你才是一个有修养的人,才是一个文化人。否则,即使你学历再高,知识再多,也只能说是个有知识、有学历的人,而不能称之为文化人。孔子的弟子子夏曾说过这样的话:“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就是说,只要能做到对父母的孝、对国家的忠、对朋友的信,即使你没上过学,没有学历,那你也已经是学了,已经是文化人了,因为你已经把“文”“化”在实际行动上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足鼎立、其他文化为补充的文化形态。儒字怎么写?一个人一个需,是说儒家文化是人间、人生之需,是积极入世、自强不息的文化。儒家的核心理念是仁,仁由二人组成,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其基本的理念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进一步讲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道家文化主张清净无为,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文化,是厚德载物的文化。其实,“无为”的目的仍然是“无不为”。释家文化则除讲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外,还关注到人与外在一切的关系,是要追求人与一切众生的解脱与提升。由此可见,说到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关于人的文化,关于做人的文化,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万物包括鬼神的关系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我们常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实展开了说,不仅儒、释、道三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他文化,比如法家、兵家、医家、墨家等,哪一家又不是博大精深呢?传统文化的经典浩如烟海,那我们从哪里入手呢?我认为应从读儒、释、道三家文化的经典入手,尤其应从儒家文化经典的学习入手,首先应从最基本、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经典入手,比如说最起码,儒家的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就应作为学习的首选,经常读,反复读,常读常新。至于说到道家的经典,最起码的,对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南华经》等应作深入的研读。关于释家的经典,起码的应对《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等经典有所了解。还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头的《易经》,更不能不作一番研究。再者,读《黄帝内经》尤其是读其中的基础理论,不仅对养生健身,而且对修身养性,对从另一角度切入传统文化学习都是大有好处的。

我认为,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既要广博,又要精深,尤其要在深读、精读上下功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之读之,鬼神告之”。这些话都是经验之谈。当然鬼神不是别的,而是自己的良知本性,是自己的深层意识。

三、说说“知行合一”

说起“知行合一”这个概念,一般会认为,知行合一嘛,就是把知识和行动、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种理解固然有道理,但远非仅仅如此。若是如此简单的话,那还用王阳明去提出并大力阐明吗?那也就难以理解千百年来有多少人用千经万论对此进行阐释,却很少有人能完全去实证他。

知行合一作为一个哲学理论命题,是由王阳明提出来的,是王阳明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基本含义是说,认识事物的道理和实行这种道理,其实是一体不二的,是密不可分的。知,指的是内心的觉知,是对事物的认识;行,指的是实际行为。这是关于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命题。王阳明所说的知,不是知道,不是一般性的知识,而是良知。什么是良知?良知,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就是天地良心和宇宙大道。王阳明所说的行,也不仅仅是指实际行动和行为,也包括心行,就是说心里的行动也是行。他认为,行为是行,人的主观意念活动也是行,所以提出了“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的学说。

致良知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致就是行,良知就是天理。他认为,知和行在本体上就是合一的是一回事,如同手心与手背、身于心不可分割一样。用王阳明的话说,“知即行,不行仍是不知”。千百年来,围绕“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争论不休,其实,真知了,行即不难,真行了,知亦不难,否则知与行皆为不易。就是说真知必然会去实行,如果不去实行那就不是真知。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恢复“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的本然状态。举例来说,你知道火可以烫人,所以你不会把手放在火里去,这叫做真知,在这个问题上,你是知行合一的。反之,尽管你把抽烟、酗酒的坏处讲的头头是道,然而你却抽烟、喝酒很凶,尽管你把廉洁奉公的道理讲的震天响,但却大搞贪污腐败,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不仅不是真知,而且是一点都不知道。

讲到这里,我们把“学习”和“知行合一”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思考一下。在某种意义上说,学是为了知,或言学就是知,而习就是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只有知行合一了,才会学到真知识,才会真受益,才会喜悦。学而时习、知行合一,讲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就是提升自己、奉献社会的问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下真信、真学、真知、真行的功夫,否则不会有实际的收获。不少人学习传统文化没有受益,根源就在这里。

宋朝宰相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此言不谬。我想说,若能做到真知、真行,那治理天下,是连半部《论语》也用不了的。反之,即使你把整部《论语》倒背如流,也一点用处都没有。我们还可问一句话,赵普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那我们学了多少遍《论语》,为什么连我们的单位、家庭甚至连我们一个人都治不好呢?问题也出在没有真知、真行,没有知行合一上。如果真学、真习,真知,真行的话,办好自己的事情,乃至治好我们家庭的这些事情,哪里用得了半部《论语》呢?一篇、一章甚至一句话、一个字也可解决很大问题。

学习传统文化乃至学习一切知识,都要下知行合一的功夫,都要真知、真行,学一个字便做一个字,知一句话便行一句话。果能如此,即使读书未必多,也能受益多多,乃至会受益终身。传统文化有个词叫“入藏”,是说学知识、懂道理要真学、真懂,使所学的知识和道理进入藏识即潜意识中去,也可以说要触动你的良知、灵魂,这才叫真知。

人都想有好的命运,那好的命运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说到底是由心、由真心、良知,由潜意识来决定的。人的言语、行为,这些可谓是冰山上的部分,而藏识才是冰山下的部分。认同这一点,那我们就应该明白如何学习了。

既然触动藏识如此重要,那我们应把什么样的知识和道理输入藏识呢?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把人生最该懂得的传统文化知识和道理学懂学好,以此来觉醒自己。那什么是最该懂得的传统文化的知识和道理呢?这又是一个大问题,很难尽述。但我觉着,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理念输入藏识,是很重要的。

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比如说,儒家“仁义道德”的这个“仁”字,就需要很好地去思悟。“仁”者二人是也。主要讲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或曰讲的是自他的关系问题。这就是告诉我们,具备仁爱思想,是和谐人际关系,进而成就事业、改善命运的前提条件。那如何处理好自他关系呢?基本的就是四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是说,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施于他人,若自己的行为目标没有实现,不要怨天尤人,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这个基础上,自己好了,要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好起来。“仁”字在古代还有一种写法,上边是个身体的身字,下边是个心理的心字。表达的意思是,要达到仁德的目标,应该从自己的身心上下功夫,从自己身心上挖潜力,而出了任何问题,都要从自己身心上找原因。这话说说容易,但别说全部做到,别说做得很好,即使是做到一部分,或做得比较好,也非易事。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你的学习就是没有发生,就是白学了。

还比如说,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孝道的“孝”字。可以说,儒家文化乃至全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建立在伦理基础之上的,或言中国的政治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伦理政治。中国的政治伦理、社会伦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家庭伦理之上的。“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此言有理,而中国的伦理体现在“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伦上。在这五伦中,最重要的在于父子一伦,其基本要求是父慈子孝,主要讲的是孝道。孝父就是敬天,孝母就是敬地孝道做到极致,即可通天达地、无感不通。进一步讲,孝道如果做好了,那对国家不会不忠,对兄弟不会不悌,对朋友不会不信,不会不和睦家庭、尽忠国家。这就是“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的道理所在。

我们还可思悟一个字,就是教书育人的“教”字。“教”字从结构上看,由孝与文组成。这似可理解为,教是关于孝的文化,或言,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学生就是要教给学生孝道,教给学生伦理。还可理解为,教书主要是育人,育人的主要任务是童蒙养正,教给孩子们,教给学生们如何做人,如何从孝道做起,做个有道德、有修养、懂礼仪的人。对于作为“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的老师而言,要教给学生尊贵的品德,教给学生孝道,教给学生传统文化,自己就应首先做到。如果自己做到了,那你的言行举止、举手投足,乃至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都会是充满正能量的,都会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否则,你的教学水平和效果会大打折扣。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四、说说“下功夫”

我提出以上这些观点,大约没有人反对,但真正能在这方面下功夫的人肯定不会太多。为什么不愿下功夫呢?说到底是对学习传统文化,到底能不能解决问题、能解决多大问题,缺乏正确的、深刻的认识。对此,我负责任地说,学不学传统文化,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我在这方面是有深切体会的,是受益者。我受益了,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受益,所以我多年来以至退休之后,都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

你要问我,真信、真学、真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度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呢?我的体会是,会度过健康平安、家庭和睦的人生,会度过积极进取又淡泊名利的人生,会度过提升自己、奉献社会的人生,以至会度过事业成功、命运优化的人生。因为要实现这些理想的目标,都可以在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和路径。

我们的人生很短暂,我们的智慧很微浅,我们的所知很有限,别说我们个人,即使是整个人类,我们在无限的宇宙奥秘面前,也显得有些无知,因为以有限类比无限,永远不成比例。而传统文化的经典则是博大精深、无所不包的金矿和宝库。真学、真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等于把自己短暂的生命和微浅的智力与几千年的智慧宝库相连线,我们的生命能量就会得到源源不断地补充和滋养。

我的体会是,学习传统文化,未必能使你升多高,但却可使你不堕落;未必能使你有地位,但却可使你有人格;未必能使你物质上多富有,但却可使你精神上充实高贵;不仅会使你当前受益,还可使你有个越来越好的未来,进而会传承好家风祖德,惠及子孙后代。

我说这么多,那你问,我当前该怎么做呢?我说,两个字“立志”,三个字“下功夫”。志字怎么写呢?士心为志。这就告诉我们,立志须在心上、在真心上下功夫。什么是“士”呢?“十”“一”为士,意思是十里挑一、出类拔萃之人为士。立志,就是立志要成为十里挑一、出类拔萃之人。具体而言,立志就是要立做个堂堂正正的伟丈夫之志,立希贤希圣之志。而要立下这样的志向,就须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功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要希贤希圣,就要向圣贤学习,就要学习圣贤的经典。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学习,尤其是学习传统文化,不能得少为足、小进即满,更不能忽冷忽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需要下《中庸》上讲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功夫,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功夫,说到底要下知行合一的功夫。若能如此,自能使自己的素质与时俱升,使自己的事业与时俱进。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更不负有恒人。

最后我还想说的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实非常重要,但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与其它知识的学习,要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相结合。就我们大学而言,要与研究学问和自己的教学业务都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不矛盾,而是可以相得益彰的。因为你不可设想,一个传统文化学的很好,很有受益的人,会不好好做人做事,会不好好研究学问、不好好教书育人。而学好了传统文化,则既可以愉悦身心,开发智慧,提升境界,又可以促进工作和事业,进而优化人生命运。我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